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敵入甕

龍天羽料定山谷之間必有伏兵,命人取來筆墨紗帛,揮筆寫道:“爾等陰謀,吾已識破,今時改道行之,若再埋伏於前,必取爾等性命!”寫完將紗帛條系在一股鵰翎狼牙箭上,搭箭上弦,嗖的一振,射在百丈處的一根灌木樹身,餘勁未消,嗡嗡作響。

普通弓箭射程不過三四十丈,鐵弩能及五六十丈,龍天羽不比常人,配用上等鐵弓,特製的箭羽,勁力與射程均已提高了一倍多,近來少有開弓,不但讓敵兵折服,即便連張良、張雲、柳詩詩、郭鈺瑩諸人,第一次瞻仰他的射術,無不驚歎佩服。

龍天羽遠望四處寂靜,悄無聲息,轉身跨上戰馬,朗聲道:“改道!”諸將精兵躍馬跟着,緩行兩個時辰,夕陽漸落,夜幕來臨,此時正值冬月下旬,前夜並無月光,周遭一片漆黑。

龍天羽揀個山坡腳下的空地安營紮寨,夏侯嬰、張雲尋思行軍設營,選擇地形頗爲重要,此處三面山坡,一處闊口,本就易被敵軍堵截,如宰囚籠虎羊,二來不宜選低地,若伏兵銜尾追來,居高衝擊,勢如破竹,卻不知主帥智謀過人,何以犯此錯誤。

樊噲則想:“主公曾言闖谷不是,繞走也不是,此刻改道尚不如提先改路行之,不是可省去許多腳程麼?”諸人雖對龍天羽敬若天人,仍不免略有疑問,但素來聽命行事準能破敵,相信他既這麼做必有深意。

營寨安置妥當後,龍天羽召來夏侯嬰,命他帶領二百精兵趁黑在三面山坡處挖壕溝築壘,能容下三四百人藏身即可,夏侯嬰微微一怔,隨即會意,猜到有戰事將至,領命後出帳選了二百精兵前去行事。

龍天羽召來樊噲、張雲二人,吩咐前者帶百餘人前去砍伐一些易燃的樹幹,截成滾木,將從壽春帶來的火油澆上,堆放在空地入口的兩旁高地,命張雲帶兵把行李和食物移到山坡之上,當然必須悄然行事不可喧張。

跟隨他而來的五百士卒均是黑甲軍中挑出的精銳,擅長夜戰格鬥和潛行偷襲,不過一頓飯的工夫,諸般任務均已辦妥,龍天羽從峽谷口折回換路時,早在一路留下暗哨,觀察着谷中動靜,果然待他們走後,伏兵騷動,大罵晦氣。

夜已將半,有探子回報,說伏兵整軍後正向這邊偷襲而來,龍天羽點了點頭,命令衆人將戰馬奔到遠處的密林中,同時帶詩詩、鈺瑩三女與數百精兵蹬上山坡,藏身土溝壕壘之內,等候敵人的到來。

張良在旁低聲道:“賢婿,這招‘請君入甕’之計果然妙不可言,化被動爲主動,事先誰又能想到?”

夏侯嬰問道:“爲何主帥料定敵人必來偷襲,而不是繞路埋伏我軍呢?”

龍天羽微笑道:“我也擔心敵人狡猾不肯中計而是繞路埋伏,那咱們也無計可施,故此用書箭激上敵人一激,揭發他們的下一步將走之棋,敵將發覺計謀受制於人,埋伏於前也不能收到奇效,而前方地勢平坦,不利伏兵,若是正面相鬥,誰也不敢接我的鐵弓箭羽,敵軍心存卻意,自是不敢正面交鋒,唯有借兵力優勢趁夜偷襲,那我的箭術再精便射不到敵將,威力有限,也不用過於懼怕了,由此推斷,來者不是項羽之兵!”言下之意自是李園、項梁派出的人了,只是礙於郭鈺瑩的親舅,不便明說。

郭鈺瑩冰雪聰明,聽丈夫話中之意,已猜到大概,幽幽嘆了一口氣道:“夫君如此爲人家着想,瑩兒心存感激,只不過舅舅行事如此,讓咱們再無餘地,鈺瑩出嫁從夫,自然要站到夫君這一邊了。”

