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德國皇帝和外交部,海軍部和民間學者就一直在就選擇一箇中國沿海島嶼作爲殖民地海港進行權衡論證,經過反覆比較,最終選定膠澳。

從1897年德軍佔領膠澳至1912年的十五年間,德國在原膠州灣周圍和原即墨縣沿海海灣建立了一個被稱爲“東方的瑞士”的名星城市,開始了青島的近代化進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單純的經濟與原料掠奪不同,德國是把青島作爲永久殖民地進行長期投資建設的,十七年間一直是由德國政府進行財政撥款建設城市。

這種高明的城市設計理念,使青島在頭十年便一舉超過早三十年建港的煙臺,躍居沿海城市進出口的第二位,在短短十年間便超過山東省國民產值兩倍,成爲中國四大輕工業中心,金融中心之一,全國五大工業城市之一。甚至於德國人在青島創立的土地制度更在德國和全歐洲推廣,成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樣板。

德國工程師按照歐洲風格設計好一個現代化城市,使青島象一個歐洲港口城市.德國人用十五年的時間,把一個沿海的鄉村變成一個經濟繁榮的都市,而十年的城市綠化,使昔日荒山禿嶺變成花園式的城市;青島成爲亞洲最清潔的城市,達到了碧海藍天,紅瓦綠樹的境界。

碧海藍天,紅瓦綠樹,這就是青島。

推開窗戶,葉英明看到街道兩側的窗戶無不伸着德國國旗,街道上凌空懸掛着小幅的德國國旗,這是爲了迎接那位來自德國的亨利親王,根據總督的命令特意懸掛的,這位亨利親王是在到日本參加日本天皇的喪禮,路過青島,那位麥耶?瓦爾德克總督,自然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向親王展示治理青島的功績。

“德華大學畢生優先,凡德華大學畢業者,願望連雲港者,可得兩倍之薪金”

看着手中信紙上的字樣,葉英明忍不住一笑,總公司發電報讓自己在青島所有大報上刊登的廣告,目的是爲這家“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招聘員工。

看着那國旗,葉英明忍不住想起前幾天爲了迎接那位亨利親王,德華大學曾組織學生前往碼頭歡迎。在船未靠碼頭前,有的學生就離隊在碼頭上閒眺。法政科學生杜樹堂離隊稍遠,被一華籍巡捕看到,誤爲一般閒人,上前打了兩記耳光。此事爲其他學生所知,回校後立即罷課,欲包圍巡捕房,要求嚴懲該巡捕以示報復。最後監督凱貝爾出面去見德國提督,終於將該巡捕懲處了事。

“這件事難啊”

瞧着這草擬廣告,葉英明忍不住一皺眉。

德華大學的第一批畢業生80人,月前剛剛畢業,不過這些學生有些被保送到德國留學,有的尚未畢業被一些德國企業洋行“預定”做翻譯,還有十幾人則直接去了京城任職,還有幾人能留給公司。

而經理的那封電報裡說的很清楚,這件事是壓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爲六合公司青島辦事處經理,除去買發電船、定購機器之外,似乎還沒有什麼事能讓經理在電報中用這樣字句來形容緊迫性。

“得想個辦法,想個辦法……”

索眉沉思的葉英明立即回到辦公桌前,咬着毛頭開始琢磨起怎麼能起草一份能打動所有人的招聘廣告。

長時間的凝神思索之後,葉英明開始低頭寫起了這篇“重中之重”的廣告來。用了半個多鐘頭,反覆斟酌用詞用句之後,又審視了一遍,方纔滿意的點點頭。

“但願能吸引一些人吧”

“青島之碧海藍天,紅瓦綠樹,確爲人所悅目,然後青島爲中國人所治乎,德人於青島所做之事,我中國儘管有數千年之文化,亦沒有與其相媲美之業績……”

在查步樓洋行青島分行辦公室正準備翻譯着一份工業機械說明書的任義柯,無意間看到報紙上的這篇廣告,先是一愣,然後便放下手中的說明書,拿起報紙。

“嗯?這是套用孫先生的講話”

剛從德華大學畢業的任義柯一個月前,曾在大學禮堂內聽過途經青島往京城的孫先生的演講,此時看着這廣告忍不住又浮現出他的那番講話來。

“中國儘管有數千年的文化,卻沒有作出可與德國在青島十幾年中所做得事相媲美的業績,道路、房屋、港口設施、衛生設備,所有這一切都證明了他們的勤奮和努力。學生的目標,應激勵自己努力趕上,把這個範例推廣到全中國,並且使自己的祖國同樣完美。”

想着那日所聽的演講內容,任義柯又繼續朝下看着這篇廣告。

“……中國之落後源於科技之落後,科技之落後源自科技不得推廣,中國雖已有大學、已有工廠,然後卻無一機構從事科技信息搜索、整理、翻譯之機構,今日,我六合公司創中國科技信息之先河,投以巨資創辦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爲我國科技進步助力。然懂外語者,尤其懂得工業之外語者甚少,今日本公司特向社會徵召有志促進中國科技進步之士,共同協手,待遇優厚,且可面議(德華大學畢業生從優)……”

瞧着這篇廣告,尤其是最後一句(德華大學畢業生從優),讓任義柯忍不住一愣,這,這分明就是指明道姓要招德華大學畢業的學生嘛。

“什麼是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這個研究所是幹什麼的?”

幾乎整整個一上午,任義柯的腦海中都在思考着這個問題,以至於連翻譯那平素信手拈來的機械說明書時,前後譯錯幾十個單詞,到最後看着那錯誤百出的譯稿,他忍不住搖搖頭,這會他的腦子裡盡是那“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思索着研究所倒底是幹什麼的。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嗯……”

面對眼前諮詢的陳義蒙,葉英明在沉默片刻後,立即把經理髮來的第二封電報裡的內容和自己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倒了出來。

“就是,這麼說吧,咱們中國落後嗎?”

