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洛陽布兵

韓信接到密函之後,開始迅速調兵,集合了兩萬鐵騎,三萬精銳甲士,由趙地出發,開始向黃河岸邊靠攏,封鎖黃河水面,攔截楚軍渡河北上。

五萬人馬暫時紮營在大梁城外,補給由大梁供應,黃河岸邊設下防線,與對岸的滎陽楚軍對峙。

彭越也很聽話地帶着三萬大軍從殷墟出發,向正東的城陽進兵,這裡是黃河的下游,原是齊國、戰國、燕國接壤之地,如今趙國、齊國基本不復存在,燕國閉鎖在遼東一帶,因此這裡被楚軍佔領,彭越打算向東進發,攻打楚國的弱點,從而擾亂楚國的後方。

龍天羽壓住了對青璇幾人的思念,於第三日,帶兵十萬出了函谷關,經過澠池,來到了新安城,這兩座函谷關通往東方的城邑,正是出入關的必經之路,再往東便是洛陽城,此時由河南王申陽的軍隊佔領,洛陽以東有滎陽、成皋兩座大城,都是虎踞龍盤的要塞,如今有楚軍代爲把守,往東五十里便是鴻溝天險。

洛陽南面是河南王的十幾座城鎮,包括潁陽、陽翟、平輿等,大部分在秦嶺東南,而秦嶺以西,伏牛山以南的嶢關、武關、丹水、南陽、宛等雄關、城邑要塞,都被漢軍逐步佔領,整個西部、北部大部分領土,如今都是漢室的疆域了。

龍天羽將十萬大軍安置在新安城內外,六萬駐軍在城外,選擇東北、正東、東南三個方位安營紮寨,四萬中軍及精銳布騎安排在城內,成犄角之勢,拉開陣形,等待與申軍的交鋒。

雙方都沒有過激動作,而是選擇靜觀其變,河南王申陽只有五萬的人馬守護都城洛陽,得知龍天羽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後,心驚膽戰,畢竟漢王的名聲太大了,他又不是沒見過漢王鬼使神差的手段和大智大勇的睿智,因此河南王一夜未眠後,於第二日選擇帶兵退守陽翟城,與成皋、滎陽成一條南北戰線,有了楚軍的庇護,河南王申陽這才放心下來。

天時、地利、人和、軍械裝備、後勤補給、將官的指揮水平、戰士的鬥力和士氣……這些都是影響到整個戰局變化和戰役成敗因素。

龍天羽帶着衆將領認真盤查營地、慰問三軍一番,提升將士們的士氣,即將到來的一戰,很有可能決定江山歸屬,馬虎不得。

檢閱了城外將士陣列、營地佈局、戰馬優劣、後勤補給等後,龍天羽較爲滿意地回到新安城內,得知申陽已經帶主力人馬退守陽翟後,微微一愣,這不就等於將偌大的洛陽城供手相讓嗎?

龍天羽當晚點將,派出袁英帶領三千精銳夜裡偷襲了洛陽城,城外酈琰帶軍兩萬殺入城內,迅速佔據了洛陽城,等到東方大白時候,整個洛陽城已經完全掌控在漢軍手中,理所當然把漢軍的前線部署再次推進百里,以洛陽爲漢軍前線指揮所,與成皋、滎陽的楚軍正面對峙。

由於連年征戰,加上漢中施行新政,優待百姓與底層階級,函谷關外的百姓早就一批批遷入了河西地,這方圓數十里的洛陽大城邑,裡面只有十多萬戶人,每戶平均三四戶,洛陽城內百姓只有數十萬人而已,實在經不起幾次戰爭摧殘屠戮。

龍天羽帶軍進入洛陽城後,開始着手佈局謀劃,首先是防線問題,由酈琰、薛歐率左軍營,唐世寒、楊暄業率騎兵營,袁英、趙子乾率右軍營,組成先鋒三路軍共六萬人負責洛陽城外駐紮防禦。

洛陽城內,仍有五萬的精銳,太傅張良、督察院使陳平、上將軍樊噲、大將軍杜青雲,策士諸葛玄奇,將軍行列有魏無知、林素冬、王周、晁勇、馬一超、孫赤、司馬卯、公孫耳、李必、駱甲等,武將雲集,此外,漢中還是不斷增兵增軍餉,而且新制造的武器、新出爐的火藥一車車向函谷關、洛陽前線運輸。

