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視死如歸

龍天羽坐鎮中央,帶領三千軍成圓形層層環列,迎擋重逢過來的秦兵,其餘遊散的敵軍從四面八方撲過來,卻被義軍十二支千人隊斷開,在聲勢上不成氣候。

章邯見城中有一彪人馬殺出城外,頗感驚愕,暗忖螳臂擋車,當即下令圍殲城外的守軍隊伍,傳令官飛騎揮旗,幾名身在前線指揮的副將及中侍郎將見令旗擺動,立刻組織部下將士向城外這支義軍瘋狂進攻。

城頭攻上的秦卒都很殲滅,仍有大批敵兵在城牆下,搭雲梯往上面攀爬,勢氣不如先頭兇猛了,再加上後面精兵被龍天羽牽引住,短期內構不成了太大的威脅。

曹參、淳于婉兒、李月瑤、陳嬰等人佇立城頭眺望戰局,秦軍在人數上佔了絕對的優勢,見此場面也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周勃、紀信、呂澤、周苛等先鋒守城將領血染鎧甲,從城頭返回城樓閣內包紮傷口,並聽候指揮將的調遣,也加入觀望之中,但見龍天羽所率領的士兵雖少,卻陣勢不亂,以一當十,高呼酣鬥,配合着陣法變幻,黑暗中刀光映着火把,猶如千萬條銀蛇閃動,好一場惡戰。

這時城東南北三門也是攻拒同激鬥,十分慘烈,喊聲一陣響似一陣,只是從場面和聲勢而言,遠遠遜於西門的激烈。

秦軍見令旗揮擺,繼續增兵圍剿城外義軍,近七八萬人將一萬五千人重重困住,看似掌握主動權,無論向着萬人隊如何衝殺,都被義軍切斷成若干小隊,有的人馬莫名進入隊伍核心處,被龍天羽三千卒斬殺一個不留。

隨着敵兵的增多,外層的義軍並不是以往的精銳之兵,同樣死傷慘烈,龍天羽見狀深知堅守困難,必須以攻爲上策,攪亂敵軍陣腳,使其自行敗退。

龍天羽縱聲叫道:“布玄武陣,視死如歸,秦兵必敗!”

紀成步、蘄強、蕭川等將士高呼:“視死如歸,秦兵必敗。”士氣如虹,一萬多人收縮分散的支翼,匯入主陣中,由主帥帶領向西南撲去。

龍天羽身先士卒,下跨逐月良駒,手中一柄鋒利的破軍寶劍,寒光起處,劍透鐵甲,揮手之間便有幾名敵軍騎兵摔下馬來,氣絕身亡。

身旁的將士都被感染,變得如狼似虎,拼了命地跟隨着龍天羽出擊,換成別人統帥,這些訓練不久的士兵見了秦軍如此兇悍早嚇破了膽,但有了龍天羽帶領,各個心中崇拜之情大過膽怯之意,忘乎了生死,完全聽候主帥的軍令。

曹參、周勃、呂澤、陳嬰、紀信以及城頭所有將士見義軍竟如此驍勇善戰,大出意料,以往想也想不到,這些平民之兵能擋住西秦數倍的精兵。

龍天羽帶軍聲東擊西,左右衝擊,交鋒處的敵軍不由後退百步,一戰下來,城外義軍也只餘下一萬多人,秦兵死傷近兩萬,戰未果,鼓雷鳴,後續隊伍如怒潮狂涌,不死不休。

周勃、紀信等大多按耐不住,紛紛向曹參請纓出戰,要出城與主帥配合,前後夾攻擊破敵軍。

曹參一時也沒了主意,轉向身旁的玄女道:“淳于少夫人,你精於佈陣,無所不通,可否再想個萬全之策,助主公一臂之力,大破秦軍?”

淳于婉兒凝眉不語,只是仰頭靜觀天際。

李月瑤也似乎心急了,催促道:“是啊,婉兒姊姊,龍郎只帶一萬尋常士兵去鬥那西秦十萬精兵,儘管有陣法配合,但此刻兩翼受創,恐怕也難以施展威力,久鬥下去有敗無回了。”

淳于婉兒只搖了搖頭,嘆道:“面對千軍萬馬,縱橫沙場並非一個人之力所能阻擋,但人的智慧是無盡的,可以借力而行,只是機會未到罷了。”

曹參急道:“究竟何時纔是時機,上將軍被重兵包圍,且不說能否擊敗秦軍,便是順利脫身也是難事,再不援救怕是來不及啊!”

