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開殺戒

新民府海城縣小窪村裡,一戶平常的莊戶院,幾串乾透了的紅辣椒和玉米棒子掛在門邊,十足的田園風光,不同的是這裡的寨牆足足有三丈多高,乾打壘的底子外面裹着厚厚的青石,上面還有碉樓和箭孔,把這莊院搞的如同個堡壘。

堂屋裡擺了兩張獅仙鬥堂的八仙桌,張作相和湯玉麟帶着幾個親兵據案大嚼,菜是極普通的紅燒肉、豆豉蒸排骨、滷水小肚以及豬頭、豬腸、豬蹄子,一頭豬除了豬毛、豬糞都擺上了席面。還有風雞、糟鴨子等各色吃食,一羣人一言不發,埋頭苦幹,吃的汁水淋漓,有人更是連手指上的湯水都吮的嘖嘖有聲。

旁邊的一張椅子上,一個矮個子的男子沉着臉看着這羣餓死鬼投胎的老饕。

張作霖,字雨亭,三十七歲,作爲一個土匪出身的巡防營軍官,他的樣子卻頗爲清秀,白白淨淨眉目疏朗,如果換上一襲長衫,肯定會被當人當作是前清的秀才。張作霖小時候讀過一段時間的私塾,在土匪窩裡也算個文化人。

甲午戰爭的時候,他從了軍在白頭將軍宋慶的部隊裡混飯吃,清軍戰敗之後,他逃回了遼西。後來拉桿子當上土匪。但是東北馬匪遍地,打家劫舍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張作霖靈機一動,就把土匪杆子改成了保安隊,向周圍的村子收保護費。後來他又結實了新市府的商業協會頭面人物,被推薦給了新民知府,搖身一變又成了官兵。

張作霖很會來事兒,把新民府的知府當親爹伺候,對他身邊的管家、屬吏也是百般的巴結,這就深得知府增韞的賞識,被倚爲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他又略施手腕,擠走了新民府的巡警局長王奉廷。沒費太大的勁兒,他就控制了新民府的軍事實權。沒過兩年,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大打出手,滿清朝廷充分發揮了金面罩鐵臉皮的功夫,竟然宣稱“局外中立”,還有模有樣的把遼河以東劃給交戰雙方作爲戰區。

戰爭打響,哪還管什麼中立區。日俄匪軍燒殺yin掠,無惡不作。土匪蜂起,百姓遭殃。處在遼西的新民府是個重鎮,張作霖除了要維護境內的治安外,還在盤算如何增強自己的實力。他的原則是誰給我好處,我就幫助誰。一開始,俄軍強大,他就接受俄軍的槍械和金錢,幫助俄軍。後曾被日軍俘虜,差點處死。被釋放後,他又同日軍簽訂誓約,拍胸脯要幫日本人打俄國,還和日本情報機關的田中義一成了無話不談的鐵哥們。日俄戰後,張作霖的部隊不但沒受損失,反而擴編爲三個營。在日俄兩大戰爭夾縫中生存的張作霖,左右逢源,第二年張作霖又升官了。新任盛京將軍趙爾巽和新任新民府知府沈金鑑下令,將張作霖的部隊由三個營擴編爲五個營,張作霖當上了統帶(團長)。

辛亥的時候,他繞過老兄弟吳俊升,帶兵給趙爾巽助威,對黨大開殺戒,幾千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頂子,到奉天事變之前,他已經擁有了十五個營七八千的兵力,成了整個滿洲兵力最強大的軍頭。

“吃飽了?”張作霖和藹的問道。

湯玉麟用手背擦擦嘴上的油點頭道:“飽了,這一路上遭死了罪,不敢走大道,繞着小路來給大哥報信。又是風又是雨的,馬都跑死了兩匹。”

張作霖嘴角挑出一絲冷笑,突然毫無徵兆的劈面就給了湯玉麟一個響亮的耳光:“去你還有臉跟老子表功七八千人啊,幾十門大炮,不到一夜就丟了奉天城,老子一槍斃了你個王八羔子”

說完,他從腰裡掏出十響自來的手槍,張作相撲上去抱住他:“大哥,息怒啊,息怒事發突然,誰也想不到小日本動作這麼快,說動手就動手,事前一點徵召都沒有。”

張作霖掙扎道:“放開我,放開我,讓我斃了他,張作相,還有你個癟犢子,老子十幾年的心血就葬送到你們兩個王八羔子手裡了我的兵啊,我的槍炮啊”

張作霖先是怒吼,最後竟然蹲在地上抱頭痛哭。從鬼門關裡走了一遭的湯玉麟嚇的腿直哆嗦。

張作相壯着膽子道:“大哥,咱們該怎麼辦啊?光生氣也不是辦法。”

張作霖用手背擦了一下眼淚,惡狠狠的道:“現在知道想辦法了?早幹什麼去了?七八千人,幾十門大炮,老子攢這點家底容易嗎?磕頭作揖拜廟門,我光棍也打狗洞也鑽,十多年纔有了這個局面,你們一夜間就能丟乾淨,媽了個拉巴子的,老子都不得不佩服你們兩個王八羔子的敗家本事。”

