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

小李=總=理回京了!

幾乎是在這個消息剛剛傳來,人們便對此翹首以待,事實上,雖說他們對李致遠充滿各種憧憬,充滿了信心,但是他們卻依然希望看到李致遠回京,而不像外界謠傳的那樣——總理準備於江蘇另設國——務——院行營。

那個另設國——務——院的消息,顯然就是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在那往李=總=理身上倒髒水,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府院分治歸分治,可另設行營,卻總會讓人心神不定,生怕某天別當真打了起來。現在好了,不用再擔心了,小李=總=理回京了。

可對於身在京城,身居中南海的深宮之中的袁世凱而言,對於李子誠什麼時候回京,卻是一點不着急了,有些日子,他甚至都懶得去過問總統府和國——務——院之間的暗鬥,對此也不甚關心,袁世凱有他自己的心事:

對他身邊的人,是越發的失望了。

又是一個陰沉沉的天氣,一場沒下下來的雨,只讓京城的空氣都有些悶熱、有些壓抑。也就是在這種天氣中,袁世凱再一次把大兒子袁克定叫到面前,問了他一些社會上的情況——作爲大總統,他幾乎從不離開中南海,至少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離開中南海的。

可是對於別人的彙報,他卻不怎麼放心,雖說通過報紙可以瞭解一些新聞,可對於許多外邊的情況都是袁克定通過把兄弟。幹兄弟和仁伯仁叔瞭解的。

稍做一些瞭解之後,袁世凱看着這總會讓他心覺失望的兒子說道:

““刺李案”現在社會上有什麼風聲沒有?”

“刺李案”,只要一提着這個字眼,袁世凱就覺得的頭痛,現在回想起來”刺李案”他讓步太多了,不單單是那個制憲會議,甚至國——務——院又成立了一個直屬國——務——院的”保安總局”他亦未反對,保安總局是幹什麼的?不用猜,他也知道一二,這又是李致遠的一計暗棋啊!

“大爺。”

袁克定連忙回答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咱們在天津、上海、在漢口已經造了許多輿論,都是朝着革命黨的身上推的,對大爺十分有利。”

自從袁世凱出任大總統之後,袁克定的身邊便聚集着往日的把兄弟,今日的新朋友,再加上一些攀附分子,三教九流,什麼人全有。什麼消息也得的到。雖說現在他掛着四期模範團副團長的名義,可另一邊,在見識了李致遠的消息靈通之後,他也有樣學樣的弄了一個什麼”俱樂部”以收集各種消息,所以,在很多時候袁世凱便把他當成了耳目。

聽了袁克定的話。袁世凱沒有高興,卻崩着臉膛說:

“空口說說而已,光這樣不行。”

“大爺覺得該怎麼辦?”

“得做點實事了。”

“這……”

袁克定壓根就不知道這時候能做什麼實事。

“現在,就連那個特勤局的李四勤,都還沒能抓住兇手。也沒找到什麼真兇,自然的,現在咱們能做的也就是做做輿論了。”

“淺見。”

袁世凱瞪了兒子一眼。

“這麼長時間了,豈會連一個音信都沒有?現在,就要查查。你去讓雷振春到我這裡來一趟,我對他當面交待。”

袁克定離開居仁堂後。雷振春又進了居仁堂……

對雷振春一番叮囑之後,袁世凱這才把另一個人,江蘇省制憲代表雷奮請到面前。47歲的雷奮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政法,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系,早在晚清時就任江蘇省諮議員、諮政院民選議員,在民國建元后,又曾負責起草法律,包括起草《民國憲法》也就是外界所稱的《天壇憲法》。後退出政界,民二叛亂期間,其國在浙江都督朱瑞與松江守軍、水師沈葆義部之間斡旋,使松江免遭戰禍,後又被任命爲湖北省高等檢察廳廳長,但因患肺病而未能赴任,而這一次,其卻當選爲江蘇省制憲代表,雖說身體不佳,同樣也明白這代表難當,可也得當,畢竟對於雷奮而言,他深知這或許是他能做的最後一件事。

雖說他不是江蘇省議會議員,可既然選了他,也算是知遇,不能辜負了江蘇父老。不過,讓他始料不及的早,他和江蘇省制憲團不過是剛一來到京城,就接到袁世凱的邀請,雖說本有意拒絕,但最終,他還是來了中南海。

“繼興,你患有肺病,可一定要注意身體啊!”

