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35章 三路伐魏

前漢之時,每逢重要出征,儀式是要在高廟中舉行的,如今改朝換代了,第五倫搞不好纔是“魏高祖”,家族廟宇只有一個“齊壯武王田橫廟”,不太合適,所以征伐一律改在北闕舉行。

想當年,這未央宮北邊的玄武闕,除了那永遠不變的龜蛇浮雕外,還掛過南越王、樓蘭王、北匈奴單于郅支等一系列腦袋,如今漢家雖亡,北闕仍在。

來自三河地區的騎士列隊於北闕廣場之上,甲冑與馬鎧都色彩鮮明,手中的戈矛與五德旗交相輝映,來看熱鬧的民衆對他們指指點點,而騎士們的的目光則集中在闕上,一身戎裝的皇帝陛下,正在給車騎大將軍耿弇授斧鉞。

“社稷之命在將軍,即今國有難,願請車騎大將軍將而應之。”

第五倫持斧刃,將斧柄交給耿弇:“國不可從外治也,軍不可從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耿將軍既有鼓旗斧鉞之威,自此不必還請。其臨敵決戰,不顧必死,無有二心。是故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因爲軍情緊急,前鋒已經出發,所以儀式被削減到最簡,第五倫唸完標準的臺詞後,叮囑小耿道:“將軍切記,此役目的,一在於圍魏救趙,解河西之困,其次則在胡漢,清掃朔方、五原,摧毀盧芳僞漢,不可貪圖城郭功績,不可越過大河繼續北進!”

“臣敬受命。”

這是耿弇連續第二年接過斧鉞了,上一次,他奉命出征青徐,而此番,皇帝又予以重任。

耿弇熟練地接過郎官遞過來的剪刀,爪鬋(jiǎn)冥衣,也就是剪指甲,披冥袍。以示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

“臣誓掃匈奴,滅胡漢,獻盧芳頭顱於北闕!”

表完決心後,耿弇與皇帝拜別下闕,登上了等待許久的戎車,調轉車頭背對北闕,沿着橫門大街往北,出長安而去,再未回頭。畢竟受命而不辭,敵破而後言返,將之禮也。

而第五倫則久久站在北闕之上,望着耿弇及將士們的背影,只對一旁萬脩、景丹感慨道:“十年前王莽調兵征伐匈奴,予就在這行伍之中,踏上未知之途。”

前往的地點也一模一樣,第五倫正是在新秦中,依靠馬援、萬脩爲左膀右臂,靠着抵禦胡虜的大義,才拉起第一支隊伍的。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如今是盛夏七月,不知隆冬時節,戰爭能否結束。”第五倫確實對西北戰事有些隱憂,可想到馬援、小耿、吳漢三位最擅長騎兵,又與匈奴周旋多年的悍將都排到前線了,就又放心不少。

於是相較於外戰,他更擔心內戰……

“如今的匈奴,經過侵吞西域,奴役丁零,聯絡西羌,已更加強大,而中原則一分爲三。俗言道,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辱,此番關中兵士主力北上御虜,可同爲華夏的‘兄弟’們,別說協助了,恐怕會對予,來一記背刺啊。”

萬脩瞭然:“陛下是擔心,吳、蜀兩國,會趁機北伐。”

第五倫頷首:“爲吳、蜀兩國奔走諸侯的策士方望已在魯地被擒,不日送來長安審判,據馮衍稟報,正是此賊爲公孫述冊封先零酋長爲王,令其能號令西羌,希望以羌制魏。既已做下此等無恥之事,公孫述再與胡虜勾結,也不足爲奇。”

“正因如此,予纔在關中留兵兩萬,把守子午等隘道,以備不虞。”

“公孫述隨時可能發兵北上,派人去提醒馬文淵,抵禦西羌之餘,也要當心祁山道!”

