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交易

在經略使府的二樓的會客廳內,當看到李致遠走進會客廳,徐樹錚的嘴邊綻出微笑,這許就是相見禮。

“見過經略使”

“徐次長”

進廳後,李子誠笑點下頭,然後便肅客入座,而徐樹錚則欣然就席,而張一麟也在這時,知趣的退出了這間會客廳,他知道,當經略使進廳之後,剩下的事情或許就是兩人的秘事了。

從後世的一些民國傳記書籍中,李子誠知道徐樹錚並不是一個喜言之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甚至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這一點上,他和段祺瑞的性格相近,而同樣自己的話也不算多,於是兩人在落坐後,誰也沒有說什麼。

李致遠的一言不發,落在徐樹錚眼中,他卻沒顯露出任何情緒,只是端起茶杯,打量了一眼這年青人。

世人皆傳着李致遠是如何的年青,第一次見李致遠的徐樹錚同樣驚訝於對方的模樣顯出來的年青,儘管他刻意蓄起了鬍子,但那年青的甚至顯得太“嫩”的模樣,還是會讓人看出他的年齡來,這模樣,即便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少年,也不過如此。

而李子誠同樣打量着徐樹錚,這一張團臉看起來沒有任何特點的中年人,就是自己少時曾崇拜的偶像嗎?在他身上果然看不到一絲印象中的軍人氣質,反倒是有點像是書生,或是文官,也許更像是一個學者。

一番打量後,二人便默默相對,不交一語,壁上的時鐘的答的答的聲音特別響。

終於,這沉默近半小時後,李子誠還是先忍耐不住,打開一聽香菸遞過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來,巴答巴答之聲可聞,在吸完一根菸後,李子誠再遞煙時,徐樹錚卻拒絕了,李子誠便主動爲其倒了一杯茶,給徐樹錚倒茶,卻是沒有一絲心理障礙,事實上,相信後來任何人都不會有這個障礙,因爲他是北洋時代,真正於國有大功之人,爲他倒杯茶,他當得,而自己這麼做也應該。

李子誠的舉動看在眼裡,徐樹錚心裡卻是微微一笑,對方的舉動可以說讓他頗爲受用,而待徐樹錚一杯茶喝完之後,李子誠便主動爲其再續上一杯茶,而徐樹錚則毫不客氣的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顧盼,意態蕭然。

等到茶盡三碗,煙罄半聽時,兩人依然沒有一句話。

這小子

雖說對方一言不發,徐樹錚倒覺得眼前這小子挺對自己的脾氣,也是在再一次放下茶杯時,他主動開口說話道。

“薩拉熱窩”

這是徐樹錚來連雲港的目的所在。

“僥倖蒙對”

李子誠也沒說什麼廢話,先前透過張季直的口傳到他徐樹錚耳中的話,就是爲了今天的會面,能讓徐樹錚主動提起這事,基本上自己算是掌握了大局。

從見到到現在差不多半個鐘頭,兩人,不過說了兩句,八個字而已。

“幸也好,運也罷,蒙也成,你能猜到這一天,已令人驚訝不已幾乎不遜鬼神之算”

面對徐樹錚的誇獎,李子誠只是微笑不語,而後再次拿起茶壺給他倒起了茶來,見李致遠再次爲自己倒茶,徐樹錚依然笑納了。

“武荑山的鐵觀音,今年的新茶”

李子誠並沒有回答他,而是扯到了這幾次水後,已經沒什麼茶味的茶味上,不過這茶的確是新茶,是穆給自己送來的,相比於茶,自己更喜歡喝咖啡,而穆卻認爲喝咖啡太過於西化,還是喝茶的好,於是便改喝起了茶。

“當時大多數人覺得是笑話”

在意識到李致遠和自己一樣話少,甚至可以說是不甚擅於言詞,徐樹錚便知道,如果自己不挑明來意,只怕兩人像現在這樣坐在這“談”一個月,也談不出任何頭緒來,最後的結果,怕是他李致遠吸一肚子煙,自己灌一肚子茶。

不過這小子也是,茶不過三,他到現在還不知道換茶葉,當真是咖啡喝慣了。

主動接過腔,吸了太多的煙,有些口乾舌燥的李子誠便喝了一口茶,擡眼看一眼徐樹錚說道:

“就像復蒙一樣”

江蘇陸軍請復蒙古,雖說江蘇未通電,可還是社會上悄悄的傳開了,當然外界更認爲那不過就是一個笑話。這是第一次,在言語中透出江蘇陸軍和自己這個淮海經略使之間的“關係”,而之所以說出這句話,更多重要的一點是現在需要自己的坦誠。

