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

“農業方面,因土地置換協議的進行,我們現在擁有惠州、乃至廣東地區三百多萬畝耕地,佔到整個廣東耕地數量的百分之七,其中一半以上都種植了高產水稻,還有四十個養殖基地,今年年底集團糧食儲備倉庫共收穫稻穀十五萬噸。佃戶、僱傭農業工人九十三萬人,正在初步接受農業科技培訓。與我們進行合作的鄉紳種植高產水稻面積達到五百多萬畝,可以說廣東已經成爲全國最大的糧食出產基地。農業提供的糧食、肉蛋類保證了集團各方面建設所需,不但能夠滿足超過一百萬勞工的用量,還有一部分作爲戰略儲備使用。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土地分部在廣東各地,太過分散,無法做到機械化、大規模生產,我認爲這是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工廠、工地可以容納超過五十萬勞工、工人,但農民的耕種方式不是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的,而且我們的車輛廠、機械廠現階段還沒有足夠的產能提供農業機械。”負責農業的呂五彙報道,看似不起眼的農業部門,卻爲呂梁的事業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對於農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呂梁現在還不想解決,整個中國都是地少人多,工業化剛剛起步,農田容納大量的勞動力不是一件壞事。

“教育方面,我們在惠州地區建成新式學校一百多所,現已接收學生三萬多人。技術院校三所,主要提供工人進修培訓和技術研究。每個工廠都有技術培訓班、掃盲班、工人夜校,大規模的掃盲培訓工作仍在進行,預計這項工作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們投資建設的新式學校不僅覆蓋了整個惠州,還在向廣東各地延伸,在其他地方的建設得到了官府和地方鄉紳的支持,很多鄉紳、宗族仿照我們的方式、購買我們的教材、聘請我們的教師,自己建設當地的新式學校。初步統計,在惠州以外我們新建學校四十二所,地方自主建校二十一所,新的一年我們的計劃是與地方合作新建學校三百所,其中大部分是小學。師資力量和管理力量主要由基因人負責,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光是惠州地區就容納了八百多名基因人教師、管理者。”負責教育的呂蒙說道。

這也是呂梁近來思索的問題,爲了保證自己事業不受干擾,他儘可能的採用基因人作爲支柱力量,着重自己培養新生力量。對於當代社會的知識階層他向來持排斥態度,因爲他們有太多封建思想的殘留。呂梁想要創造的是具有中國傳統優秀道德,比如尊師敬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又具有近代德意志民族嚴謹的性格。使用當代知識分子,即使只是在教育中使用也會對自己的方案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但自己已經身處這個時代,不可能永遠無視這個問題。

“教育部門可以從社會中招收知識分子作爲補充教師使用,但應該經過嚴格的考覈、培訓,教授的教材不能改變。廣東地區有許多的書香門第、知識階層,我們不能忽視他們,要吸收他們後爲我們所用,思想改造工作可以慢慢進行,要讓他們成爲我們事業中的一部分。”呂梁最後下決定,他決定放下對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腐朽的痛恨,嘗試融入進去並對其進行改造,他的事業方向是用鋼鐵一路碾壓,也許會很快成功,但給民族文化造成的傷疤不能彌補,所以現在需要改變一下,是否可以進行和平的改造。

“情報方面,基地以優秀情報員爲模板,採取後世先進經驗,製造了五百多名各人種基因人,並僞造身份證明後派往廣東各地,並在全國各大城市、重要地區建立情報站,還在重要國家建立了情報網絡。情報站分爲核心情報人員、外圍情報人員、行動隊,擁有電臺、發報機、手槍等裝備。這個初步建立的情報網將在以後不斷完善、擴大,並深入到各個勢力,爲我們提供及時可靠的情報。廣東地區的反間諜網絡也已經鋪開,近期抓獲了多名敵對勢力的刺探人員,包括買辦、洋人、日本人和朝廷方面,其間諜全部被關押審訊。”集團的實力擴張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在遠東地區出現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雖然還看不到軍事力量,但已經從各方面影響到外部。基地的秘密不容泄露,工廠也需要嚴格的防護。

“呂二,你說一下我們的陸軍情況。”軍隊是呂梁能夠安心發展的最大支柱,也是現在所有工作的最終目的,現階段軍隊以防守、訓練爲主,不遠的將來呂梁的軍隊將展現其猙獰的一面,爲民族、國家打下一個光明的未來。

“首長,陸軍現在編制有一個第一旅,下轄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共有士兵五千三百人,他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全部通過了軍事考覈、文化考覈,其中兩千多人還通過了軍官晉級考覈,現在正在分批進行軍官培訓。這個旅已經具備打贏一場局部戰爭的能力,考慮到現階段國內的軍事力量,應該沒有那支軍隊可以在相同條件下打贏我們,即使是人數多上一倍也不行。在廣東地區我們的士兵甚至可以擊敗四倍以上的敵人。我們的武器裝備和彈藥主要由基地提供,衣服糧食等可以由工廠提供。制約我們規模擴大的因素主要是軍工廠還沒有建設完畢,等1901年五月份建設完畢後我們的軍事力量可以瞬間擴充到三萬人,因爲我們有一萬五千名預備役士兵正在接受訓練,只是出於武器彈藥的不足達不到第一旅的程度。現在預備役士兵除訓練之外主要負責分批到各個工廠進行護衛工作,另外還有十萬名工人、農民正在接受間歇性的軍事訓練,只要軍工廠投產,我們的軍隊規模可以迅速擴大。”

