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蘭關破

三日後,匈奴再次聚集大軍,投入了十五萬甲騎,而西域諸國共投入了五萬,組成了二十萬大軍,列成數十個陣列向着賀蘭關逼近,兵臨城下,雲梯、衝車、投石機、弓箭手全部排列好,由於這次有備而來,在賀蘭關外密密麻麻、浩浩蕩蕩聚集,士氣騰騰,寒光朔動。

西域人精通工匠之術,軍中能人巧匠亦不少,建造攻城的器械格外奇特,而且時間雖短,但就地取材,打造了數十幾架投石機,排列在城外,萬事俱備,只等冒頓單于下令攻城。

賀蘭關巍峨聳立,城頭城內佈置好密集的甲士和弓箭手,由於按照事先漢王的軍令,大部分兵馬已提前撤出了雄關,只剩下了先鋒軍和左路軍共五萬多人,其中騎兵五千,弓箭手一萬,甲士三萬五千人,要對抗二十萬大軍,人數相差四倍多,兵力懸殊。

“這一場仗,雖然不必死守到底,但我們一定堅守一個時辰,最大限度地削弱敵軍主力,逼急匈奴,讓匈奴的單于和將軍發怒,一路追擊進入青銅峽,我們纔算真正完成任務!”陳郗作爲守軍的最高官職武將,望着城下密集的敵軍,轉向身旁的諸將說道。

樊噲手持長矛,身材魁梧,一襲厚重的甲冑,指着城外的匈奴,大笑道:“這羣鳥人,還敢來犯我大漢,今日讓樊爺爺我先殺他一半,剩下一半在引入峽谷不遲!”

“樊將軍,不可,漢王有令,不可強行留守,只要奮力阻擋一個時辰,用盡箭矢和火器,我軍就立即丟城撤退,引匈奴入峽谷!”陳郗聽到樊噲要冒險硬戰,擔心起來勸慰道。

樊噲哈哈大笑道:“軍令在身,灑家哪會不遵守,還不怕被漢王砍頭嗎?只是在撤離之前,定要給匈奴點顏色,多殺一個是一個,兄弟們,咱們站在最前線,就是撤也要痛擊匈奴,惹怒匈奴,等會開展,弓箭和火器給我猛點,衝上來的匈奴,都不要手軟,砍死這羣王八羔子!”

“喏!”其它將領聽着有趣,也都紛紛附和起來,情緒高漲。

就在這時,沉重的長角吹起,戰鼓擂動,匈奴陣列已經開始點將了。

“進攻——”

匈奴谷蠡王博爾術大吼一聲匈奴語,整個陣營沸騰吶喊,隨後馬蹄聲開動,數萬先鋒軍甲騎開撥了,瞬間馬蹄聲如雷滾動,塵煙四起,在陽光下彷彿如狼煙直上,形成烏渾的雲朵向城關城頭壓迫過去。

“匈奴發動進攻了,全體將士,準備迎敵!”樊噲嗓門極大,吼聲如洪鐘,傳盪開來,整個雄關的將士似乎都能聽到了。

“鏘!”所有漢軍將士拔出了刀劍,拉好了弓弦,只等匈奴進入戰圈了。

“遠程強弩,發射!”陳郗看到匈奴甲騎已經進入了兩箭之地,達到了遠程車弩和強弩的範圍,開始下令回擊。

匈奴以騎兵見長,在攻城的時候,也充分利用騎兵的速度,等騎兵以奔雷之勢衝擊過去,抵達城下的時候,再進行攻城戰,眨眼即到,這樣可減少敵軍弓箭的射擊次數。

“蓬蓬蓬——”城頭上車弩和強弩振動弓弦射出,破空疾響,威力驚人,瞬間無數大弩箭矢從城頭城內飛嘯而出,密集如雨,狠狠地射入了城外正奔襲而來的匈奴騎兵。

在強弩的密集射擊下,匈奴甲騎剎那間人仰馬翻,由於奔跑快速,慣性太大,受傷的戰馬和被摔傷壓傷的匈奴騎兵痛苦地滿地打滾,但他們並沒有痛苦多久,因爲後續源源不斷的騎士又衝了上來,把他們踩在了腳下,無可避免地喪命了。

