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

戰場在縣城以北、當陽河以南二十餘里闊地上,這裡過去是良田美宅,如今卻荒廢猶如鬼墟,劃過土地的不再是鐵犁,而是鐵蹄與兵戈。

當陽河較爲淺小,最深處纔沒過人大腿,魏軍又在上游以土囊堵截河流,導致水面乾涸至小腿位置,劉秀失去了半渡而擊的機會,只迫近河流列陣,以壓縮魏軍佈置空間。

劉秀在開戰前對心腹大將馮異授計:“就算魏軍堵塞當陽河,但戰場左、中兩處灘塗頗爲泥濘,又有沼澤水田,此乃騎兵陷地,故而魏軍騎兵必從右方繞道突我,公孫爲我右翼,正當敵騎鋒芒!可有信心?”

馮異毫不猶豫:“臣麾下兩萬餘人,皆乃荊楚勇士奇才劍客,力扼虎,射命中,敵騎敢來掠陣,必使其敗退。”

並非是馮異自大,荊楚勇士,確實是自漢以來以步克騎的利器。

最著名的戰例便是李陵,漢武帝晚年時,李陵帶着從荊楚地區招募的五千士卒,徑萬里度沙漠,深入匈奴腹地,遭遇單于主力,李陵及五千步卒力敵十倍於己的匈奴騎兵,尚能且戰且退,雖然最終敗了,但殺傷相當, 若非無人接應、箭矢用盡, 說不定還能創造奇蹟殺回邊塞。

眼下馮異手中的荊楚士卒多達兩萬,而魏軍騎兵至多八九千騎,馮異有把握爲劉秀遮蔽側翼,甚至希望能反推過去, 創造戰機……

作爲右翼副手, 劉隆曾在隴右涼州居住多年,又和魏國騎兵交過手, 他給馮異提議道:“大將軍, 魏騎多有馬蹄鐵,木蒺藜只怕無效, 還是多設距馬鹿角爲妥。”

馮異從善如流,又充分吸收前漢經驗, 效仿漠北之戰時大將軍衛青環車爲營大敗匈奴的戰法, 以武剛車構成面向東方的環形陣地, 做足了準備。。

太陽高升之際,魏軍也越過當陽河, 進入預定的戰場, 其人數浩浩湯湯, 旌旗遮天蔽日,戈矛猶如移動的森林, 鼓點號角震天,讓人見之聞之莫不心悸。

荊州兵是最鎮定的, 他們和魏軍交手次數太多了,又由馮異統御多年,家中在荊南多有壤土,與大漢一榮俱榮, 有保家衛國的決心, 馮異指揮起他們來,就像使用手臂一般靈活。

一如劉秀所料, 魏軍陣列後,開始若隱若現一些移動的“影子”。那是魏國騎兵,他們正在不斷向右方橫向移動,尋找合適的地點進行突擊!

眼看魏騎從極右方絡繹渡過當陽河, 開始在萬餘步卒策應下, 逼近荊州兵陣地,馮異一面令正面方陣同魏軍徒卒交戰對壘,同時調整了武剛車方向:

“前行持戟盾,後行持弓弩, 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

不論是襄陽之戰,還是郢城之役,岑彭麾下的騎兵並未給馮異造成太大麻煩。淮北戰場那邊,蓋延及漁陽突騎還送了一波,所以在漢軍諸將心中,並不認爲魏騎不可戰勝。

可惜,刻舟求劍,勢必付出代價,今日真正直面魏騎時,馮異才驚覺,迎面而來的,是一羣怎樣的“怪物”!

放眼望去,對魏騎的第一印象,便是“人馬皆甲”。

具裝鎧雖然出現很早,但一來打製耗費重金,二來是普通馬匹難以承擔重量,所以漢朝時,只有朝中越騎、胡騎、長水等校才裝備。新莽末年天下大亂後,各地割據武裝陸續組建了一些具裝甲騎,最著名的便是隴右良家子騎,豪強子弟自帶乾糧、徒附和甲冑,但隴右軍中,也不過區區三四百具,在隗氏和第五倫周原決戰時,就葬送得差不多了

然而今日踏着碎步逼近的甲騎,絕非隴右良家子騎的複製,而是大大加強!

