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函谷雄關

龍天羽瞧着月色下的佳人,容顏嬌美,高貴典雅,臉頰閃着聖潔的光輝,那雙迷人的雙眸彷彿充滿了過人的智慧,清澈高深,不禁心中一嘆,說道:“瑤妹的請求,我何時反對過?”

李月瑤驚喜道:“啊,那夫君同意了喔!太好了,婉兒姊姊還擔心你會不准許我倆同行,那樣你的形勢就更加險峻,這下好了,人家又能隨夫君出戰了。”

才女那股笑容,讓龍天羽看得驚呆了,心中所有雜念統統忘卻,頓時腦海只浮現四個字:“美如天仙。”

李月瑤趁機離開他的懷抱,笑道:“今晚你好好去慰藉詩詩她們吧,我和婉兒姊回房準備遠行所需的包裹及用品,明早再與龍郎匯合啊。”話落婀娜轉身,盈盈走開。

笑聲逐漸遠去,才女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長,漸漸消失在花園籬牆外。

龍天羽回過神來,搖頭失笑前,心忖雖然美色極是消耗體力,但適當放鬆一下,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當下轉身向臥室西閣諸女的閨房走去,心中想的卻是如何安慰諸女的情緒。

……

函谷關外五十里,趙、齊、韓、燕、魏五國十二支義軍駐紮,南北走向連營二十多裡,共有三十萬零散人馬,其中以趙歇、田榮、韓成、臧茶、魏豹爲各國代表義軍最強,其外有田市、吳芮、田安、韓廣、申陽、共敖、彭越所帶領七支隊伍兵力相對較弱。

十二路人馬曾前後聯手攻破平陽、滎陽,進城後瓜分財務,不斷壯大自己帶領的隊伍,而楚軍繞走九江、胡陵西南路線後,在南陽採取范增之計,分兵兩路,由項羽帶兵轉攻陽翟、成皋,在洛陽城外正與各路人馬匯合,然後一舉攻陷洛陽、新安、澠池三城、直搗函谷關外。

項羽帶領謀士范增,以及麾下五虎將,勢如破竹,連戰連捷,震驚各路諸侯軍,往往先由楚軍打頭陣,等敵城被攻破的時候,五國十二路軍才衝鋒進城分糧搶財,配合倒是天衣無縫。

而楚軍另一路由項梁做主帥,帶領項莊、項伯、桓楚、周殷等將,繼續繞西南崎嶇路道,沿途猛攻丹水、武關,向嶢關進發,十萬人馬威逼咸陽。

夜幕空曠,繁星暗淡,被烏雲遮掩住。

山風不停吹動,似乎要下雨了。

項羽派人通傳各路主將來楚營帥帳商議攻打函谷關的策略,須臾,趙歇帶張耳、張熬,田榮帶田都,韓成領陳餘,田市、田安、韓廣、彭越等十二路軍中二三十位地方王及將領來到楚帳內。

項羽麾下猛將如雲,龍且、鍾離昧、季布、蒲節、英布五虎將身披鎧甲,位列帳內;衆人見了不禁心下佩服,暗忖難怪楚軍廝殺勇猛,有這幾員氣宇軒昂的大將,必定戰無不勝。

項羽環顧一週,說道:“今日請諸位主帥來此商議破關之計,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魏、燕、韓五國聯軍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因此項某特請各路主帥到此,商議如何進攻這雄關要塞?”

十二路義軍近三十餘位將帥中很少人真正懂得帶兵,多是自封爲王或憑着威望名聲,就組織一支零散隊伍西征而來,好無戰鬥力,此時聽過函谷關的險峻地形後,頓時鴉雀無聲,誰也說不出話來。

英布瞧諸侯將不起,冷哼道:“末將英布,願意打先鋒,拿下函谷雄關要塞,爲覆滅西秦掃清障礙!”

