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創辦報業

秋末冬初,天氣逐漸寒冷起來,中原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一帶,各地諸侯多處在北方,由於義軍起兵推翻暴秦,再到霸王分封諸侯,進而演變成諸侯之戰,這一系列大事件幾乎都在這一年發生,戰火不斷,大批人口流散逃亡,各地百姓流離失所,商賈無落腳之地,導致農耕荒廢,商業阻滯,中原經濟出現凍霜凋敝現象,饑荒嚴重,谷價暴漲,以致出現“人相食,死者過半”的局面,下層百姓生活極爲艱苦。

各地不少百姓爲躲避戰火和飢餓之苦,開始舉族搬遷,各條大道小路,白天黑夜,都能看到正搬家遷徙的勞苦百姓。

過了一個月,各地諸侯王發現這樣下去,朝廷沒有底層百姓的擁護,就等於完全架空起來了,沒有壯丁招募入伍,沒有稅收入國庫,諸侯國就會名存實亡,因此各地紛紛設下關卡,阻止百姓向西遷徙,剛開始施行鎮壓卻使得啓發,最後被迫開放國庫安置流民,撥發食糧讓流民充飢撐過寒冬,到了春天開始農耕就穩住民心了。

一時間不少諸侯王都開始頒佈安置流民的法令,如朝歌的殷王彭越、代都的代王趙歇、平陽的魏王魏豹、洛陽的河南王申陽、邾城的衡山王吳芮都有行動,不過這些諸侯王的財物都是搜刮百姓而來,沒有其它經濟來源,因此每日國倉赤字流出,也消耗不起多久。

楚國本是富裕之地,而楚人又生活在江南溫潤之地,因此楚國百姓倒還穩定。

而三秦之地,要比中原更加苦寒,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身爲秦將,最後投靠了楚國,致使項羽入關大肆屠殺咸陽貴族和百姓,掠光咸陽的財富和婦女,讓河西之地的秦人非常痛恨,因此河西、渭水、關中之地的百姓逐漸向陳倉關遷徙,躲入漢室的庇護之下,將雍王、塞王、翟王的政權等同架空起來。

爲了安撫這些秦老氏族、河西蠻族土著,蕭何與丞相府官員立即制定政策,一是劃分區域安置不同地帶的流民,提供木材和石料供百姓搭建房舍,二是赦免流民中所有人的罪名和奴隸身份,重新登記戶籍入冊,統計人口,三是按每家戶口劃分耕地,地方提供農耕器具,四是如有參加漢軍的,其戶免除兩年賦稅和一年徭役,同時還發放救濟金,五是開倉房糧,按真實戶口領取,六是各村各鄉推舉四十歲以上有威望者一人爲村三老、鄉三老,每縣擇鄉三老一人爲縣三老,協助縣令、縣丞掌管教化,七是公佈漢室律法,任何人不得違法,違者必究;一系列臨時措施迅速安撫了一批批流民在河西和巴蜀之地。

這時張良、夏侯嬰也安全回到了漢中,讓龍天羽心中稍安。

漢王宮內殿,張良、蕭何、曹參、趙堯、陳平、夏侯嬰、周勃、陸賈、婁敬叔、孫通、周昌、陳嬰等重要大臣都到齊了,圍繞着近期流民商賈與天下士子紛紛入漢的問題商討着。

張良道:“漢王在雲夢山上大放光彩,連老臣也佩服之極,眼下諸子百家的士子,還有天下的學者、番邦異士都紛紛入漢,企圖到興漢學院進修,魚龍混雜,其中恐怕還混有奸細,故意挑撥百家士子的矛盾,這一點不得不防,而且有些是諸侯國派來偷學知識的,是否要調查一番?”

夏侯嬰在旁道:“這一點,錦衣衛的番子可以負責調查其中的奸細,揪出挑撥是非的士子,定不輕饒。”

龍天羽沉吟道:“本王建議,單獨建立一座奇人府,接收各地入漢的士子,提供衣食住行,再分成一些大堂,供不同學派的人在此交流,到時候派出興漢學院的國監教習去授課,讓這些士子逐漸接受漢室的理論,同化這批士子,另外創辦《興漢學刊》和《漢中週報》,加強輿論的宣傳導向作用,比如週報的內容多寫一些朝廷變革取得的成績,各地縣鄉百姓的擁戴,生活富裕等,褒揚漢中的發展和國策,抨擊諸侯的腐朽暴亂之處,週報印刷之後,先在漢中試發行,如果效果良好,可在整個西川各地同步發行,讓西川百姓不出門就能瞭解天下大事,看清形勢,開發民智,同時也主導了百姓的思想,緊緊圍繞在漢室政策之下。”

十多位大臣聽後都是目光一亮,這計策也太狠了,所謂衆口能鑠金,謠言能壓死人,現在朝廷辦週報,就是要牢牢束縛住百姓的思想,朝廷讓他們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還不是撰筆着提筆的事,統一全民思想,太高明瞭。

由於以前使用刀刻竹簡和絹帛,造價昂貴不說,而且寫字極慢,又不宜攜帶,如今漢中發明了竹紙和印刷術,這一切都有可能了,情報機構把情報送來,挑選一些後分專欄進行雕刻排版,然後批量印刷,速度大大提高,出版量更是隨心所欲。

龍天羽心中一定,說白了這就是輿論導向,在他的那個年代,電視、媒體、網絡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又有多少是真實的,80%都是在搞宣傳作秀,就連所謂的權威新聞,也是在糊弄老百姓!三十分鐘的新聞,不是某領導訪問,就是哪裡大豐收,哪工程竣工、哪個黨員做奉獻、哪裡發洪水鬧天災,真正國家大事和真實民情,一點也看不到,朝廷的媒體爲統治機構服務的!