前排千騎之衆,屬於馬援派來的“西涼鐵騎”,同樣出身隴右河西,騎士們彷彿被罩在鐵桶裡,甚至還戴鐵幕面,手持長馬槊,身下掛着鐵鈍器。

而他們的戰馬,防護也遠超前代,除了當胸等部件外,還增加了面簾(lián),用甲片編綴成一個整體,面簾上開孔眼,只露出戰馬的雙耳、雙眼還有鼻孔,豔陽下閃着粼粼反光。

旗甲一色,整齊劃一,甚至連馬腿邁步的速度也差不多,西涼鐵騎彷彿一座移動的鐵山,光是緩緩行進,就給敵人極大的壓迫感!

但最先動作的,卻不是這些鐵罐頭,而是遊弋在他們左右的輕騎兵。馬匹並未具裝,騎士也只着皮甲,頭戴小帽,利用其靈活輕便,不斷對荊州兵的突出、空隙部分進行襲擾,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沒,來如天墜,去如雷逝,正是幷州兵騎嫺熟的“鴉兵撒星陣”。

他們在試探荊州兵的弓弩分佈,當摸清楚某處弓弩密度較小後,消息會同步給半里外駐馬休整的重騎兵,隨着一聲聲尖銳銅哨,西涼鐵騎終於開始了行動!

鐵山不再緩慢壓迫,而開始加速,再加速!尖銳的陣勢如同一柄利劍,對準荊州兵最薄弱的部位前進!

在馮異安排下,漢兵以武剛車前驅,佔據地勢,士卒三重長矛已斜指蒼天,然而他們沒法將每一寸土地都嚴絲合縫佈置。

敵人越來越近,無數頂圓圓的鐵胄在起伏波動,與他們身下具裝顏色各異的駿馬匯成了一股洪流,鐵蹄踐踏着當陽河的泥濘,發出了隆隆的轟響,好似要將江漢大地崩裂!

面對岑彭巨砲尚且無所畏懼的荊州兵,眼下卻個個臉色鐵青,鐵流滾滾逼近,如雨點般射出的弓弩竟無法阻擋敵人,只偶爾將一二騎射落——這還是被箭打中頭部撞暈過去的,這五年間,隨着冶鐵技術改進,北方鐵產量翻了幾倍,西涼鐵騎,竟能闊綽到一人披兩層鐵甲,一般弓弩不能穿透。

眼看弩陣不能阻敵,就只能靠肉身了,漢兵們拼命發出吼叫給自己壯膽,但這些勇敢的吶喊聲,下一刻就被槊與肉、矛與甲相互碰撞的瘮人聲響,以及慘叫馬鳴淹沒了。

長矛刺在馬鎧上折斷,劇烈的衝擊使得人仰馬翻,一個荊州兵被馬槊高高挑飛,更多人則在推攮中倒地,被鐵蹄踐踏於腳下,淪爲血泥……

魏騎才一衝,馮異的右翼陣列,便陡然出現了一個缺口!

這,誰頂得住啊!?

……

戰鬥剛開始便如此驚心動魄,連遠遠指揮的劉秀,也心生駭然,短短五年,第五倫將魏國騎兵打造得這般可怖,劉秀和馮異都明白,他們低估魏騎了,這支軍隊,和匈奴騎、隴右騎,壓根就不可同日而語。

這魏國重騎兵的戰法其實很老套單一,無非是輕騎掠陣襲擾,然後觀察敵人反應,若有騷動,那重騎就找到了目標。

而若是第一次沒衝動,那就前隊迅速橫向撤離戰線,但漢軍還沒緩過氣來,次隊卻已再度再衝入……反覆如此,總有突入陣列的時候,此時便不論衆寡,長驅直入,周圍遊弋的各隊重騎兵,也四方八面響應齊力,一時俱撞!

