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63章 家書

要第五倫忙的事還有很多,與陰麗華說着話,還看了看天上日頭,交待完就要匆匆走了。

豈料陰麗華卻避席長拜:“將軍之言,賤婦定當書於信中,然賤婦亦有兩個不情之請!”

什麼時候了還講條件,還兩個?第五倫不動聲色:“但說無妨。”

陰麗華卻是提及王嬿之事,第五倫雖對定安館頗爲善待,但昨天還是派人進去搜檢,攪得人心惶惶,陰麗華自己被帶到這,看着是沒危險了,心裡卻還記掛着宮裡的主人。

她爲王嬿搭救,便是恩人,豈敢忘懷,此刻便小心翼翼地說了,竊以爲第五倫善待王嬿,有益而無害。

“原來是這事。”第五倫道:“孝平太后將移居於長樂宮。”

“那纔是漢家太后該待的地方,勿慮也。”

陰麗華稍稍安心了,這才提起自己的私事。

“我家自新野被擄至關中,母親亡故於路,我被送入掖庭,父親和弟被押送到上林鑄室做苦力,一家失散。數月前賤婦爲太后搭救,不敢勞煩於她,只攢了點錢,曾差人打聽過,方知父親已卒,屍首被拋於城外亂葬崗。”

明明是極其悲傷的事,陰麗華卻沒有哭哭啼啼,淚水啊,早在來京師的路上、在定安館的深夜裡就流夠了。

只有說到胞弟,才稍稍沒忍住,有些哽咽:“而吾弟陰興,年才十四,從小到大沒受過苦。他亦在上林鑄室,我本要慢慢攢錢帛贖他,但恰逢將軍興義兵,王莽軍力不足,竟遣使者分赦城中諸獄囚徒徵集充入軍中,他散走後或爲將軍所俘。”

“若有可能,敢情將軍令下吏留意一二,此恩此情,賤婦無以爲報!”

第五倫頷首,這陰麗華先爲黃皇室主求情,再爲弟弟求情,先主而後親,確實是個知恩圖報的女子,對她印象好了幾分。

這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他跟任光叮囑了一句,便匆匆離開了宣明裡,籌劃調集諸校,準備對田況的攻勢。

倒是陰麗華,立刻研墨持筆,她從小受貴族教育長大,一手字涓涓秀麗。

回憶起來,定婚前陰麗華與劉秀也就遠遠見過三兩次,還都是劉秀蹭鄧氏來赴陰家之宴,他敦厚有禮,目光確實常向自己看來,只是二人從未有機會深言過。

而舂陵舉旗後,陰氏被他們家的老大陰識裹挾加入,劉伯升破新野,親自登門爲弟弟說親。陰氏迫於壓力同意,二人關係既定,還通過一封信,但陰麗華沒機會接到回信,小長安之役就發生了!

他應該……能認得出自己的筆跡吧?

如此想着,陰麗華只能努力回憶其容貌,落筆言:

“陰氏麗華伏首再拜言,文叔坐前,妾久客關中,雖勞疾,幸孝平太后、第五將軍所救,起居無他甚善……”

……

遠在潁川的劉秀距離收到信還早,但他確實也在向北行軍途中,抽空伏案寫信。

昆陽大戰已經過去許多日,新軍拋棄的輜重,搬了六七天還沒搬完,而倒伏在滍水兩岸的幾萬死人都開始發臭。

那場仗,新軍實在是敗得太慘了,被留在滍水以南的數萬人,直接投降,而僥倖逃到北邊去的二十幾萬,也一朝散盡,東奔西逃,各歸其郡縣,以昆陽戰神王邑的本事,能收攏個三萬回洛陽就不錯了。

劉秀遂向衆渠帥提議,就不遠不近攆着敗兵,向北收復失地。

“一口氣打到轘(huàn)轅關去!”

轘轅關是潁川和洛陽盆地的交界,劉秀認爲,贏了這關鍵的一戰後,新朝即將土崩瓦解,再無可能抽調更多人馬來鎮壓,下一步他們就得進取中原了,試試若能先取關隘,等宛城一下,便能讓大軍轉向洛陽,關東可定!