張作相和湯玉麟自知理虧,耷拉着腦袋任憑張作霖破口大罵,祖宗八輩都被人罵翻了。

“吳大舌頭呢?咋沒跟你們一起來,被小日本打死了?”張作霖罵了半天,突然想起了吳俊升。

“吳大舌頭也逃出來了,但是出了南大營的門就再沒看見他,我還以爲他先到大哥這兒了。”張作相低聲道。

張作霖突然渾身打了個激靈,眼睛裡閃過寒光:“甭問了,吳俊升這個癟犢子,要麼是投靠小日本了,要麼是投靠先遣軍了,這個王八羔子一直不服氣我,覺得當年官比我大,現在給我手下委屈了這癟犢子也不想想,他要真有那麼大的本事,咋會混得還不如我呢?”

“大哥,吳俊升投靠日本人的可能性不大,這傢伙不到山窮水盡還不至於走這一步,再說他要是已經勾搭上了小日本,我們哥倆還能逃出來?我看投先遣軍最有可能,先遣軍升官快啊,那個顧南山幾個月前還是個小排長,現在都副司令了鄺海山,原先也是個連長,現在少將師長兼蒙古屯墾使吳大舌頭早就眼熱了,都嘀咕好幾回了,說是跟着安徽的柴都督有前途,跟着咱奉天的趙都督沒勁”湯玉麟插言道。

張作霖嘆氣道:“先遣軍如果進了奉天城,肯定要追究責任的,你們哥倆死罪難逃,我也吃不來兜着走。”

“大哥,那咋辦?你給指條明路啊”張作相的心懸了起來。

張作霖獰笑道:“小日本已經佔了奉天,咱們現在就是不要臉賣身投靠,人家也不會當咱們是盤菜了,現在唯一的出路是戴罪立功。”

湯玉麟湊過臉問道:“那咋立功啊?”

張作霖瞪了他一眼,嫌惡的罵道:“離老子遠點,一嘴的臭大蔥味咋立功?殺日本人唄,我這裡還有三百人的衛隊,打日本人的軍隊不成,宰幾個南滿鐵路的日本職員,炸燬鐵路還不是問題。咱把鐵路一炸,小日本想增兵就得靠兩條腿,這天寒地凍的,走到奉天去累不死也得凍死。有了這個功勞,沒準我這個巡防營的統制還保得住,老子的官要是不丟,你們兩個癟犢子還有條出路”

“大哥,就是高”張作相、湯玉麟異口同聲道。

張作霖瞪着他們,氣哼哼的道:“你們倆真是讓老子不省心”

新民府火車站烈焰騰騰,幾百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巡防營衛隊,騎着低矮的蒙古馬四處放火。張作霖騎在馬上橫衝直闖,大聲的給士兵鼓勁:“給老子殺,一個不留,殺光這些小日本。”

穿着六粒鈕釦制服的南滿鐵路職工哭喊着四處奔逃,張作霖手下都是土匪出身,別看打仗的本事不濟,殺這些非武裝人員還是手拿把攥的。南滿鐵路雖然名義上是商用,實際上受日本軍方控制,這些鐵路職工中很多是日本的間諜。張作霖發了狠,只要是日本人,不分良莠全部殺光,憑着人頭領賞金。巡防營的馬隊圍繞着車站附近四處梭巡,見到穿制服的、穿和服的二話不說劈頭就是一刀,然後斬下頭顱掛在馬脖子上。每匹馬都是血淋淋的,再加上面目猙獰的巡防營士兵,看起來像是一羣地獄裡跑出來的殺神。

有些日本人不甘心低頭就戮,抄起武士刀和步槍試圖反抗,都是這些人一一殺掉,然後斬下首級記功。沒有組織的烏合之衆,肯定不是早有預謀的巡防營的對手。

新民府車站附近,所有的房屋都被點燃,火光熊熊照亮了夜空,日本人的咒罵和哭喊聲響徹雲霄,槍聲響的像爆豆,車站的牆壁被鮮血染紅,看起來觸目驚心。

張作霖在馬上哈哈大笑:“痛快,被小日本憋了這麼多年,終於出了這口惡氣”

分割線

奉天城的櫻花居酒屋,黑田三郎站在窗口興致勃勃的看着外面,一隊隊的日本兵穿過城市向西門增援。

“真不愧是皇軍精銳的第五師團啊”黑田三郎情不自禁的道。

作爲三井物產在華中地區的負責人,黑田男爵接受了一個特殊的任務,挑動駐滿洲的年輕軍官發動對華戰爭。西園寺公望首相性格不夠強硬,又是伊藤博文的忠實擁躉,他一直奉行奪取滿洲利益卻不佔領滿洲的方針,這令山縣有朋元老非常的不爽。所以,山縣一系的政客策劃了這次奉天事變。山縣有朋對西洋列強太清楚了,英美各國最多是譴責一下日本,不可能派兵阻止日軍佔領滿洲。歐洲大陸劍拔弩張,列強哪裡有時間管遙遠的中國發生的衝突?唯一有能力出兵的就是俄國人,俄國在滿洲有八萬駐軍和武裝人員,而且新民府的爆炸案很可能就是俄國人做的案。

