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戰於長平

趙國以馬服子趙闊頂替廉珀已經是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話說當日趙勝下朝之後,便是派遣平原君府中的心腹星夜兼程的爲廉珀送去關於趙王態度的密報,那廉珀性格也是執拗。

趙王賜予了李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權柄,這個時候廉珀更是因爲自己需要如此了,故而廉珀也是不理睬平原君趙勝的好意提醒,甚至是連趙王陸續派來催促出兵的詔令也是置之不理。

在廉珀看來,秦軍來勢洶洶,好不容易以長平的地理優勢扼守住了秦軍的進攻,貿然出擊的話,縱然是趙國由着先王胡服騎射留下來的精銳之兵,恐怕也僅僅是能夠和老秦銳士一個五五開的戰局罷了。

這還不算老秦銳士的軍備以及拼死立功的心態,更加上老秦兵馬素來擅長野戰,廉珀主動出擊的心思也就是被打消了,之依照着長平的地勢採取了築壘固守,疲憊敵軍,相機攻敵的作戰對策。

廉珀命令趙軍憑藉山險,築起森嚴壁壘。儘管秦軍數次挑戰,廉珀總是嚴束部衆,堅壁不出。同時,他把上黨地區的舊韓民衆集中起來,一面從事戰場運輸,一面投入築壘抗秦的工作。

如此一來,趙軍森嚴壁壘,秦軍求戰不得,無計可施,銳氣漸失,廉珀見狀,也就是越發堅定了固守不出的守勢。

再說馬服子趙闊這邊,作爲趙王何曾經的潛邸之臣,護衛了趙王何這麼多年,趙闊豈能夠不知曉趙王何欲要速戰速勝,趙國不似秦國,趙國北境幾乎大漠荒灘,難以耕種,新的的鉅鹿、濟北雖說是雨水豐沛,但年年戰火,早就已經是被掏空了底子。

趙闊也是認識到了,上黨既然是聚集起來了三十萬兵馬,則必須是要出兵的了。

故而,在趙王的暗中示意之下,這位馬服君之子也是在朝堂之上對着上黨如今的局勢侃侃而談了,其中旁徵博引,每每說到精彩之處,必定是以兵法之道點名其中利害。

伊始的時候還有一些收斂,二三言語過後,愈發的沒有忌憚起來,指出來了廉珀幾處用兵的弊病,即便是有些事後大放厥詞的意味,但趙闊也是自身兵馬之學精湛,都是唬的趙庭滿堂文武居然是連連應聲“正是如此”。

就是連往常對趙闊才能保持懷疑態度的平原君趙勝聽聞這番有力度的見解之後,亦是捫心自問了起來趙闊是否是可堪大用。

趙闊朝堂論兵終是以“趙國糧草有限”作依據強烈主張趙國速戰,且是自己有把握速勝的言辭,終是說動了趙王以及滿堂文武。

恰在此時,上黨那邊有事傳來了兩座城邑再度被秦軍奪取的消息,趙王也終是忍耐不住廉珀的消極固守之策,趙王略作權衡姿態之後,便是問趙闊可能取勝。

趙闊回道:“秦國名將不在少數,要是秦國派公孫起來,臣還得考慮如何對付。如今來的是王齕,他不過是廉珀的對手。要是換上某制御同等兵力,擊敗王齕不在話下。”

如是,趙王也是爲趙闊壯行,爲了多幾分勝算,趙王也是將新操練的邯鄲新軍發往上黨,且是語重心長的對趙闊言道:“寡人令平原君盡徵發趙國十六歲以上的男丁爲兵卒,可有四十餘萬趙卒壯你聲勢,還請你早日速勝秦軍!”

趙闊自是感激涕零的應道。

於是趙王算準諸路兵馬的調遣時間,趙闊剛進入上黨,趙王便是下令強行罷免了廉珀的主帥之位,令其回邯鄲述職。

趙王強勢,廉珀只得答應了下來,那趙闊本就是廉珀的晚輩,馬服君和廉珀乃是彼時趙國的兩大將門柱石,廉珀視趙闊如同家中子侄,既是趙王有命,廉珀也只得將上黨如今秦趙對峙的處境利害告知了趙闊。

趙闊謙虛姿態的應下了廉珀的諸多囑託,廉珀又是停留了數日,見到趙闊果然是採用了固守長平的戰略,有幾處自己尚不曾注意到的缺漏也是讓趙闊彌補住了。

如此,廉珀感嘆後生可畏,方纔是徹底放下了兵權,安心地隨着趙王的使者返回了邯鄲。

廉珀卻不知曉這幾日趙闊之所以不動兵,乃是知曉這軍中多是廉珀一系的心腹,於是趙闊將自己的親信一一頂上了利害位置,又是等待了趙王新從各地補上來的新卒,得四十五萬將士。

明面上趙軍的兵力已經是超過了秦軍一半,趙闊方纔是召集衆將,吩咐自己早就已經謀定的主動出擊攻打秦軍一事,其間有廉珀一二心腹勸阻,也盡是被趙闊軍法處置,於是趙軍上下,議定而先攻秦軍!

