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

將一切過錯推倒鄧禹頭上就對了!

此役之後,不少漢軍參戰將校都存了這樣的念頭,王常便是如此,他還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彈劾奏疏,要狠狠告鄧禹一狀!

然而,王常預想中的分鍋大會沒有到來,當他與負荊請罪的鄧禹回到江夏拜謁劉秀,在被長江潮頭拍打得搖搖晃晃的戰船上受到召見,劉秀頗爲沉痛地回顧了這場大敗,並將主要敗因歸結於自己!

“荊襄之役,萬餘軍士死略離散,馬將軍不幸殞身,悲痛常在朕心。鄧司徒固有用兵不當之過,然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罪當朕躬,弗敢自赦。”

劉秀的反思是發自肺腑的:“朕自詡兵略了得,戰無不勝,遠在數百里外,卻依據諸卿送回地圖兵勢,制定計策,令汝等依策而行,自以爲必無一失。豈料兵形如水,變化莫測,兵者死地也,絕不可輕!刻舟求劍,豈能得焉?此一誤也。”

他又道:“荊州之兵本有鎮西大將軍馮異主持,朕卻又令大司徒鄧禹帶援兵趕到,援軍多於本軍,鄧司徒品銜高於馮卿,朕卻未明言三軍歸由誰來指揮,以至二將各自爲戰,此二誤也。”

說到這劉秀卻停下了,低頭看向光着白皙臂膀,跪於甲板的鄧禹。鄧禹脊背上已經在冒汗,他知道皇帝的未盡之言:劉秀本以爲鄧禹才堪大任,結果卻一敗塗地,給了劉秀這樣的大“驚喜”,用人不當,是爲三誤。

劉秀主動攬鍋,扛下任何一位臣子都無法承擔的大敗,但該懲罰還是得懲罰,他接受了鄧禹的請罪,免去其大司徒之職,貶爲謁者,但卻駁回了獻出侯位的請求,只削戶一千了事。

鄧禹自然是感激涕零,但王常卻心懷憤懣,覺得劉秀是偏愛鄧禹,有罪不懲,對得起戰死的馬武麼?

但劉秀的下一個舉動,就讓王常無話可說。

劉秀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追封馬武爲閩中王、諡曰‘忠武’,擇地於江東金陵邑營建宅兆及棲靈之祠,凡百須之具,一給於官,不以煩其家。王爵推恩及其三代!”

此言一出,羣臣譁然,大漢自有祖訓: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早年的呂氏諸王且不說,從漢文到漢平,一直堅持此盟,權臣如霍光、王莽,都未越此雷池。正統大漢滅亡後,河北的劉子輿、南方的更始政權一度“開歷史倒車”,亂封過許多草頭王。

但劉秀也建了一個漢後,重新拾起漢制,不承認更始的濫封,非但沒有異姓王,連同姓王,都只追封了其兄劉伯升,舂陵劉氏近親無一爲王。

直到今日,劉秀卻忽然追認馬武爲諸侯,而且看這架勢,一出手就是實封!要知道,王常等人在更始政權雖混到過王位,但到手不過一個虛名。

人心蠢蠢欲動,面對羣臣假惺惺擡出白馬之盟來反對,劉秀的言語擲地有聲!

“朕雖雲復漢,然名爲中興,實爲再造!時移世易,前漢在船上刻下的痕,豈能用來尋今日之劍?朕心已決,不必再勸。”

劉秀有其理由:“子張自綠林起兵起,至昆陽大戰,皆立大功,寧死而不屈於魏五,如此勳德,非封王不足以慰其英靈!”

非如此不足以安撫人心纔是真的,隨着爭奪襄陽失敗,東漢已危如累卵!實際上的損失本就不小,這場敗仗後,本就不堅定者人心浮動,那些還忠於劉秀的人,也難以擺脫失敗的陰雲。

故而劉秀才有此舉,用一個大新聞,來吹走失敗的情緒,若讓第五倫來評價,他會說……

“秀兒,寧這是喪事喜辦啊!”

劉秀考慮的可不止是死人,他看着王常等人道:“自然,能助朕抵禦第五倫者,光復大漢、還於舊都者,朕又何吝於裂土封疆?諸位努力!”

