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虎視衛地

龍牙特種兵團四千餘人全部出動,與先鋒軍一萬六千多人組成了兩萬大軍,清一色的騎兵,朝着五原城邑壓進,五原在長城之外,地處河套平原與草原交界,秦時五原屬九原郡;有“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的傳言,意思是此處不但乃兵家殺伐之地,而且多有地震崩裂發生。

五原城乃小城邑,作爲長城外,秦朝與草原對外交易的一個城邑,裡面混居着一些草原遊牧部落、西域的一些商賈商販,各族各部,城裡有不少貿易場所,充滿了各種民族特色。

古蹬口忽然被攻佔,衛軍猝不及防,三萬衛軍潰敗不堪,一半的人馬紛紛逃往五原,雖然衛國隱藏勢力已久,招兵買馬意圖復國,擁兵十萬,這半年大張旗鼓招募新軍,湊足了二十萬大軍,但這批衛軍雖訓練有素,但沒有經過沙場的錘鍊,一旦失利,根本無法重振士氣。

程黑帶着一千多龍牙特種兵換成了衛軍的服裝,佯作逃亡而來,狼狽地摻雜在敗軍隊伍之中,來到五原城門口。

這時在這支敗軍後方,狼煙四起,煙塵滾滾,兩萬漢軍已經在數裡之外緊追而來,速度比想象中還要快。

守城將領連嘯早已收到了情報,站在城樓遠眺,眼看不遠處馬蹄聲震天,萬馬奔騰的氣勢猶如烏雲滾滾而來,有些着急,連忙喝道:“將士們,有敵情,趕快備戰,關閉城門,後面進不來的士兵,任憑死活!”

“邊將軍——”城下一些將士嘶喊着,生怕城門關閉,無法進城。

程黑只見麾下特種兵只有少數入城,如果任由城門關閉,他們就無法入城了,當機立斷,抽出寶劍,高喝一聲:“動手!”

前面正入城的特種兵,眉峰一挑,面帶殺氣,紛紛抽出了寶劍,衝殺上去,門口的守衛根本不知發生了何事,只見逃兵叛變,殺到了城門口,個個身手不凡,用劍犀利,殺伐狠辣,每一劍刺出,就有一名衛卒倒下。

“是亂軍中混有敵軍,快,關城門,放箭!”連嘯大吼着,當即下了軍令。

但是龍牙特種兵這樣的訓練太多了,不等守軍有何反應,從長袖內取出了連發弩機,朝着城頭狂射出去,短距離內這種弩機的準確性非常好,而且勁力也足,又是連發射擊,城頭上正要挽弓射箭的守衛剛探出身子,就被射個正着,跌落了城牆。

“殺——”

龍牙軍團一千精銳紮上了頭巾,以免誤傷自己人,如狼似虎地衝入城門,壓倒性的優勢,佔據了城門口,城內的數千守軍開始反攻回搶,一場激烈的爭奪戰上演了。

特種戰士揮舞着手中的利刃,快如斬麻,面對數倍、十倍的守衛士卒,絲毫沒有畏懼,反而越戰越勇,以一當十,劍光霍霍,鮮血蓬散四濺,一羣羣衛軍被數百的龍牙特種兵逼得節節敗退。

“給我殺光這些叛軍,趕快關閉城門,敵軍就要來襲了!”連嘯抽出了寶劍,指揮着親衛將領前去殺敵。

五原城有衛軍精銳兩萬,新兵三萬,分部在四個城門以及軍營,因此這西門只有八千屯兵,收到消息後來援了一萬,但城門口地方狹小,一時衛軍雖多,卻無法衝破龍牙戰士的人牆。

戰馬嘶叫,無邊地殺戮中,雙方將士一倒下,龍牙部倒一個就少一個,衛軍卻如連綿不絕的海水,迅速沖刷了先前留下的血跡,又捲土重來,一萬多人對抗一千多人,卻沒有絲毫上風。

