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 資料

透過屏幕看去,漸漸地,方然明白了ASA的分析報告,廢墟中激烈交火的雙方,聯邦武裝機器人的性能更勝一籌,戰鬥組織也更協調,但是1:2左右的綜合交換比,卻根本無法抵消列強軍的壓倒性數量優勢。

槍林彈雨,爆炸震撼了鏡頭,激戰場面裡沒有了血肉橫飛,卻讓方然更覺驚心動魄。

身在萬里之外,他仍然能大致想象,在這簡直有如修羅場一般的戰地裡,倘若出現人類士兵,下場會是怎樣的慘烈。

機器面前,人,即便也有高技術的輔助,終究也還是會失敗。

這種失敗,並非因爲血肉之軀的脆弱,也不是因爲人的單兵戰鬥素養,會被機器碾壓,而是在這鋪天蓋地的機器大軍面前,任何士兵,在據槍開火前都會禁不住思考一個問題:

戰死在這裡,究竟是否有意義,手中的槍,又能不能爲自己、或死難的袍澤復仇。

開火,奮不顧身的突擊,消滅再多武裝機器人又有何用,人,死則不能復生,機器人卻沒有這種掣肘,根本就沒有啊……

血肉之軀,對抗鋼筋鐵骨,這一切還不是最悲慘的;

有意識的頭腦,對抗集成電路,纔是最令人無法接受的玉石俱焚。

何況就眼前的景象,武裝機器人,尺寸、形態各異,使用的武器系統也多種多樣,這樣的一支戰鬥小隊,卻可以在本地AI的指揮下,展開目標明確的戰鬥行動,彼此間的“默契”更達到了恐怖的程度。

方然也不禁會懷疑,這樣的對手面前,人,哪怕再怎樣努力,還能打贏嗎。

即便取得一些戰術上的勝利,在全產機的源源不斷補充面前,犧牲者的死,又豈非是白白送命、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星港的戰鬥,對方然的刺激很大,並非出於技術、而是情緒。

在這場海島爭奪戰後,不出所料,聯邦在翌日正式對西大陸列強宣戰,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手戲簡直是按部就班。

穩坐高臺的聯邦,面對戰爭,統治階層並未真的感到危機,這也還可以理解。

反觀西大陸的列強,內外交困之下,還敢於悍然發動一場全面戰爭,方然邊不禁揣測,列強的統治階層是否打算渾水摸魚,借蓋亞大戰之名,強化境內的全面監控等措施,其最終目標,並非爲擊敗聯邦,而是徹底從民衆手中篡奪整個國家的控制權。

在自動化、智能化領域落後一步,西大陸列強還未真正進入“新時代的奴隸制”。

但以這場戰爭爲契機,這一幕,很快就會出現在大洋彼岸。

當然,所有這一切推演,都建立在IT勞動者乖乖效命,絕不起事的基礎上。

勞動者在做什麼,身爲其中一員,方然無需調查、也能猜到大概,但爆發在星港的一場激烈爭奪戰,卻讓他對此前相對陌生的軍事領域,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繼而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掌控暴力”的嚴峻問題。

星港戰役,從黎明時算起,一個只持續了不到二十小時。

機器人大軍登陸,圍剿星港高樓大廈中的聯邦軍,戰鬥很快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體型巨大的履帶式無人作戰平臺,也抵擋不住四面八方來襲的反裝甲導彈,紛紛在瀕臨癱瘓前自爆。

當這一切發生時,聯邦武裝力量的指揮官,並不在場,第六陸戰師在星港的指揮中心空無一人,當地面戰鬥的失敗已成定局,待在海峽波濤洶涌之下的核潛艇內,將軍根據華盛頓發來的命令,終止作戰行動,率領剛剛回收過無人戰機集羣的Seventh艦隊一部向南撤退。

速戰速決的戰役中,人的因素,從一開始就沒發揮多大作用。

星港的孱弱武裝力量忽略不計,聯邦這邊,所謂的“陸戰師”之人員編制,從上到下一共還不到六百。

這其中的百分之九十,是技術支持、運維人員,而非身經百戰的士兵,其職責不是扛槍打仗,而是躲在從潛艇到聯邦本土基地的安全場所內,監控、輔佐“復仇女神”系統的運作,偶爾纔會直接干預作戰機器人的行動。

至於其餘的百分之十,從將軍到參謀,也已不再事必躬親、制定戰術,而是充當統治階層的爪牙和耳目。

IT從業者不辭辛勞,頂層則躺贏,這一切,在暴力機器中仍然如此。

如果要自己掌控強大的暴力,究竟要怎麼做,AI,原則上並不是問題,哪怕“看門狗”的能力都很有限,爲APOS次級節點量身定製的人工智能,搭配算力強大的巨型機和網絡,假以時日,也能擔當一些戰役、乃至戰略層面的決策。

相比之下,聯邦軍隊的那些武裝機器人、作戰平臺,短時間內卻極難獲得。

設想中的100%完成度之全產機,或者,眼前完成度接近60%的也湊合,只要控制中樞下達指令,就能迅速生產出大量武器裝備。

龐大的聯邦武裝力量,其所有武器,幾乎完全來自於這體系,身爲超級大國的聯邦極少有進口武器裝備的需求,在蓋亞大戰的威脅面前,APOS體系更會優先融合軍事工業部門,從這一點上講,該系統的管理員該高枕無憂纔是。

然而,考慮到APOS的覆蓋區域,是整個北大陸,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全產機,不管應用多少先進的信息技術,現代工業的一個基本原則——社會化大生產,短時間內卻不容顛覆。

就算時至今日,聯邦的社會面貌早已天翻地覆,讓“社會化大生產”這個詞顯得很過時,但大量專業領域的生產部門,只有彼此配合,才能完成最終產品的製造,這種態勢卻仍然存在,甚至,在追求效率的AI協調之下,還有進一步加劇的跡象。

生產單元之間的橫向、縱向聯繫,司空見慣,對系統管理員的野心而言,卻不是一件好事。

隨便追溯一種無人化作戰平臺,譬如履帶式無人炮車,底盤、武器與控制系統三部分,出於效率的考慮,就最好是在專注於這些領域的生產單位制造,再運送到統一的總裝、測試單元,拼裝成可交付的整體。

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十章 升學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三章 衰老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十章 升學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二十章 分裂第十七章 嬗變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三十六章 工具
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十章 升學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三章 衰老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四〇五章 脫線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十章 升學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二十章 分裂第十七章 嬗變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三十六章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