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帝王的眼力

“你發誓不說出來的!”狄奧格尼斯也惱羞成怒,而後他反着雙手,握住了連枷,而後做了個十字形的扭動,就很靈巧地從“高文勒殺”裡脫身,轉過來,對着高文就是一腳——但高文的反應也極快,在狄奧格尼斯踢出來同時,他也對着守捉官猛踹一記。

雙方的腿,同時擊中了對方:高文個子高許多,一腳擊中了狄奧格尼斯的臉部;而狄奧格尼斯的腿要短些,只夠到了高文的腹部。

結果狄奧格尼斯倒着貼着修道院正殿的地板,滑出了好遠,“混蛋,瓦良格的紅肉雜種!”守捉官也顧不得在長公主面前保持顏面了,翻起身就取出了佩劍,一摸發覺空空如也:那邊高文手握剛纔從他身上抽出的佩劍,飛擲而來!

“啊!”這把佩劍就在安娜面前數尺之地,如道白光般掠過,嚇得呆在原地的長公主肩膀一聳,守捉官歪頭躲開,佩劍砸在了柱子上,火光四射。而後他看到高文又衝過來,撿起了地上的鐵連枷,心想不妙,便抽出套索,也對衝過來。

“去死吧!”高文怒喊着,揚起鐵連枷。

但連枷可以活動的鐵頭卻反着,徑自砸到了自己的臉,這次是左邊的眉骨,痛得高文又丟下了這個刁鑽可惡的武器,捂着臉半蹲下來。

“打他啊,守捉官。”安娜興奮地喊起來。

狄奧格尼斯的拳頭飛過來,高文吃了幾記,便側着躍了半步,躲閃開來下一個攻擊,接着舉起自己的拳頭,左右護住了臉面,並狠狠舒展起了反擊,勾拳自下而上,撩在了狄奧格尼斯的肋骨處,守捉官鼻子裡的流質東西全部飛濺出來,“瓦良格蠻子,你也不錯,繼續打他!”安娜完全進入了看戲模式。

接着,她看到高文繼續催動古怪的拳術,而守捉官則使起了保加爾摔角,兩個人招招到肉,讓她大呼過癮,“我本來以爲雄性武士間的搏殺,就像荷馬史詩那般恢宏優美,可是今天親眼看到了,才明白就像兇猛高昂的禽獸般,正是有種不可名狀的野獸般的美感。果然任何作品在見到實物前就動筆是件再愚蠢不過的事情了,至理名言,嗯,安娜的至理名言。”

最終落下帷幕的時候,是守捉官用套索,將高文像頭真正的猛獸般給套住了,兩個人扭在一起,倒在地上,誰都精疲力盡,但誰都是不肯放棄,血跡和嘔吐物播散一地,簡直壯觀妙哉。

“好了,你們不分勝負,都表現了戰士最勇敢的一面,可以分開了,那邊我父親的會談也應該結束了,我對最終父親會不會聯合法蘭克騎士很感興趣,你倆都隨我去好了。”最後還是安娜很大人樣地下達了最終的裁決,讓打生打死的兩位都沒了脾氣。

走出布拉赫納修道院的時候,狄奧格尼斯牽着套索走在最前面,鼻樑烏青,嘴角流血;高文的脖子和雙手都被捆住,兩邊的眉骨都破裂了,血把他的眼睛染得非常恐怖,晃晃悠悠走在了中間;安娜在奴僕們的簇擁下,舉着琥珀板和蘆管筆走在最後,旁邊還有兩個使女,一個端着墨水盒,一個端着印拓的羊皮紙卷,安娜的嘴在路途裡是不停歇的,她對高文充滿了興趣,至於守捉官,因爲可以接觸到的傳奇故事集實在太多,則實在是意興闌珊了,“瓦良格人,你們來到君士坦丁堡闖過的七處險灘,到底各自是什麼模樣的?”

“瓦良格人,聽說你們會用鹼水和木桶洗浴,能說說具體的情狀嗎?”

“喂,蠻子你回答我,你們是不是最喜歡黑眼睛的女子?”

“蠻子,你會生吃肉嗎?”

“蠻子......”

高文一律沒有回答任何她提出的問題。

待到河之廳堂門前的時刻,彼得最先出來,站立在了那裡,神清氣爽的模樣,看來他的訴求已經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待到他看到這副模樣的高文和守捉官的時刻,不由得嚇了一跳,但還未開口詢問時,安娜率先踏出來,“尊敬的隱修士,我的父親答應了您的請求?”

“是的,皇帝已經以他個人的名義,在基督像前起誓,必將與法蘭克聯合起來,爲光復聖墓而奮戰,並願意爲朝聖的騎士們提供一切所必需的物資、金錢、船隻與住宿。”彼得在長公主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和興奮。

安娜十分惆悵的模樣,但高文而後又聽到這個小女孩子喃喃自語,好像是寬慰自己,“莫急,光是父王一個人還沒法子做最終決定的,皇族御前會議、帝國元老參議員會議、牧首會議,還長着呢......”