城外馬羣的騷動對同類是有感染性的,周圍戰馬全部發瘋似的嘶吼、狂奔,但匈奴韃子的騎術高明,駕馭着戰馬衝過了一箭之地,在弩箭之下,並沒有潰敗下去,而是朝着城門口奔襲殺去。

同時匈奴韃子也都紛紛挽起弓箭,朝着城頭射去,弓弦錚鳴,利箭如雨相互射擊,後面的韃子和西域徒步甲士,推着投石機和衝車,接近了城牆下,組織進攻。

“殺——”

匈奴和西域勇士咆哮着,靠近了城牆,架起雲梯就往城頭搭,而城頭上漢軍將士,舉起礌石和滾木就往下面密集的人頭砸去,慘叫聲不絕餘縷。

樊噲揮舞着長矛身先士卒,在城頭抗擊匈奴,矛舞如風,臂力驚人,猛如虎狼一般,口中大吼道:“將士們給我殺啊,抗擊匈奴,保衛漢室——”

他後面的漢軍精銳受起鼓舞,也都卯足勁兒,揮舞着刀劍槍戈阻抗着敵軍的攻城,一時間兩軍交鋒,肉搏戰開始了,兵器交擊,血光沖天,人頭滾地,斷肢橫飛,鮮血再次洗刷着城牆。

城外三裡處,匈奴中軍之位,冒頓單于望着城頭交鋒的場面,輕嘆道:“今日我軍幾乎投入了全部精銳,如果再不成功,恐怕會大傷元氣了!”

右賢王須卜轂拔在旁進言道:“單于,這漢軍雖苦苦堅守,但縱觀今日攻勢來看,對方的反擊要弱了很多,看來漢軍的力量也有所銳減,不可能守住多久,加上我軍今日投入了數萬硬弓箭手和投石機,專門攻擊牆築,只要能撕開一道豁口,漢軍就會大敗而歸!”

冒頓單于點頭道:“希望如此吧,來人,傳令大將哲別、扎桑帶軍三萬,爲第二路大軍,準備增援攻勢,一刻也不能給漢軍喘息的機會!”

“嗨,單于——”

兩員匈奴大將前去點兵,頃刻之間,第二波大軍開動了,繼續增兵,向賀蘭關施壓,萬馬奔騰,衝鋒陷陣,那股威勢驚天動地,殺氣和戰意翻騰滾滾。

漢軍將領陳郗站在城樓內指揮全局,發現匈奴大軍再次衝擊而來,人數已經接近了十萬衆,正是守城壓力最大的時刻了,如果抗不住,瞬間就會被敵軍反撲,以壓倒性優勢佔據賀蘭關,到時候誰也撤不走。

“傳令,投放火器!”

漢軍神機手聽到軍令,點燃了火器雷管,利用火箭和投石機往城外的上空呼嘯投出,隨即就聽到轟轟轟一陣爆炸聲響,沙石橫飛四野,匈奴西域勇士的哀號聲、戰馬受驚嘶叫聲交織在了一起,硝煙滾滾,火光燒起。

到處都是奔馳的火馬、如蝗般飛竄的火箭,爆炸的火光熊熊燃燒,無數的匈奴人被颳倒踩傷,奔竄的火苗燃燒了他們的頭髮、衣服,淒厲慘叫絡繹不絕;爆炸點四處潰逃的人羣,成了城頭上弓箭手的活靶子,無邊的箭雨伴隨着漫天硝煙火苗,使真個戰場蒙上幾分悲壯和慘烈。

“殺殺殺——”

漢軍將士們個個臉色通紅,看到無數的匈奴韃子炸死在城下,他們眼中閃爍着兇狠而又興奮的光芒,沒有收到撤退的軍令前,這些鐵骨錚錚的大漢男兒,寧死都不肯退一步。

“大破匈奴日,男兒建功時!”

