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

清晨,陽光剛剛照耀大地,在古老的的上空,一羣鴿子在飛翔,“翁、翁……”的鴿哨聲時遠時近,時大時小,在空中久久迴盪。

雖是清晨,可在內城紫禁城東側的總統府中南海政事堂內,這會卻依如往常一樣,幾十名職員正在那裡處理着事物,而在政事堂的內間,屋內卻瀰漫着的濃濃的雪茄煙味,樑士詒、徐世昌、楊士琦等人正在這裡起草着國務院組織辦法。

所謂的國務院組織辦法,與其說是組織辦法,倒還不如說是“國務院權責辦法”,實際上就是爲國務院、總統府劃分權責,或許在外界看來,大總統邀請淮海經略使來京共商國事,是功在千秋之事,而李子誠未做猶豫便欣然赴約,更是中國之幸。

似乎中國的一切都在走向正軌,這個國家的富強指日可待,但是對於精通權術的袁世凱而言,他自然不會像外界說道的那樣秉承“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事實上,早在他發出電報之前,就已開始起草“國務院組織辦法”,旨在通過府院分權的方式,對雙方權力進行劃分。

中國國務院源於南京臨時政府爲限制袁世凱之權,將總統制改爲內閣制,隨後設國務院,內閣所屬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教育、實業、交通九部。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初時還個是想辦成點事的人,他思索了中國的國情,思索了中國的現狀,在赴南京任職時,他曾想把南京臨時政府中原有9部改爲12部,除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司法、教育7部不動外,把實業分成工業、商業、農林3部,交通分爲交通、郵電兩部。這樣,既可以專業明確,又有利於南北各方的人事安排。

唐紹儀把他對內閣組成的打算向參議院回報之後,參議院提出異議,不同意交通、郵電分開,而實業也只准分工商、農林兩部。這樣,唐紹儀的9部變12部的計劃只能9部變10部了。於是,內閣所屬10部,便成爲了中國中央部門定例,而在重設國務院時,十部的劃分,便成爲了擺在所有人面前最重要的問題。

要讓大總統滿意、要讓總理滿意,還要讓國民滿意,可問題在於誰能討好三方?

“那有還想好,還想巧,還想老驢不吃草的好事!”

非常難得的徐世昌吐出了一句粗話來,這句話之後,他卻又極爲無奈看着這用了半個月方纔和樑士詒、楊士琦一共弄出的又一份國務院組織辦法。

這個方案是在最初他們提出給李子誠三四個部的建議時,袁世凱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直接推翻了,原因很簡單,國務院的權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恰到好處,而世上最難把握的正是這個恰到好處,尤其是權力的劃分。就像一部之中,部長與次長的權力劃分一般,而這一次所涉及的卻是一國之權!

所以,最後在大總統的建議下,才弄了這個國務院組織辦法,按照這個組織辦法,總統府管轄五部、國務院管轄五部,可以說看起來很是公平,中央十部,各管其五,至少在字面上看起來很具迷惑性。事實上,組織辦法一直都沒變,各管五部,這是基調,而之所以如此,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公平公正的迷惑性。

而按照現在這個的方案外交、司法、財政、陸軍、海軍,這五個要害部門歸總統府管轄,由大總統任免五部官員,而且他們的理由非常充分,總統作爲國家最高元首,自然統管陸海軍,作爲國家象徵,自然掌握外交,至於財政,財爲國之根本,由大總統掌握自是理所當然。

至於內務、教育、農林、工商、交通五部則由國務院管轄,理由同樣非常充分,國務院負責國計民生,掌握農林、工商、教育,自是份內之事,發展農林、工商需以交通爲輔,至於內務部則是協調國家內部事,交通部、內務部這兩“肥缺、優差”纔會落到國務院之手。

“燕蓀,你看,這方案總算是拿出來了,要不就由你呈給大總統吧!這人老了,可是熬不得夜啊!”

頂着滿是血絲的眼睛,徐世昌理智的選擇“避讓”,現在不僅將重設國務院,而且已經重設總統府秘書處,這秘書長正是樑士詒。

“菊人兄,這……”

就在樑士詒欲開口勸說時,楊士琦卻在旁邊說道。

“這自然是樑秘書長份內之事,不若我送菊人兄回家休息吧!”