而城外轟隆隆的馬蹄聲越來越響,兩萬漢軍騎兵已經兵臨城下了。

只聽一聲如虎嘯一般的吼聲:“衛軍崽子,樊爺爺在此,還不束手投降,統統拿命來,兒郎們,給我殺啊——”他洪亮的嗓音,如鐘鼓般,迴旋在每個人耳邊,氣勢磅礴。

城上城下箭矢互射,各有損傷,只是騎兵萬馬奔騰的氣勢殺至,如滾動的雲雷,完全震住了城頭的守軍。

衝在最前的夏侯嬰、樊噲等猛將,策騎如風雷電掣向城門口的衛軍衝去,手中的刀矛舞得如旋風一般,將射來的利箭一一撥落,身後的騎兵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席捲狂飈,馬蹄轟隆,城池震憾,衝鋒的騎士發出攝人的呼嘯,聲勢極爲駭人。

前面的龍牙戰士趕緊閃開,給後面的騎兵讓開一條血路,第一排騎兵迅捷無比地到了,揚在空中的鮮血還未落地,他們的馬蹄已將屍堆毫不留情地踩踏在地,衝入了敵軍人羣中,傳來戰馬嘶叫和沉悶的骨斷聲音,以及士兵絕望的慘呼聲。

不少衛軍開始用長矛和長戟來阻擋,馬踹連營,漢軍騎兵潮水般的涌來,衝在罪前面的戰士就象撞到岩石上的浪花,猛地在咆哮聲中揚起,然後重重地摔下,砸倒一堆衛兵。

涌入的漢軍將士越來越多,先鋒精銳和龍牙特種兵呼嘯而入,重創了衛軍守卒,這個時候,守軍再也無法抵擋住漢軍的衝鋒,由於城門口人屍馬屍橫七豎八,使衝鋒的大軍速度爲之一緩。

“將軍,五原怕是守不住了,來襲的是漢軍!”

“漢軍襲擊五原城,難怪如此厲害,傳令下去,由副將連峰斷後,其他人跟隨本將軍撤出五原,退守長城!”

連嘯得知漢軍來襲,有些心裡沒底了,決定撤軍,畢竟漢軍的威名可不是蓋的。

城內樊噲手持長矛,轉首正望見連嘯帶領親衛及俾將撤下角樓,大喝一聲:“衛軍小兒,哪裡走!”

揮舞長矛,策馬追殺上去,迎面就是一矛刺出,雷霆有力。

連嘯聚齊長槍攔格,使得槍法也不俗。

“當!”

樊噲雖是屠戶出身,但臂力過人,又在武館修習過本領,在經過龍天羽不斷點撥,南征北戰下來,此時的身手極其勇猛,這一矛下去,不但力氣大,而且矛法刁鑽,震得連嘯虎口欲裂,一陣發麻。

“好傢伙,還是員虎將!”

連嘯回馬一槍,就要反擊撤走。

樊噲眼快手快,挑撥開槍鋒,正胸的門戶刺入,噗的一聲,扎入了連嘯的鎧甲內,大喝一聲:“還不下馬受死!”

說完用力一挑,連嘯連人帶槍被挑落在地,鮮血噴濺,命不久已。

酈琰、薛歐、葛離等將領策馬上前,手起刀落,衛軍七八個俾將被砍個精光,兩萬漢軍衝入五原城,迅速佔據了其它幾個城門,拿下了五原的控制權。

……

後方左路軍、右路軍、騎兵軍團、中軍四路大軍共八萬人先後開赴至古蹬口,留守的漢卒正在修理城牆,陳平、杜青雲、袁英各路統帥前來拜見漢王,聽候調遣。

龍天羽策馬進入古蹬口,聽聞先鋒軍已攻下五原城,微笑道:“夏侯嬰和樊噲這次幹得漂亮,連拔衛國兩座要塞重城,傳令下去,全軍馬不停蹄,立即趕往五原,伐衛就要速戰速決!”

