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

三月的伊人今在何方

秋風颯颯了

秋風無語

秋風不解風情

秋風裡無你的笑

秋風早淹沒三月的伊人

1.金剛家的皮貨

《遺事歷鑑》中還記載了一套法器的製作過程。書中沒記載年代。據說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是“上頭”分配的。書中沒稱哪個“上頭”,是僧是俗?是省是縣?阿甲說,這是不能問的。

《遺事歷鑑》稱,金剛家的皮貨歷史悠久,在漢朝時就很有名。從那時起,涼州及整個河西就是天下最富饒的牧場,牧場產皮子。皮子多,皮匠就多。皮匠多,就可能有好皮匠。瘸拐大就是好皮匠,而且不是一般的好皮匠,是全西北一等一的好皮匠。這不是他自封的,而是皮匠行公認的。瘸拐大的爹、爺、太爺、祖太爺就是一等一的好皮匠。相傳,左宗棠徵西時,大開皇榜,在西部招皮匠。據說有幾千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皮匠參加了比賽,決出的皮匠狀元就是瘸拐大的祖宗。他帶了一班由他選出的皮匠爲西征的騎兵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快到封官時卻因一件小事被革職,只好灰溜溜回到了涼州,但馬死骨板大,在金剛家也算上等人家。到了瘸拐大爺爺一輩,因爲家人染上鴉片,才家道中落,一貧如洗。又因爲騎兵的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皮匠成了專爲鄉里牲口服務的行當。瘸拐大雖窮,卻天生是個好皮匠,一是心細,二是手巧,三是喜歡做皮活,四是沒有女人干擾,活兒容易精。

阿甲說,早年,瘸拐大祖上的活裡贏利最大的不是皮活,而是法器。老祖宗帶了皮貨銷至藏區時,用他的行家眼光發現,藏區的好多法器很粗糙,於是他決定介入法器行。一些法器其實也是皮貨,比如手鼓。跟尋常皮貨不同的是,法器還帶了其他手藝。對於瘸拐大家族,那些所謂的其他手藝簡直不在話下。做法器便成了瘸拐大家族的另一棵搖錢樹。

因爲對法器的要求很專業,材料多由定家提供。如脛號,是用死者的腿骨做的,要求死者多少歲,是男是女,是否是凶死,等等,其用法不同,要求也就不同。做法器的人當然要提供他所知道底細的材料,以防一些不道德的皮匠胡亂弄些死人骨頭來糊弄人。

瘸拐大跟着老子做過好些法器,據說其技藝的熟悉精細程度遠遠超過了老子。這話是他老子對人說的,想來不會言過其實。瘸拐大爹在最後一次往藏區送法器時,聽一個活佛對他說,你回去後一定要散財,只有破財,才能消災。對此,他深信不疑,回來後他便吸上了鴉片,並染上賭博,不幾年,便將個上等家庭弄得家徒四壁。瘸拐大更是一貧如洗了。雖然他的窮和瘸使他沒能娶上媳婦,但他的手藝又使他成了族裡缺少不得的人,村裡馬車牛車的皮貨都是瘸拐大做的。

因爲瘸拐大家族的有名,那“重要任務”,當然就到了金剛家。

2.瘸拐大

阿甲說,瞧,天還麻亮呢,瘸拐大就起牀了。阿甲很有文學天分,他的敘述,總能叫我身臨其境。我發現他不當作家真是可惜。但我也明白,他雖然沒有作家的名分,但畢竟有了那本叫《阿甲囈語》的書。他是個有傳世作品卻不是作家的作家。多年之後,那本《阿甲囈語》會成爲國際漢學界夢寐以求的寶貝。只是漢學家一直鬧不清楚:那本名爲《阿甲囈語》的書,究竟是不是阿甲寫的?

阿甲說,瘸拐大起牀後,他習慣性地叫了一聲媽,可沒人應。他先是詫異,然後才記起媽已死了,而且死得那麼慘。他心裡不由得發堵了,眼淚也蠢蠢欲動。他努力地晃晃腦袋,搖去腦中的圖像和情緒。阿甲說,瘸拐大多想哭一場呀,可他還得去馱水呢。

前邊說過,瘸拐大的主要工作是馱水,家府祠老開會,誰也喝水,用水多。

阿甲說,那個年代,瘸拐大很想幹自己的老本行做皮貨,可是他還得馱水。幹本行需要權力。他雖然皮貨好,方圓百里的皮匠,沒有超過他的。他想要個啥花兒,只一動刀,就能剜成你想要的樣子。尤其蒙鼓,堪稱絕活。同一張牛皮,別人蒙的,聲音悶啞;他蒙的,嘿,一敲,天都崩崩呢。諞子叫他馱水,他就得馱水,誰叫人家是族長呢。以前,外村也會來請他去給牲口做皮貨,做完皮貨,總要多少給點兒辛苦錢。後來,諞子說,成了成了,馱水吧,別給他們做了。瘸拐大就只好撂下皮刀。除了本村用皮貨時,瘸拐大能抖擻一回精神外,別的時候,你就安心馱你的水吧。

