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

威海衛,中國北方的優良不凍軍港,港灣內三面環山,口門向東,劉公島扼其前,形成向東、向北兩條航道和進出口,日島、黃島、牙石等島羅列劉公島兩側,構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勢險固。

甲午戰爭之後,俄國自詡干涉還遼有功,向清廷強索了旅順港,一直對俄國非常忌憚的英國感到了威脅,就要求清廷將威海衛租借給英國。滿清朝廷裡的那些比較開明的官員,也感覺到了來自北方的危險,於是和英國人一拍即合,將威海衛租給英國用來遏制俄國人南下的勢頭。

清廷最開明的大臣對外交的理解也是“以夷制夷”的那套把戲罷了。

根據《租借威海衛專條》,威海衛軍港不但可以讓英國人使用,中國海軍也可以使用。柴東亮根據這個條約,命令長江艦隊的大部分艦船駛進威海衛軍港,保存實力。

艦隊司令湯鄉茗帶着“海榮”、“海琛”、“海忻”這三海艦和“飛鴻”號四艘鐵甲巡洋艦,以及三五艘小型內河炮船還在長江巡遊,副司令程璧光帶着剩餘的十幾條艦船躲進了威海衛。其實,柴東亮壓根就不在乎這幾條服役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接近四十年的破船,哪怕都當了靶船打沉或者是用來鍊鋼都不會心疼,但是那些水兵卻是他的心肝寶貝,中國就這麼幾個人會開軍艦的,每一個人的損失短時間內都無法彌補。

海軍泰斗馬漢擔任校長的“九江海軍大學”起碼還要兩年,才能出來第一批合格的畢業生,柴東亮哪裡能捨得讓海軍去和日本人打一場必敗的戰爭?

“登瀛洲”號是福建船政局在三十多年前建造的一艘排水量一千一百噸的木殼包鐵甲的炮船,航只有區區的十節,算的上是蝸牛爬。

這艘老掉牙的破船當然也在威海衛,這艘船曾經在辛亥的時候立下了戰功,柴東亮命令它到武昌阻止馮國璋渡江,當時面對北洋軍用來渡江的木筏子,很是威風了一把。但是如果用來和日本人打海戰,恐怕開戰伊始就要被送進海底見龍王爺。

艦長劉廣太是個典型的福建漢子,海風將他的臉膛吹成了黑紅色,站在這艘老舊的船上,看着周圍飄揚着米字旗的英艦,看着那些一邊指指點點一邊出肆意狂笑的英國水兵,他握着船舷的欄杆久久沉默不語。

“艦長,回艙房吧,天快黑了,外面風冷”大副拿着一件大衣給他披上。

劉廣太粗魯的一把推開,咬牙切齒的道:“真他的丟人”

大副苦笑道:“誰讓咱們海軍是後孃養的呢,都督信咱們福建人唄”

劉廣太對着水面啐了一口,沉默不語。自打清末以來,海軍就是福建幫一手遮天,針扎不進水潑不入,從李鴻章開始就想打破這種局面,但是都無功而返,雖然這樣保證了福建籍的軍官的利益,但是無形中也將他們推到了執政者的對立面。

自打九江海軍大學建立之後,福建籍的軍官人人自危,都感覺到好日子不會太長了,等到那批學生畢業之後,就是他們的末日了否則的話,爲什麼財力雄厚的柴東亮不肯給海軍添置戰列艦呢?上海光華造船廠寧可給“智利海軍”建造最新式的重型巡洋艦,都不肯給長江艦隊造兵船。這還不說明,柴都督不信任海軍嗎?

如果是6軍,主帥不信任還可以拂袖而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是海軍能投奔誰去?舉國上下,除了江淮軍之外,誰還有能力養得起這麼大的一支艦隊?

長江艦隊即使不添置一艘軍艦,僅僅是海港和艦隊的維護和訓練費用,每年就要上千萬銀元,這筆鉅款除了柴東亮之外,其他人哪個拿的出來?

“艦長,聽說這兩天就有兩艘奧匈帝國造的新式巡洋艦要交付使用了,加上飛鴻號,咱們已經有三艘新式兵船了,要不您和副司令再說說,哪怕戰死也比窩在威海衛,躲在英國人的kù襠裡強的多”大副壯着膽子建議道。

劉廣太鼻子哼了一下:“都是三、四千噸的船,在長江內河上還可以逞一下威風,出了海就是別人的靶子,能給美國人造萬噸巨輪,就不能給海軍添兩條戰列艦?”