而對他們兩人這般說辭後,樑士詒在心裡冷笑:這兩人,所思所想,無非就是想讓自己頂這個爛頭瘡而已,可他們只看到這件事看似兩邊不討好,可若是操作好了,卻是兩邊取好之事,這鋼絲繩有的人會摔下去,可有的人卻走的很好!

儘管心裡這麼想着,可樑士詒的臉上卻帶着真誠的笑意說:

“士詒真心感謝兩位的幫忙。這國務院組織辦法一旦確定,國家局勢將必爲安定,界時,士詒一定向國人告之,兩位勞苦功勞,爲永奠共和立下汗馬之勞!”

一番客套後,在兩人離開的同時,樑士詒便走出政事堂朝大總統所住的居仁堂走去。在路上,樑士詒又在心裡反覆權衡着大總統的心思,對大總統來說,陸軍、海軍、財政,這三個部門是最重要的,中國的事情歸根到底,還是要靠槍桿子,而槍桿子又要告票子,可以說,對大總統來說,這三個部是絕不能交給李子誠的,再就是外交,外交是和外國人打交道,內務則掌握着全國官員的任免,這些都是重要部門,大總統自然要抓在自己手裡。

在這一點上,儘管樑士詒有私心,可他只能聽袁世凱的。但他知道,如果真這麼分配了,恐怕李子誠的心裡有點不舒服,但又沒有理由直接否定。沒準大總統會同意這個意見。

果然,在大總統看到這份組織辦法之後,沉默了下來,即沒有表示反對,也沒有表示贊同,顯然是在心下思索着。沉吟片刻,樑士詒便開口勸說道:

“大總統,這個辦法是現在最好的辦法,如果國務沒有一個實權部門,恐怕到時還真不好交待,教育、交通,這兩個部,給國務院,足以平民之疑惑。”

看一眼樑士詒,袁世凱卻在沉默之後說道:

“五個部,已經表現出本大總統的度量了,這五個部,總統府可是不加過問的。”

道出這番話後,袁世凱卻像是少了什麼似的,事實上二一添作五,正是他反覆深思熟慮之後,才拍板作出的決定,如果李子誠沒有二十萬強軍,他至只會給他三個部,可偏偏他有二十萬強軍,就衝着這些,他也不能不有所讓步。

“的確,這樣,給他五個部,全中國都知道大總統的誠心了,如果到時,李子誠還不贊同的話,到時,就顯得他李子誠貪戀權勢了。”

點點頭,袁世凱笑說道:

“所以,五個部,看似本大總統讓步甚多,可實際上,卻是讓他李子誠沒有反駁爭權的餘地!”

袁世凱的話卻讓樑士詒心下一驚,驚訝於袁世凱的手段,隨即又滿面景仰之色的說道:

“大總統之遠見,實非我等所能豈及!”

“好了,別拍馬屁了!”

收起笑容,袁世凱擺了擺手說道:

“你說的給國務院的這五個部,我還是不滿意。我來提個建議,你斟酌一下。”

袁世凱摸了摸鬍鬚,思考了一會,說道:

“王寵惠現在是隴海高等裁判所**官,可以說是年輕有爲,北洋大學法科畢業後又在美國得法學博士,而且他還當過司法總長,嗯,那就由他來當司法總長吧!”

袁世凱的這個建議,卻是讓樑士詒心下敲起了鼓來,全是不可思議的看着大總統,王寵惠的身上可是烙着國民黨還有隴海的印子,而大總統卻是要把歸總統府的司法部交給王寵惠,這不是等於把“五五分的府院”變成“四六分的府院”嗎?

“大總統這……”

在樑士詒欲勸說大總統三思時,卻突然意識到袁世凱的用意,於是便急忙恭維道:

“大總統這個人選都提得好,大總統提王寵惠的名,他會不會感激不當緊,可李子誠卻是會感激,要知道,李子誠一慣支持以法治國,現如今隴海一地律師,佔全國之半,如由王寵惠**官出任司法部總長,想來中國離以法治國也就不選。”

不用去想,樑士詒都知道,一但這個決定做出之後,到那是時舉國上下,只見袁世凱用人唯賢,而不見他此舉是內藏禍心,若是王寵惠把隴海行以“只論法度,不問人情”的一套弄到司法部,不出半年,王寵惠的舉動恐怕就會到禍及李子誠,還有國社黨的身上。