城頭城內五萬留守的漢軍士卒,越戰越興奮,每殺一個匈奴韃子,都是賺的,都是在爲大漢立功,一起大吼着,氣勢磅礴,迴旋在整個賀蘭關。

城外西域投石機朝着城牆內投石,也傷到了不少漢軍將士,匈奴攻勢絲毫不減。

就這樣雙方精銳激戰不休,一刻未停,持續一個時辰,喊殺聲和兵器戰馬混合成一股無垠的巨響,一撥又一波的人潮和兵器在相互傾軋着,根本分不清哪一方的將士在吼叫了。

“陳將軍,時辰到了,該撤退了,雄關有些危及了。”副將酈琰披着甲冑進了城樓,向着陳郗稟報軍情。

陳郗眉頭輕皺,望着城樓下密密麻麻成千上萬的人馬前仆後繼地攻打着雄關,兵器寒芒耀眼,微微點頭道:“傳令,左路軍人馬步兵先撤,弓箭手在中間掩護,先鋒軍與騎兵斷後!”

“得令!”酈琰仗劍出樓,前去傳達軍令,頃刻,城內的左路軍開始向隴西方向的賀蘭峽谷深入撤去,走時故意佈置好現場,擺出慌亂敗走的樣子。

最後剩下了樊噲帶領的先鋒軍,經過幾番廝殺,只剩下一萬餘名將士,仍誓死抵抗着潮水般敵軍。

“樊將軍,快撤吧,時辰到了!”

樊噲橫矛站立,渾身血跡,加上他粗獷的外表,如同淤血煞神一般,冷哼道:“他孃的,今日算是便宜這些鳥人了,樊爺爺就先撤,等匈奴中計後,再掉過頭收拾他們,傳令,撤!”

留守的漢軍慢慢向後撤退,第一波匈奴終於佔據了城頭,繼續向城內壓制下來,在後面追殺敗走的漢軍將士,與此同時,城門也被撞開,硝煙滾滾之中,匈奴韃子高舉着滴血的彎刀,彷彿奔騰的洪流,瘋狂涌入賀蘭關內。

“單于,快看,賀蘭關被攻破了,咱們贏了!”須卜轂拔興奮地喊道。

冒頓單于也怔怔地望着賀蘭關城破的一幕,半晌哈哈大笑道:“我們草原上的狼,是不會輸給中原蠻子的,這一仗,關係的草原的興衰,更關係到西川的存亡,失去了賀蘭關,漢軍只能退守隴西長城了,只要長城再破,漢室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哈哈,來人,速傳令下去,全線進攻賀蘭關,不能讓漢軍再奪回去!”

“嗚——”沉重的號角吹動,匈奴和西域大軍開始全線進攻了。

賀蘭關破,漢軍數萬精銳先後撤入賀蘭峽谷,這峽谷一直通往隴西長城,河谷有寬有窄,是從祁山與賀蘭山一帶草原進入隴西長城的必經之路,長約十多裡,兩側山體茂密,岩石嶙峋。

陳郗策騎回撤,邊回頭張望,酈琰在旁道:“樊將軍就在咱們後面了,匈奴大軍正在追擊而來,只要匈奴單于帶兵進入了青銅峽,咱們就勝券在握了。”

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
第九章 曉峰生死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三章 生死攸關第四章 自強不息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三章 雲雨過後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三章 負荊請罪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十章 玄女救主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三章 墓穴生還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五章 破北盟軍第三章 美人設局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生擒韓信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七章 趙高之死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六章 龍鳳相遇第五章 夜半幽琴第五章 龍且搦戰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五章 衛營救美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章 難捨難分第十章 治國之論第八章 阿房宮毀第三章 真正交手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七章 收拾殘局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七章 悲傷愛情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八章 西楚出擊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八章 月下辭行第十章 雙龍難料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十一章 秦楚抗龍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七章 劍門出山第八章 江山血路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章 荒謬歷史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五章 創辦報業第四章 樓蘭古國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六章 蜀地殺機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一章 火燒眉睫第一章 晉級劍師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六章 殺人動機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