……

再說咸陽這邊,伐趙一事乃是太子政和右丞相張祿全力籌謀,從犧牲上黨一郡之地套牢趙國兵力企圖一舉殲滅,至以商賈流言離間趙國君臣以及任用名不副實的趙闊爲主帥,皆是在太子政與張祿的籌謀當中。

由此可見,此番長平之戰太子政和張祿究竟是謀劃了怎樣的手筆!

名義上伐趙一事乃是有老秦宿將王齕負責,實則早在半年之前,太子政便是向洛陽所要公孫起和王簡回到了櫟陽,且是秘密率領一支十萬人的兵馬瞞天過海到了上黨之地。

公孫起這些年南征北戰的功績,尤其是被秦王琰看重,自然是軍中無人不服,尤其是王齕,雖然資歷超過公孫起,但是如今仗已經是打到了這一步,已經不是王齕這等將十萬之兵的良將能夠控制得來的。

故而,秦軍這邊的實際主帥乃是公孫起,改命王齕擔任副將,並令軍中嚴守此等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殺勿論。

趙闊這麼多年追隨在趙王的身邊,見到的朝堂權謀傾軋不在少數,耳濡目染,雖說是武將,但心中城府卻是極深,如今更是運用籌謀掌握了趙軍四十五萬士卒,

初度爲將帥,趙闊也是心急,即便是冬歲,也是不顧隆冬大雪,數度出擊秦軍營寨。

趙闊急於求戰,而公孫起則是應了他這個心思,令王齕所領兵馬與趙軍且戰且作潰敗之勢,又是丟給了“猛烈攻擊”的趙軍手中兩座城邑。

見此,趙闊更是認爲秦軍不過爾爾,便是令軍乘勢追擊,一直追到秦軍的光狼山營壘。

趙闊早就聽聞秦人善於修築城邑關塞,今日見到秦人不過佔據了兩年的光狼山營寨,只覺得乃是巍峨雄奇的山中鬼斧神工鑄就了一道綿延起伏的關牆。

初生牛犢不怕虎,趙闊便是招來趙將趙蔥和顏聚攻打秦軍的光狼山營寨,又是分出了一些兵馬去收復上黨郡的其他地方,直到次年二月,倒是被趙軍的確收復了幾處失地,驅逐了當地秦軍。

第三百四十六章 隸人築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關於【加更】的二三事第七十九章 震動大秦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五百六十章 齊盟伐秦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範離使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決然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談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七十三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四十七章 上報田稅(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國背盟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齊營第二百九十九章 衆說紛紜(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穎陰守人選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歲之前第三百九十九章 羋負回郢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六十章 柘王之計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煉鹽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藍田君贏信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應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楚軍入郢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杜陽公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範離入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四百八十二章 田氏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擴充宛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七百三十四章 變局
第三百四十六章 隸人築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楚準備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關於【加更】的二三事第七十九章 震動大秦第三百四十三章 隸人之弊第五百六十章 齊盟伐秦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際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談(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宜獻計第六百九十八章 範離使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交接襄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決然第五百六十八章 咸陽朝堂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鄭消息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五百四十三章 說服羋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宣氏密談第五百九十章 征剿庸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舉之戰第七十三章 決戰開啓第一百八十二章 鍛鐵突破第五百八十九章 隴東退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四十七章 上報田稅(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武卒出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二十三章 楚國背盟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齊營第二百九十九章 衆說紛紜(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楚應秦盟第三百二十六章 查詢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七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章 吳國範離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二百一十二章 穎陰守人選第四百七十二章 說服莒勱第五十八章 北王軍的應待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歲之前第三百九十九章 羋負回郢第六十三章 返回舊唐第八百零七章 曲沃之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六百八十八章 範離歸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監赴魏第六十章 柘王之計第二百五十章 武關倉第七百三十章 商談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衝突(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鄭人馮簡第七百四十九章 蔡澤建言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煉鹽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度震驚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六百二十三章 魏軍反應第一百七十章 魯陽君第四百二十章 郢都失陷第三百零四章 內朝新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齊軍攻秦第三百一十九章 北秦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藍田君贏信第六百零一章 終是收降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應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宮新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楚軍入郢第三百八十章 桓羽兵敗第一百五十八章 封公大典(上)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杜陽公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八百零四章 老秦北境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範離入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各態第三百四十七章 嚴肅軍紀(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誠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三十八章 返回上林苑第四百八十二章 田氏發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戰略落定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六百七十七章 釋然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戰第六百一十章 右軍出擊第九十章 南郡大戰已起第三百九十七章 羋負心意第八十章 進軍南郡(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擴充宛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嬴肆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 秦卒遭圍第七百三十四章 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