換了往常,劉秀說話,少不得要引來許多質疑,但現在不同了,他是昆陽的大英雄,不但王常、馬武等輩現在唯劉秀馬首是瞻,甚至連王鳳等人,看他的眼光也不再如往日。

若是他人,能以三千敗三十萬,如此赫赫之功,肯定飄上了天,然而劉秀卻絲毫不居功,不但讓勳於渠帥們,只肯添爲末位,繳獲所得也盡數分予麾下,無所取,如此頗得軍心。

但昆陽一戰,究竟誰纔是關鍵,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原本對他尚未完全服帖的馮異、傅俊、王霸等將,現在變得心服口服,向北推進到郟縣時,馮異還給劉秀推薦了一位身材魁梧、容貌威嚴的同鄉,叫銚(yáo)期。

這姓氏頗爲少見,但要和“第五”相比,還是差了點。

數日前,劉秀便從俘獲的新軍偏將軍口中,得知了第五倫反於鴻門,進攻常安之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大將軍王邑努力隱瞞,但隨着大敗之後,這事情也不再是秘密。

“原來王邑是得了王莽詔令,爲了趕回長安去,才匆匆撤軍的。”

劉秀一愣,旋即大笑起來:“看來此役,確實是伯魚幫了大漢啊!”

過去叫人第五公,打完昆陽,自信心大漲,稱呼變了。劉秀面上謙遜,但下意識裡,已經覺得自己有資格和第五倫平起平坐了。

雖然路途遙遠,關隘阻攔,第五倫究竟有沒有成功猶未可知,但劉秀已經當他成事了。

“新軍士氣低落,且傾巢而出,關中遂空。而第五伯魚素來以善將兵著稱,與竇融齊名……”

打完昆陽,綠林漢兵皆輕視新將,但劉秀永遠忘不了小長安之戰,嚴尤、竇融給己方造成的重創,假使嚴尤不病倒,之後的唐河一役,勝負當真難說,而第五倫,還是嚴伯石傳了兵法的弟子呢。

“如此一來,天下形勢必將大變!”

劉秀先是憂慮,因爲他當初爲劉伯升畫策,建議他應該效仿高祖,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明面上尊奉更始皇帝,將他當做楚時義帝。實則繼續收攬士心,與南陽各家聯姻結好,打下宛城,壯大軍容,以早日入關滅莽爲要務,若能來個“先入關中者”王,就能重走劉邦老路。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然而時至今日,宛城還沒拿下,而第五倫卻先一步跳反,一旦王莽死於其手,這“誅莽第一功臣”的大名爲其所得,劉秀兄弟的計劃就出現了巨大偏差。

但細細思索後,卻又不憂反喜。

“伯魚棄亡新,就聖漢,往後就是自己人了。”

“這對復漢事業,於我兄弟而言,絕不是壞事!”

於是劉秀立刻寫了兩封信。

一份是家書,告知劉伯升發生在關中的變故,爲他籌劃新的方略。

另一封則要想辦法送去關中,卻不是寫給生死未卜的陰麗華——信中甚至不會提到她半個字。

倒不是劉秀心中不念未婚妻安危,但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孰輕孰重,孰緩孰急,須得分清!

與第五倫,劉秀並非勸降,只是敘舊。

於是劉秀摸着當年第五倫所贈玉劍鼻,落筆道:“漢執金吾、偏將軍,牛馬走劉秀再拜言,伯魚足下,久不相見,心中常有感念……”

……

劉伯升收到昆陽大勝消息的同時,亦在宛城下看到弟弟的來信,不由失笑。

“弟破賊矣!做兄長的也需努力啊!”

劉秀得知關中之變後,結合昆陽戰況,在信中斷言,未來的形勢,會和秦末楚漢很像。

“劉玄者,義帝也;綠林者,項籍英布之輩也;第五倫以新臣反新取關中,章邯三秦王也。”

而劉伯升,要做劉邦!至於劉秀自己,定位依然是蕭、曹。

但先前劉玄忽然被綠林擁立時,二人定的“先入關中”的計劃是行不通了,劉秀以爲,那兒有第五倫盤踞。若是劉玄肯拿出足夠的好處,比如三公之位,甚至許諾個異姓王,此人或有可能舉起漢旗,但關中勢必被其視爲禁臠。

所以不宜去與第五倫爭地盤,劉秀提議,兄長等宛城投降後,就向劉玄提議,帶着偏師去收取東方的汝南、沛郡,以圖豫州。

“而弟北徇洛陽,窺冀州河北。”

劉秀甚至還苦口婆心地勸誡老哥,他也沒想到昆陽打得這麼順,聽說兄長亦略地不少,兄弟倆現在鋒芒有點太盛,爲了避免更始和綠林猜忌忌憚,劉秀的建議是……

假意鬧掰!