他現在徹底明白老祖宗劉邦早年大方給將領封王,動輒十幾個郡給出去的無奈了,都是因爲劣勢啊!劉邦被項羽打得一敗塗地時,曾問張良:“諸侯不從,奈何?”張良的主意是:“能與羣臣共天下,可立致也。”最後只能迫於不得已之勢,用了“共天下”之計,爭取那些觀望中立的盟友、心懷叵測的臣子出力滅楚。

歷史總有些相似,正如劉秀所言:“朕創業難於高帝!而第五倫強於項籍!”

劉秀手裡的印綬不能再揣着,得適當分出去些,才能給羣臣有爲大漢奮戰的動力,否則,他的帝位社稷都不知何時會被魏覆滅。

但劉秀畢竟比劉邦要實誠些,對手下的控制力也遠超祖宗,倒不打算有朝一日勝利後翻臉削王大殺功臣。根本沒有必要,自從到了江東後,劉秀真切感受到一點:南方實在是太大,太地廣人稀了。

就比如追封給馬武的閩中(福建)地區,分明是一個郡的地盤,曾經建立過強盛的閩越國,上面卻只設置了一個縣,漢武帝滅閩越國後,將所有城郭中的居民都從這片多山瀕海的地域遷走,兩百年來,那裡始終被蠻荒佔據,活動着山越部族,編戶齊民卻不超過一萬。

這種地方,不封出去,留着能下蛋麼?給予諸侯,封邦建國,朝廷反而可免除一筆筆不菲的維穩費。

不論目的爲何,劉秀這一手,確實將蔫蔫的士氣稍稍提振,王常不暗暗埋怨劉秀偏袒了,其餘羣臣對未來有了更多指望,都稽首大唱讚歌。

“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陛下之德,可望於堯舜!”

……

“仲華,如今襄陽不能取,先前汝在榻下爲朕籌劃三分天下之策也成了刻舟之劍,如今又當如何?”

等羣臣退下後,劉秀獨留了鄧禹在船上,沒外人時,他忽然問起此事來。

鄧禹依然光着身子,羞愧地地下了頭:“臣喪師失將,乃待罪之身,無顏再言兵事了。”

“糊塗!”

劉秀在別人面前一直壓着火氣,這時候卻完全爆發了出來,指着鄧禹罵道:“汝確實打了敗仗,使上萬士卒葬身漢水,還折了朕的愛將,但若說此役損失最大,還是昔日敢言天下大勢的鄧仲華,如今畏首畏尾,不敢發一言!”

劉秀罵完後,將自己的一件衣裳披到鄧禹的光背上,扶起他,語重心長地說道:“漢高時有三傑,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韓信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論統兵作戰,汝遠不如馮異,然論定策廟算,馮異又不如汝。此役壞就壞在,朕竟將張良當韓信來用。”

“但朕相信,哪怕‘張良’打再多敗仗,要決大事,定國策時,高皇帝還是會躬身求問一舉:‘子房,爲之奈何?’”

劉秀真誠地對鄧禹道:“如今魏勝漢敗,局勢危於高皇成皋之喪,仲華,且爲之奈何?”

鄧禹深受感動,抹去臉上的涕淚後,將自己早就想好的未來局面推演告知於劉秀。

他們爭荊襄,是打算將淮水防線向西延伸,讓第五倫無隙南侵,將局面拖下去,拖到天下有變。

可如今,第五倫已控制了荊楚的大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大大壓縮了劉秀的戰略空間。

鄧禹道:“如此一來,隨縣就變得極其重要,隨縣若在,江夏尚可一守,隨縣若失,荊北之地便再難挽回,第五倫在此地站住腳後,將與陛下共享大江之險了!”

這是劉秀最恐懼的事,他的底盤在東南,而欲保東南,則必爭上游。

但現在,有一些上游之地,他們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

“先前與成家皇帝公孫述定盟,予漢江陵及荊北,漢予其荊南長沙等三郡,如今荊襄不守,江陵便再無屏障,魏軍一旦南下,將重蹈秦楚鄢郢之役,故臣以爲,江陵大可不要。”

這是鄧禹的提議,相應的,荊南三郡也不能再給公孫述了,他們必須做最壞打算,當岑彭兵鋒勢不可擋時,還有寬闊的長江天險,以及廣袤的荊南地區作爲縱深……

經歷大敗後,鄧禹確實比之前保守了許多,所提皆是守勢,劉秀頷首,他已留大將臧宮鎮守隨縣,馮異的部衆要調回江夏、長沙來,加上王常,三人要多造戰船,發揮南方士卒優勢。

“如今成家東征,已奪取江陵,使者頻頻東來,要以這一座被劫掠一空,連人衆都被蜀軍遷走的空城,來換取長沙等郡。”劉秀有些苦惱:“形勢有變,朕自然不能再易地,但亦不好與成家絕交斷盟,往後還要與蜀軍在荊楚共抗強魏。”

言罷他看向鄧禹,鄧禹立刻會意。

劉秀缺少一個能分析大勢,說服短視的公孫述暫時“吃虧”,服務於抗魏大局的人!