能夠造一萬噸的民用輪船,就有能力造八千噸級的軍艦,上海光華造船廠目前給美國造的油輪,最大的一條達到了一萬六千噸級,這表明上海光華造船廠完全有能力造萬噸級的戰列艦。

光華集團在特種鋼材的冶煉上擁有領先世界的技術,連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都要從那裡引進技術,光華兵工廠製造的火炮也是頂尖的,質量甚至過了克虜伯、阿姆斯特朗這些歐洲的大型兵工廠。光華集團完全有技術能力建造戰列艦,包括大口徑的艦炮和其他的配屬武器。

安慶軍諮府有錢搞土改,有錢搞免費教育,有錢給老百姓搞福利,也有錢給6軍武裝到了牙齒,但是每當海軍要求添置戰列艦的時候,柴東亮的回答永遠是兩個字:沒錢

這哪裡是沒錢,分明是信海軍的福建人啊

“艦長,副司令來了”大副指着海面道。

一艘舢板上,副司令程璧光站在船頭駛向了“登瀛洲”號。

“副司令,您怎麼來了?”劉廣太問道。

程璧光用手攏了一下修剪的極爲精巧的法國式大鬍子,微笑着道:“牢sao呢?背後說我和柴都督的壞話?”

劉廣太怒目圓睜:“是哪個狗養的背後下蛆?”

程璧光笑罵道:“是老子猜的,我還不瞭解你的脾氣?”

劉廣太氣哼哼的道:“副司令,我心裡憋屈啊這算什麼事兒?您和柴都督說說,我人微言輕夠不上說話,您可得替咱們做主。”

程璧光不置可否的道:“做什麼主?我不也在這裡憋着嗎?都督有他的打算”

劉廣太沒好氣的道:“什麼打算?躲在英國人kù襠裡,可人家也沒把咱們當個鳥啊你看看英國人瞧咱們的那個眼神,我他孃的都臊的慌”

程璧光淡然一笑道:“別急,咱們在這裡不會呆很久的”

劉廣太的眼睛一亮:“咱們也要出去和小日本打仗?老子都憋悶死了”

程璧光看着海面,面無表情的道:“我可什麼都沒說。”

劉廣太點頭如小激吃米:“我也什麼都沒聽見。”

說罷,笑呵呵的轉身離去,程璧光吆喝一聲道:“回來”

劉廣太嬉皮笑臉的問道:“副司令還有什麼命令?”

程璧光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明天一早,你和我帶人去上海。”

“去上海做什麼?”

“給你小子換條好船”程璧光眼角浮上一絲壓抑不住的喜色。

分割線

安慶軍諮府

柴東亮的案頭擺着一份日本人行的《順天日報》,報紙被他撕成了碎片。

最近幾天坐臥不安,自打穿越以來憑藉領先這個時代一百年的見識、書友羣提供的各種詳盡的資料,以及撿漏僥倖承繼了《伯利恆合同》,一直非常的順利。長久以來,柴東亮也習慣了順境,理所應當的將自己當做上天的寵兒,就像是個被慣壞了的孩子,突然遇見困難有些難以承受了。

一個袁世凱,就把他搞的頭疼了,原本他沒打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和北洋一決高下哦,但是時勢逼人,袁世凱用武力威逼選舉,又悍然解散了國會和國民黨,弄的天怒人怨,一下子得罪了舉國的精英人物,北洋也分崩離析。

這種天賜良機柴東亮當然不肯放過,於是江淮軍全面動員,做好了一統天下的準備,但是沒想到袁世凱利用民意,鹹魚翻身,搞得柴東亮措手不及。

袁世凱擺了大隈重信一道,但是這位瘸子相也不是吃素的,同樣煽動起了民意,三個日蓮宗的和尚被殺,令日本舉國沸騰,大隈重信向民國政fǔ出了最後通牒,要求袁世凱十天之內交出兇手,否則就要兵戎相見。

這本來就是日本人自己搞的鬼,袁世凱到哪裡給他找兇手去?況且這個時候,一旦老袁認慫,他那個民族英雄的光環就要黯然失色,這個節骨眼上,他也只能是死鴨子嘴硬,同時祭出“以夷制夷”的法寶,寄希望於列強制約日本,但是西洋人嘴上說的好聽,到了關鍵時刻都下了軟蛋,包括和袁世凱私交好的穿一條kù子都嫌肥的英國公使朱爾典,都躲着袁世凱不肯見他。

柴東亮恨袁世凱恨的牙根癢癢,但是又不得不替他擦屁股,總不能坐視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而無動於衷吧?

