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

風中傳來的《追夢人》

成一線蜿蜒的蛇

那芯兒

朝這顆孤寂的心

歡快地吻

1.踩底

我們接着說雪羽兒偷羊後發生的故事。

諞子對雪羽兒產生了懷疑之後,就打發寬三去踩底。

《遺事歷鑑》中記載了寬三去踩底的經過:

寬三出了那個很大的莊園。莊園門很厚,是尺把厚的柏木做的,嵌鋼釘,包鋼皮,氣派又結實。寬三是族丁頭兒,只有他拿快槍,叫啥水連珠的。別人都使火槍,填火藥,裝鐵砂,一扣扳機,噴出一片火,聲音很大,可惜射程不遠。寬三用的槍,聲音脆和響亮。寬三槍法很好,視線之內,指哪兒打哪兒。

諞子說他想收拾雪羽兒,說這地方,不鬧賊幾十年了,一開個壞風氣,就沒法收拾,可諞子又怕雪羽兒,人家能揹負百十斤重的大羯羊躥房越脊,不留痕跡,就也能取諞子的腦袋不留痕跡。諞子摸摸腦袋,纔給寬三許了裴翠菸嘴子。那是寬三眼紅了好久的物件。

“成哩,我先去踩個底。”寬三說。

瞧,寬三就去踩底,順便帶了槍,見鳥飛來,就打一槍,走了百十步,已有十幾只鳥腦袋別進了草繩,遠看去,寬三像長了毛乎乎的尾巴。山裡鳥多,夠寬三打的。他專門請了一個火藥匠,給他搗鼓子彈,他盡了性子放槍,也用不完的。

村裡的牛車隊仍在山道上蜿蜒,遠瞧去,很有氣勢。村裡人的屋舍,灑落在山窪裡,很是侷促。山坡上瞧下去,村裡院落都小成麻將塊了。那金剛寺倒很醒目,這是村裡的標誌性建築,故名。沿了這巨大的山溝下去,便是另一個寨子,也有寺院,內供明王,故名“明王寨子”,亦稱“明王家的”。兩寨子常爲一些俗事毆鬥,明王家的老佔上風。但在百年前,兩家就定下規矩,動刀不動槍,誰家也不允許使火槍,以免傷亡慘重,釀成大禍。所以,他寬三雖槍法如神,但也不能像打麻雀一樣,把明王家的人給斃了。

2.槍響了

雪羽兒家住在最西頭的山崖旁。寬三進去時,雪羽兒正在煮羊肉,她瞎眼的媽問:“阿羽,這羊,真是你買的?”雪羽兒說:“你吃就是了,問啥?”媽說:“要是你偷的,我死也不吃。”

寬三進屋了。

雪羽兒無院落,一出門,就是山坡,一覽無餘了。寬三很少來。雪羽兒名氣很大,沒想到卻這麼窮:一間木屋裡,除了炕、竈具、幾件兵器外,一無所有。只有牆上有幾張剪紙,像是小魚。後來,我欣賞雪羽兒唐卡時,每次見到那獨具象徵意味的小魚,一股熱流便撲進心來。身處旱地無法養魚的雪羽兒,只好將心中的小魚養到自家的牆上了。這是最能體現雪羽兒女兒心的細節。也正是這一點,帶給了人們許多的聯想和溫馨,更將雪羽兒跟其他不識人間煙火的空行母區別開來。

雪羽兒不望寬三,只踢一截矮木頭。寬三明白是請他坐。媽問:“進來的是誰?”

雪羽兒不說話。

媽說:“不管是誰。都請勸勸我丫頭,叫她學好些。打她才懂事,我就勸呀勸呀,她還是成了飛賊。我流的淚成了河,眼也瞎了,可她的毛病還沒改。天底下,誰都得吃飯,人偷你的,你心疼。你偷人的,人也一樣。”

雪羽兒望一眼寬三,出了屋。寬三跟了出去。兩人到山坡處。雪羽兒說:“娘病了,想吃肉。”

寬三說:“你犯忌了。兔子不吃窩邊草呢。他叫我幫他收拾你呢。”

“憑啥?”

寬三撿塊石頭,拋向空中。槍響了,碎石四迸。

“憑這,成不?”寬三問。

雪羽兒望寬三。寬三抖抖槍,笑道:“這槍,能連發的。”

雪羽兒木了半晌,說:“我死了,娘咋辦?”

“不至於,”寬三道,“不就一隻羊嗎?賠個情,或許就算了。夜裡,你去諞子家。別怕,又沒揹人命。”

“你怕了?”雪羽兒抿嘴一笑。

“我怕啥?”寬三打個哈欠。

“放心,我不揹人命的。”雪羽兒說。

寬三卻想:那諞子,咋整治雪羽兒呢?