在雷奮剛一坐下,袁世凱便出言慰問道。

“這制憲雖重,可繼興你是咱們中國難得的法政乾材,千萬不要過於操勞,這制憲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一定要注意身體,身體最是要緊,這國家將來還指着你們這些法政專家哩。”

這一番客套話說的,只讓雷奮心下一熱,袁世凱就是如此,總能在三言兩語間,接近與他人的距離。

“回大總統,制憲一事事關中國百年大計,雷某不敢懈怠?”

對於雷奮的回答,袁世凱只是笑了笑,他之所以請雷奮過來,有他自己的用意,雷奮是江蘇人不假,可他不是國社黨人,甚至在江蘇省制憲代表之中,其也不過只是”謀以名”,從而避免他人稱”國社黨一黨專橫”,對此,以雷奮之才,又豈會看不出來?

不過對於袁世凱來說,對於國社黨而言,雷奮是一着棋,可若是操做好了,又豈不是他袁世凱手中的一着妙奇,過去,或許對制憲會議有所牴觸,可是現在,袁世凱卻全沒有了牴觸之意。當然,必須要有一個前提,要制定出“合他心意”的憲法,最好,是能參照他《袁氏約法》的基礎上,制定這個國憲。

“哎……繼興。”

搖頭輕嘆一聲,袁世凱不無感動的說道:

“你啊,國家緊要,自己也要緊啊,憲要制。身體也要看,嗯,一會,我派車送你去陸軍總院去檢查,……不要推辭……”

打斷雷奮的話語,袁世凱又特意強調道。

“繼興,你的身體現在可不是個人的,而是關係國家大事。身體看好了,才能好好制憲,制一部千年之憲不是,外界不瞭解袁某,繼興還不瞭解嗎?”

看一眼雷奮,袁世凱意有所指的說道。而他所指的則是三年前,制定天壇憲法時,他的所作所爲,外界都道那天壇憲法是他逐條授意而爲,可事實上。他可是未加任何干涉。

“總之,還是那句話,制定國憲,事關中國百年,怎麼有利於國家、有利於國民,就怎麼幹。本大總統,絕不干涉。”

對於袁世凱的這番話,雷奮也沒有接腔。袁世凱的心計他猜不透,他也不想問。何況,按照會議的安排,一但各省代表抵京後,一但制憲會議舉行,就會封門制憲。制憲內容、條款絕不外泄,現在,無論袁世凱怎麼說,他也不可能應下什麼,或是說些什麼。

袁世凱見他不說話,心裡”噔”一下。擡眼望望雷奮,心想:

“難道,他還沒看出來自己的意思嗎?”

不過,袁世凱這會卻也不直接明說,當然他也不會這麼幹。他端起茶杯,示意雷奮喝茶,喝了一口茶後,放下茶杯袁世凱看着雷奮,一邊說:

“繼興,此番制憲,你看《天壇憲法》是否可爲參考?”

終於,還是提到正題了,雷奮在心下暗歎一聲,可是在袁世凱提到《天壇憲法》時,雷奮的心下還是怦然一動,當年他可是全程參加了《天壇憲法》的制定,對於一名政法學者而言,那或許曾是他最引以爲傲的事情了,如果新憲制定可以參考《天壇憲法》的話……

心下如此思索着,在沉默良久之後,雷奮看着袁世凱說道。

“這,要看委員會如何看,不過……我想,應該可爲參考吧!”

聽到這個回答,袁世凱還是露出了笑容,這……就像他意料的那樣,最後,《天壇憲法》的委員們,還是傾向於《天壇憲法》啊!

話說回來,誰不疼誰家的娃啊!

手段對於袁世凱來說,他之所以被稱爲“無纔有術”而這個術正是他的手段、手腕,就像這會,他成功的下了一個套在雷奮的身上,在這位江蘇省制憲代表的身上,對袁世凱而言,這不過只是小操牛刀罷了!

