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

第五霸話音剛落,齊刷刷,代表七個家族的八隻手舉了起來。

等等怎麼有八隻手?第五倫看去,卻是第一氏舉了倆。

已經不再管家族之事的第一柳也擡起手來,但沒那麼高,與其說是同意,更像有話要講。

第一柳慢悠悠地說道:“次公、伯魚勿要誤會,老夫倒也不反對此事。”

不是反對你說什麼話?第五霸心眼小,覺得第一柳是記着舊仇,第五倫卻道:“有話直說。”

“伯魚剛剛失了郎官,如今是白身。”第一柳看着衆人道:“眼下出任宗主,是否有些……操之過急?”

言下之意就是,你又成了一介匹夫,還不如吾兒,憑什麼當頭發號施令?就憑虛無縹緲的名聲麼?

“這老狗。”

第五霸忍不了了,覺得第一柳是砸場子的,要讓人將他們父子擡出去。

別啊,那這場臘祭不就不完整了麼,在第五倫的規劃中,臨渠諸第,一個都不能少。

他笑着止住第五霸:“此言有理,唉,我本來以爲沒必要說,也罷,諸位昆父兄弟請看,這是何物?”

第五倫從懷裡一掏,第七彪只覺得這一幕異常熟悉,果見第五倫取出一枚印來:銅印黃綬!

第五福捧着白布過來,第五倫哈了口氣,在上面重重一蓋,然後傳示衆人。

卻是“列尉戶曹”四字。

第一柳愕然,其餘人也面面相覷,他們只知第五倫辭了郎官,不知他何時又做了列尉郡戶曹掾!

卻是第五倫回家前去拜訪大尹張湛之時,又一次得到張子孝闢除。張湛此舉,帶了點虧欠補償之意,第五倫客氣一番後便收下了,這回他可不打算辭讓。

官身總比匹夫強,更何況這職位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完美了。

戶曹掾作爲郡諸曹之一,掌管戶口、籍賬、婚姻、田宅、雜徭等事,是擁有實權的。

“憑藉此職,我對列尉郡各縣人口、貧富、田宅分佈、賦稅多寡、道路險要都能瞭如指掌!”

“時常出入郡府,與官吏們打交道,亦能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

第一柳冷汗津津,第五倫竟才丟官又得官,郡大尹當朝廷印綬是兒戲,隨便授人的麼?一圈算下來,戶曹秩比三百石,第五倫仍是宗族裡最大的官兒。

第四氏、第七氏也心中計較開來,戶曹管着全郡徭役,減免還是加重攤牌,一句話的事。利益攸關,就算第五倫不幹,各家都得求着他做宗主。

“吾父醉了!第一氏對伯魚爲宗主,絕無異議!”

一向孝順的第一關瞪了他這不識趣老爹幾眼,第一柳頓時蔫了,再不敢說半句話。

見衆人無不贊同,第五倫就當仁不讓了,笑道:“第八宗叔,繼續唸詩啊,《棠棣》下半闕是什麼來着?”

第八直應道:“儐爾籩(biān)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樂且湛。”

“不錯,就如今日一般。”

第五倫站起身,舉樽道:“歡宴兄弟,以篤友愛。其他不能保證,但只要各族跟着我,定能宜爾家室,樂爾妻帑(nú)!”

總結下來,就是跟着第五氏,能夠家庭美滿,財源廣進!

除了第五霸笑呵呵地坐在第五倫身邊外,其餘衆人都起而避席,向這位年僅十八歲的青年低頭。

“拜見宗主!”

……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古人家國一體,所以管理家族也一樣。

第五倫決定分三步走,先從祭祀入手,統一思想,慢慢統合經濟,最後落在徵募兵戎上。

在確定唯一且終身執政的宗主後,各家族迅速找準自己的位置,緊密團結在第五倫身邊,隨他進入“里仁堂”。

說起來,臨渠鄉諸第兩百年前雖然都姓田,但各自認定的祖宗略有不同。

第五倫索性將各家的祖宗攏合起來,里仁堂中牌位多了好些人:田儋、田榮、田橫三兄弟,以及田榮的兒子田廣。

三人其實是從兄弟關係,因爲更早的譜系世本失載,很難知曉他們的父、祖叫什麼,又從哪位齊王時分出來的。第五倫也不考究了,索性一口氣追溯到戰國時最出名的齊威王。

於是儋、榮、橫、廣的牌位如衆星,將共祖齊威王拱衛在中央。

將各家湊來的上好臘物奉上,第五倫贊曰:“嗟乎!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哉!”