可是,這一仗不是好打的,先日本海軍就是個最大的威脅,聯合艦隊的第二艦隊現在遊弋在渤海灣,司令官是曾經擔任過海軍省次官的加藤友三郎,他率領着這支龐大的艦隊,隨時都可能在大沽口登6。更要命的是,根據《辛丑條約》,大沽口的炮臺已經被削平了,那些克虜伯、阿姆斯特朗的大炮也被炸掉了。

大沽口炮臺已經是一片廢墟,根本就無險可守,而且庚子國變之後,從北京到天津一線,日本都有駐兵,最近的就在京畿的宛平城。

這種局面下,如果中國的軍隊防禦大沽口,很有可能面臨背後的襲擊,日本6軍很可能在後背狠狠的netbsp;當然,江淮軍可以先制人,從奉天和蒙古兩路南下,直接將天津到北京之間的日軍一網打盡,滿蒙地區江淮軍有兩個軍的兵力,足足六萬人,對付區區五千多的日軍不在話下。問題是,袁世凱政fǔ能允許江淮軍南下嗎?如果柴東亮不顧及袁世凱的態度,江淮軍還沒和日本人開戰,就得先和北洋軍打一仗。

柴東亮悔的腸子都青了,如果知道有今天的話,早就應該直搗北京城,提前幹掉袁世凱,省得礙手礙腳的

事已至此,只能是走一步說一步了,柴東亮下令顧南山密切監視日本關東軍和朝鮮軍的動態,決不許他們南下,如果現關東軍和朝鮮軍有進攻華北的意圖,江淮軍可以先制人。同時,命令鄺海山的部隊,隨時做好接應顧南山的準備,一旦滿洲打起來了,就全軍出動,憑藉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火力,一舉圍殲駐紮旅順口的廣島師團。

就在昨天,日本駐蕪湖領事拜見了柴東亮,希望能和他簽訂一份密約,在中日戰爭中,江淮軍保持中立,柴東亮當時就把他攆了出去。

山縣有朋、大隈重信、犬養毅這些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沾上mao比猴子都機靈,別說柴東亮根本不可能坐視不理,就算是有這個心思也不敢隨便籤一份類似庚子年《東南互保》的密約如果日本人將密約公諸於衆,那柴東亮的政治生命就算是徹底到頭了

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但是卻是不得不做的,否則的話上天給這個穿越的機會又有生命意義,難道就是想讓中國歷史上再多一個軍閥嗎?

分割線

大沽口,東臨渤海西鄰海河平原,作爲京津門戶的要害之地,自打明成祖二年就已經築城設衛,到了清朝道光年間之後戰略位置就更加重要,最多的時候曾經駐兵兩萬五千人,擁有各種口徑的火炮九十九門。

庚子國變之後,八國聯軍和清廷簽訂的《辛丑條約》,其中重要的一條內容就是削平大沽口炮臺。這座由德國人監督建造的鋼筋混泥土新式炮臺,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那些曾經威風凜凜的克虜伯、阿阿姆斯特朗要塞炮,也早就炸燬送到鐵廠鍊鋼。如今只有水底埋設的木樁還能證明,這曾經是一座重要的軍港。

望着前方已經斷瓦殘垣的炮臺,秀才出身的北洋將領吳佩孚不禁黯然神傷。

日本人出了戰爭威脅,軍艦遊弋在渤海灣,袁世凱嘴上寸步不讓但是私下卻在一刻不停的聯絡西洋列強,希望能再像甲午年的“三國干涉還遼”或者是庚子年的“東本願寺縱火案”那樣,藉助列強之手逼迫日本人做出讓步。

北洋衆將先開始也是拍着胸脯力tǐng袁世凱,等到日本人真的要動手,一個個都慫了,6軍部總長段祺瑞甚至說,如果和日本人開戰,最多能支撐二十四個小時。北洋最精銳的第三師的師長曹錕,拿了一筆軍費之後就稱病不出,其他人就更是當了縮頭烏龜。