“不錯!”“正是!”“曹將軍請准許我等出戰吧!”諸將都爭先請命,寧願自己有去無回,也要非前往援助主帥不可。

李月瑤關心則亂,抽出腰間寶劍,嬌呼道:“曹將軍,有勞你點撥三千不畏死的將士,我要親自出城,接應上將軍,願意去的便抱着必死之心,否則只會未戰先退,徒勞無功。”

周勃、呂澤、紀信、袁英等軍方主要將領都自告奮勇,躍躍欲試聽候才女調遣,出城與秦兵決一死戰。

街道驀然馳來一彪三四百人馬,有先前歸返彭城的百餘精騎,葛離、虞峰亦在其中,也有龍府家將護衛,劍手食客,聽聞龍天羽城外困鬥秦兵,形勢失利,都趕至西門,準備出城與上將軍共生死。

李月瑤大致清點一下,足有二十幾位裨將,上百名精銳好手,要求隨行迎戰,她心頭一喜,只等曹將軍傳下軍令,再點兩千多守軍,便可出城一戰,至於生死如何,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淳于婉兒驀地道:“且慢,月瑤妹妹,你別心急,未免太低估上將軍了,此陣法收放只是瞬息之間的變化,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城外這支義軍仍有反擊之力,而你們此刻出戰迎敵,無疑開門引狼,自尋死路,倘若信得過婉兒,便一切聽我吩咐,定可破敵。”

李月瑤大喜道:“姊姊精於五行易卦,定然有辦法搭救龍郎了。”

淳于婉兒失笑道:“不是搭救龍郎,事實上,彭城存亡全依仗他來搭救哩!不要低估了他,任何險惡的形勢下,相信上將軍都有本事扭轉局勢,再多點耐心吧。”

李月瑤臉頰微紅,道:“姊姊說的是,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做?”

淳于婉兒婀娜轉身,向着曹參道:“曹將軍,能否由婉兒下一回軍令,調兵遣將呢?”

曹參心想以她玄女超然身份說出一個請求,誰人能當面拒絕,何況她又是上將軍的嬌妻,忙道:“少夫人儘管欽點並將,我等聽候調遣便是。”

淳于婉兒淺笑道:“豈敢,此刻已是丑時,夜空破軍、貪狼、格澤變動,三星連珠,必出異象。西北方濃雲似墨,不是一場雪雨就是其它沙塵驟起,向這邊移來,城內義軍要先備戰,最好有五百強弩手、盾牌手、長矛手、斬馬手,再加一千騎兵,相配合迎戰可收到良效!”

曹參對玄術一竅不通,但對玄女卻十分推崇,立即下軍令召集各批兵種,已到了最後反擊時刻,倘若退不了敵兵,那便是失陷屠城的下場,將士都做好了死戰決心。

遠方戰馬奔騰,喧譁嘶鳴,許多士卒中招摔落馬下,或死或傷不計其數,火把如同閃耀,有的則落在士兵鎧甲上,焚燒起來慘叫連連,龍天羽雖然被困在重兵之中,仍然指揮若定,帶兵像一柄鋒刃插入秦軍臟腑,交戰了兩個時辰,許多秦兵起了懼心,見了這身穿銀白盔甲的將軍衝向何處,哪邊的鋒頭就敗退下來。

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三章 刀嘯劍吟
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非煙落紅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三章 兵神成長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四章 武道陰陽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一章 釋放精氣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八章 嬌妻歸來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九章 突圍破敵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五章 撕破防線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二章 火炮出爐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三章 一夜溫情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七章 浴池悟劍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二章 漢衛之戰第五章 西域聯軍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章 後嗣之憂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九章 蒼龍遇伏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七章 陰陽冥宗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五章 血脈延續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八章 橫槍立馬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二章 秦軍反撲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四章 琴簫合鳴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七章 大漠少龍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十二章 彭城西遷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二章 馬革裹屍第七章 觀星論道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章 墨門遊俠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二章 誓守賀蘭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三章 刀嘯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