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

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

幾年後。

大順惟新九年,六月。

印度,西孟加拉,巴吉拉蒂河畔。

這是印度最炎熱的季節,也是雨季前的最後一段時間。

上午,十點十五分。

熱辣辣的太陽掛在頭頂,轟隆隆的炮聲不時響起。

大順海軍陸戰隊第十三戰鬥工兵營第四連的士兵,就像是平日裡訓練的那樣,站在太陽底下,用一種看戲的心態,看着遠處正在發生的並不激烈的戰鬥。

作爲一支在錫蘭成立、且在錫蘭訓練已有四年半的精銳的、吃軍餉的戰鬥工兵連,他們對於印度次大陸地區的氣候,早已習慣。

趙立本的三弟趙立生,拿着他的制式錫水壺,咕咚咕咚地往嘴裡灌着按照操典規定灌裝的加了鹽的涼開水。

抹了抹嘴,回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帳篷,聽着裡面嘰裡呱啦的憤怒的叫喊聲,問旁邊的什長道:“裡面喊什麼呢?”

什長拿着毛巾擦了擦汗,搖頭道:“聽不懂。管他喊什麼呢,這仗打的什麼玩意兒?這羣孟加拉兵,怎麼走個十來步就得停下整隊?”

趙立生也搖搖頭,心說這也叫兵?錫蘭島上的那羣府兵,都比他們強。

作爲大順特色歧視鏈的一部分,拿軍餉的野戰兵,瞧不太上那些訓練不足不拿軍餉的府兵。

但今兒算是開了眼,原本瞧不上的府兵,倒似也很不錯了。

掀了一下頭頂上的帶帽檐的木髓盔,透了透氣,又把頭扭了過去,好奇地想知道帳篷裡到底在喊什麼。

他的身後大約二三十步的地方,是一處帳篷,就是印度孟加拉節度使,年輕的西拉傑的大帳。

帳篷裡,兩個穿着大順武官常服而非軍裝的大順軍官,坐在西拉傑的一旁。

爲首的,是當年爪哇奴工起義後拉出來歸義軍的牛二。

另一個,則是最開始作爲鼓手,跟隨過劉鈺跨越阿爾泰山野戰中擊殺了小策凌敦多布、後來也在爪哇的火山聚義立過戰功的張三彪。

孟加拉節度使西拉傑坐在那裡,整個臉的五官都已經扭曲成一團,尖銳而狂躁的罵聲不斷響起。

半小時前,他曾得意洋洋地跟大順這邊的人說道:“只要賈法爾的騎兵發起進攻,戰爭就結束了。”

而五分鐘前,傳令的騎兵回來告訴了西拉傑一個可怕的消息。

“尊敬的節度使大人,賈法爾……賈法爾他沒有發起進攻,甚至他的騎兵動都沒動。”

西拉傑聽到這個消息後,終於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這是個命令!讓他帶着騎兵從左翼發起進攻是個命令!他敢違抗我的命令?”

“所以這就是他的來路?軍隊騙了我。每個人都對我撒謊,甚至連我的親戚……”

“他們都是一羣卑鄙的懦夫、小人、背叛者!”

“我就應該像納迪爾沙一樣,把這些親戚都絞死!這樣或許會更好。”

翻譯小心翼翼地將西拉傑的咒罵翻譯給一旁的牛二等人,牛二皺了皺眉,心裡罵了一句傻吊。

許久,西拉傑終於停住了罵聲,急促地吸了幾口氣穩住情緒後,問道:“你們中國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樣的?難道真的就是戰場觀摩?”

“我可以給你們錢,足夠的錢,甚至上百萬的銀幣,只要你們幫我發動一次進攻。一次就好。我的國庫裡,有充足的銀幣!”