就算鐵騎陷入了漢軍重圍之中,甚至馬腿折了摔入敵陣,重鎧全裝的騎士一樣能造成可怕的破壞力:他們會拋棄馬槊,改以環刀、鐵鈍器亂舞,一般戈矛刀劍難以破開兩層重甲的防禦,往往十餘人才能制住一個。

如此一來,漢陣反而更加混亂,隨着右翼魏軍步卒也趁機推進包抄,本以爲最穩當的馮異右翼,敗下陣來只是時間問題……

而此時此刻,左翼也已開戰,由橫野大將軍王常帶着綠林老兵兩萬人坐鎮,他直面的對手,則是萬脩。

萬脩因腰傷休養多年,如今重入戰陣,半日破藍口聚、斬傅俊人頭,先聲奪人後,氣勢正足,今日得居一翼,在千里鏡中,但見對面漢旗之外,便是王常的將旗,只感慨是遇上老對手了。

早在劉伯升入關中時,王常就佔據河洛與之策應,萬脩雖然在渭北戰場,但潼阪方向,卻是他老搭檔景丹指揮的。

“王常是景孫卿麾下敗將,在我這就能佔得便宜麼?”

又見王常麾下,多是劉秀收攏綠林殘部後整編,但依然是陳舊的陣列,服飾雜七雜八,與多年前在劉伯升旗下並無長進。

反觀萬脩指揮的關中新軍,卻是一支嶄新的軍隊,當初第五倫深感淮北鏖戰之艱難,“舊式軍隊”難堪大用,遂花了五年時間,從訓練、兵源開始改進,摒棄過去多募流民魏豬突豨勇的辦法,只精選關中有產人家子弟,依照鄉黨編爲部曲。

而將校也多任用識字的郎官爲任,他們的服飾整齊劃一,人人都上都帶着蓑笠遮陽,步兵爲主力,配備騎兵、工兵諸類,徵募後必須脫產訓練一年以上,從步法到戰鬥隊列,弓弩射擊,皆要熟習,練成後編入師旅,服役三年,有一份糧餉,三年結束後退役爲預備兵,若國家有事,仍會徵募。但這些當過四年兵的士卒,不僅熟習刀兵、陣列,整編後可開拔前線,不用臨時抓壯丁湊數了。

兩軍交戰點位於戰場左側,這片區域是泥濘的河灘、乾涸的水田,利於防守而不利於攻,但魏軍仍踩着滿地泥水,頂着漢軍弓弩前進,綠林老兵自詡經歷戰陣頗多,然而遇上這羣剛在藍口聚見過血的關中新卒,竟不能佔上風,陣線反被一點點往後推……

關中新卒初生牛犢不怕虎,更何況對面只是老貓,這誰頂得住啊!?

……

這一幕被中軍看得清清楚楚,劉秀的眉頭大皺,而在旁待命的揚武將軍馬成更加焦急,眼看左右皆不利,勝利天平一點點偏向魏國,馬成遂來到皇帝鼓車前,向劉秀請命道:

“陛下,不能再等了,讓臣帶交州象兵,前驅突陣罷!”

那十五頭大象,被馬成視爲己方殺手鐗,在交州時,當漢兵第一次面對這種龐然巨物時,可被嚇得夠嗆,幾乎敗績,慢慢摸清楚門道後才能反勝。

據馬成所知,這些巨獸,從未出現在中原戰場上,若能驅出衝向魏陣,或許能產生奇效!

然而劉秀卻搖了搖頭:“以象爲兵古時已有,商人服象,爲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

“而昆陽大戰時,王莽令諸將驅上林苑中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雖然未曾騎象而戰,但結果又如何?”

馬成卻認爲這不可混爲一談:“彼輩僅是驅獸爲鋒,與田單火牛陣無異。而戰象則是有人駕馭,譬如乘馬,指東則東,指西則西,魏軍騎兵雖勇,不如巨象之猛;甲冑雖利,難以穿透象甲,讓臣去罷,必能所向皆靡!”

