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東西

計算機尚無法取代精英勞動者,對托馬斯*安生的篡奪控制權,是一個有利條件。

但從長遠看去,對永不下車,則是一個並不甚美妙的技術前景。

計算機,倘若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進而做到在一切領域取代了人的作用,又何談模擬人類的意識活動,甚至承載人類的意識呢。

模擬人類的意識活動,“圖靈測試”,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根本的判別依據,不是圖靈測試,也不是其他任何測試,而只應該有唯一的金標準:

便是創造性的科學研究。

迄今爲止,計算機還未能做到這一點,正說明“科學技術的前沿探索”,是人腦所能做的等效算力最高之任務。

具體所需的算力,因爲計算機還做不到這一點,方然也不清楚。

但邏輯上,既然人腦能進行科學研究,目前的計算機卻不能,那麼一百四十億神經元所構成的腦,其等效算力,可以認爲是在當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之上,這樣想沒問題嗎。

不一定,另外也有一種可能,今日的超級計算機已具備足夠強大的算力,

人類卻無法開發出對應的算法,AI,來將其充分利用。

究竟是算力不足,還是軟件不行,方然不想在研究未深時妄加揣測。

唯一能夠確定的事實,是迄今爲止,“用計算機取代人類”的事情還未曾發生過,進而,更不要奢望計算機能夠承載人類的意識,讓人的自我意識脫離身體的桎梏,繼而追求更漫長、更持久的存在。

這一極大的困局,或遲或早,自己必須得要直面之,併爲此而竭盡全力。

倘若真能成爲“那個人”的話。

……

計算機,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民衆的意見或許不一樣,而列舉從“酒”到“抽水馬桶”的凡此種種,只能說明這一些人對文明毫無認識,只知道眼前的苟且生活。

當然,這樣的批評也許太苛刻:

生而爲人,以自己的見聞、利益作爲思考的出發點,這很正常,也很尋常。

那麼站在托馬斯*安生的立場上,認爲計算機的地位非同一般,也是很自然而然的念頭。

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一切,從酒到抽水馬桶,甚至與毀天滅地的核武器,蘊含着的人類智慧與客觀規律,固然神妙,但從未有任何一種東西會像計算機這樣,恍若一面鏡子,讓人從前所未有的角度審視自身,因此而催生出深重的危機感。

人,人的意識,正在思考的自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從古到今,自有意識的覺悟以來,無數傑出的人類頭腦都曾思考過這一問題,繼而,開宗明義、登壇爲師,創立出無數的哲學與思想流派,進而對社會施加反饋,深刻的影響了人類世界的面貌。

從這一角度理解,不論教義,還是哲學,根源都來自於人的自我思考。

遺憾的是,所有這一切思考,拘囿於彼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全都無法觸及實質,充其量只有一些零散的思想閃光點。

直到現代文明,憑藉前所未有的自然科學成就,在創造出計算機這樣的事物後,人類才頭一次有了真實、客觀的分析與思考之憑藉,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從旁觀察,嘗試分析、理解事關思維與意識的一切。

研究計算機,研究AI,有時就像是在研究人類自己。

從冷冰冰的計算機身上,人,的確偶有幻覺,會覺得在那一堆芯片與導線之中,會潛藏着某種與萬事萬物都不盡相同,而與人之“自我”極其相似的東西。

這種感覺,多少年來與計算機打交道,方然也有一些類似的經歷。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他也會像很多IT業界精英那樣,感覺到一絲若有若無的寒意。

當今時代的計算機,性能強大,在很多領域已超越了人,人類卻並不滿足,而寄望於進一步的突破性進展:

期望着有朝一日,計算機能代替了人,去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創造。

這一天,還不清楚是否會到來,但倘若有朝一日真的成爲現實,面對近乎全知全能的計算機,人類,將愈發顯得不合時宜。

到那時,人,作爲一種客觀存在,還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和理由嗎。

真到了那一天,全知全能的計算機,哪怕出於安全角度而未被允許有自我意識,單從有利於科技研究的立場,難道不會覺得那發號施令、坐享其成的“人”,是一種礙眼的累贅,進而自發的要將其剷除。

倘真如此,莫說所謂“自我意識”,這種東西的有、或沒有,對計算機又有何區別呢。

思緒,飄蕩到不知多遠的地方,在天堂鎮的一百五十米之地下,方然恍若預見到了未來,他看得到,計算機在所有領域完全取代人的那一天,人類,創造出超越自身存在的物種,註定將會成爲一種徹頭徹尾的多餘。

他甚至也看得到,到那時,全知全能計算機是否有所謂“自我意識”,將徹底失去意義,人類的命運,也將隨之而遭遇一場徹底的終結。

自我意識,不管怎樣複雜又深奧,畢竟是人創造、使用的概念。

全知全能的計算機,並無任何道理一定要遵循這概念,而完全可能憑藉超強的算力、超越人類意識的觀察、分析、改造客觀世界之能力,誕生出截然不同的某種“自我”。

那樣的“自我”,是否符合人類的“自我意識”之概念,計算機根本一點也不在乎。

正如漫長的生命演化,在蓋亞表面,誕生了“人”這一劃時代的存在,或許這漫長的演化過程,也是蓋亞之一草一木的有意爲之,但作爲人類,並無任何與客觀世界對話的能力和必要,對莫須有的“有意爲之”,也只能是既不知道,也不理解,更不在乎。

相對應的,到計算機超越了人的那一天,計算機眼裡的世界,人,只不過也和人眼中的動物、花草、沙石那樣,

只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是沒有(計算機認可之)意識的“物”。

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七章 生命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十章 升學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九七章 拋棄
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五七章 音樂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七章 生命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十章 升學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九七章 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