在阿甲的敘述裡,瘸拐大清了清嗓門,長出一口氣,那胸悶的感覺,反倒欲熾了。但他知道,馱不了幾回水,那悶,就會從汗眼裡溜走的。

瘸拐大牽了駱駝,搭上水兜,往山下走。

霧淡淡地隱了村子。東面洇水似的,有紅滲出。阿甲說,平日裡,這是瘸拐大最爽的時辰:空氣清新似水,諞子還在被窩裡——阿甲補充說,有時在自家被窩裡,有時在別家被窩裡——還來不及把視線往他脊背上扎。這天地間,除了駱駝,就是他了。有時,他就狠狠地吼一嗓子,聲就從胸腔裡躥出,繞山窪扭個不停。但今天懶得吼了。馱水的山道不寬,約二三尺,只能容一人或一畜行走。那走車的道寬,但老在山腰裡扭,路程就遠了。除了車,人很少走。人行時,多走這小道。一日裡,走山道最多的人是瘸拐大,他得馱水,上,下,一天裡,就走這山道。煩。

阿甲說,沿山道下行,能看到村子,院落們稀落在山窪裡。有時,瘸拐大就能看到晨起後撒尿的女人。那白白的屁股,很是亮活。一入眼,心就騰地燃起火來。瘸拐大就咽口唾沫。做木橛前,他也沾過女人身子。幾年前,何秀才的女人叫他做個錐腕兒鞋,做好後,答應給二升青稞的。那女人就叫他帶一把花糖,到家裡取。進了秀才家,女人把花糖扔上房,娃兒們就歡呼着上房去尋。女人就順勢脫下褲子,說,來,拿你的青稞。瘸拐大就拿了。記得那女人瘦,雖是個美人坯子,可一老一瘦,就不惹人。但瘸拐大還是忘不了,一入夜,就想。後來,那精美的木橛雖也叫他嚐了好些鮮,但他總是想何秀才女人。那是他的第一次。阿甲說,任何人的第一次,都是伴隨終生的記憶。

下山後,沿村裡小道,往北,就到水邊了。道旁是深達數丈的溝。有時,惹惱了山神爺,他就降些洪水,裹些泥沙,把這溝衝得更深一些。這沒啥。村裡人最怕山移步,這山,臥着也沒啥,一移步,就能填了好些東西。我老是懷疑,那山移步,說不定是阿甲的手筆,在他想弄些祭禮吃時,說不準就會抖抖身子,這樣,山就移步了。可阿甲漲紅了臉,說,你咋那樣看我?不管咋說,我也是個守護神。我說,你不是守護神嗎?山咋移了步?瞧你,受人的祭祀,就得替人消災。你既然消不了災,還應啥供?阿甲心虛了,趕緊講瘸拐大的故事。

嘿,瘸拐大,你可立功了。驢二說。

瘸拐大胡亂哼一聲,扯了駝繮,急急地走過。

那明王家,從沒有這樣孬過。驢二又說。

瘸拐大不應,一拽繮繩,駝被拽痛了鼻圈,顛顛着跑。瘸拐大想說,你個驢二,重屎吃上了?那號事,有啥自豪的?他想起寬三來,惡狠狠吐了口唾沫。

阿甲說,前邊就是水壩。每日裡,瘸拐大就在這兒裝水。每日裡,那石堆都扎心。瘸拐大很想知道石堆裡媽的模樣。媽究竟成啥樣了?但眼裡老晃的,仍是媽那扭曲的臉,還有亂糟糟的白髮和白糊糊的腦漿。一想,瘸拐大就恨寬三。他心裡就罵:“寬三,你個驢攆的,老子也剁你媽。”可他沒見過寬三的媽。阿甲說,生寬三那天,一個血腥鬼溜進寬三家,寬三媽就流血死了。阿甲說,本來,他能趕走那血腥鬼,可寬三爹嗇皮,從來也沒有祭祀過他。阿甲雖不在乎祭祀,但他在乎那態度。你想,要是誰都不祭他,他當神還有啥滋味?阿甲說,所以,他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了那血腥鬼行兇。

聽得瘸拐大罵:“寬三,我日你女人。”瘸拐大雖不恨寬三婆姨,但還是興致大增了。

瘸拐大極力不去看那石堆。他把駝拴在一塊大石旁,取下小兜,往駝背上的大兜裡裝起水來。瘸拐大之前,馱水用木桶,那駝,馱了木桶,晃盪晃盪。上坡,下窪,到堡子裡,只多有小半桶水。瘸拐大就弄個牛肚囊,做個皮嘴,裝了水,用木塞塞了口,任兜在駝背上咕嚅顛簸,卻連個水珠兒也晃不出來。諞子說:“喲,你行哩,看不出,你還有這一手。”瘸拐大心裡說:“我的活兒多着呢。你們把汗血馬當毛驢使呢。”卻裝出一臉羞怯來。