“嗯,參考是要參考的,畢竟嘛,這制定國憲,事關體大,不單《天壇憲法》應該以爲參考,就是約法,亦要以爲參考,要知道,這些可都是集國人最聰明才智於一體啊,若是就這麼白丟棄了,豈不是可惜到了極點!”

袁世凱的這一番話,倒是說的雷奮心下一陣贊同,道理的確也是這個道理,可……雖說大總統的話說到了他的心裡,但不知爲何,雷奮的心下卻總覺得這事恐怕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大總統的邀他前來,難道就是爲了這麼一件小事?

十數分鐘後,親自將雷奮送出居仁樓,想着雷奮離開時的表情,袁世凱的臉上隨即展露出一絲笑容,成了,先在江蘇制憲團那埋一根釘子,到時候這江蘇制憲團……

得意着,袁世凱臉上的笑意漸濃,同時轉身將視線投往南方,隨即自語一聲。

“致遠啊,非袁某不願,而是時局如此,袁某不得不如此啊!”

話間功夫,袁世凱的語間似又帶着些無奈,那神情只讓人有些琢磨不透,說到根,這麼大的中國,又有幾個人瞭解袁世凱?

甚至於就是袁世凱自己,又豈曾真正瞭解過自己。

“不得不如此啊!”

在火車車廂中,一聲輕嘆,從李子誠的嗓間發出。

隨着列車距離北京越來越近,李子誠的心下多少的總會涌起一陣五味雜陣之感來。或許自己和袁世凱之間“合作”多過“對抗”,但無論是他,還是自己,對彼此都可謂是防範甚重,雙方的親密無間的背後,又隱藏着多少明槍暗劍?恐怕只有彼此心下才最清楚。

政治總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政治更爲骯髒的事情了。

爲什麼會發出這聲感嘆呢?

原因非常簡單,就在李子誠登上火車的時候,他收到了幾份從北京發來的密電。電報內容除去最近京中的政治局勢之外,還有袁世凱如何接籠、接近各省制憲代表的之事,這早就在意料之中,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但制憲會議召開,到時,會場就會封閉,除去自己需要處理政務。可以離開之外,其它人必須留宿於此,從而確保制憲內容的保密,現在,或許那些制憲代表,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可一但會議召開,所有的觀點和態度,都將被一場前所未來的辯論所檢驗,對於制憲會議的未來,李子誠即充滿了信心。同時又沒有多少底氣,可以說是完全走向兩個極端。

只希望……

但現在,李子誠卻無意去思索制憲會議的事情,那是還未召開的會議,而在此之前,卻又有一份更爲迫切的事情——袁世凱的身體檢查報告出來了!

或許。袁世凱自己很少檢查身體,但是特勤局還是通過一些極爲特殊的渠道,爲他“檢查”着身體,正像如同歷史上一樣,袁世凱果然患上了尿毒症,或許沒有那麼嚴重,但卻是在朝着不斷惡化的局面發展着,按照陸軍醫院裡的專家分析也就是一年半年的事情。

制憲!

在半年內有可能完成嗎?

不可能!

即便是用最快的速度。即便是不斷的妥協,各懷心思、各懷使命的制憲代表們,都不可能在半年內,拿出一部讓各省議會都能順利通過的憲法來,甚至於李子誠相信,袁世凱之所以同意舉行制憲會議,他所依賴的正是利用中央與地方利益衝突去影響制憲會議,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各省議員和代表們勢必代表着本省的意見,這場讓國民滿懷期待的制憲會議,很有可能因爲他們拖延,而……

破產!

“有些事情,急是急不來的!”

感嘆一聲,李子誠有些無奈的重新坐回沙發上,過去,自己把一切想象的都太過簡單,而現在,殘酷的現實卻又擺在了自己的面前,時間,這個時代並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時間,至少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充分。

一但袁世凱的死去,沒有一部憲法的約束,國內的那些實力派有可能服從國——務——院的權威嗎?如果,他們不服從國——務——院的權威的話,到時自己又應該如何抉擇呢?

未知數!

