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祭司頭顱

一會兒後,童貫自簾子裡走出,站在平息靜氣的衆人面前,接着大聲對趙良嗣、馬仁範這對難兄難弟吼道,“這滅門的罪你倆是服也不服?”

趙良嗣當即腦袋靈光下,咕咚聲將其磕在石板,血汩汩地往外流,又擡起來,對童貫哀聲喊到,“良嗣知罪,但現在殺我趙良嗣也是空污公平王和童相的刀刃,不如讓某的待死之身爲我皇宋再盡份力氣,某願再向拂菻蠻夷的營帳裡一行,若能簽署讓公平王全身而退的和約,屆時要殺要剮悉聽諸公尊便;若有辱使命,不用諸公下帖子,良嗣當即自裁於蠻夷的營帳內。”

這下呂頤浩等人憤怒地站起來,急忙請求公平王不可放趙良嗣去拂菻人的營地。

但童貫卻拂袖質詢衆人,“現在除去和議,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公平王剛纔和某說了,他先前抱恙登堡寨樓宇,曾見到我軍將士血戰的悲壯之景,當即淚如雨下,深愧西征一路來多負諸大夫、將士,而現在再戰下去,算將士靠着一腔熱血忠膽能不離不棄,但公平王實在不忍見所有人空殺性命,拋屍荒野。”

說着說着童貫也忍不住哽咽起來,在場的諸位將佐官員更是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隨後童貫仰起面來,將淚水用袖子擦拭幾下,“罷了罷了,莫效楚囚新亭對泣之態,從馬直這支隊伍雖然草教日閱不停,但這一路以來,戰事多由其餘諸軍擔當,從馬直多於公平王身側擔當警護之責,對實際戰陣生疏露怯也是在所難免的,而今時局緊迫,諸公在此事也不必窮治深究了,各留一步。”

童貫這番話也等於是給這事最終下了裁斷。

這番話說出來,實則也代表大公平王的姿態,此外童貫貴爲西征六軍的軍事指揮者,雖然有不少人對他的行爲多有微詞,但一旦到了權衡決斷的時刻,他還是說一不二的,因爲沒人能代替他的角色,充當這支軍隊的主心骨。

說完這話後,呂頤浩等人也不再作聲,童貫走下臺階,親自解開趙良嗣和馬仁範的繩索,恨鐵不成鋼,“趙良嗣,你說到得做到;馬仁範,馬堡寨若是有危急,你得豁出命來保全公平王和諸公的安危。記住,從現在起,你倆的命都在我童貫手裡,只有塵埃落定後,我童貫再決定還不還於你。”

趙良嗣當即擡起臉來,望着恩相,接着對着公平王身前的簾子,連叩三記響頭,大呼道“取某的朝服來,天國使現在即要出營!”

“你居然還活着。”三個時辰後,當趙良嗣出現在高的御營內後,自睡夢裡起來接見的高看着臉血痕猶然的趙良嗣,半開玩笑地問道。

但這次趙良嗣沒有過多的奴顏媚骨,他很乾脆利落地請求瓦良格皇帝,“公平王殿下遞交來第四封國書,承認戰敗,並且願降服於拂菻皇帝陛下,請陛下軍隊開一面,放公平王退回烏滸河以東,爲表誠意......”

說着,趙良嗣也打開了身側的匣子,裡面當然也是顆血淋淋的頭顱,白髮蒼蒼,高鼻深目。

“此是景教大威德祭司的首級。”

“這又何必?”高皺着眉頭。

燭火裡,聖妹披了絲袍,裹披肩,隱在帷幕後有些緊張地聽着皇帝和宋使的談話。

“這次雙方大動干戈,絕非公平王本意,幾乎全爲大威德祭司攛掇唆使。”趙良嗣俯首快速說到,找到個背鍋的死鬼。

但高何等機敏之人,他直接詢問趙良嗣,“大公平王是否皈依景教?”

“絕無!”趙良嗣斷然否認,“不過景教徒滿布河到思蓮(敘利亞)的通道諸處,深知拂菻、富浪、波斯、報達(巴格達)諸國之內情,所以公平王才用其爲嚮導而已,公平王本人篤信佛道之學,怎肯信海西蠻夷的道統?”

皇帝倒哈哈笑起來,反正他本人骨子裡也是個無信論者,接着高問到“現在斬殺大威德祭司謝罪,爲何先前對朕在國書裡多出粗鄙不堪的挑釁之語?”

“那是因爲皇宋西征以來,屢戰屢勝,諸多敵手往往一封國書叫他拱手來降,而大威德祭司又從讒言道,拂菻國自而下多爲膽怯之輩,話說得越大,越能鎮得住。”

“原來是切香腸般的恫嚇訛詐!貴宋此種外交手腕雖很好,奈何武力後盾卻配不。”高嗤笑起來,“可若是公平王的後援來到後,他會撕毀和約嗎?”