“法律是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李致誠所支持之獨立司法,實是本大總統所想,王寵惠於隴海地方磨練年餘,想來對司法獨立、公正更有一番認識,其任司法總長,確爲中國之福。”

ωωω ✿Tтka n ✿C〇

對王寵惠,袁世凱並不算了解,不過他也不需要了解太多,只需要知道他在連雲港做的那些事情,也就足夠了,他不怕王寵惠弄什麼“獨立司法”,也不怕他用司法維持中國的公平、公正,事實上,他還真怕他不那麼做,只要他那麼做了,最後要倒黴的卻是李子誠。

“黨同伐異!”

明白最後大總統會用什麼攻擊王寵惠、李致遠的樑士的心底冒出這四個字來。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這位老上司的政治才能還真是他們不可企及,看似一個個讓步,實則無一不是包藏“禍心”,頓時心悅誠服地說道:

“大總統識人用人之才,當真是他人萬不及一。”

“燕孫,剛纔我們所說的,都是你我之間的私話!用不着這樣不停的拍馬屁!”

看一眼樑士詒,袁世凱加重了私話兩字,樑士詒最近頻繁同顧維鈞接觸,他多少也收到一些消息,雖說並不擔心,但適當的提醒還是有必要的。

“大總統,士詒想中央十個部,國務院雖說佔了五個,少到是不會再嫌少,不這五個部裡頭有三個都是冷衙門,到時他們多少還會有些怨言,所以,有些事情,總要提前做好準備。”

樑士詒並沒有直接回應袁世凱的話語,他知道,對袁世凱而言,有時候急於表現忠心,反倒會讓他不滿,如果他當真對自己有意見,也不會說出這番話。

“你的意思是……”

袁世凱摸了摸颳得鐵青的臉頰說道,

“到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冷衙門如何對待的問題,要是把冷衙門變成熱衙門。”

人的心態總會變,事實對於李子誠,袁世凱的心態不可不謂之複雜,一方面,他承認李子誠是個人才,而且是難得一見的人才,也正因如此,他纔會想讓這個人才爲已用,所以,他寧可把一些部給他,讓他去辦點事情,在前清那會辦過事的袁世凱明白,中國的官多,但能辦事的官少,像李致遠那樣,能辦大事的人,少之又少。

不過李致遠那個人手裡握着兵權,這樣人的無論如何,都會成爲他的對手,即然是對手,那麼,他就無法做到“公平以待”了,可偏偏,袁世凱卻明白,如果他想成爲“真正的強國的大總統”,李致遠卻是國內少有幾個能真正幫到他的人。

他和革命黨不一樣,革命黨只會破壞,而李子誠卻會建設,也正因如此,袁世凱纔會對他產生一種極爲複雜的心態。袁世凱用人,向來看重出身資歷,但更看重能力,有能力,那怕就是敵人,他也敢用!

“冷衙門變成熱衙門。”

袁世凱的話,卻是讓樑士詒心下一陣嘀咕,卻是不明白袁世凱的意思。而袁世凱這時卻又補充道。

“隴海的教育爲什麼辦的比咱們強!”

一聲反問,袁世凱又說道。

“捨得下本錢,什麼事情都能辦得好!”

說罷,袁世凱便有些懶散的靠着椅背說道。

“現在,我可是準備好迎他李致遠了,就是不知道他李致遠,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嗎?”

在法租界寶昌路旁的一棟三層洋樓某一個房間內的陰影中,一個略顯低沉的聲音響了起來。

“是的,秘書長!”

坐在椅上,雷強看着房間陰影中的那個人,他可以說是保安部中的一個傳奇人物,在某程度上而言,算是保安部的嫡造者——四老闆。

“嗯!”

點點頭,站在陰影中的李四勤靜靜的看着窗外的法租界,看着那繁茂的法桐,整個人的神情顯得極爲鎮靜。

“記住,你必須要確保,他使用的是你給他的槍,明白嗎?”

“是!請秘書長放心,職必定以性命保證……”

“你的命……”

冷笑一聲,轉身時,李四勤那張看似年青的臉上閃過冷笑,在他看來,別說是雷強的命,就是保安部的一千六百五十四名“僱員”的性命加在一起,也沒有少爺“金貴”,少爺將要改變的是未來!