第五倫招呼二卿,下了北闕,他要立刻前往藍田大營,在那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表明魏國依然能牢牢守住關西,以威懾敵人。

公孫述那邊,幾乎是百分百會有動作,但第五倫最關注的,還是東漢,要是劉秀也摻和進來,那熱鬧就大了。畢竟劉秀年初剛失淮北,心有不甘啊。

景丹道:“但繡衣衛細作來報,說東漢內部也不安穩,劉秀爲安置淮北難民,派兵帶其開拓丹陽、會稽丘陵地帶,此乃山越領地,山越原本只是虛尊劉秀,實則猶如藩屬,如今土客矛盾尖銳,遂頻繁作亂。劉秀正忙於整合南方,出兵與否,尚在兩可之間。”

確實如此,爲防萬一,第五倫決定做一件事。

“準備筆墨,予要給劉文叔,再寫一封信,敘敘舊!”

……

武德四年(公元28年),也是成家政權龍飛五年,八月中本是休沐日,但白帝公孫述卻臨時舉行了大朝會,鐘鳴響徹成都,將文武羣臣急匆匆催進了宮。

羣臣謁見皇帝后,才知道是出了大事。

當了五年皇帝后,有些虛胖的公孫述今日紅光滿面,對衆人道:“先零王與諸羌解仇結盟,又與匈奴通,如今合兵十餘萬,共攻河西、金城,已圍武威,魏國西北大亂。”

公孫述數落起自己的對手來:“魏五年幼,不學無術,不通治國之道,只曉窮兵黷武。自其弒殺王莽後,接連暴兵數載,征戍之勞,勞師十萬,豈料淮北疫癘之患,殃及數十萬,未能一舉滅吳,只能無功而返。加上黃河水旱之害,餓飢累荒百萬人,如今又遭羌胡之患,此天亡第五倫也。朕不忍中原黎民蒙受大難,欲出兵北伐,救其於水火,諸卿以爲如何?”

羣臣面面相覷,這些大疫、大災真是魏國發生的事麼?怎麼聽着像是成家的情況?

成家這幾年也不好過,區區一州之地,卻養了那麼多官吏、兵丁,公孫述還不斷接受外來者投奔,動不動就封官,加上動不動出兵北伐、東進,屢屢造大船、養駿馬,花錢的地方多了。收入卻全指望蜀中那點地,於是稅收越來越重,百姓不堪重負,逃入山林或投奔蠻夷者頗多。

再加上公孫述的鐵錢改革失敗,經濟趨於崩潰,哪還經得起折騰?

於是一直持“南進”戰略,主張維持三分局面的丞相李熊出言諫道:“陛下,過去周武王伐殷,先在孟津檢閱部隊,八百諸侯異口同聲擁護,而武王卻認爲時機尚不成熟,遂還師以待天命。如今國中亦有飢羸,難以徵發大軍,若要出師千里之外,恐怕難行。”

“再者……”李熊已經說得很委婉了,成家現在守則有餘,攻則不足,他知道公孫述不甘心於一方偏霸,遂又找了個臺階給白帝下。

“《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第五倫雖橫徵暴斂,至少還是諸夏之君,若與胡虜共擊之,恐將遭到中原士人鄙夷,有損陛下之名啊。”

公孫述稱帝五年了,卻依然沒得到國中士人普遍認可,這要和羌胡一同出兵,名聲就更臭了。

公孫述是個耳根子軟的,前腳還興致勃勃欲一展身手,如今被自己最依仗的臂膀潑了涼水,頓時狐疑起來。

這時候,一直力主“北進”的將軍荊邯卻站出來,與李熊唱起了反調。

“李丞相此言不然!”

“十年前,第五倫尚無尺土的權柄,如今卻能驅烏合之衆,所向披靡,一統北方,其人口、兵力數倍於益州。不趁現在與之爭奪天下,而坐談等天時,恐怕最後,落得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了支持自己的人,公孫述的態度再度偏移,他制止了李熊和荊邯的爭執,捋須道:“既然丞相提到華夷之辯,提及武王伐紂,朕熟讀春秋,通五經,卻有不同看法。”

公孫述道:“朕聽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王政修則賓服,德教失則寇亂,居於西土之濱,一直桀驁不馴。直到周文王爲殷商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賓服。等到周武王伐商,《牧誓》之中有八個友邦一同出兵,其中就有羌國!”

說到這,公孫述露出了自得的笑:“如今先零王臣服於朕,是爲‘西海王’,朕也同周文王、周武王一般,乃率戎狄徵魏!逖矣,西土之人!”