“嗯”

徐樹錚點點頭,在驚訝於李致遠的坦誠之餘,也知道,如果說過去他藏着經略使公署同江蘇陸軍間的關係,是不想惹人注意,那麼現在他恐怕更希望別人看到他所擁有的力量,有時候就是如此,過去李致遠看似一頭肥羊,如果不是因爲大總統護商,沒準這頭肥羊不知會掉下多少肉來,現在他有了力量,自然希望別人看到這那裡是一頭肥羊,分明就是一頭狼。

“非不可爲,而是時機不當”

在陸軍部中,徐樹錚一直主張武力復蒙,但他同樣明白,武力收復蒙古可能會面對什麼,所以纔會謹慎從事,主張武力,卻不贊同立即使用武力。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爲大丈夫”

李子誠的話依然很簡單,話比平素少了許多,而這是刻意爲之,畢竟,徐樹錚不喜歡那些誇誇其談的人,自己也不簡單,和徐樹錚這樣的人玩弄心機,落下風的一定是自己,與其這樣,倒不如的坦白一些。

這兩年,自己的待人以誠沒吃虧,那些想算計自己的人,最後沒見得有幾個人能落得什麼好下場。

“話如此,但事非如此”

徐樹錚搖搖頭,喝一口茶。

“那你來連雲,又是爲何?”

“致遠,你目光較他人能遠看半年,想來能一解今日之局”

兩人的坦白和寡言都贏得了對方的好感,自然也不用再藏着什麼,徐樹錚直接開口說道,今天他來江蘇就是向他就國際時局請教的。

“批准江蘇陸軍呈請”

李子誠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定要赴蒙?”

徐樹錚倒是有些奇怪他的堅持,但他卻隱隱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

“失地一定要收復”

李子誠半真半假的說着,有時候就這麼模棱兩可的話纔不會得罪人,至少等將來徐樹錚知道了事情的原尾之後,他不會因此記恨上自己,如果說在這個時代,自己最不想幹的是什麼?恐怕就是得罪那個人,然後令對方記恨上自己。

在這個時代,自己沒什麼朋友,更沒有一個親人,對人待事,持之以誠總是沒錯的,我待人以誠,雖不說能換得以誠,但至少能讓對方和外界無話可說,有時候“名聲”非常重要,那怕將來自己真要玩起陰的,也得讓外界挑不出一個說詞來。

“哦”

對方的堅持令徐樹錚思索片刻。

“可往察哈爾駐訓,以爲交涉助力”

這是徐樹錚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但就這,他還需要回去好好考慮一下,怎麼說服袁世凱,準確的來說是那位兵馬大元帥府總辦事王士珍。

“夠了餉械糧自籌,月底必須出兵”

李子誠一笑,自己要的東西終於到手了要的就是這個調動軍隊的許可,江蘇陸軍在江蘇境內,可以隨意調動,可若是出省,沒有陸軍部的命令,到時不知會惹出什麼麻煩,適當的恭維比什麼都重要。

山西的閻錫山一邊同德國人商量着買子彈機,一邊還知道呈請陸軍部批准,第一次陸軍部沒批准,他又發電說什麼“子彈機俱爲山西商民血汗所購,若取消合同,恐損失十數萬元,百川恐不能向山西父老交待”,現在還不是那種軍閥混亂,各自爲政的時候,至少在袁世凱死之前,中國還有一箇中央,無論如何,只要袁世凱在,各省就出不了什麼亂子,更不能太過逾越,否則最後吃虧的只能是他自己。

畢竟無論如何,袁世凱都佔着“中央”的大義在那,地方終歸只是地方,就像孫中山一樣,最後只落個叛亂之名,甚至連一直支持他的海外華僑,亦通電反對其發動叛亂,而地方商民更是對其行反感至極。

名聲或許可以不在乎,但一個好名聲,卻是有利益而無害,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自污已名。

“蒙古肯定要收復”

眼一擡,李子誠又是一笑,蒙古一定要收復,當然不是自己所爲,既然歷史上是由徐樹錚收復蒙古,那麼現在,自己也不應該奪人之美。

“哦?”

眼皮微微一跳,徐樹錚盯着李子誠,似乎想弄明白,他這幾句話的意思,但想不出由頭,自然也猜不出本意。看着眼前這人,徐樹錚終於知道什麼叫膽大包天。

“致遠,你可知……”

“有所爲,有所不爲”

打斷徐樹錚的話,李子誠的臉上閃過些許神彩。

“我是在賭,如果我能賭贏第一步,你又豈知我不能賭贏第二步”

賭贏第一步?