他現在也是挪用過來,發行久了,讓士子學者、百姓婦孺、商賈樓妓等等三教九流都能看到所謂的“朝廷大事”,穩住民心,拴住他們的思想,官方聲明還可以壓住任何奸細蠱惑的謠言,無形的影響力太大了。

接着又對兵工、督察院、三權分立等事商討過後,把創辦報紙和學刊的任務交給了文華殿、翰林院共同起草,一個負責學刊,一個負責報刊,由院長張良親自全面負責總編。

內殿議事過後,大臣退出王宮,龍天羽又批閱一疊奏摺後,回到後宮和鳴殿,這個月來,他一直安穩待在宮內,早晨朝會,下午批閱奏摺,晚上與王妃溫馨旖旎,顛鸞倒鳳,與往昔征戰沙場相比,倒非常逍遙自在。

和鳴殿是後宮的主殿,乃是王后主持後宮政務,傳見後宮大小宦官、宮娥的地方,接受其它貴妃的拜見的場所,由於淳于婉兒對這些王妃都一視同仁,沒有母儀天下的官架子,因此漸漸演變成諸王妃在此歡聚的地方,漢王往往忙過國事,就會先到這裡轉轉,然後再選擇其中王妃的後宮留宿。

淳于婉兒、李月瑤都在,閒聊着玄學方面,柳詩詩彈奏着一柄古琴,張倩、瀟湘、杜冰月幾個小王妃圍繞着學琴,郭鈺瑩與呂雉在下着弈棋,姬紫塵、洛非煙在兩旁觀棋,各自助戰。

諸女看到漢王走入殿內,都起身行禮道:“漢王……”

“好了,不必見禮了,這裡不是前殿,只有咱們夫妻,都隨意些。”龍天羽微笑說道。

他掃了面前諸位王妃,只覺古典氣息撲面而來,個個如畫中玉人。

龍天羽陪着王妃說了一會話,其中便宜肯定少佔不了,大的大、圓的圓、翹的翹,都被他雙手探入宮裝內摸了個遍,男人回到古代,不就是爲了宏圖霸業和美女佳人嗎?

姬紫塵上前挽住了漢王的手臂,清美的臉頰涌上一抹暈紅,低聲道:“夫君,我也要像王后那樣,懷上漢王的孩子……”

龍天羽呵呵笑道:“光靠我可不行,你要多多配合,各種花樣都試過了,那個時候才能一擊必中的。”

“討厭!”姬紫塵聽着他口花花,沒個正經,不禁臉如塗了紅脂,灼燙無比,輕聲問道:“那婉兒姐姐也都……都嘗試過嗎?”

龍天羽笑着說:“那當然,她會的姿勢可比你們多得多了,所以纔會懷上!”

姬紫塵羞紅着臉頰還要再問,旁邊洛非煙狐媚子翩翩走近來,輕盈的身影猶如一隻白狐仙子從一幅絕美的畫卷中走出了。

“夫君在說什麼,看把紫塵羞得滿臉懷春的樣兒。”

“你才懷春呢!”二女嬉鬧一團,這時婉兒和月瑤也走了過來,龍天羽趁機問道:“怎麼沒見凝君和虞兒?”

李月瑤風情萬種地白了他一眼,道:“虞姬身子剛康復過來,適才凝君帶她回去扎針了,助她早日恢復元氣。”

龍天羽點頭,側過身輕輕抱住了婉兒的身體,伸手輕撫在她的腹部,如今王后已懷胎近四個月,小腹已微微隆起,圓臀更加挺翹,與她曼妙修長的玉身相比,翹臀如一盤圓月,顯得格外豐腴。

“懷胎四個月,要經常散步,有助於胎兒健康,知道嗎?”龍天羽關心溺愛的神態,讓身旁三女都羨慕不已。

淳于婉兒見丈夫滿臉滿心,心情甚佳,甜蜜無比,嗔道:“沒有夫君陪着,散步也沒有精神。”

龍天羽摟着她的纖腰,手在婉兒小腹和翹臀上來回撫摸,愛不釋手,聽了此言心中愧疚,賠笑道:“好,咱們出去走走,就在後宮內苑散散步。”

已至秋末,漢中秋雨不斷,皇宮後苑池塘荷葉已調,剩下零星的荷枝聳立,蓬子散落在水面上,梗刺上帶着一層茸茸的霧氣,涼風習習,水面微波紛紛。

龍天羽牽着婉兒的手,並肩靜立在池塘邊的亭子內,身體緊緊倚靠在一起,兩顆心灼熱起來,引發暖流遍走全身,融融曳曳的都不知身在何處,羽化登仙不外如是。

“倦了嗎?”

“有你在,一點也不倦。”

“婉兒,謝謝你。”

“傻瓜,你我夫妻同爲一體,有什麼要謝的?再說,該說謝謝也是我,懷上你的孩子,婉兒覺得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如果沒有遇見,婉兒這輩子就像一張白絹一樣,哪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彩,體會到人間七情六慾。”婉兒無比幸福地說道。

龍天羽輕輕摟着她,感同身受,輕輕嘆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

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三章 冥王出關
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章 計中布計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十章 火海鏖兵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一章 歸返師門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二章 俠客之道第十一章 怒火攻心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六章 空城疑計第十章 近水樓臺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八章 懷古論今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初露鋒芒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六章 迎戰騎兵第十二章 妻妾成羣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三章 妙戈翻臉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十一章 自然吻別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五章 風雲變幻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二章 劍聖墨蘭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蕭縣告急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七章 密室決策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四章 天羽九劍第七章 龍鳳同枕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八章 蒸汽機械第二章 酒樓鬥劍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入漢潮流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五章 北伐渭關第三章 藕斷絲連第七章 空軍誕生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三章 冥王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