“三位先祖乃是兄弟外禦其侮的典範,值得後輩效仿,他們相繼戰死別離開,今日共祭一處,三王泉下有知,必當大感欣慰。”

這話不是亂說,聽族中老人講述,三田在秦末楚漢的時候,當真是前赴後繼,在齊地跟項羽、劉邦死扛到底。只是遇上了淮陰侯韓信,就被橫掃了。

韓信啊,第五倫在某遊戲玩過,確實很跳,輸給這樣的天才,不丟人。

這樣一來,臨渠鄉諸第聯合的歷史傳承都找好了,各家都十分滿意。

至此名正言順,第五倫穿越伊始,統合各族合爲一宗的小目標已實現。

只花了五個月時間。

但不能停下啊,是時候給自己定箇中目標了:趕在天下大亂前,將長陵縣,乃至整個列尉郡變爲禁臠!

除了先祖,臘日還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土地肥沃,昆蟲不作,災害不生,第五倫又帶領衆人以豚酒祭竈神。

祭祀完畢,夕食將至,各族家主其樂融融,表明上親如一家。來自各里閭的什長、伍長們也同席雜坐,談笑宴宴,他們的孩子則到處跑着玩耍。孩童不懂得今日的意義,只覺得今年臘祭比往常熱鬧許多倍。

這場面,讓在庖廚裡做打雜小弟的張魚、朱弟十分羨慕。

他們已經很久不知家庭爲何物了,這幾日在第五里漸漸有了點歸屬感,但畢竟是外人,張魚甚至低頭問朱弟:“要不要請求宗主,讓吾等也姓第五?”

第五魚、第五弟麼?朱弟卻搖了搖頭。

而席間,第四鹹得以坐在宗主身旁,彰顯了他的地位,不免有些得意。

“宗主先前不是讓我家遊商去往河東等地時,多探聽關東消息麼。”

第四鹹沒讓第五倫失望,過去數月,已經幫他打聽到幾起動亂。

比如前年,臨淮瓜田儀等爲盜賊,在揚州會稽郡聚衆,久久不能平息。

鬧得最大的則是徐州,琅琊女子呂母的兒子被縣宰冤殺,呂母爲了給兒子報仇,散盡家財,購買兵弩,暗中招募縣中貧困少年,得百餘人。然後這位女豪傑就帶着他們攻打海曲縣,殺了縣宰。接着呂母引兵入海,和官府玩起兩棲作戰,已聚衆萬數,天下聞名。

而南方的荊州也不安定,因爲六筦之禁,雲夢漢水漁民們受到嚴苛盤剝,加上連年久旱,百姓飢窮,故爲盜賊,聚集在江夏綠林山,勢頭也不小。

“而今聽人傳言,去歲下半年,東方又出事了。”

第四鹹嚥下一塊切好的臘鵝,吮了下指頭:“還是徐州,當地百姓因饑饉相聚,抄掠縣鄉,也聚集了萬餘盜寇,青徐郡國兵擊之,不能克。”

又多了一波,第五倫不喜歡盜賊這的稱呼,就是農民起義,頷首道:“可知舉事者叫什麼?”

“只聽說爲首的人,叫樊崇!”

……

臘日之時,朝廷官方也有祭祀活動,地點在太學附近的“明堂”。

明堂乃三雍之一,是王莽當安漢公時最大的政績。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黃瓦爲蓋,周圍通水,環繞宮垣,又修築了複道跨過環水,這座橋被稱之爲“崑崙”,皇帝帶着羣臣從西南入。

明堂中祭祀的,是新朝將殷周“天帝”和漢代“太一”結合後造出的至高神:“皇天太一上帝”!

皇帝王莽自己進去和太一對話,羣臣等在明堂之外,都穿禮服,頭上戴着新穎的“麟韋之弁”,今天不能披裘,他們在寒風裡凍得直哆嗦。

未等多時,從裡及外,聲勢浩大的樂府官們就奏響了修訂數年終於完成的《新樂》。

身爲國師元士,隗囂也在隊伍末列,聽後暗暗搖頭:“清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也不知桓君山這掌樂大夫是怎麼編的。”