全中國的未來都系在少爺身上!

秘書長的話,只讓雷強心頭一緊,儘管心下對於這個任務充滿好奇,但是作爲一名行動保安員,最根本的原則就是“絕不過問”,他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務,如果這個任務危及經略使的話,即便是背叛保安局,他也不會執行這個任務,可在他看來,這個任務不可能會真正危及經略使。

“知道爲什麼這個計劃被稱爲“荊軻計劃嗎?””

突然,一個問題傳入雷強的耳中,在他愣神之餘,李四勤那與其年齡絕不相襯的聲音響了起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刺秦之舉,雖未功成,卻助秦王一統中原,“荊軻計劃”正取以此意!”

話音落下的之後,李四勤便起身朝着門邊走去,在門邊拿起一頂小禮帽,戴在頭上,在拉開門準備離開的時候,又丟下一句話來。

“希望……當我們再一次見面的時候,這是國家是我們希望的那個國家!”

我們希望的那個國家!

希望的那個國家是什麼樣子的呢?在雷強的腦海中有一個答案“在那個國家之中,個人無私地服務於國家,但這種服務的前提是這個人必須打心眼裡相信,國家必須反過來爲個人提供庇護,讓人獲得真正的尊嚴。”

這正是他們夢想的國家,也是連雲給他們灌輸這種理念,而在連雲、在隴海的自治委員會所一直努力的正是執行這種觀念。

荊軻刺秦王,雖未功成,卻助秦王一統中原!

在離開那棟懸掛着“雙獅洋行”所屬建築後,秘書長的話不斷在雷強的腦海中閃現着,在法桐枯的樹蔭下,他擡起頭朝着天空望去,

“登上山坡遙望青天,倘若一朵白雲正在閃耀,便會一心專注於它,沿着山坡不斷向上攀登。”望着空中的白雲,在脣邊唸叨着這首詩的時候,他的神情變得越發堅毅起來。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纔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而此時,對於雷強而言,他知道,自己將要一腳踢開那扇未來之門……

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67章 狂熱第49章 遊說湯氏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95章 第一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56章 施以謀第69章 消失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249章 航母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75章 遊說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73章 中華閃電第97章 連污巷第235章 說服第145章 憂慮第205章 合肥魂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83章 帽子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80章 貝當的門徒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98章 私與公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243章 怎麼辦?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75章 前哨第362章 變局第180章 第一師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1章 盛老四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302章 煉獄第119章 開拓者第191章 京與津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288章 疑惑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98章 私與公第120章 至高點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227章 風雲起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92章 元帥心思第120章 至高點第262章 覺悟第325章 俘虜第222章 公署內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17章 電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47章 擔保第117章 電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73章 奉天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84章 “內憂外慮”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62章 人性第308章 改變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231章 用場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69章 巨炮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55章 港口第338章 山騾子第178章 傀儡
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67章 狂熱第49章 遊說湯氏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95章 第一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56章 施以謀第69章 消失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249章 航母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第275章 遊說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73章 中華閃電第97章 連污巷第235章 說服第145章 憂慮第205章 合肥魂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183章 帽子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80章 貝當的門徒第103章 金融之劫第98章 私與公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243章 怎麼辦?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75章 前哨第362章 變局第180章 第一師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60章 工商部之規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1章 盛老四第310章 法蘭西的需求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335章 新的遊戲第302章 煉獄第119章 開拓者第191章 京與津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288章 疑惑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98章 私與公第120章 至高點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54章 眼裡容不得沙子第227章 風雲起第41章 內務部隊決緩急第36章 魯南鐵道大劫案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149章 以拳迎夏第92章 元帥心思第120章 至高點第262章 覺悟第325章 俘虜第222章 公署內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17章 電第204章 他要名,我下棋第47章 擔保第117章 電第176章 工商部內的演講第173章 奉天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31章 青年睹車力明日 今時睹鯊念將來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84章 “內憂外慮”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62章 人性第308章 改變第9章 說客遊說華盛頓 議員所重唯私利第231章 用場第155章 佩羅納死地攻防 輜重兵誓入作戰隊第69章 巨炮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55章 港口第338章 山騾子第178章 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