張良、夏侯嬰、張雲等人不僅佩服龍天羽計謀之深,更讚歎郭鈺瑩的大義斷親,並不像一般少女是非顛倒,不識大體,龍天羽心中嘆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一輪下弦月甫掛夜空,月光靜謐淡淡柔光,龍天羽坐在壕溝中,觀望遠處動靜,三女依靠在他身旁,月光映照之下,顯得格外清麗嬌美,夏侯嬰、張雲、樊噲各帶兵候命,準備備戰應敵。

過了半個時辰,遠處馬蹄聲起,敵人意在偷襲並未點着火把,朦朧中瞧不清人數,敵兵行動迅速,不一會又近了數裡,逼近已方營來,聽着蹄聲陣勢,少說有三千人左右,否則也不會有恃無恐,來犯龍天羽的虎威。

又過一陣子,前排騎兵率先趕至,隨後步兵跟上,列好陣勢,令旗一揮,馬嘶人嘯,吶喊聲起衝進了營地,哪裡卻見對方一兵一卒,正當衆人狐疑之時,龍天羽一聲令下,箭如飛蝗,黑暗中藉着營火微光,居高放箭,一時把敵人當作了活靶子。

敵將登時中計,下令撤退,這時樊噲在進入山坡投下滾木,切斷了敵軍首尾相連,幾枝燃火的羽箭射到滾木上,頓時火光沖天,隔絕了出口,許多步兵借盾牌擋箭,向山坡衝下,張雲則率兵投下滾石,衝鋒的士卒腿腳受傷,吃痛倒地,立時便被箭羽射中死亡。

一名敵將躍下戰馬,混在人羣中,發號施令,叫人以盾牌擋住箭羽,等鵰翎射光再行反擊,龍天羽聞聲辨位,搭上三枝狼牙箭,鐵弓拉滿,嗖嗖嗖三聲齊發,一枝將敵將貫胸透入,另兩枝分射他身旁兩名護衛身上,敵軍缺了指揮,更是慌亂不堪。

外面仍有一千人馬,若從山坡抄上,反擊龍天羽數百人,勝敗仍未知數,偏是敵軍此時無將指揮,軍心動搖,何況素聞龍天羽威名,見已中埋,哪裡還有反擊的想法,能逃命已是福澤恩厚了,不理營中士卒,掉馬飛馳逃散。

坡上幾輪箭羽滾石,已將偷營的兩千人射殺了大半,餘下幾百餘人,或傷或殘,棄甲投降,龍天羽不忍大開殺戒,派人看押俘兵,拉來幾人拷問得知,這些人大多是降伏壽春的秦兵,命如草芥,便派於此埋伏龍天羽一干人等,而射死的將領乃項梁手下的一名部將。

龍天羽早有所料,命人善待俘虜渡宿,另擇山坡高處搭帳睡去,翌日清晨釋放了降服的士兵,每人分了些盤纏,各遣散流放,不在話下。

張雲領人牽來馬匹,衆人上馬疾馳,順利穿過峽谷,翻過幾座山嶺,離長江不過幾十里路的腳程。

夏侯嬰、樊噲、柳詩詩以及數百精兵於昨夜一仗大勝,路上談笑歡呼,人心大振,均對主帥智謀佩服不已。

龍天羽心中一嘆:“昨晚不過剛開場而已,一路荊棘難料,何況不知郭府的家將是否順利運送兵器到江邊,準備好了船隻沒有?下一步局又該如何解法呢?”凝神間,天際鳴雷一聲,頓時降起冷雨來。

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
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九章 破月兒身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一縷香魂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四章 劫數天定第六章 良師益友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二章 大戰爆發第十章 滅冥攻略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三章 犯我者誅第二章 作壁上觀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一章 五行學說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一章 萬里長征第一章 孔雀王朝第三章 臨時主帥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四章 西楚刀君第一章 各有所計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十一章 琴動紅顏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十二章 突破劍宗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八章 男兒殺氣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一章 戰爭來襲第六章 西征開始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六章 二鳳侍龍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六章 沼地患難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六章 神秘女子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四章 炸飛胡虜第四章 咸陽攻略第四章 賞雪談情第十二章 美麗誤會第六章 黃沙浸血第三章 浴血蘭溪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三章 迫在眉睫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八章 曲終人散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二章 半路截殺第三章 婉兒分娩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九章 聖女野性第三章 邪不壓正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二章 刻骨銘心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一章 外星飛碟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第十一章 韓氏一劍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