偌大的北洋,十幾萬新式6軍,竟然沒有一個都督、師長級別的人物敢和日本決一死戰唯有吳佩孚,這個剛剛由團長升任旅長的秀才少將,硬頂着曹錕的壓力,接受了袁世凱的命令,帶兵進駐了大沽口。

但是,他的兵力只有一個團,其他的兩個團的團長都是曹錕的嫡系,悄無聲息的帶着部隊跑的無影無蹤。

吳佩孚心裡明白,這次算是和頂頭上司曹錕弄掰了,今後的關係恐怕很難再彌補了。

可是如果讓他再選擇一次,吳佩孚依然會帶兵守衛大沽口,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爲自己是個軍人,保家衛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也沒必要和曹錕再說什麼了,吳佩孚也沒打算能活着回北京城。

“快點挖,不想死的話就好好的挖戰壕孩子們,打出咱北洋的威風來,讓小日本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吳佩孚裝出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一團的士兵有氣無力的挖着戰壕,哪怕長官再鼓勁也沒用。二團和三團開溜的消息,早已在全團傳開,憑藉區區一個團的兵力能在這灘頭擋住日軍?簡直是癡人說夢

庚子年的時候,大沽炮臺有九十九門大口徑的火炮,還有八千步兵,都沒擋住日本人登6,現在炮臺都被夷爲平地,就靠着這一千多人十幾門七五山炮就能擋住日本人了?

士兵們一邊挖土,一邊交頭接耳,日本人只給北洋政fǔ十天的期限,他們都是知道的,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天,七天之後日軍就要開打了

但願老天有眼,日本人別從這裡登6,只要不在大沽口開戰,愛在哪裡打就在哪裡打,都不關大爺的事情

一團的官兵心裡都在罵吳佩孚,這個傢伙是吃錯什麼藥了,那麼多的都督和軍長、師長都不出頭,偏偏你一個小旅長當這個出頭的椽子,還連累大家跟着送死

這民國又不是你吳家的,就算是打贏了小日本,還能讓你當大總統?

一個團的士兵在軍官的皮鞭和喝斥下,陰死陽活的修着戰壕,壕溝挖的深淺不一,寬窄也沒有法度,只能算是幾條土溝罷了。

嗡嗡嗡

從海面上傳來一陣陣的轟響,似乎是成羣的馬蜂炸了窩一般,過了片刻之後,所有的北洋軍士兵都驚呆,只見兩隻長着雙層翅膀的怪物出震耳玉聾的轟鳴聲,從樹梢上掠過。

吳佩孚心中頓時一緊,這是飛機日本人的水上飛機

北洋軍的一舉一動都已經在日本人的監視之下了,再沒有秘密可言

吳佩孚頓時有了一種被扒光了衣服,赤身1uo體站在懸崖邊被人窺探的感覺,他的心都結成了冰

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94章 陷害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131章 衝突第217章 民憲黨第182章 南滿鐵路的爆炸聲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198 斬首第110章 復仇的火焰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205章 關東軍的選擇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11章 新軍易幟第44章 血色長江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81章 漏嘴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36章 決裂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134章 五年計劃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31章 袁世凱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164章 空襲(下)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36章 毒士?國士?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67章 真相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89章 兩難的抉擇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129章 擴軍第315章 進京(中)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7章 鴻門宴(下)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5章 霸佔衙門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132章 碰撞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66章 開國大典第88章 佈局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19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32章 初見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71章 一個說法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65章 好漢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350章 偷襲蘇伊士運河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35章 進退兩難
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253章 加速發展(上)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94章 陷害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51章 密室虧心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131章 衝突第217章 民憲黨第182章 南滿鐵路的爆炸聲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345章 骨頭愛上狗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7章 兩個世界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198 斬首第110章 復仇的火焰第307章 嘉禾金簡第205章 關東軍的選擇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11章 新軍易幟第44章 血色長江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81章 漏嘴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236章 決裂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134章 五年計劃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31章 袁世凱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164章 空襲(下)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36章 毒士?國士?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67章 真相第121章 廟小妖風大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89章 兩難的抉擇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129章 擴軍第315章 進京(中)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190章 抵制日貨(下)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7章 鴻門宴(下)第223章 宋教仁之死第5章 霸佔衙門第259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132章 碰撞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66章 開國大典第88章 佈局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19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32章 初見第317章 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第327章 我們的青島(六)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71章 一個說法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165章 好漢第193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上)第192章 青樓密謀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350章 偷襲蘇伊士運河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35章 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