呂四說完後呂一接口道:“軍工廠是我們重工業部門的第一任務,最優秀的工人都送到那裡,現在機器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三月份就可以進行試生產。規模最大的是彈藥廠,生產各類型手槍彈、步槍彈和機槍彈、各口徑炮彈等,一共有六條生產線,一旦全部投產可以滿足十萬名同第一旅裝備士兵的需要。武器製造廠也在加緊建設,但我們的工人還生產不了大口徑的火炮,這不僅需要中高級技術工人,還需要基礎紮實的普通工人,所以現階段的大口徑火炮只能由基地暫時生產。”呂梁點點頭,軍工廠的規模還要擴大,不僅是自己軍隊的需要,還關係到以後的發展戰略,他可惦記着德國那塊大肥肉,武裝德國的計劃早就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了。

“海軍方面,我們的南海號巡洋艦已經完成海試,正在秘密進行戰術、炮擊訓練,出於保密的需要,訓練都是在遠離基地的海域進行,在晚上纔回到基地。基因人士官正在對士兵進行一對一的輔導,但現在還沒有達到實戰的水平。惠州港炮臺建設完畢,但無法進行射擊訓練,只能事先劃定射擊諸元。廣州港那邊因爲涉及太廣,我們沒有辦法在那邊建設炮臺。”

呂梁很無奈,百年海軍真不是白叫的,自己不可能在軍艦上全部使用基因人,一艘南海號就有一千名基因人,加上炮臺使用的四百名,以後還要不斷的加入新的戰艦,難道全部使用基因人嗎?除非基地不生產其他的東西,全部轉爲製造基因人才行。而且造船廠製造速度還不快,基地生產戰艦的話耗費資源太多,現在還不是拼海軍的時候,慢慢積攢、培養人才纔是正途。

至於保護廣州工業基地的炮臺,那就不是自己現階段能辦到的了,除非自己在廣東公開打出反對清廷的旗幟。現在來看只能加強那邊的陸地軍事力量,好在一開始建設工業基地時就有所防備,所有的工廠都建在在艦炮射程以外遠離海岸和珠江的地方。

所有人都彙報完畢後呂梁還想到一件事,那就是宣傳。不僅要有鋼鐵、工業,還要有一套成熟的政治理論來宣揚自己的思想、贏得人心;一個健全的組織來聚攏、團結志同道合的人。自己有大規模的產業和地方勢力的保護,已經是建立組織的成熟時機,偉大的事業不僅需要基因人、工人和農民,更需要這個時代的知識階層,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對清廷、對現實不滿,正在苦苦尋求救國之道。以康有爲、梁啓超爲代表的知識分子已經在戊戌變法中失敗,以孫大炮爲代表的先進階層,目睹滿清政府的賣國、**和**,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革命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孫大炮曾向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但並沒有被採用,1894年他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並在1895年在廣州密謀起義,事泄失敗後被迫亡命海外。歷史記載,他在1900年10月派鄭士良到惠州發動起義,現在由於呂梁的干涉,鄭士良初到惠州就被監控起來,部分鄉紳在呂梁的示意下將其驅逐。事實證明,孫大炮是革命的先行者,可以稱得上的是偉人,當然,後世有很多有關他的不利言論,但無論如何無法抹殺他的功績,只是呂梁不希望那些不成熟的起義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生,沒有補給、缺乏武器、訓練,只憑一腔熱血是不可能成功的。河源武裝起義已經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大部分先進的知識階層就會將振國會當做主要的革命組織,興中會可以靠邊站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裝甲哲學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難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日月之歌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三百九十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二百七十四章 紫荊花開 五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象天引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十九章 第一爐鋼液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六十章 動手第二十章 吳月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四百零四章 準備完成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死士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三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傳統步兵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十章 刺探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二十章 吳月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鋒艦隊的交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伏擊失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惡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安達曼海蛇 三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
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裝甲哲學第四百九十三章 四大戰區第二百五十章 信陽中轉點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四百三十八章 受難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夏夢之花枝開店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四百八十一章 亂 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第一個王牌第四百一十四章 零比五十第二十六章 河源起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日月之歌第三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七十章 紫荊花開 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三百九十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安達曼海蛇 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突圍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二百七十四章 紫荊花開 五第五十一章 廣東鐵路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談開啓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三十二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總結 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割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象天引第三百九十七章 阿道夫下士第三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致公堂第十九章 第一爐鋼液第二百一十八章 暴風雪第六十章 動手第二十章 吳月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四百零四章 準備完成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武漢三鎮的槍聲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第八十八章 黃昏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店加油站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開啓第二百五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死士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徐州會戰 二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國覆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對馬海戰 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四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三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傳統步兵第一百零八章 土樓對峙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十章 刺探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四百八十八章 鋪滿歐洲的旗幟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條大魚第二十章 吳月第四百三十六章 前鋒艦隊的交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合作意向第三百六十六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炮轟東京第四百六十九章 迷路的坦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德國的騷動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伏擊失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黑除惡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安達曼海蛇 三第十五章 鋼鐵,鋼鐵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九十七章 破冰第八十二章 啼笑皆非的戰鬥第七十六章 無法抹去的傷痛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日月之歌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