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認識、分析、改造客觀世界,將太陽系,乃至更廣袤的宇宙,打造成一個人類宜居的理想世界,搭建並運行虛擬世界,顯然更容易。
或者說,與重建百廢待興的人類文明相比,動用計算機來模擬一個任何場景唾手可得,就連身體都可以隨便建模、渲染的“世界”,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資源,更容易打造理想化的共生主義文明。
但這一條路,並走不通,方然這樣提醒着自己。
人,一旦脫離現實世界,沉浸在MATRIX般的虛擬世界裡,倘若真如電影中那樣,不知道自己正經歷的一切都是虛幻,還則罷了;
一旦知道真相,部分民衆,就有可能沉浸其中,進而不願再回到現實世界。
的確,與遵循客觀規律的現實相比,虛擬世界的一切,遵循的都並非客觀規律,而是人爲制定的規則,不言而喻,這規則是可以修改,蓋亞淨土既然踐行共生主義,也沒理由罔顧民衆的訴求,嚴格限定虛擬世界的規則。
一旦有修改規則的能力,對人類而言,很容易成爲虛擬世界的神祇,簡直便可隨心所欲,正如《MATRIX》裡的主角和史密斯們那樣。
當然,作爲管理員,方然確定自己能掌控局面,否則也不會命令《盤古》開發這樣的一個虛擬世界。
辦法也很簡單,嚴守規則,讓虛擬世界的一切儘量貼近現實即可。
只要控制規則,將虛擬世界作爲一種臨時的過渡,在全民“新生”後仍然保留,作爲與客觀世界並行不悖的“裡世界”,也完全是可以的。
擔心人類沉湎於虛幻,進而,拒絕重返現實,這似乎是很有力的否決條件。
但是……
思考進行到這裡,地下世界裡的阿達民,卻不禁會想,對人類而言,沉浸在虛擬世界、與生活在現實世界,兩者之間的差別究竟在哪裡。
對一個蓋亞淨土的普通民衆,哪怕明白的告訴他、或者她,“你現在正活在虛擬世界裡”,但只要這虛擬世界的規則,與現實一模一樣,那麼對置身其間的當事者來說,這真的會有什麼區別嗎。
還是說,哪怕明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虛幻,任憑怎樣動用感官,也無從分辨,
最終只有無奈的承認,“這就是現實”。
一旦思考進入這樣的深層次,正如無數前人所糾結的“自我”之確證,當事者難免會陷入某種模棱兩可,無從確定這種“世界”的真實與否。
正如哲學家所言的那樣,“我思故我在”,一個正在思維、正在思考着的自我意識,
大抵只能通過這種形式,來自證其存在。
但是對環境呢,這方面,“缸中之腦”的設想,突兀而驚悚的冒了出來,方然忽然間想到,假如,僅僅是假如,自己一手締造建模完善的“虛擬世界”,並瞞着蓋亞淨土的全體民衆,將其盡數安插其中,那又會怎麼樣。
若永遠不告知民衆真相,讓其以爲,自己正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
這究竟可不可以呢。
意識,寄存在“意識模擬器”之中,接入一個完全虛擬的IT體系承載之“世界”,對處於這種狀態的民衆,他、或者她,能否發覺其中的異樣。
又或者說,事態,是否會近似於《MATRIX》裡的劇情,或遲或早,總歸會有那麼一兩個天選之人,發現自己與同類所生活的世界,並不真實,而充斥着微妙的邏輯與實踐層面之謬誤,進而更設法反抗呢。
哦,反抗大抵是不可能,與電影裡的MATRIX不一樣,
這裡可沒有什麼“休眠”的身體,吞下紅色藥丸,就可以一下子清醒過來。
越想越脊背發寒,控制室裡的阿達民霍然起身,一邊踱步,一邊將這種念頭從腦海中清除殆盡,他明白這樣做並無必要。
一個虛擬的架空世界,成本,或許會比現實低上一千倍、一萬倍,民衆暫時棲居其中,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不論怎樣,必須明確告知所有人,他們正經歷的一切都是虛幻,決不能沉湎其中。
外面的世界,無垠的宇宙,還在那裡,
等待着全人類的腳步。
……
西曆1530年,並未刻意選定的某一天,阿達民驅策“替身”出現在“混沌”中樞的廳堂一角,準備與首批意識遷移者見面。
蓋亞淨土,民衆多達兩千六百萬,接下來每一天都會有八百二十人開始意識遷移,踏上永生之路,幾乎日理萬機的阿達民不可能逐一見面,再說這也沒必要,人人平等,民衆們在這時候也未必很想見他,而更想和親友們道別。
所以,他只是站在廳堂角落裡,靜靜的看着眼前這歷史性的一幕。
意識遷移,有兩千多人的成功在前鋪墊,今天,並不是人類第一次擺脫身體的禁錮。
但爲了稍微紀念一下這時刻,GMC還是在“混沌”中樞的高聳塔樓頂端,舉行了簡短的升旗儀式,飄揚起火紅的五芒星旗。
五芒星,源自文明久遠的過去,是蓋亞淨土繼承自濱海邊疆區的符號。
現在,則成爲人類文明的標記,可想而知,未來更將隨着人類的腳步,出現在越來越遙遠的廣袤深空。
“看起來,大家都很平靜,這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
觀察現場,陪同“阿達民”在現場的理查德*費曼,擡起機械助力輔助的手臂,向認出自己的老人們擺了擺手。
“你感到緊張嗎,蘭伯特先生?”
“是的。
不,應該說,是對這一天的到來,有些興奮,或者說是小孩子那樣的翹首以待。”
理查德*費曼,蓋亞淨土的理論物理學研究者,現如今,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人,放在舊時代的聯邦,這時候,多半應該在療養所或養老院裡頤養天年,等待那隨時降臨的下車一刻,現在卻依然面色紅潤,中氣十足。
儘管身體還算硬朗,按年齡算來,費曼教授也將在一年後進行“意識遷移”。
邁向永生,即便以人類目前的認知,熱力學定律仍然如嘆息之牆那般,不可洞穿,相比於身體的至多一百二十年壽限,
活在“意識模擬器”裡,的確近乎於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