“臣既然被貶爲謁者,出使之事,便是本職,願前往白帝城,拜見公孫述,陳說利害,使成家與大漢之盟,更勝往日!”

劉秀等的就是這句話,他對鄧禹確實是偏愛的,這既是很重要的使命,也給了鄧禹立功贖罪的機會,當即就從謁者升爲騎都尉,立刻備船西行。

送鄧禹去時,劉秀還勉勵他,也勉勵自己。

“仲華努力,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然而鄧禹前腳剛走,劉秀便接到了來自東方的噩耗!

讀罷淮北大將來歙的急報後,劉秀只扼腕長太息。

“果然,朕欲亡羊補牢,挽回大敗之患,但第五倫出手狠辣,不願給朕時間啊!”

他將急報遞給王常等將,從哪些緊急寫就的字跡上,他們獲知,就在漢魏鏖戰荊襄時,遙遠的東方,發生了一件大事!

“齊王張步,將亡矣!”

……

要說清楚發生在青州的事,還得將時間調回到兩個月前,武德三年(公元27年)四月初。

作爲天下人口第一大城,齊都臨淄歷史悠久,大小兩座城郭套在一塊,一共十三座城門。

其中,其東南角爲“鹿門”,這一日仍是車水馬龍,行人商旅出入頻繁,絲毫看不出戰爭的影子。

一位羽扇綸巾的士人,也風塵僕僕來到鹿門前,仰頭看着高聳的城牆,方望拍了拍滿身塵埃,長吁了一口氣:

“成、漢兩家已合力對魏,勢均力敵啊,荊襄大戰恐怕還能打上一年半載,只要我再將齊王張步說服,合縱之勢,便大成了!”

第116章 不愧是你!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345章 突騎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574章 馬鹿第85章 剿匪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62章 降奴服於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6章 堅冰第681章 百川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598章 落紅第258章 飄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17章 懷哉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360章 吳王秀第243章 好日子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74章 公孫述第215章 他急了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79章 遇事不決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365章 私貨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108章 狼來了第60章 星星之火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615章 神化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432章 開掛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365章 私貨第361章 採風第42章 殺人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674章 虎牙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40章 炭治郎第592章 優勢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382章 棄地第437章 五頭鮑第259章 西涼軍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237章 革命第689章 祝融第455章 孤膽第558章 獵物第403章 易姓第512章 脊樑第529章 細線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74章 公孫述第504章 飛天第666章 報答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124章 四殺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90章 喜迎王師第27章 疏不間親第113章 故事第168章 股東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4章 二王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05章 橫跳第671章 借荊州第470章 周率第117章 打雁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452章 越塔第280章 破竹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5章 繩結
第116章 不愧是你!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345章 突騎第119章 莫欺少年窮第574章 馬鹿第85章 剿匪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62章 降奴服於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6章 堅冰第681章 百川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598章 落紅第258章 飄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17章 懷哉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360章 吳王秀第243章 好日子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184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74章 公孫述第215章 他急了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79章 遇事不決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365章 私貨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108章 狼來了第60章 星星之火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615章 神化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432章 開掛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365章 私貨第361章 採風第42章 殺人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674章 虎牙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40章 炭治郎第592章 優勢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382章 棄地第437章 五頭鮑第259章 西涼軍第555章 欲窮千里目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237章 革命第689章 祝融第455章 孤膽第558章 獵物第403章 易姓第512章 脊樑第529章 細線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74章 公孫述第504章 飛天第666章 報答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124章 四殺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90章 喜迎王師第27章 疏不間親第113章 故事第168章 股東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4章 二王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05章 橫跳第671章 借荊州第470章 周率第117章 打雁第402章 飯稻羹魚第452章 越塔第280章 破竹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5章 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