3.紛飛的亂石

夜幕降臨之前,諞子做好了準備。院裡多了好些人,大多是拳棒手,比尋常百姓,心硬。諞子想,心硬了好。

諞子想叫寬三也候着,可寬三想到雪羽兒瞎眼的媽,就說:“你瞧,那菸嘴,你不給也成。夜裡,我還有事呢。”諞子哈哈一笑,取出菸嘴,扔給了他。這菸嘴,是翡翠所制,是諞子用八斗青稞換的。

“她要是不來呢?”諞子問。

“不來,就不是雪羽兒了。”寬三打個哈欠,“不過,可別動槍。使啥都成,是家法族規。使槍,可就說不過去了。”寬三想:雪羽兒,我也算對得起你了。他往手心裡倒點兒鼻菸,挑一點兒,一吸,噴嚏炸響。“我走了。”他說,“那槍,可真動不得,別丟人不如喝涼水。”

“知道知道,弄石頭。”諞子吩咐道。

雪羽兒來時,諞子的房上已碼滿了石頭,人手也備齊了。瘸拐大、驢二、結大、阿爸九老們都候在房上。一個慘白的月兒在房上掛着。諞子說:“記住,往死裡砸。亂石頭砸賊,是族規上定的,別怕。”

瘸拐大說:“能不能用別的法兒?”阿爸九老說:“就是。”結大說:“或是給她頓鞭子?”驢二嬉笑:“或是叫爺們玩一輪也成。”

諞子吼:“夾嘴!舉了石頭!”那幾人互相望望,順從了。驢二說:成哩,你叫幹啥就幹啥。

雪羽兒上了石階。

雪羽兒進了大門。

雪羽兒站在院裡。

“我娘想吃肉。”她說。

“我來不及到別處去弄。”她又說。

諞子吼:“這不是一隻羊的事。你想吃了,問老子要也成。那虎鬚,是你捋的嗎?你叫我的臉往哪兒放?”

雪羽兒不語,立在院裡。

“那大戶,你吃到家府祠頭上了?不整治,我沒臉當族長了……你可怨不得我。”諞子說。

雪羽兒說:“寬三叫我來賠個情的,我纔來。”

“我不要你賠情。”諞子冷笑道,“還等啥?”他朝身後一吼,一片黑影向雪羽兒飛來。看不見雪羽兒咋動作,石頭全落地上了。

“真打嗎?”雪羽兒問。

諞子暗自心驚,不管雪羽兒的話,低聲道:“快些砸,弄不死她,你們都沒命了。”

亂石如雨,就見院裡有好些雪羽兒。間隙,仍見雪羽兒站在院裡。“真要命哩?”她問。

“快呀,還等啥?”諞子駭極而叫。

誰都鼓足勁兒扔那石頭,不一會兒,石頭就扔完了。原以爲雪羽兒早成肉醬了,可一看,雪羽兒仍在那地方立着。“完了嗎?”她問。

“你是不是鬼?”瘸拐大驚問。

“我也不知道。”雪羽兒冷冷地說。她慢慢轉身,出了大門。房上的人都打哆嗦。

半晌,諞子才說:“那寬三,淨壞大事,該動槍的。”

他吩咐族丁,有槍者備槍,朝那雪羽兒住處,一窩蜂撲了去。到近前,見房門緊閉,誰也不敢進。

“放亂槍。”諞子命令。

一股股火噴進屋裡,不等硝煙散盡。衆人撲進屋裡,見屋內並無一人。

諞子頓足:“這下,都沒安穩日子過了。”

4.老山的下山風

《阿甲囈語》中說,雪羽兒揹着老孃進了老山。

老山很遠,遠到心外了。阿甲老說老山老山,可他一直沒向我介紹老山究竟咋個老法。沒辦法,阿甲就這樣,就愛玄天冒燎地說話。

關於雪羽兒故事,《遺事歷鑑》中有過記載,涼州人知者甚多。但阿甲爲我提供了涼州百姓不知道的部分。在契入光明大手印之後,我就能跟阿甲交流了。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爲是那本《阿甲囈語》爲我提供的滋養。在很長一段日子裡,我是分不清夢境和現實的。翻譯《阿甲囈語》時,我閉門不出達三個多月。孔夫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我則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久而久之,阿甲就真的活了。

阿甲的敘述很棒,比我的敘述棒多了。雖然我是作家,而傳說中的阿甲啥也不是。他連農民也不是。因爲他沒有土地,沒有農具,也沒有幹活的心。那時節,誰也不請阿甲打長工,所以每到吃飯時,阿甲便到大戶人家去。掌櫃的就說:“來!吃飯!”阿甲就端了碗,吃出一陣理直氣壯的轟隆。後來,阿甲當了屠漢,又因爲一個特殊的因緣,阿甲成了守護神。這一過程,是另一本書的內容。

第26章 青龍煞 (3)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45章 老山 (1)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84章 尋根或是預言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5章 阿番婆 (1)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45章 老山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45章 老山 (1)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5章 阿番婆 (1)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82章 菩薩 (2)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40章 護法神牛 (3)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9章 偷青 (3)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30章 罪惡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24章 青龍煞 (1)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46章 老山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5章 阿番婆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46章 老山 (2)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89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1)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30章 罪惡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
第26章 青龍煞 (3)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45章 老山 (1)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84章 尋根或是預言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5章 阿番婆 (1)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45章 老山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45章 老山 (1)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5章 阿番婆 (1)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82章 菩薩 (2)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40章 護法神牛 (3)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9章 偷青 (3)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30章 罪惡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14章 飛賊的來歷 (2)第24章 青龍煞 (1)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46章 老山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18章 憤怒的烏鴉 (1)第5章 阿番婆 (1)第57章 寺門上的破鞋 (2)第31章 《夢魘》之“剃度” (1)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46章 老山 (2)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89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1)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73章 破戒的僧侶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30章 罪惡第19章 憤怒的烏鴉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26章 青龍煞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