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襄回來的很晚。臨近二更時分,方纔下衙磚回家裡來。
隨着胎兒的發育,江夏餓的更快了,偏偏,因爲胎兒發育,她吃不下太多東西,吃一點兒就脹飽的不行了。於是,江夏在年前就將一天三頓,漸漸加餐,成了五頓。不過,五頓之後,她就沒有再繼續加餐了,一直控制在每日五餐。
今天下午睡得沉,江夏沒有吃下午的加餐,醒了後撐不住,卻還想着等着徐襄,就只要了一碗雞肉小圓子吃了。這會兒徐襄到家,江夏扶着肚子迎出來,徐襄連忙快走幾步,上前扶住妻子:“都說不讓你出來了……”
江夏笑笑,任由徐襄扶了往屋裡走,一邊微笑道:“也不能總坐着躺着,走動走動,對我和孩子都好。”
徐襄寵溺地看着妻子,輕笑着搖搖頭,卻到底扶着江夏去暖炕上坐了,他自己動手脫去官服,去淨房裡洗漱了出來,穿了一身居家的薄棉襖褲,來到江夏跟前,攬着妻子坐了,一邊伸手去摸江夏的肚子,一邊關切道:“今兒動地厲害麼?腿又抽筋了麼?”
江夏也是小女人,這會兒見徐襄第一時間關心的是她和孩子,而沒有說離開的鄭氏等人,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小滿意的。
她回以一個微笑,一起垂眼看向自己的肚子:“還好……哎,這裡!”
徐襄連忙隨着江夏的指點伸過手去,肚子裡的小傢伙不知是翻身還是怎麼地,右側的肚子突然鼓出一個大包來,只是片刻,又瞬間滑走了……
“唉,這小子,怎麼像條魚!”徐襄驚訝着,感嘆着。哪怕不是第一次看見,肚子裡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還是都能讓他驀然心動。隔着妻子的肚子,感受着那小生命的動作,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在心裡。那時他與妻子共同締結的生命延續啊!
夫妻倆研究了一回肚子裡的小東西,晚飯擺上來,一起吃了飯。
因着晚飯吃的晚了,吃罷飯後,兩個人裹了斗篷,往院子裡走動消食。
進了二月,先是積雪消融,進而是湖裡的冰面不知不覺地薄了,風變柔了,柳條兒變軟了,柔柔地垂在堤岸湖面上……
江夏裹了灰鼠皮的斗篷,大毛衣裳已經穿不住了。任由徐襄攬着,一路慢慢往後園子裡走。
“二月底的春闈不會受影響吧?”江夏還是挺擔心越哥兒的學業。
徐襄輕笑着搖搖頭:“不必太擔心,戰火在奉寧衛,隔着咱們還有些遠呢!”
江夏點點頭。奉寧衛在榆木川再往北四五百里,比她們去年秋獮的位置還遠,按這個時代的騎兵速度,沒有阻攔,一路急行軍,也得五六天的時間,更何況,京北崇山峻嶺關隘重重,駐有重兵,自然不可能讓那些人直戳戳衝到京裡來。
突然,徐襄壓低了聲音,附耳道:“福寧公主有消息了!”
“啊?”江夏給嚇了一跳,下意識地驚呼一聲,隨即爆發出一臉的驚喜,拉着徐襄的手,卻沒忘了壓低聲音問道,“你是說小魚兒?她在哪裡?”
看着妻子一臉的喜氣,不由也跟着笑起來:“嗯,就在蘇州。”
“蘇州?”江夏一時反應不過來,片刻道,“蘇杭的蘇州?”
徐襄點點頭,伸手攬着妻子繼續走,一邊道:“公主當年輾轉奔波逃離的時候,傷了身子,需要到氣候溫暖之處慢慢調養,不能去肅州……於是就遮掩了身份,去了蘇州。”
“哎呀,那丫頭還真是,怎麼就不知道給我寫封信來,害我惦記了她這許久。”江夏明明一臉歡喜,卻忍不住稍稍抱怨起來。真的是擔憂了太久啊!
後來,通過種種痕跡,她大概也知道小魚兒很安全,在某一個地方休養的。只不過,她猜的是肅州,或者更遠一些的哈密,卻沒想到,小魚兒反而去了江南。
想一想,又覺得這個安排合理。
蘇杭兩地皆因風景優美、氣候溫潤,讓天下人所向往,這個時代的遊人雖不像現代那樣恐怖,但這樣著名的旅遊城市,又商貿繁華,自然有大量的外地人過來旅遊,或者旅居,或者行商……沒見現代那些逃犯都是往流動人口多的地方藏身麼,道理都是一樣的。
得知了小魚兒消息,江夏在一剎那的驚喜之後,很快就平靜下來。她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的肚子,無奈地笑了。就自己眼下的樣子,大軍壓境都跑不動,更何況那個沒良心的小魚兒?
既然是隱居,小魚兒生活的必定是極低調的,她若是尋過去,說不定反而給小魚兒招來禍事呢!
“她的孩子還好吧?”江夏淡淡地詢問。
徐襄側眼看了看妻子,輕笑道:“我還想着,你會不會想去看她呢!”
聽徐襄笑的簡直像偷了雞的狐狸,隱隱的小歡喜小得意掩不住地透出來,江夏就忍不住翻了他一眼,嗔怪道:“你還說,要不是你閨女,我也想去啊!”
徐襄笑得更是歡暢起來,攬着江夏的手臂卻緊了緊,他在告訴妻子這個消息之前,真的設想過……畢竟,妻子與公主的感情真摯,當初還特別爲了公主,遠去和珂林貝爾城看望。他也擔心過,妻子得了公主的消息按捺不住,要去蘇州看望……畢竟,這個時候,公主的消息不易泄露。更主要的是,妻子身懷六甲,也不宜遠途跋涉。
但是,理智上,他還是抱着幾分希望的,妻子處事比較理智,也比較剋制,或者不像其他女人那般衝動呢!
結果證明,他賭對了。妻子沒有讓他失望!
經過這件事,夫妻倆都覺得彼此的心靠的更近了些。他們是夫妻,夫妻一體,不論是戰亂,還是危局,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會讓對方忽略了自己,忽略了他們的孩子和家。
幾天後,剛進了二月中旬,江夏得了消息,趙寶兒回了京!
江夏得了消息還愣了一下,然後不管外頭下着細雨,匆匆收拾了一下,叫了車子往靖南王府去了。
邊疆告急,但是在奉寧衛啊,歸化城隔得還遠着了,趙寶兒在歸化城暫時沒什麼危險啊!戰事初起,趙寶兒就這麼急匆匆回了京,讓靖南王府怎麼想?讓粱嶸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