徐樹錚連連搖頭。

“致遠,你只是猜對了一件事,但卻無遠沒賭贏一步”

“又錚兄,你又豈知我沒賭贏第一步?”

“現在,頂多只是危機”

“危時隨時可演變爲戰爭”

“即便是演變爲戰爭,恐怕也只是奧塞兩國之戰,又豈會如你所願,變爲諸國大戰”

“若俄國向奧國宣戰,那麼武力收復蒙古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這……”

徐樹錚沉默了下來,蒙古自治實爲中國之恥,若是收復蒙古又不得不考慮俄國,現在的中國根本沒有同俄國叫板的實力,可若是俄國陷入與奧國戰爭,到時以偏師一隻直搗庫倫,再配以外交交涉,倒也有幾分可爲。

“咱們做一個約定,現在我做好準備,如果下月月初,奧匈向塞國宣戰,而俄國捲入其中,你即助我成此事……”

身體向前一傾,李子誠盯視着徐樹錚,自己是在賭,不僅是在賭歐洲各列強,同樣也是在賭眼前的徐樹錚和他背後的段祺瑞,賭他們不甘被袁世凱奪了兵權,賭他們不願做那個辦事員,賭……

有賭才能贏,這一次自己不能不賭

因爲現在的連雲港,經不起任何風浪,爲了避免發生意外,自己只能這麼做,那怕就是把整個連雲還有自己都押上賭桌,自己也要去賭一把

“打下蒙古你怎麼辦?”

徐樹錚反問一聲,同時認真的盯視着眼前的李致遠。

“收復蒙古後,江蘇陸軍官兵皆爲南人,不耐塞外苦寒,界時自當請中央另組邊防軍,遣一良將固蒙戍邊,如此方能長治久安而江蘇在撤軍後,自願每月解款20萬元,用作邊防督辦經費”

望着徐樹錚,說完這句話後,李子誠便只笑不語,自己設下這麼一個棋局,準確的來說是賭局,就是賭眼前的他和段祺瑞想抓住兵權,到時一個邊防督辦,每月數十萬元軍餉,對於兩人而言,可謂是誘惑十足啊

雖說對段祺瑞來說,他對自己“門生故舊”遍天下,可以說是頗有信心,所以不考慮抓實際兵權,但眼前的徐樹錚卻不同,相比於“門生故舊”,他更願意相信直接統領的軍隊,而徐樹錚又是“合肥魂”,對徐樹錚,段祺瑞從來都是言聽計從,

而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一個理由而已,如此也就夠了。

幾乎是徐樹錚還在半路上的時候,在西山臥佛寺養病的段祺瑞便有些沉不住氣了,而在接到徐樹錚的秘電之後,他更是一驚,整個人甚至驚出病來。

“務必等又錚回來再說!”

賈潤泉和他身邊的幕僚們勸說着他。

當徐樹錚回到京城的第一時間,便再次來到段祺瑞身邊,段祺瑞只對他點頭示意,便又合上雙眼。那副神態,是個重病的樣子:面色灰黃,皺紋更多了,連呼吸都頗爲艱難。

一看到老總這個樣子,徐樹錚便單刀直入地說。

“老總不必爲那件事憂心,若是他猜準了,他小子想輸都難”

“這可不一樣啊,要知道,要知道……”

段祺瑞的話只說了一半。

“姑且算作失誤吧,”徐樹錚接着又說道。

“反正,成了,大事也就定了,若是一個星期不成,那……就別怪咱們翻臉無情了”

而段祺瑞搖搖頭,不再說話。

徐樹錚這才把話說透,

“若是李致遠能一戰功成,不僅能收復失地,更能解老總之困,豈不快哉!”

“談何容易!”

“容易!”

徐樹錚用力的一點頭說道。

“李致遠得了咱們的保證,他纔敢死心塌地大膽出兵,他想利用這個機會,咱們也得利用這個機會,他有所成,咱們也能有所獲。”

“能收回來?”

“能!”