鍾離昧也站起身來,喝道:“末將鍾離昧,願與英布將軍同打函谷關。”

季布、龍且、蒲節也紛紛請纓,想爭先鋒欲打頭陣,諸侯主帥們見此場面,心下暗驚:“項羽麾下猛將如雲,不可與其爭風,唯有見機行事的好!”

范增手拿羽扇,在旁笑道:“既然諸位王候都沒有疑議,那就表示甘願聽從楚軍指揮,要知道軍無而主,若想通過函谷關挺進咸陽,就必須上下一心,誰若動搖軍心先行撤退就是背叛盟軍,盟必討伐之。”

趙歇、田榮、韓成等均知對方沒按好心,強要凌駕諸侯之上,但論起實力都不及楚軍,也不敢當場反對。

衆人無語反駁,算是暫時同意了楚軍爲首的態度。

項羽豪氣十足道:“既然如此,我楚軍就當仁不讓,三日後攻城,先拔函谷雄關,看看暴秦是否仍如當年之勇,可抵擋住六國十三路人馬?”

……

定陶將軍府,宅院四周被黑色盔甲的秦卒把守嚴密。

在府宅東廂樓閣上,站着一位身披黑袍的將軍,右臂包紮着繃帶,左手拿着朝中下達的軍令信函,怔怔看了半晌,臉色蒼白,忽然怒道:“趙高,這個雜種,竟無視軍情嚴重,妄想反撲義軍,哈哈……談何容易,單是十萬龍軍就將我秦軍四十萬精銳擊敗,如何反擊?”大發牢騷者正是新敗不久的章邯。

董翳提醒道:“陛下有令,命章少府帶軍速回函谷關反撲十三路義軍,若是遲了就……就斬殺我等九族!”

章邯怒道:“一定又是趙高弄權,咱們此次大敗退走,六十萬兵力所剩不足十萬殘軍,就是整編了定陶、昌邑的守軍也只有二十餘萬,如何對付函谷關外四十萬義軍?再說那項羽威猛過人,也不是好惹的!”

司馬欣在旁道:“整個大秦東面被龍軍佔據,東南是楚軍根據點,西南與東北都被攻克,各國遺民爭相攻打附近郡縣,兵力殆盡抽身不得,大勢已去了。”

章邯靈機一動,忽道:“還有最後一步險棋,東面龍軍雖然士氣如虹,但短期內無法恢復元氣,反而不必擔心,咱們調集白馬、昌邑、定陶附近所有郡縣兵力,放棄中原地帶免受夾擊,退回函谷關反撲義軍,一來可以向朝廷覆命班師勤王,二來孤拋一擲,倘若能與函谷關守軍合力剿滅這支十三路軍,那麼大秦就能反敗爲勝,回擊彭城龍軍,假如這次失敗了,那麼大秦就註定滅亡,咱們可以在咸陽外反投義軍,不動干戈分王分地,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啦。”

司馬欣、董翳聽得驚訝無比,面面相覷,暗忖謀反叛亂可是株連九族之罪,不過往深處一想,如今腦袋架在刀刃上,進退爲難橫豎都是死,只能兵行險招,反撲成功可加官進爵,鎮壓失敗就倒兵相戈,投靠義軍的行列,瓜分大秦江山,也未嘗不可,誰叫二世昏庸,讓趙高當權坑害諸將了。

二人拱手齊道:“是戰是和,一切皆聽將軍調遣!”

章邯搓揉手中信函,暗下狠心,目光瞧向樓外,思緒已飛到遙遠的函谷關外。

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
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八章 軍用雷管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十章 折服才女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章 青璇談心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第十一章 虎嘯雲動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四章 拜師學劍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十二章 貞節難保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五章 秦宮伏殺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六章 欲廢墨蘭第五章 身敗名裂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九章 秦亡之論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十一章 諸子百家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六章 放手離開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四章 一龍兩鳳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刀嘯劍吟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十一章 紅顏知己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章 陣前對飲第五章 反客爲主第十二章 六大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