好傢伙,被公孫述這麼一解釋,匈奴也好,西羌也罷,都成他的“八百諸侯”了!什麼勾結戎狄入侵諸夏兄弟,不存在!只有手持傳國玉璽的真命天子號令羌胡友邦,奉天伐五!

既然白帝都親自下場,李熊也再無法扭轉局勢,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公孫述開始安排起出兵計劃來。

荊邯建言道:“陛下,第五倫已迴歸長安,就算派出幾萬人馳援涼州,關中依然軍備充實,據說還在藍田大閱三軍,漢中與長安間各孔道難以偷襲,不如先攻他處。”

公孫述也清楚益州的實力,不應當空國千里之外,決成敗於一舉,遂不打算傾國而出,只欲利用他收留的各路降將,用他們的私人武裝去碰碰運氣,哪怕敗了,對白帝也無損失。

於是公孫述決意,第一軍由“朔寧王”隗囂統帥其隴右舊部,將兵一萬,北出祁山,聯絡豪傑,攻隴西,與先零羌夾擊馬援。

第二軍由降將鄧奉、賈復統領,將數千兵,東出漢中郡鄖關,襲擾武關,切斷魏國與南陽、襄陽的聯繫。

第三軍則令楚國降將,被公孫述封爲“翼江王”的田戎,領兵數千,自江陵進發,奪取南郡,直逼襄陽城下!

“三軍一出,必威震華夏,縱不能滅魏,至少也可奪取隴右。”

公孫述最後點了荊邯的名:“至於襄陽、南陽能否拿下,需得漢軍相助才行。”

“卿立刻乘船出白帝城,親去東南走一趟,送上國書,定要說服劉秀,一同起兵,朕願與漢主,剖分中原!”

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684章 雌雄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23章 山高第121章 入宮第40章 炭治郎第563章 惡手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257章 安民第107章 烽火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52章 左手畫圓第680章 衝舟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589章 忠誠!第511章 失馬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92章 優勢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649章 兄弟第674章 虎牙第422章 北京第669章 當陽第267章 我爲王第373章 降維第91章 官匪一家第106章 吞胡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301章 退婚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648章 帶惡人第64章 大司馬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661章 漢中第85章 剿匪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122章 老王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16章 野獸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590章 兩千第403章 易姓第547章 換馬第417章 友軍第532章 氣得渾身發抖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0章 新朝雅政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78章 五學第418章 遊擊第674章 虎牙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82章 竇融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195章 將軍第669章 當陽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581章 騎步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437章 五頭鮑第76章 巨無霸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225章 五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584章 大進軍第239章 二五第537章 暴力第674章 虎牙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579章 飛將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403章 易姓第112章 爭個屁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376章 比爛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307章 驕傲第342章守戶之犬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64章 大司馬第441章 刺客信條
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12章 聽取人生經驗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684章 雌雄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23章 山高第121章 入宮第40章 炭治郎第563章 惡手第167章 土崩瓦解第257章 安民第107章 烽火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630章 臉都不要了!第52章 左手畫圓第680章 衝舟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589章 忠誠!第511章 失馬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92章 優勢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649章 兄弟第674章 虎牙第422章 北京第669章 當陽第267章 我爲王第373章 降維第91章 官匪一家第106章 吞胡第627章 千里之堤第301章 退婚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648章 帶惡人第64章 大司馬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661章 漢中第85章 剿匪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451章 看不見的客人第122章 老王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516章 野獸第637章 河湟隔斷異鄉春第590章 兩千第403章 易姓第547章 換馬第417章 友軍第532章 氣得渾身發抖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0章 新朝雅政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03章 龍有三個頭第378章 五學第418章 遊擊第674章 虎牙第262章 點擊就送第82章 竇融第114章 賀蘭山缺第195章 將軍第669章 當陽第542章 第五包圍網第581章 騎步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437章 五頭鮑第76章 巨無霸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225章 五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584章 大進軍第239章 二五第537章 暴力第674章 虎牙第636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9章 孝悌救不了大新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628章 喪家之犬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579章 飛將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403章 易姓第112章 爭個屁第654章 得隴望蜀第376章 比爛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5章 雲臺二十八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307章 驕傲第342章守戶之犬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64章 大司馬第441章 刺客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