陳義蒙點點頭,這是費話,若不落後,這青島能讓德國人佔着嗎?

“咱們中國豈止是落後,根本就是落後至極”

葉英明非常肯定的說道,然後又接着強調道。

“就是因爲咱們中國落後,咱們纔會去和外國人學,才從外國買來機器,辦工廠,現在不是講究實業救國嘛,我們六合公司就是這麼辦的,我們就是要實業救國,可辦工廠得買機器,得引進技術不是”

“當然,這是必然”

陳義蒙贊同的點下頭。

“過去,我在洋行工作的時候,那些洋鬼子,別皺眉,他們賣給咱們的都是什麼機器?你不知道我知道,有的都是人家淘汰的,落後的,引進的技術是什麼?也都是落後的,人家不用的”

葉英明說的頭頭是道,而剛進洋行工作還不到一個月的陳義蒙只是茫然的點着頭,這洋行裡頭的門道,他還真不太清楚,既然這位葉先生這麼說,想來也是如此吧,至少有這樣的事。

“爲啥他們這樣把咱們當冤大頭耍?第一,咱們不瞭解外國的技術更新,第二,咱們不瞭解國外設備更新情況,所以把人家淘汰下來的技術,還有設備當作先進的東西引進。可要怎麼去了解這些技術,還有那些設備,就是要靠這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不幹別的,就專門追蹤外國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設備,這樣,公司就能用最快的速度,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甚至比外國企業還早一步得到這些,打個比方……”

稍作沉默,見陳義蒙一副沉思的模樣。

“像我們公司董事長,李子誠,李先生賣給摩根的新式鍊鐵高爐,若是咱們搶先引進了,咱們的鋼鐵廠就肯定比外國人的先進……”

這時葉英明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說客,在這裡用盡一切辦法去說服的眼前這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年青人。

“總之,這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那可是關係到咱們中國是不是能夠擺脫落後,因爲只有繼承與借鑑他人的科技成果,才能迅速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迅速趕超英美法德這樣的強國。”

聽着這番豪言壯語,陳義蒙忍不住一驚,這,這六合公司有這麼大的野心,不,不對是決心正欲問出這個問題時,他卻聽到這位葉經理一擺手。

“別懷疑,我們董事長是誰?是子誠?李,當今中國科技第一人,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還趕超英美法德,不也就是幾年十幾年的事,怎麼樣,月薪800元願意的話,就在這合同上籤個字,你和其它企業洋行的違約金,一應由我們公司承擔,中國人,還是給中國的企業幹活踏實”

說着話,葉英明便遞過去了筆與合同。

我簽字了

暈糊糊走出辦公室的時候,陳義蒙還是沒反應過來,自己竟然在那份合同上簽字了,在出門的時候,只看到這屋子裡還有幾個人,竟然還有自己的同學。

“義柯,你怎麼來了?”

“義蒙,你……”

任義柯看着陳義蒙一愣,再看着他手中的那份合同。

“我,我想跟李子誠先生總該在柯比洋行有前途吧義柯,和我一起去連雲港吧”

(實在是對不住,這兩天被一些事纏住了,大年下的……竟然加班實在是……哎,真不知道這是什麼世道,像當孫子一樣)。.。

更多到,地址

第99章 現形記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371章 定策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99章 更應關注之事第99章 現形記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52章 父與子第244章 血忠社第329章 取捨第274章 匪與兵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90章 利益至上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85章 嘆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176章 二年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350章 野心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99章 絲第145章 憂慮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77章 謀劃第34章 觀念第72章 在途中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7章 匹茲堡第90章 利益至上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251章 空戰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14章 白水行輿論引導 連雲府內會公使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17章 制約第9章 會館會餐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190章 京城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98章 兩人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21章 可行性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370章 印象第16章 逐夢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306章 文刀第131章 榮譽第101章 襲擊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316章 投降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261章 只有……第312章 奮勇隊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69章 消失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298章 初戰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46章 陰冷第334章 制定者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51章 借刀一用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17章 那一天第167章 狂熱第49章 遊說湯氏
第99章 現形記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64章 東洋之變變於後第361章 人體試驗第371章 定策第112章 派遣服務第99章 更應關注之事第99章 現形記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52章 父與子第244章 血忠社第329章 取捨第274章 匪與兵第202章 二人之心第90章 利益至上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85章 嘆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176章 二年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350章 野心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99章 絲第145章 憂慮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4章 上帝知道,我知道第135章 琪玉心煩惱亦憂 府內舞會迎致遠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77章 謀劃第34章 觀念第72章 在途中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3章 楊度之才更!第7章 匹茲堡第90章 利益至上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41章 隴海造揚世界名 華陰試驗新兵器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251章 空戰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14章 白水行輿論引導 連雲府內會公使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96章 元老會議第17章 制約第9章 會館會餐第186章 奪他的刀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190章 京城變第38章 總統面臨大事件 田中玉憂喜相接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198章 兩人第103章 列車浮想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21章 可行性第108章 富貴險中求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12章 不愧是袁世凱第158章 不想讓人坑你們第370章 印象第16章 逐夢第10章 總統府夜宴第306章 文刀第131章 榮譽第101章 襲擊第95章 袁氏一字決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316章 投降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261章 只有……第312章 奮勇隊第123章 一個模範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69章 消失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298章 初戰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46章 陰冷第334章 制定者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02章 張三的建議第51章 借刀一用第134章 爲什麼選我第317章 那一天第167章 狂熱第49章 遊說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