牛二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節度使大人。我們是天朝使節團,只是恰好趕上了這場戰鬥。外面的連隊,只是我們的衛兵,絕對不會參加戰鬥。”

“天朝在印度爭端中,嚴守中立。因爲這不但涉及到印度的戰鬥,也涉及到歐洲的戰爭,天朝現在仍舊是中立的、並且是武裝中立同盟的發起者。”

“孟加拉既不是天朝的朝貢國,也不在天下之內,我們不會參與這場戰爭。但是,受命於天子,我們來參加節度使大人的繼承典禮,並且來簽訂與天朝的硝石貿易問題,所以如果節度使大人遇到危險,我們可以保護。但並不可能參與進攻。因爲如果我們參與進攻,那就意味着開戰。我們是天朝朝廷的官員,而不是僱傭兵。”

“這不是錢的問題,天子與樞密院的命令,再多的銀幣,也不能讓我違抗旨意。”

牛二也是在爪哇拉出過歸義軍的人,且之前也是在威海受過科班教育的,不論是眼界還是能力,都比眼前這位因爲血統而繼承了龐大領地的“小毛孩子”強得多。

這一次朝廷派出他們來孟加拉,而不是禮政府或者外交部的人來孟加拉,其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顯然,大順這邊並不是說的這麼簡單,比如說這只是使節團恰好趕上了這場戰鬥。

大順等這一天,已經等了許久。

這場戰爭是必然的,因爲阿富汗人在西北虎視眈眈、英國人在南邊覬覦許久。

怎麼看,都是阿富汗人更強,英國人更弱。

所以,年少得志、欲要大展身手的西拉傑,派出了主力部隊在西北,與盟友一起對抗阿富汗。而他自己,則帶領士兵,決定在雨季來臨之前,把這支英國人吃掉。

雨季馬上就要來了,一旦雨季降臨,大規模的戰爭都不可能出現了,氣候不允許。英國人的海軍,也不可能在雨季發動攻擊。

西拉傑的打算是好的。

一場勝利。

一個漫長的雨季。

勝利給他帶來威望。

雨季給他帶來時間。

只要這一仗打贏,攜帶者勝利者的威望、借用雨季的漫長時間,他可以全面整合他姥爺留給他的孟加拉,清理掉他的政敵,把握真正的權力。

藩鎮時代,權力最直接的來源,就是一場軍事勝利。

然而,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不希望他獲勝。

包括大順。

大順也不希望西拉傑獲勝,整合孟加拉的力量,哪怕此時大順的軍官正在西拉傑的營地中,好像兩邊的關係不錯似的。

大順也希望他輸,輸的一無所有,輸的只剩一條命。

自然,英國人也希望他輸,並且明確地知道,時間站在孟加拉那邊。

錯過這個季節,漫長的雨季,將給這位年輕的節度使,一個整合內部的時間。

所以英國人也必須要打這一仗……再不打,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就要受不了了,大順藉着歐洲戰爭大打武裝中立的旗號,走私、貿易、壓價……除了戰爭之外的手段,幾乎全用了,倫敦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受到了嚴重的削減,股東們已經對分紅頗爲不滿了。

孟加拉對英國的敵視態度,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必須打這一仗。如果不想貿易的命根子依舊被大順拿捏的話。

貨幣、貨幣,有貨纔有幣。

世界兩大手工業工廠,印度和大順,總得穩住一個,不然以貿易起家的東印度公司就只能解散了。

戰爭的起因……

其實很簡單。

很早之前,劉鈺在往南美派走私船的時候,就和很多大順的商人說過。

說“英國人的這個逃稅問題啊,真的是誰見誰煩。”

應該說,從18世紀開始,英國的很多場戰爭,都是圍繞着“逃稅”問題開打的。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英西開戰,所謂的詹金斯耳朵,是逃稅走私。而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說好了貿易要交25%的關稅給西班牙,結果又不交,逃稅之後被人抓着把大貨船扣了,南海公司的資本家纔開始找詹金斯編故事,給議會施加輿論壓力。

歷史上的波士頓傾茶事件,還是逃稅、走私。

這個與孟加拉之間的戰爭,起因還是逃稅、走私。

簡單來說:東印度公司,從莫臥兒帝國那裡,每年交3000盧比的貿易稅,就可以免去在孟加拉貿易的關稅。

這事兒吧,且不說現在藩鎮林立、節度使各自征伐的狀態,誰鳥什麼莫臥兒皇帝的詔令。

就算說繼續給皇帝個面子。

那英國這事也做的相當不夠道了。

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是免關稅的,或者說是一次性包關稅的。

行,就算孟加拉節度使給莫臥兒帝國的中央朝廷一個面子。

但問題是,當地的錫克商人、印度教商人,全都在英國這裡領取“東印度公司的文書”。

搖身一變,就成了東印度公司的人了,就不用交稅了。

孟加拉是挺富庶的,但商人的錢,和政府的錢,不是一回事。

年輕的節度使西拉傑想要錢,因爲沒錢啥也幹不了。回頭一看關稅,毛也收不着。

管關稅的,又是他大姨和大姨夫,親姊妹生的都是親外孫,憑啥你繼承?