“絕不會。”

“貴方有後援嗎?”高突然發難。

趙良嗣臉色慘白,但守口如瓶,不置可否。

“若貴方無後援,爲何不直接佔據河之地長久經略,非得犯險渡河入侵呼羅珊和伊斯法罕!”皇帝繼續追問到。

趙良嗣汗如雨下,只能跪下不斷頓首,哀求高道,“挑唆兩國歡好之賊已被斬首,央求拂菻大皇帝陛下不計前嫌,公平王及麾下而後願爲陛下前驅藩籬,充當兩國和平交往的東道主。”

高雙目發光,指着趙良嗣說,“這謎底你不說,朕怕是也知曉了十分之八了。趙良嗣你不如及時在這裡投靠朕好了,免得和大公平王一起殉葬,以後朕將奧克蘇斯河東岸一片土地封給你和郭藥師,充當羅馬帝國的一支客軍,豈不爲美。”

可趙良嗣卻放聲號哭起來,絕不答應高的邀請,只是將國書奉在手裡,只顧雨點般地猛烈叩頭,直到鮮血淋漓,頭冠盡毀爲止。

這悲慘的景象,連帷幕後的卡貝阿米婭都有些難受起來。

但她卻知道,高這種人物,或者說得確切些,這種掌控帝國的梟雄,是不會同情大公平王的。

不過起碼高還保持了強者的誠信,他很坦率地告訴趙良嗣,“也許困守堡寨的你們還不知道,在阿穆爾城下耶律大石已經叛離了貴方,殺死了劉延慶將軍,投向了朕。”

這下趙良嗣停止了叩首,他的眼神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變得絕望冰冷。

“阿穆爾、扎姆、泰爾梅茲等諸處河岸要塞都已投降,也即是說公平王現在據守的莫夫城是死地,插翅難飛。”皇帝又補充了這句話。

此刻,衛士突然掀開帷幕,引了個人走入進來,“陛下,萬不可與公平王議和罷戰!”

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86章 金髮灰髮?第4章 歸國之人第87章 南風和鹽第95章 福音聖俸第51章 破障第98章 羅馬尼亞帝國樞密會議第6章 羣氓第8章 牧羊皇帝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65章 以劍扶犁 下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111章 Pronoia(上)第6章 大黑旗第87章 奧古斯都第21章 挑撥第15章 徒勞攻擊第13章 博希蒙德第91章 新的商約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19章 爵位之爭(下)第35章 理想之國第5章 慈愛之畫第13章 塞浦路斯的商約第93章 宣誓第85章 飛鳥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60章 巡營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101章 砰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43章 遺棄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40章 夭折的吉哈德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7章 青牛白馬第103章 解藥第53章 掃蕩的颶風第57章 五方陣第14章 皇帝的執拗第62章 憤恨之書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53章 挺進普魯薩第71章 大突襲第88章 教唆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45章 夜風暗鬥第80章 靈魂鼓手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106章 計中計第89章 帕克阿德第45章 新尼西亞第19章 急救第58章 世界之焚燒者第43章 處刑第90章 復古的品階第78章 軟肋第71章 第三條路第75章 洗地第57章 無義之戰第53章 與姐姐一起逃第86章 塹壕戰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45章 弭亂第60章 採購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22章 火器之威第12章 五分之一第86章 阿德萊德第8章 大土王伯丁第26章 鐵門堡第84章 新加冕人第74章 牽掛的怒火第9章 僅以身免第43章 滴鉛丸第81章 布穀鳥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79章 去國第13章 連襟第114章 海倫娜第64章 羅蘭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7章 奧古斯都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16章 交替進攻第47章 壁虎斷尾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20章 聖妹的退讓第45章 人選第62章 送冠
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8章 雄獅之冠(下)第86章 金髮灰髮?第4章 歸國之人第87章 南風和鹽第95章 福音聖俸第51章 破障第98章 羅馬尼亞帝國樞密會議第6章 羣氓第8章 牧羊皇帝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65章 以劍扶犁 下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111章 Pronoia(上)第6章 大黑旗第87章 奧古斯都第21章 挑撥第15章 徒勞攻擊第13章 博希蒙德第91章 新的商約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19章 爵位之爭(下)第35章 理想之國第5章 慈愛之畫第13章 塞浦路斯的商約第93章 宣誓第85章 飛鳥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60章 巡營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101章 砰第92章 劇烈動搖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43章 遺棄第104章 諸色秀髮之河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40章 夭折的吉哈德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7章 青牛白馬第103章 解藥第53章 掃蕩的颶風第57章 五方陣第14章 皇帝的執拗第62章 憤恨之書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53章 挺進普魯薩第71章 大突襲第88章 教唆第50章 發往錫諾普的信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45章 夜風暗鬥第80章 靈魂鼓手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106章 計中計第89章 帕克阿德第45章 新尼西亞第19章 急救第58章 世界之焚燒者第43章 處刑第90章 復古的品階第78章 軟肋第71章 第三條路第75章 洗地第57章 無義之戰第53章 與姐姐一起逃第86章 塹壕戰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45章 弭亂第60章 採購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22章 火器之威第12章 五分之一第86章 阿德萊德第8章 大土王伯丁第26章 鐵門堡第84章 新加冕人第74章 牽掛的怒火第9章 僅以身免第43章 滴鉛丸第81章 布穀鳥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79章 去國第13章 連襟第114章 海倫娜第64章 羅蘭第1章 悖論裡的選擇第87章 奧古斯都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16章 交替進攻第47章 壁虎斷尾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20章 聖妹的退讓第45章 人選第62章 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