一系列的未知數,不停的在李子誠的腦海中閃現着,種種繁雜的思緒,只攪得他滿腦皆是種種可能,卻沒有任何一種可能是他想要去面對的,畢竟,有一些事情,總不是人們所樂意看到的。

“哎……”

一聲嘆息,再次從李子誠的嗓間吐出,又一次,心神不定的他從離開沙發,站起身來,走到車窗邊,雙眼凝視車窗外快速掠過的華北大地。

這片土地總是如此的讓人着迷,千百年來,不知道多少人間才俊們,出於種種目的,試圖成爲這片土地的主宰者,有人失敗了,有人成功了,一個個王朝覆滅了,一個個王朝建立了,一個個王朝從建立到強大,再到迅速的衰敗,似乎,這就是這片土地的命運,喜劇與悲劇千百年來,總是不斷的在這裡上演着。

千年來,不管它遭受什麼樣的苦難,不管時局如何變幻,卻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即便是他沒落了,他仍然是至少是東方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歷史上見證了太多的事物,也教會了這裡的民衆太多的事物,畢竟千百年來,無論王朝如何變幻,唯一不變的是這裡的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民族。

而現在,作爲一個自認爲可以引領這個國家走向強大,這片土地重新崛起的人,一時間,李子誠卻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選擇,對於他個來說來,或許他有那麼一點“浪漫主義”,但事實上他卻又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懂得這裡是個什麼地方,千百年來,這裡都是一個叢林,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這裡的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極爲殘酷的,根本容不得半點浪漫主義。

也正因爲明白這一點,所以,李子誠纔會對袁世凱的身體選擇了沉默,甚至在下意識中,還希望袁世凱的死,他的死亡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樣,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就像他之前考慮的那些問題那樣。

雖然對於李子誠而言,他有着自己的底線,而且還固執的堅守着一些底線,但作爲政客,作爲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早就明白一個真理——對於某些標準必須當面表示尊重,而之所以表示尊重,其目的就是爲了將來在背後將它撕毀,這可以說是政治的一條戒律。

現在呢?

想着這次回京之後,自己可能需要面對的和要去從事的事物,李子誠頗有些無奈的又一次輕輕長嘆一聲。

“我……這也是迫不得已啊!”

(未完待續)

第250章 航母第289章 第二輪攻擊第46章 建議第244章 血忠社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31章 條件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11章 專員之訪第227章 風雲起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213章 新模式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63章 驚訝第99章 現形記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80章 第一師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313章 作畫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68章 哥倆第234章 激發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6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316章 投降第7章 諸人心思第102章 張三第110章 袁與李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240章 自治會第167章 狂熱第343章 普及第27章 面君子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35章 綠林道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210章 期待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259章 功成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243章 怎麼辦?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40章 首戰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70章 兄弟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66章 開創第191章 謀其短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247章 航母第318章 未來第173章 奉天第306章 文刀第318章 未來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61章 長記性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220章 造船廠第146章 陰冷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51章 !!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351章 廣州第219章 響亮第61章 長記性第9章 名啊!利啊!第45章 銀行團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43章 普及第61章 長記性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95章 再做嫁衣
第250章 航母第289章 第二輪攻擊第46章 建議第244章 血忠社第116章 成功契約第31章 條件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111章 專員之訪第227章 風雲起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8章 白宮內決策突變 國務院中謀略起第85章 大戰前夜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213章 新模式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63章 驚訝第99章 現形記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92章 解決之道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180章 第一師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313章 作畫第108章 什麼最重要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9章 司徒美堂第169章 袁世凱的心結第133章 東瀛之地奢風顯 食虎大會首相憂第254章 不起眼的小東西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68章 哥倆第234章 激發第148章 連鎖反應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16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316章 投降第7章 諸人心思第102章 張三第110章 袁與李第363章 欲哭無淚的老袁第240章 自治會第167章 狂熱第343章 普及第27章 面君子第84章 “內憂外慮”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35章 綠林道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210章 期待第73章 理想與夢想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67章 歐羅巴的歡迎方式第259章 功成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243章 怎麼辦?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140章 首戰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70章 兄弟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66章 開創第191章 謀其短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247章 航母第318章 未來第173章 奉天第306章 文刀第318章 未來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61章 長記性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13章 挖個坑等你跳第220章 造船廠第146章 陰冷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62章 逃兵的感悟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151章 !!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351章 廣州第219章 響亮第61章 長記性第9章 名啊!利啊!第45章 銀行團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43章 普及第61章 長記性第48章 河南勸業再勸業第195章 再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