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全產

西曆1483年8月20日,“國際商用機器”公司APOS項目的啓動日,位於夏洛特研發中心的基礎研發組也在同一天併入APOS研發序列。

項目負責人依然是赫伯特*西蒙,托馬斯的職責,則是與FFRI-IT保持聯絡。

意識到“全產機”是掌控局面的關鍵,一開始,方然卻沒辦法實質性的參與其中,非但如此,即便每天工作到很晚,甚至佔用了原本瀏覽新聞和與Emily相處的時間,也仍然很難把握規模超大的APOS。

很顯然,以目前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APOS還做不到單一核心控制。

翻閱“國際商用機器”等巨頭向FFRI-IT提交的項目規劃書,不難發現,聯邦各大企業眼中的APOS基本都針對某一行業領域,而非通吃的真正“全產”,完全狀態的“全產機”則將各領域的實體有機整合起來,通過FSCIM規範互聯互通、協調運作,最終實現“不依賴人而生產出一切”的空前宏偉之目標。

具體發力的領域,梳理下來,一共包含信息技術,微電子,能源,原材料,機械製造,化學合成,生命科學,交通、物流與建築等八大體系。

這八項一級體系下,又細分爲一百三十二個行業門類,按產品性質的不同,相互交叉、協同運轉,以FSCIM體系爲紐帶而形成大量的橫向聯結,縱觀這一體系,人類世界現有的絕大多數實體部門,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譬如醫療機器人,就是機械製造——機電裝備製造——生物化學領域專門裝備製造這一鏈條的底層節點,同時,作爲智能化設備,又與信息技術、微電子及生命科學這幾個頂層門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製造醫療機器人所需的配件,模塊,總成與耗材,完全取自其他的相關領域,子APOS的大框架內實現資源、能源與實體與技術整合。

按長遠規劃,當APOS完成的那一天,這一切都將完全自主、脫離人的干預而完成。

如此龐大的體系,可想而知,設置全網控制核心的策略很難實施,即便真的建立起來,可靠性和效率也會很差。

取而代之的,則是各自爲戰般的“分佈式網絡體系”。

接手APOS的工作後,查看文檔、領會意圖,方然很快洞悉這一項目的構想。

借用軟件工程的專有詞彙:面向對象,APOS龐大體系的運轉,則是“面向意圖”,網絡體系中的一座座巨型工業基地,彷彿網絡中的節點,各自按系統管理員的指令而行動,爲完成任務,而通過符合FSCIM規範的互聯互通網絡,發送生產指令。

彼此間通過指令,協調上下游節點的動作,完成從自然資源到最終產品的一條龍。

在APOS這類體系中,人的作用,將不再體現於生產過程中,而是管理員和研發者,一方面爲“全產機”提供基礎理論和技術框架,一方面則掌控龐大的生產體系,下達命令,讓APOS去加以執行。

站在有產者角度,“全產機”並未顛覆人類世界的生產體系,而是原有體系的無人化。

區別只在於,和大量勞動者內嵌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的傳統產業體系相比,完全體的“全產機”不僅效率更高,還具有近乎100%的可靠性和忠誠度。

離開了“人”這一要素,全產機如何組織生產,憑藉調查,方然大致能看明白。

藉助FFRI-IT僱員的身份,不難拿到密級較低的技術資料和報告,譬如有名的Boeing公司,在“自產機”時代就自行設計、建造過若干套APMS,進而將主要的生產流程都過渡到無人化、智能化狀態。

憑藉這一變革,Boeing得以降低百分之二十的生產成本,交付機型的可靠性也有所提升。

至於代價,則是約一萬四千名僱員的陸續離職,進而,如果在其他航空巨頭處找不到工作(能不能找到,想想也知道),就只能嘗試加入IT從業者的大軍,或者,乾脆長期失業、賦閒在家,靠微薄的救濟苟活。

勞動者的遭遇,有產者表面敷衍了事,實際則倚仗無人化的暴力體系,根本就漠不關心。

甚而,在信息技術的浪潮下,提出“自動化流水線產出系統”的新概念,要將產業領域的高度網絡化、智能化再推進一大步。

還是Boeing公司,在FFRI-IT規劃的大框架內,專注於機械製造——運載平臺——航空運載平臺的產業鏈,負責設計、並具現APOS中的這部分。

按計劃書的設想,未來成型後,“全產機”的運作方式大致如此。

按系統管理員的指令,譬如,Boeing公司要投產某型號的無人戰鬥機,在符合FSCIM標準的研發成果定型後,就可以下達給“全產機”,全產機解析完成後,自主分派任務,下達指令給APOS體系內的各生產部門。

在分佈式控制系統的協調下,部門各司其職,製造出“無人戰鬥機APMS”,進而完成無人戰鬥機的製造。

無人戰鬥機自產機,略加解析,主體顯然是一條工業化流水線,關聯機械、機電等若干領域的生產節點,組裝戰鬥機所需的幾大模塊,如“渦扇發動機”、“機體結構”、“電子系統”三大類,各自對應“渦扇發動機APMS”等自產機。

而“渦扇發動機APMS”,又需要“自旋熱機冷件”、“自旋熱機熱件”、“傳感與自動控制模塊”等產品,關聯到若干APMS。

然後“自旋熱機冷件APMS”則關聯到“軸&軸承APMS”、“構件&殼體APMS”、“管線/路APMS”……

上述所有的自產機,其產品,都是製造無人戰鬥機所必須。

而“全產機”的功能,就是自主協調所有這一切,以管理員的意圖爲導向,讓龐大體系建造出所有配套的APMS,進而組織生產流程,以“無人戰鬥機APMS”作爲生產流程的核心,爲體系掌控者提供出廠即可差遣的機器。

在生產流程中擯棄了人的參與,這樣做,一開始的投入極其巨大,但長遠來看,卻比傳統生產體系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一旦“全產機”真正完成,到那時,掌控者就不再需要勞動者。

進而,也就乾淨利索的擺脫了與“人”這一概念相關的,從報酬到暴動的所有麻煩。

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十六章 概率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八章 無限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五十章 條件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六二八章必亡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三五二章 戰火
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十六章 概率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八章 無限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五十章 條件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六二八章必亡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三五二章 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