香娃子。有個聲音叫了。

瘸拐大毛骨悚然了。馱水時,他最怕聽到這聲音。這是媽曳着老痰的聲音,瘸拐大吐口唾沫,這是當初媽教他的驅鬼法兒。阿甲說,多厲害的鬼,也怕啐。瘸拐大不想啐媽,可媽老嚇唬他。媽活着雖不好,可不叫人怕。一死,卻老是叫他心悸。那毛毛的亂髮,粘着白糊糊腦漿的亂髮,老往心裡竄。自諞子叫人把媽壘在這石頭裡,瘸拐大最怕來馱水。開始,是怕那惡臭。他想不到媽竟然能發出那種惡臭。她定然在報復村裡人。那惡臭,總縈在村子上空。後來,村裡人燒了許多紙錢,把那紙灰、五穀灰,順石縫揚入,還撒了石灰,惡臭纔沒了。可夜裡,又有人聽到石頭裡有人哭,都說是那死老婆子的聲音。

香娃子。那聲音又響了。

瘸拐大屏了息,快快地往兜裡裝水,不幾下,覺得心開始擂胸膛。又聽到鈴聲,一扭頭,見寬三也吆着騾子來了,他是給自家馱的。瘸拐大膽大了,快快地望一眼石堆,見那石堆,仍好好地坐在那裡,就念叨,媽,你別嚇我,別怨我,我也是上了弓的箭呢。

那鈴聲已到近前,寬三道,瘸拐大,聽說沒?明王家的丟死人了,上回我見了他們的族長,哎呀,臉紅不朗燦的,像抹了豬血呢。

瘸拐大懶得管這號事,卻想,媽究竟成啥樣兒了?

寬三又道,聽諞子說,你的營生來了?瘸拐大想,這倒是個感興趣的話題,就問:“啥營生?”“皮貨。聽說,上頭要一批皮貨呢。”“真的?”瘸拐大很高興。自媽住在那石堆下後,他實在不想再馱水了。

聽說。催得急呢。寬三道。

又裝了幾袋水,兜就滿了。瘸拐大牽了駝,急急往堡子裡走去。

阿甲說,瞧,諞子正在門口等他呢。

3.法旨

《阿甲囈語》中對瘸拐大做皮貨的過程記敘得不多,它大多着眼於對瘸拐大心靈的描述。可以說,有許多章節,很像意識流小說。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意識流小說了,可惜被歲月的塵土掩埋了,不能進入中國文學史。許多時候,書也有他自己的壽命,不能因爲它冠了守護神的名號,就能暢銷一時。

不過,在我看來,書中的許多描述有想當然的成分。我甚至懷疑,阿甲也許並沒有證得“他心通”,或是那本叫《阿甲囈語》的書是假託阿甲寫的。我不信一個真的有他心通的神靈,對人物心靈的窺測深度,會跟一個平庸的作家差不多。我甚至懷疑它是一個槍手的手筆,這號事屢見不鮮。我們當然可以相信,一個經營某塊地盤多年的守護神,弄個秀才鬼替它寫本書,是很容易的事。但阿甲一再聲稱,那書真的也算是他的作品。我當然假裝相信了。你知道,我是個最好說話的人。

阿甲說,瘸拐大要做皮貨了。但他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爲,那皮貨,不是地道的皮貨,應該叫法器纔對。雪羽兒在金剛亥母洞發現的,就是那種法器。

法器是啥?

法器就是法器。

阿甲說,諞子叫保密,說這是法旨。

上頭派人送來了原料:五個活人,四個男的,一個女的,都年輕。

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7章 偷青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83章 施咒者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24章 青龍煞 (1)第91章 尾聲第30章 罪惡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83章 施咒者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82章 菩薩 (2)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40章 護法神牛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9章 偷青 (3)第9章 偷青 (3)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章 阿番婆 (2)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82章 菩薩 (2)第25章 青龍煞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28章 夜裡的蠶豆聲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5章 老山 (1)第8章 偷青 (2)第5章 阿番婆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7章 偷青 (1)第8章 偷青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
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7章 偷青 (1)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83章 施咒者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24章 青龍煞 (1)第91章 尾聲第30章 罪惡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47章 《夢魘》之“涅槃” (1)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83章 施咒者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82章 菩薩 (2)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39章 護法神牛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第66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40章 護法神牛 (3)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29章 夜裡的蠶豆聲 (3)第9章 偷青 (3)第9章 偷青 (3)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6章 阿番婆 (2)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63章 屠漢的心靈第82章 菩薩 (2)第25章 青龍煞 (2)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28章 夜裡的蠶豆聲 (2)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5章 老山 (1)第8章 偷青 (2)第5章 阿番婆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7章 偷青 (1)第8章 偷青 (2)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52章 雞毛傳帖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12章 《夢魘》之“誅法” (3)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34章 吳和尚的羊心 (1)第20章 憤怒的烏鴉 (3)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54章 西夏的走水 (1)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