因爲南方難以組建大規模騎兵,劉秀先前確實有以象代馬的想法,以象兵衝陣,效果或許比騎兵還好,遂存了“試一試”的心態,讓馬成帶着戰象北來。

但如今,他心中卻多了一層隱憂。

劉秀道:“象爲野獸,懼火,而第五倫先時已用‘火箭’,頗爲怪異。若戰象前驅,反爲火箭所射,驚惶下調頭亂我陣列,豈非自踐己足?”

馬成也聽說過夜襲長阪所遇的“火箭”,但他認爲那只是劉隆等人誇大其詞,無非是普通煙矢,加上點方士把戲,當漢軍沒見識?

他遂大言不慚道:“陛下,這十五頭戰象從小爲駱人俘獲訓練,與火朝夕處之,縱以火把在眼前晃盪,也嚇唬不到,更何況,魏軍器械笨重,多在守禦、攻城時方能使用,如今可是野戰,倉促間如何架設?萬不能因噎廢食啊!”

馬成漸漸將劉秀說動了,事到如今,左右翼都無法指望,若不想就此落敗,就必須從其他位置打開局面!

沉吟片刻後,劉秀鬆口:“象兵可以出。”

不等馬成狂喜,劉秀卻又道:“但不可爲主攻,只能作虛張聲勢之兵,用來亂魏軍陣腳。”

劉秀握緊了手中的劍,目光看向當陽河北,穩坐中軍的五德旗,標識了第五倫的位置,這是十餘年來,劉秀和畢生大敵,距離最近的一次!

他做出了決定,回過頭,劉秀目光炯炯看向掩蔽在村閭、煙霧中的精銳部隊,彷彿看到了反敗爲勝的希望。

“此戰欲勝,還是得靠丹陽兵!”

第344章 戰於周原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37章 你信麼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109章 黃河謠第126章 南下第599章 不敗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232章 微操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79章 一生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250章 廣廈第140章 該死第174章 雙贏第243章 好日子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315章 韓信第643章 懂了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122章 老王第21章 蒂花之秀第425章 獨立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53章 砍頭第634章 要多想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638章 精銳第41章 伯樂一顧第606章 堅冰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668章 賈復第692章 雙管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376章 比爛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41章 伯樂一顧第623章 山高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225章 五第569章 手抖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53章 陰陽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79章 一生第478章 溫酒第255章 疾風第439章 你配嗎第317章 懷哉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316章 柱天第113章 故事第162章 赤眉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64章 我在上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62章 委屈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91章 官匪一家第471章 改革第168章 股東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470章 周率第243章 好日子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335章借貸第27章 疏不間親第282章 皮骨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338章呼吸第195章 將軍第1章 傳火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9章 飛將第228章 清君側第271章 打拳第478章 溫酒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61章 採風第227章 起立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82章 福報第519章 罪與罰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
第344章 戰於周原第407章 皈依者狂熱第37章 你信麼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109章 黃河謠第126章 南下第599章 不敗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232章 微操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79章 一生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250章 廣廈第140章 該死第174章 雙贏第243章 好日子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315章 韓信第643章 懂了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122章 老王第21章 蒂花之秀第425章 獨立第469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653章 砍頭第634章 要多想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638章 精銳第41章 伯樂一顧第606章 堅冰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668章 賈復第692章 雙管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376章 比爛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41章 伯樂一顧第623章 山高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691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225章 五第569章 手抖第95章 那沒事了第553章 陰陽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479章 一生第478章 溫酒第255章 疾風第439章 你配嗎第317章 懷哉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316章 柱天第113章 故事第162章 赤眉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64章 我在上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62章 委屈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91章 官匪一家第471章 改革第168章 股東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470章 周率第243章 好日子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335章借貸第27章 疏不間親第282章 皮骨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338章呼吸第195章 將軍第1章 傳火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579章 飛將第228章 清君側第271章 打拳第478章 溫酒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61章 採風第227章 起立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82章 福報第519章 罪與罰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