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參禪開悟

天力靈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爲了實現你真正的夢想而安排的最短路徑;如果你感覺好像這是在遠離你的夢想,這只是因爲你沒有看到全局。

參禪開悟,有兩種方法:一是老師直接接引,一是參話頭。直接接引,是和你的空性相契合才能接引,當學生準備好,老師就出現了,但是這需要機緣。第二,是參話頭。參話頭看着簡單,也確實簡單,但也確確實實的深厚。所有的諸佛菩薩皆因此而得智慧、得覺悟、得成佛。那無非就是無念,這就是禪宗的三宗旨。

無念,是利用參話頭做到無念。不是利用參話頭,想出什麼有唸的東西來,這就錯解了參話頭。不動推理不動意識,只有一個疑情。疑情,就是我想知道“無”是什麼,就盯在那裡就行了,並不是推理“無”是什麼。你這樣推理下去是沒有用的。因爲人的意識無法測度真正的心性,無法能夠徹悟本來面目或佛性。

這個比喻,若以世人的世智辨聰以測佛智,猶如螢火蟲燒須彌山。我們人類所有的測度,你無法達到真正的徹悟,這條路本身是不通的,所以再去推理也推不出來。因爲它不在原理,又在原理,所以常人無法理解。所以要拉回測度推理之心,把無字或你要參的話頭拿得住,那是不是就無妄念了呢?拿得住就叫無妄念了,不是你拿着它去做推想。

你做推想,叫“迎”,主動想出的叫“迎”。“隨”是說身邊發出的所有的聲音和身體的任何觸動,如疼痛、癢等,只要心動,你的念頭被它牽扯走了。這都叫隨。所以一個“不迎不隨”本身,就是參禪的真正定力。有那個不迎不隨,那就是如如不動。你不管這個話頭將來會得到什麼。只要得到如如不動,你想想你做事就是不是專一了。就不會被環境所動了。這個功夫本身就浸透着大智慧。這種大智慧在禪堂裡直接讓你起用,直接讓你去做練習,就沒有任何囉嗦。所以不迎不隨是要我們掌握的。甚至你到了參話頭時候,你起了境界了,看到什麼了,仍然要不迎不隨,只管打坐;按照祖師的說法。叫“不管它”,不管它,是指不管其它的境界,只管你的話頭。

話頭拿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你在心裡面把“無”字提住。所謂的提,是怎麼提呢?一是不斷地在心裡面念無、無、無……可以幫助提醒。無字與念沒有關係,讓“無”不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只要“無”字不跑。就是你的本事,甚至把全身的力量用在“無”字上,如抱石投江,如龍御珠,游魚不顧。就是你全身心一定都在無字上。沒有第二念,甚至連無字都是一個很難說的一個無字了,和虛空連成一片,這時候和無字合而爲一體。你不知道無是誰,不知你是無還是無是你。這個時候才叫把話頭真正的掌握了,你行走坐臥都在其中,這個也叫打成一片。這個時候才方有好消息。

所謂“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沒有念頭死的過程,你不要指望在裡面能參出什麼東西來。所以你先別管自己參出什麼來,先讓自己的念頭能咬住、提住。所以先不管你有什麼結果,這幾天用盡本事把無字拿住就可以了。

從無念入手,還要從無相中破除執着。你爲什麼做不到無念?有的時候就是因爲有相所致的。你認爲我有身體,你認爲有生命,你認爲一切都是真實的,那麼就沒有真正在話頭上受益。當你不知道一切是無相的時候,那麼你就會被外界所動。想想你參話頭的時候,你和話頭合二爲一。還有什麼呢?山河大地都沒有了,你的身體也沒有了,這個時候你再去感受,一切都是生滅法。

所以這個話頭拿住了,正如大師所講,把一個話頭拿住,那就是生死自往來了。當話頭拿着的時候,還有生死否?因爲一切境界都不住,你才能做到自己臨終的時候,抓住一個話頭直接往生。所以話頭是了生死的方法。不要認爲我是要猜出什麼是無字來,不是猜出什麼來,是拿出這個功夫真正做生死之主的。它不是開玩笑的。只有參過話頭參了十幾年的人,才知道它的力量是什麼,一旦你有這種力量了,人生做什麼都可以做,因爲行走坐臥都在其中啊!

我經常去坐飛機,從來沒覺得自己有等飛機的時候。其實坐車,或塞車,都是把話頭一提,時間啊,只能成爲你修行的一個機遇,而沒有感覺是在等待時間。所以人生的幸福莫過如此。

你想,只是掌握了一個話頭而已,你贏得的是整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在你的眼中,在你的體驗之中,永遠是平平常常,沒有時間的羈絆,你也沒有寂寞的時候。所以值不值得練習呢?所以我們想去找快樂,其實快樂就在當下。所謂的當下就是你的念頭,你能夠把它提得起。

修任何法門其實都在一心上。所以說,道生一,或者老子講:守一爲天下式,你明白了一,萬就知道了。你一不知道,萬永遠不明白是什麼。所以這就是人們老是容易做玄妙想,不踏實。無非就是一個一,這就是個試金石。在“一”上下不了功夫,就沒“二”,沒有“二”,當然也就沒有“三”。沒有“三”就沒有萬物。所以一輩子什麼也做不出來。而這個“一”是恆長的“一”,它不是一下子的“一”。我們都把它理解成一下子的“一”。偶爾抓一下,就認爲是“一”了。你永遠把它做一個恆長,那就是寂靜無爲,那就是打成一片,那就是一心一意,那就是專一,那就是清靜無爲,還有什麼呢?說了半天清淨無爲,無非就是個一心。除了這個,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是清淨二字。