好比說,孟加拉政府的關稅,是15%。

那,商人給東印度公司點錢,買個東印度公司的文書身份;再給西拉傑他大姨5%的好處,爲啥要交正規的關稅?

這事兒,大順這邊的人,門兒清。

整體思路,和前朝的詭寄、投靠,一個道理。

朝廷的稅,避開;把地投靠到生員士紳名下。

只不過,這邊是關稅、前朝是土地稅和徭役。

撥開迷霧,道理都一回事。

至於什麼傳說中的“加爾各答黑洞虐殺事件”、“印度的野蠻人虐殺合法的英國公民”之類,這就是個塑造集體記憶罷了。

人是1755年死的,故事是1817年編出來,然後進印度殖民教科書的,這是英國爲了讓印度人反思自己爲什麼捱打的,和事實無關。“正確”的集體記憶,有時候與事實並無關係。

根本原因,還是關稅自主權問題。

貿易額越來越大,孟加拉就越想拿回這個出口關稅的收益。

一羣錫克商人、印度教商人、摩爾人,花點錢買點東印度公司的身份證明就能免稅,這擱誰也受不了。

西拉傑固然想要拿回關稅。

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是孤擲一注。

道理也很簡單,一個政權最脆弱的時候,往往是新老交接的時候。

一旦給孟加拉一兩年時間,完成了內部整合——西拉傑確實年輕,但他是姥爺指定的繼承人,合法性極高——完成了內部整合之後,那還打個屁?

是,杜普萊克斯被調回巴黎了。

可法國人也不閒着啊,法國的利益在印度南部,對北邊的孟加拉反英,那是相當的支持。

一個可以獲得先進武器、又是硝石產地、且完成了內部整合渡過了政權交替期的孟加拉,英國是打不過的。

這不是說英國自身力量不足,而是說,哪怕英國你能拉出來十萬大軍,直接開蟲洞傳送門到印度嗎?

這就和明末那些傳教士說的兩萬西班牙士兵征服大明是一樣的屁話,你都能跨越地球投送兩萬人到大明瞭,當時的地球已經阻擋不了你了,閉着眼都能征服世界了。

大順這些年瘋狂發展,憑着巨大的身板和體量,最多也就敢說能把三五千人弄到歐洲去、下一波再送過去就得兩年之後了,這純是添油送菜。

故而此時對交戰的雙方而言,都是一場必須要打的戰爭。

西拉傑必須要把英國人解決掉,才能內部整合、揮師北上,解決阿富汗人的威脅。

東印度公司必須趁着西拉傑整合內部之前,豪賭一場,不然公司就要被大順的貿易品和走私貨弄解散了。

這不是一場偶然的戰爭,而是一場必然的戰爭。

英國也不是什麼幼稚的孩童般的天真,相信在錫蘭有駐軍的大順會全程看熱鬧。

而是,不得不信。

因爲不信,就是死。

信,還有一定的可能不死。

再說,聽聞大順這邊,現在正忙着幫着日本幕府,鎮壓一些藩鎮諸侯的叛亂,大約可能或許一時半會騰不出手,也未可知。

(本章完)

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390章 清華園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967章 轉正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439章 分歧(五)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270章 先驅者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5章 府兵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579章 廢物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73章 法理問題第795章 南巡意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439章 回援第793章 憧憬(上)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170章 備戰(九)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48章 魚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782章 身份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541章 人性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986章 止步(上)第1024章 割裂(二)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
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390章 清華園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967章 轉正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439章 分歧(五)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270章 先驅者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5章 府兵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579章 廢物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73章 法理問題第795章 南巡意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439章 回援第793章 憧憬(上)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170章 備戰(九)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48章 魚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782章 身份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541章 人性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986章 止步(上)第1024章 割裂(二)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