數日後,夏侯嬰帶着龍牙特戰團趕回洛陽來,重整龍牙部隊,先天的五千戰士,如今只剩下三千六百多人,一千多人戰死了數次偷襲戰鬥和戰場上,於是夏侯嬰在後方正接受刻苦訓練的預備特種兵團戰士中挑選了一千四百人補充進去,張雲、葛離、程黑等副使、俾將全部回來嗎,充實了龍牙戰鬥力。

因漢室統一中原的步伐即將到了最後關鍵時刻,曹參、周勃、陳嬰等朝廷忠臣,掌握兵馬、工事的太尉、兵部尚書等部分文臣武將也來到了前線,與漢王共商滅楚大計。

洛陽城一座大殿之內,被龍天羽設置成臨時的指揮部,着急進入城內的文臣武將開會議策。

“諸位愛卿,眼下黃河以北已經全部統一,北衛、趙國、魏國盡數被清除,殷國投靠漢室,燕國地處邊疆,早晚也會依附大漢,現在中原唯剩下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洛陽以東的地帶,諸侯負隅頑抗,河南王申陽、衡山王吳芮、韓王昌三位諸侯王兵馬都不足五萬,戰鬥力有限,不足爲懼,漢室的強勁對手依然是楚國,有楚國撐腰,南盟軍的幾個諸侯纔會爲了自己的君王權位,不惜以卵擊石,做最後垂死一搏!”

“我漢室大軍伐楚大致兵分四路,一是北面由韓信帶軍封鎖黃河,適當時機渡河作戰,二是殷王彭越正率軍奔襲楚國後方,由齊地插入楚國,三是虞子期率領水軍沿長江順流下游作戰,最後一路就是我們這十五萬大軍,後續仍在調兵中,從河西、漢中、巴蜀、南越等再籌集一半兵力,達到三十萬衆,便能與楚軍正面開戰了,到時候項雲四處奔波去迎戰攔截,陷於被動中,這場戰爭,勝利者最後終究會屬於我大漢!”

“漢王英明!”

諸將抱拳齊喝,甲片鏗鏘,聲音渾厚。

龍天羽轉向諸葛玄奇問道:“我軍糧草可都備全?”

諸葛玄奇恭敬施禮回道:“稟漢王,糧草運來上萬石,輜重充裕,足夠二十萬大軍食用一年的,絕無問題。”

“軍備如何?”

周勃拱手道:“回漢王,由於漢中兵工廠掌握了脫碳鋼材的技術,火溫熔點也得到提升,鋼鐵質量遠優於半年前,這批新制造的兵器包括長刀、長戈、長矛都比以前使用的兵刃強出不少,大約有五萬件,昨日已經給先鋒軍率先替換,半月後還會有十萬件兵刃送至,到時候我軍戰力必然再度提升。”

龍天羽微微點頭,糧草和軍備全部到位,戰爭就勝券達到一半了,他繼續問道:“火藥這次帶來多少批量?大炮多少門?”

曹參拱手說道:“火藥拉開十車,至少有一萬斤,火炮三十門,雖然還不能完全依賴炸藥和火炮取勝制敵,但攻城掠地、衝鋒陷陣,它卻能發揮巨大作用,任憑漢王調用!”

龍天羽神色肅穆,眼神高深莫測,半晌道:“統一天下靠的是絕對勢力,如今我們國富民強,軍械先進,經濟發達,兵馬強悍,在各方面都勝於諸侯和楚國,即使他們聯手,也無法阻擋漢室統一中原的步伐,諸將聽令……”

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一章 登基大典
第九章 箏藝無雙第三章 慘烈鏖兵第八章 泛舟談情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一章 大權旁落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五章 君王之勢第三章 張良用計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一章 真龍天子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五章 才女心碎第一章 逃亡開始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八章 魔教之行第八章 春心蕩漾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十二章 火藥威力第十一章 不擇手段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二章 相愛知心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八章 風雲前夕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追殺漢妃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二章 三箭退兵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四章 血氣沖天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五章 皇后領兵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四章 天圓地方第五章 生擒季布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十章 芳心已亂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九章 戰捷頻頻第九章 龍鳳呈祥第九章 紫氣東來第四章 龍虎對峙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七章 良宵苦短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七章 多情自惱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一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