清淨不是沒有聲音,沒有熱鬧。因爲這個大千世界它的生機無處不在。你能斷了它的聲響,你能斷了眼耳鼻舌身意生出的色聲香味觸法嗎?是斷不了的。你只能以色身如一,色聲香味觸法就動不了你了。這叫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是沒有這些了,是在你的話頭,它們動不了你了,叫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啊!怎麼可能是沒有這些東西呢?所以人們理解以爲,我不要這些聲音,我不要人動,我不要人靜,就在那起煩惱了。你一起煩惱就起了幾個心?起了無數個心,所以無數個心就帶來了無數個煩惱。於是乎,就有無數個生死輪落,就有我們的百劫萬劫輪迴。簡單嗎?而這個必須參禪一一透過,才能了知,不是用嘴說的。因爲這個“一”它不是道,它是一個讓你真正進道的不二法門。打成一片了,才能悟得空性。禪門叫“打得念頭死,方得法身生”。說一千,道一萬,就是用心一處,無事不辦。就算企業培訓、什麼學習啊,那就無非是比誰能夠用心。用心就是專一的意思,就是你專在此中,自然能夠通之。就古人講的“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天地都爲之動”。就彷彿是一個念頭一樣,如果你總是動這個念頭,就相當於你是一個散光,只能照亮,不能左右物質和時間空間。但如果變成激光,它就可以改變物質現象。無非是一個散一個聚,都是這個能。

心量無涯,那麼怎麼用呢?無非就是你怎樣能把它收住。我們收住了要幹什麼呢?還是用它來悟道的。所以佛說,“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心可以改變萬物,那麼如何改變萬物?還是我們的用心,就是專一。當你用心一處的時候,真正達到純一的時候,你的呼吸其實都停止的。所以,我們單是體驗一個專一,也就是參話頭,裡面就有無窮無盡的體驗。你真把話頭參進去了,絕對呼吸是停的。

爲什麼參禪的人,不跟你講口頭禪?因爲口頭禪是沒用的。腦子裡思索的東西是沒用的。當你真正用心一念的時候,你又不是在一念裡了,是要證得空相,也叫空性。真正用心一處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你的一點會和世界連成一體。沒這一點,你就無法和世界連成一體。你只能在一點上做文章,或在多點上做文章,你成不了片。你真正深入到一點的時候,真到了絕然的點上的時候,那這個世界豁然就成了一個整體。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空性。空性不是空了。所以爲什麼要證得空性。而在空性上,一切對你產生的影響,我們叫無住。一切你看到的,在永恆的狀態下都是虛幻的,眼耳鼻舌身意在它面前全是虛幻的。相對於永恆的空性來說,一切的變化都是虛幻的。

哪怕我們看現在這間房子,站在一萬年以上的時空來看它,它就是虛幻的。所以當你接近永恆最近的時候,看一切皆如幻。而沒有接近永恆,你就認爲一切皆有,你就會被它粘連。所以我們會被情、愛、慾望、名利,被我們色聲香味觸法動搖了。還是在那“一”點上沒有用足功夫,還是在那“一”點上沒有突破到真正的永恆的空間裡,也就是空性裡。我們才被眼前的東西看見的東西障住了眼睛。

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40章 合一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6章 佛陀6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51章 超渡自己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2章 我是誰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4章 佛陀4第90章 慈愛冥想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2章 渡5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90章 慈愛冥想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2章 我是誰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4章 活在當下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85章 四梵行4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83章 四梵行2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90章 慈愛冥想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34章 布財陣1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4章 夢魘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74章 性與金錢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
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1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11章 神奇的催眠術第5章 畫在紙上的花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14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第14章 佛經與外星人2第23章 接納疼痛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40章 合一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6章 佛陀6第25章 處理情緒之痛第51章 超渡自己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77章 內在財富與外在財富1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73章 靈魂伴侶與緣分第53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2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22章 我是誰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74章 世間八法1第5章 牌坊林的秘密1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章 可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第109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1)第26章 夢靈解讀吸引力法則第68章 慈悲喜捨(1)第113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1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15章 短暫的美容顧問生涯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三 卷前言空靈第13章 一位求助者的難言之隱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30章 財由心收4第4章 佛陀4第90章 慈愛冥想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81章 愛是內在的花開第33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第1章 文戰精靈女兒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章 成爲心理諮詢師第12章 渡5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90章 慈愛冥想第15章 不可忽視的陰性能量2第32章 家有網癮孩子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22章 我是誰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20章 用自性之光照亮自己第4章 活在當下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2章 孩子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第18章 靈性修煉與從商第55章 附體現象探秘1第三卷二十二章 輪迴6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1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85章 四梵行4第3章 靈性修行週期第83章 四梵行2第1章 成長一個教師,幸福千萬個家庭和孩子!第71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90章 慈愛冥想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41章 培養陽光寶貝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40章 親子之爭戰可以優雅地進行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100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31章 新年大聚會第34章 布財陣1第35章 你所尋求的一切皆在你自己身上第23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3第52章 化解前世的恩怨情仇第4章 夢魘2第26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30章 人間好時節第3章 農村奇異的野丫頭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89章 休學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74章 性與金錢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24章 別讓別人的言行綁架了你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