但是山縣有朋同樣瞭解俄國,尼古拉二世的注意力在巴爾幹,他不可能在滿洲和日本打一場類似日俄戰爭般的大戰,估計新民府的爆炸案就是一些和日本中下級軍官極爲接近的傢伙,策劃的一起事件。否則的話,俄國政府不可能坐視國際調查團對這次事件的調查而沒有任何反應。

既然列強不太可能大規模的武裝干涉,那麼佔領滿洲就沒有太大的風險,所以山縣有朋就利用新民府爆炸案發生,日本國內羣情洶洶的機會,通過三井物產的黑田三郎男爵,策劃了這場奉天事變。

戰鬥至今兩天多一點的時間,日軍已經佔領了奉天、錦州、葫蘆島,吉林那裡的日軍也準備動手拿下長春。這個局面簡直是太妙了,山縣有朋大人肯定是非常滿意,黑田三郎也必然會被三井物產的井上侯爵更加賞識,升官發財只是題中應有之意。

想到這些,黑田三郎更加得意了。

木質推拉門被拉開,一個低眉順眼的日本女人走了進來,她恭敬的道:“今天我來服侍男爵大人。”

黑田三郎哈哈大笑道:“穿和服的女子,最美麗的部位就是脖子,尤其是低頭時候的風情,真是令人陶醉啊。”

女子穿着桃紅色的本振袖和服,珍貴的意大利絲綢加上精美的刺繡,僅僅這套衣服的價值就超過了十個日本普通人的年薪。眉毛被修的細若柳葉,臉上也按照日本人的喜好塗了厚厚的宮粉,離了老遠就能聞到撲鼻的香味。

黑田三郎哈哈大笑道:“過來,美人,和我一起欣賞美景吧,看這火光比盂蘭盆節上的焰火還要絢麗。”

女子恭順的走到他身邊,黑田三郎毫不客氣的將手從她大大的領口掏了進去,抓住了她那團軟肉。

“大人”女子嬌嗔道。

黑田三郎笑道:“不要難爲情,也許十年後當你想起來,你曾經侍奉過我,會讓你激動一輩子呢”

女子笑而不語,那種羞澀的表情更令黑田三郎食指大動。

黑田一把將她推倒在榻榻米上,一個餓虎撲食就將她壓在身下。女子撅嘴道:“大人好粗魯啊。”

黑田笑道:“粗魯?女人的內心深處都盼望一個粗魯的男人對她狠狠的侵犯。”

女子用好奇的眼神望着他道:“大人很懂女人的心思嗎?”

黑田三郎道:“那是當然。”

女子妖媚的笑道:“哦,是真的嗎?”

只是這笑意中,帶着一絲難以察覺的冷酷

求訂閱了,如果實在有心無力的朋友,也請訂閱一下第八十八章,也就是vip的首章。我真的不信還有人連訂一章的錢都沒有,您花一毛錢就可以令湯圓順利完本,而且有個大封的機會,能讓更多的讀者認識,拜謝了

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9章 冰火兩重天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35章 針鋒相對第76章 顧維鈞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53章 豪傑第85章 傳票第68章 弔唁(上)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65章 小算盤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69章 弔唁(中)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283章 備戰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53章 豪傑第316章 進京(下)第1章 一夢百年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65章 小算盤第283章 備戰第350章 偷襲蘇伊士運河第97章 自亂陣腳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340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上)第61章 內鬥第316章 進京(下)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31章 袁世凱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章 危機四伏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341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下)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97章 騎兵打步兵第247章 叛徒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220章 餘波未平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88章 佈局第314章 進京(上)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54章 三哥,保重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56章 孫文回國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55章 制服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28章 狗咬狗第65章 小算盤第45章 餓殍遍野
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276章 民憲黨的發展第207章 血脈相連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91章 大工業時代第9章 冰火兩重天第183章 俄國人的陷害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35章 針鋒相對第76章 顧維鈞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53章 豪傑第85章 傳票第68章 弔唁(上)第275章 機遇和危機第65章 小算盤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69章 弔唁(中)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283章 備戰第158章 收復國土的第一槍第53章 豪傑第316章 進京(下)第1章 一夢百年第189章 抵制日貨(上)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308章 耐心的對決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願軍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第58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中)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224章 誰是真兇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65章 小算盤第283章 備戰第350章 偷襲蘇伊士運河第97章 自亂陣腳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340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上)第61章 內鬥第316章 進京(下)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31章 袁世凱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章 危機四伏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341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下)第211章 大開殺戒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39章 兒戲般的革命第17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197章 騎兵打步兵第247章 叛徒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220章 餘波未平第335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上)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88章 佈局第314章 進京(上)第214章 世界上最好的人民第50章 土改風暴(下)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54章 三哥,保重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56章 孫文回國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55章 制服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50章 雜牌軍的戰鬥第228章 狗咬狗第65章 小算盤第45章 餓殍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