“無所謂。”彼得的耳朵很尖,他朝着安娜鞠躬致敬,“一年後,三年後,還是五年後,我前往法蘭克鼓動遠征朝聖大軍的決心是絕不會動搖的,哪怕電閃雷鳴,哪怕風餐露宿,哪怕步履維艱,我一個城鎮一個城鎮集會佈道,羅馬城、勒芒城、蘭斯城、諾曼底和不列顛的鄉村,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是絕不會放棄這件事的,必須按照上帝的旨意,把它給辦成!”

這話讓安娜的小臉滿是震驚,她看得出,她面前的這個穿着粗布袍子,拄着木頭棍兒,瘦小而貌醜的老頭所說的話,是真實的——他不是那羣皇都裡養尊處優的富有院長或官僚,他也不是那羣跑到沙漠和山洞裡避開人世消極無爲的隱士,彼得是個真正的理論家、鼓動家和實幹家——安娜幾乎已經可以預見,自己和自己父親帝國未來所要面對的泥淖,但她又如此的年幼,是根本無法改變這艘龐大而老舊航船的目的地的。

“斯庫拉女妖所形成的大漩渦啊,請你遠離帝國和父皇的航船,天佑羅馬,神佑羅馬......”安娜不由得舉起了自己胸前懸掛着的聖瑪麗吊墜,禱告着。

良久,穿着紫袍的阿萊克修斯也慢慢在侍衛的伴同下,走了出來,他接受了彼得對他戒指的親吻,而後將安娜攬入懷中,最後皇帝看到了一條繩子上的兩位血人,微微吃了一驚,接着他帶着某種嚴厲的語氣,指着高文和狄奧格尼斯,對着侍衛們說,“誰能解釋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布拉赫納宮居然有粗魯的流血事件發生。”

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11章 諾曼金第88章 大公平王第84章 大石的“憐憫”第82章 三路第118章 沙漏墜地第84章 射表與活字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4章 高文敗陣第35章 刺客末路(下)第84章 新加冕人第65章 輕砲車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22章 火器之威第34章 路線猜測第67章 青牛白馬第72章 三隊人第41章 “蛤蟆”(再續一章)第16章 洞窟第40章 屠龍之劍第4章 母愛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11章 泰夫里斯共和國的復興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7章 三封信第44章 試探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90章 紘宇並肩王白赫德第90章 會盟碑第26章 海難第77章 akin第43章 遺棄第87章 連篇畫第80章 冰釋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109章 契丹突火管(上)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51章 榮耀的棺槨與可疑的船隻第99章 港口光復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84章 覲見的對視第61章 畫中獸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82章 和威尼斯人的談判第81章 通牒第76章 勒令第86章 折返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6章 羅蘭之書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34章 大閱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43章 阿塔城第81章 通牒第64章 猛獸之眼第21章 圖拉真門第85章 退城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50章 鉗子第80章 雨夜第95章 分娩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72章 軍心第54章 戰時小憩第33章 東谷之戰(中)第37章 紅手分隊第91章 新的商約第28章 索權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89章 帕克阿德第63章 金門凱旋第10章 誓言重申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15章 角力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22章 進退第27章 通達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14章 “雙眼”第98章 應援第39章 雷蒙德的索取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8章 血戰拒馬牆 上第66章 兩不相欠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90章 會盟碑第82章 大衛塔(上)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章 麝香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35章 愛經第3章 新路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
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11章 諾曼金第88章 大公平王第84章 大石的“憐憫”第82章 三路第118章 沙漏墜地第84章 射表與活字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4章 高文敗陣第35章 刺客末路(下)第84章 新加冕人第65章 輕砲車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22章 火器之威第34章 路線猜測第67章 青牛白馬第72章 三隊人第41章 “蛤蟆”(再續一章)第16章 洞窟第40章 屠龍之劍第4章 母愛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11章 泰夫里斯共和國的復興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7章 三封信第44章 試探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90章 紘宇並肩王白赫德第90章 會盟碑第26章 海難第77章 akin第43章 遺棄第87章 連篇畫第80章 冰釋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109章 契丹突火管(上)第62章 女霍爾姆剛加第51章 榮耀的棺槨與可疑的船隻第99章 港口光復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84章 覲見的對視第61章 畫中獸第50章 博希蒙德殞命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82章 和威尼斯人的談判第81章 通牒第76章 勒令第86章 折返第72章 卡帕多西亞易幟事件(下)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66章 羅蘭之書第122章 高文歸來第34章 大閱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43章 阿塔城第81章 通牒第64章 猛獸之眼第21章 圖拉真門第85章 退城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50章 鉗子第80章 雨夜第95章 分娩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21章 划水和鯊魚第72章 軍心第54章 戰時小憩第33章 東谷之戰(中)第37章 紅手分隊第91章 新的商約第28章 索權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89章 帕克阿德第63章 金門凱旋第10章 誓言重申第96章 印刷機之神第45章 帝王最後之證據第15章 角力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22章 進退第27章 通達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14章 “雙眼”第98章 應援第39章 雷蒙德的索取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8章 血戰拒馬牆 上第66章 兩不相欠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90章 會盟碑第82章 大衛塔(上)第50章 父子的愛第3章 麝香第99章 新普世帝國第35章 愛經第3章 新路第31章 帝國副皇帝第1章 聖書抄錄員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