制樂是桓譚的本職工作,畢竟他家祖上就是漢朝太樂令,但以隗囂對桓譚的瞭解,覺得這廝說不定會在獻給皇帝的《新樂》裡,故意加些諷喻之音,也不知皇帝聽出來沒。

比起祭祀,朝臣們更關心的是年前來自東方的急報:徐州賊不止樊崇,還有一位力子都,部衆也有萬餘。

現在的情況是,呂母轉戰海岱,也就是楚漢時田橫避難的海島地區,讓官府難以捕捉;樊崇帶着人沿着沂蒙山向泰山移動;力子都則在徐州北部幾個郡打轉。

三股“大盜”肆虐下,徐州已經一團糟,朝臣都期盼朝廷快點拿出舉措來,究竟是剿是撫,得有個準數。

皇帝陛下果然沒讓他們失望,等祭祀完畢時,國將哀章面帶喜色,出來宣佈了一個大喜訊。

“《紫閣圖》曰‘太一、黃帝皆仙上天,張樂崑崙虔山之上。後世聖主得瑞者,當張樂奏終南山之上。’”

“予之不敏,奉行未明,乃今諭矣。《易》不云乎?‘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予其饗哉!”

王莽認爲“朕”乃是暴秦始皇帝所創,所以他不喜歡用,制詔多用“予”來自稱——但對同出於秦的“皇帝”卻甘之若飴,也是怪哉。

紫閣圖則是一張神秘的圖讖,皇帝王莽曾在國師劉歆面前自稱:“依靠紫閣圖,予能輕易預言未來兩千年之事。”

而根據上面的種種符命暗示來做事,就能順應天命。

“今予祀皇天太一上帝於明堂,奏《新樂》,帝憫予誠,賜下神歷,上有三萬六千歲曆紀,六歲一改元,佈於天下!”

東方叛亂?盜賊羣聚?沒事,天神賜予的讖緯符命上說了,大新能傳三萬六千載呢!紫閣圖也是這樣預測的,諸公不必驚慌,接着奏樂,接着舞!

隗囂聽愣了,羣臣也呆了,然後就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一幕。

明堂裡不斷魚貫而出的是吏員、黃門、宮女,每人手裡都捧着一枚早就準備好的木符,符上用硃筆寫着二到三字。

從明年要用的“地皇”開始,一共六千個年號,新鮮出爐!足夠王莽的子孫上千代用。

這些可是國將哀章、說符侯崔發等人,不眠不休,想了三天三夜才湊齊的!又讓人匆匆以硃筆抄上去,有的甚至還抄錯了字。

隗囂發怔間,只覺得一陣大風吹來,好似要將自己頭頂的麟韋之弁吹走,連忙扶住,心中只喊道:“前有秦始皇帝萬世一系,今又有新室三萬六千之紀。”

上一個吹自己傳承萬世的秦,二世而亡,基業宮闕都化作了土。

“難怪樂曲清厲而哀,不祥,大不祥啊!”

……

PS:求推薦票。

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405章 公孫帝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2章 降奴服於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120章 天下亂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58章 獵物第398章 平林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79章 遇事不決第78章 陰兵借糧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629章 烽火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417章 友軍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173章 路線之爭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10章 補天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176章 加戲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489章 宣戰!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108章 狼來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664章 刺馬第395章 大公第553章 陰陽第395章 大公第530章 破防第693章 齊卸甲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341章長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548章 山頭第675章 雲夢第379章 嘗新第499章 強渡第432章 開掛第504章 飛天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495章 陽謀第76章 巨無霸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265章 孝子第125章 五殺!第338章呼吸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378章 五學第508章 豹尾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460章 牛頭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590章 兩千第487章 濁流第529章 細線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87章 假摔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233章 肉食者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487章 濁流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425章 獨立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403章 易姓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485章 鬼第215章 他急了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346章 貴賤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2章 改名狂魔第355章 舅慈甥孝
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144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577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405章 公孫帝第473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2章 降奴服於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120章 天下亂第254章 大預言術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58章 獵物第398章 平林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611章 攜民渡淮第79章 遇事不決第78章 陰兵借糧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629章 烽火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417章 友軍第328章 不似人君第173章 路線之爭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510章 補天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46章 別讓他跑了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176章 加戲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489章 宣戰!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108章 狼來了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664章 刺馬第395章 大公第553章 陰陽第395章 大公第530章 破防第693章 齊卸甲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341章長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548章 山頭第675章 雲夢第379章 嘗新第499章 強渡第432章 開掛第504章 飛天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150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495章 陽謀第76章 巨無霸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265章 孝子第125章 五殺!第338章呼吸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378章 五學第508章 豹尾第5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第460章 牛頭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590章 兩千第487章 濁流第529章 細線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87章 假摔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233章 肉食者第50章 你爲什麼這麼熟練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487章 濁流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425章 獨立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403章 易姓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191章 安排上了第485章 鬼第215章 他急了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346章 貴賤第387章 尊王攘夷第96章 防不勝防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2章 改名狂魔第355章 舅慈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