“兄長輕弟,而弟不服兄長,如此更始欲以兄制弟,以弟制兄,方能兩安。”

這提議,劉伯升只是一笑了之:“文叔就是想法太多了。”

他是大丈夫,不屑於這些小伎倆。

至於劉秀對未來長遠的謀劃,一來不合劉伯升心意,大丈夫就該兵鋒直指關中,去京師拜謁高廟,第五倫若是識趣,就投降讓道,若是不識,就直接打掉!

而且說那些還早,現在宛城還沒攻下來呢!

說起此事劉伯升就來氣,原本進攻宛城,他不是主力,綠林平林、新市諸渠帥貪圖城中的寶貨財物婦女,又覺得新軍已不堪一擊,都搶着先登。

而劉伯升反而被打發去了外圍,繼續收取未降的南陽各縣。

因爲綠林軍紀太差,甚至堪比王師,導致許多縣都不肯降了,比如西邊的博山縣,綠林的大軍去打,不能攻下,博山縣宰登上城樓說:“若是來的是大司徒劉伯升,立刻投降。”

平林大怒,圍攻又不能下,只能由劉伯升出馬,他一露面,博山立刻開城,歡迎他的部下入駐——名聲倒是其次,主要是劉伯升、劉秀兄弟的軍紀,與第五倫相比或許略不如,但放在綠林流寇裡簡直是鶴立雞羣,堪稱仁義之師。

而這邊,綠林渠帥們又沒有攻堅城的經驗,城內又怕他們屠城,對新朝大軍抵達抱有期望,加之嚴尤、岑彭傾力合作,從二月到六月,原本乃是南陽造反大本營的宛城,居然足足守了小半年,新旗不倒!

劉玄不得不請舂陵族長劉良出馬,將在外圍打得正酣,四月底時已經快挺進到武關的劉伯升給求回來,主持攻城之事。期間有王邑派遣,翻越方城山來附近查探的萬餘新軍還被駐紮城北的劉伯升給打敗,未能解圍。

但城池仍遲遲未下,昆陽決戰的消息傳來,劉伯升大喜之餘,讓人將此事射入城中,卻被城上的岑彭視爲詭計,決然不信。

直到今日,王邑拋棄的諸多旗幟、俘虜從昆陽送至宛下喊話,甚至連第五倫反於關中的消息都傳上去了,才使得守軍一片譁然。

少頃,劉伯升的部將劉稷喜氣洋洋地進帳稟報道:

“大司徒,宛城請降!”

……

PS:有事略短,下一章會長點。

第二章在18:00。

第675章 雲夢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52章 漢奸第97章 大意了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421章 五德第443章 故事第589章 忠誠!第42章 殺人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486章 良善第61章 名單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265章 孝子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323章 豆粥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398章 平林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396章 烏托邦第557章 還鄉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17章 再見第554章 荊襄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36章 靈氣復甦?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365章 私貨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296章 跳舞第250章 廣廈第153章 馬殺雞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40章 炭治郎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74章 公孫述第140章 該死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437章 五頭鮑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49章 兄弟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531章 齊家第436章 軟柿子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39章 用愛發電第104章 封王第283章 借劍第8章 以“德”服人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79章 驚喜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334章 百姓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115章 三顧第572章 死地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14章 宰天下第615章 神化第388章 巨人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508章 豹尾第374章 銅馬帝第489章 宣戰!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242章 舉不舉?第394章 南渡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257章 安民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512章 脊樑第653章 砍頭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378章 五學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57章 城市套路深
第675章 雲夢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52章 漢奸第97章 大意了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421章 五德第443章 故事第589章 忠誠!第42章 殺人第401章 王業不偏安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486章 良善第61章 名單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265章 孝子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323章 豆粥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398章 平林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396章 烏托邦第557章 還鄉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17章 再見第554章 荊襄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36章 靈氣復甦?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65章 只見新人笑第365章 私貨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296章 跳舞第250章 廣廈第153章 馬殺雞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409章 幷州兵騎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40章 炭治郎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74章 公孫述第140章 該死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437章 五頭鮑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649章 兄弟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531章 齊家第436章 軟柿子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39章 用愛發電第104章 封王第283章 借劍第8章 以“德”服人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79章 驚喜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81章 大公無私第528章 看好了,我只示範一次第334章 百姓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115章 三顧第572章 死地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270章 其血玄黃第14章 宰天下第615章 神化第388章 巨人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508章 豹尾第374章 銅馬帝第489章 宣戰!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321章 待到秋來九月八第242章 舉不舉?第394章 南渡第252章 國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第257章 安民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512章 脊樑第653章 砍頭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378章 五學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57章 城市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