大軍沒有在古蹬口停留,繼續東進,全速趕往五原城,與先鋒軍匯合,準備與衛國正面大戰。

五原空壁壘,八水散風濤,五原包括畢原、白鹿原、少陵原、西柳原、高陽原,地處草原與山脈之間,被長城隔在河套之外,雖劃屬九原郡,卻不是中原以內。

數個時辰過後,八萬大軍先後渡過黃河,趕到了五原城外,已是黃昏時分,數萬精銳騎兵抵達,那氣勢驚天動地,震得城池都在戰慄,城內的百姓和商賈聽到城外的馬蹄聲大作,更是寒蟬若驚。

樊噲、夏侯嬰二人親自帶領麾下武將出城迎接漢王。

“末將恭迎漢王——”數十位將領半跪在地,甲片鏘鏘,齊聲高喝,士氣高昂。

龍天羽坐在馬背上,接受了夏侯嬰、樊噲等諸將的朝拜後,微笑道:“一日內連下兩城關,用兵雷霆果斷,值得褒獎,記下戰功,三軍將士論功行賞!”

“謝漢王!”諸將士聞得漢王誇讚,都喜上眉梢,將軍以沙場立功爲殊榮,得到君王認可,自然高興萬分。

“進城!”龍天羽不再耽擱,下令大軍入城,安營紮寨,安頓十萬大軍。

當晚漢王召開了伐衛的作戰會議,文謀武將全部聚集,龍天羽對龍牙軍團與先鋒軍稱讚幾句後,拉入了正題,如何撕破衛軍的防線。

張良道:“五原東北方有一座城池名爲周陽,與此地不過百里,衛軍守卒一萬人,拿下此城不費力氣,接下來就是上郡和九原兩座大城,如何我軍能迅速佔領,就能打開了我秦川北地在北面的封鎖防線,使大漢的邊界擴至黃河流域,與衛地只隔了黃河,虎視衛地,將佔到絕對優勢,到時候想從何處進攻,都能對衛地的黃河流域的防線造成大傷害,一擊必破!”

龍天羽聽過張良的見解,頗爲贊同,說道:“太傅之言,本王覺得大有道理,明日樊噲將軍帶領先鋒軍迅速拿下週陽縣邑,左路軍和右路軍三日後準備攻打長城關卡,有了火藥輔助,炸開城牆,撕破防線,應該問題不大,到時騎兵正面出擊,進入衛地後,左路軍直取上郡城,右路軍直取九原城,暫且圍而不攻,等候衛曉峰帶兵前來援救,到時候我騎兵團與中軍進行伏擊!”

“末將遵命!”百餘將領一齊鬨然應諾。

張良又道:“同時可派出一支萬人隊渡黃河向太原進發,逼進衛都,引誘衛曉峰迴防,只要北聯盟前方盟主撤回,軍心動搖,便可通知韓信趁機渡河攻擊黃河對岸的北盟軍,盟軍烏合之衆,必定不堪一擊,到時候再派出使者逐一拉攏,分化北方的諸侯聯盟,孤立衛國,北面的中原就唾手可得了。”

龍天羽眼神一亮,越來越發覺張良的運籌帷幄非浪得虛名,以前都是自己出謀劃策,衝鋒陷陣,現在才覺得,身爲君王,不能事必躬親,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用人,調動起文臣武將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優勢,張良、蕭何、陳平、夏侯嬰等等,這些歷史人物沒有一個讓他失望,只是那個西楚霸王卻有點不濟,也不知如今在楚國如何了?想到此處,心中不勝唏噓。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九章 戰捷頻頻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一章 生死未卜第九章 秦楚大戰第三章 再逢強敵第一章 兄妹爭辯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十章 滿腔熱血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一章 劍似游龍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二章 夜戰幕府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五章 收服蒼軍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八章 釜底抽薪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五章 天下如棋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一章 彭城會師第六章 漢王誕生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十章 浴火重生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十二章 胯下之辱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二章 鐵騎先至第六章 龍翔九天第十一章 長城決戰第十二章 婉兒密函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十章 紫塵身香第十一章 重逢墨蘭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七章 血戰騎兵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七章 婉兒修真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四章 三擒之約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十一章 一箭雙鵰第十章 後宮佳麗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九章 戰捷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