徐樹錚堅定地說道。

“李致遠手中不僅有三個師的江蘇陸軍,還有十幾萬勞工團,想來其是鐵了心想拿下蒙古,而且我也去連雲港的倉庫裡看了看,他也算是準備充足了。”

想着在連雲倉庫中看到那些械彈,徐樹錚便是一陣心熱,雖說做了陸軍次長,可除去在日本,在中國他還真沒見過那麼大的軍械庫,而李致遠也提到的若邊防軍組建,江蘇願意供兩個師的械彈。

爲了弄一個名聲,他李致遠算是下了血本了,不過他下了這個血本,將來的收益只怕更大,一個好名聲比什麼都重要,到時有了那個“復土衛邊”的名聲,就是大總統也得讓其三分。

“有把握嗎?”

“只要俄國和奧匈打起來,就有十足把握,若是兩國不打,那這件事就等於沒談。”

徐樹錚道出了一句他認準的話,那天他同李子誠談了一下午又一夜,又在連雲港參觀了兩天,然後從連雲港回來的路上,他考慮了一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如何,老總和他在這件事上,不僅不會吃虧,反而會大佔便宜。

“他,李致遠的膽子,那可真是大啊”

“老總,膽大包天,才能吃天下飯”

這番話,徐樹錚說的是意有所指,事實上在他看來老總有些地方,實在是不甚可取,這些年不培養親信、不培養自己的武力,這北洋軍看似鐵板一塊,可事實上卻是誰抓誰兵,誰抓誰的權,至於門生故舊的,也不過就是成勢之用。

“天下飯……”

徐樹錚的一句話,卻讓段祺瑞的眉頭一皺,那張略顯病態的臉上又閃出一絲隱憂。

“看來李致遠所謀深遠啊”

“所謀深遠不假,可他……”

沉吟着段祺瑞卻是沒說出什麼語來,他只是在心下思索着,最後卻是不得其解的長嘆一聲。

“走一步算一步吧,只盼着,他李致遠當真是心憂國事,而不是……”

“老總,您是擔心李致遠有不臣之心?”

“不臣之心不可懼,可若是有作亂之心,那可就……”

搖着頭段祺瑞卻不願意再說下去,在這時候他寧肯相信李致遠是心憂國事,而不是欲藉此成其名,再舉其勢,亂國局。

聽着老總的擔心,徐樹錚卻冷哼數聲。

“哼哼,老總,別忘了,他的老根在江蘇”。.。

第51章 借刀一用第369章 謀變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225章 德國第263章 湘潭地第19章 九里山上第298章 初戰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380章 盧溝橋第114章 啓航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262章 覺悟第119章 捧殺第149章 利益第188章 報復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350章 野心第240章 自治會第35章 算計第44章 鷹降第178章 傀儡第69章 消失第233章 改編第205章 合肥魂第275章 遊說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201章 人蔘鐵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61章 長記性第151章 !!第317章 那一天第167章 狂熱第321章 把戲第91章 困境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225章 德國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180章 第一師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285章 嘆第116章 殺招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145章 憂慮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37章 心狠手辣第7章 諸人心思第39章 籌劃(上)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38章 回答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63章 出征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48章 酣戰之餘求戰渴第44章 鷹降第94章 論法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183章 帽子第151章 !!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267章 男人的……第55章 港口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總-理府 連雲曉之情理誘以利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7章 諸人心思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64章 善與狠第140章 首戰第53章 試探第371章 定策第168章 兄弟第249章 航母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181章 南京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29章 質物第229章 奇蹟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
第51章 借刀一用第369章 謀變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225章 德國第263章 湘潭地第19章 九里山上第298章 初戰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380章 盧溝橋第114章 啓航第286章 中國的土匪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262章 覺悟第119章 捧殺第149章 利益第188章 報復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350章 野心第240章 自治會第35章 算計第44章 鷹降第178章 傀儡第69章 消失第233章 改編第205章 合肥魂第275章 遊說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201章 人蔘鐵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61章 長記性第151章 !!第317章 那一天第167章 狂熱第321章 把戲第91章 困境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225章 德國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38章 子弟兵遠征歐羅巴 琪紫二人遇於海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180章 第一師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285章 嘆第116章 殺招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145章 憂慮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37章 心狠手辣第7章 諸人心思第39章 籌劃(上)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38章 回答第19章 睹艦下水思技術第63章 出征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148章 酣戰之餘求戰渴第44章 鷹降第94章 論法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183章 帽子第151章 !!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267章 男人的……第55章 港口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10章 彭公望惶恐步入總-理府 連雲曉之情理誘以利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7章 諸人心思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64章 善與狠第140章 首戰第53章 試探第371章 定策第168章 兄弟第249章 航母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181章 南京第322章 解決之道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29章 質物第229章 奇蹟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