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四章 遙遠

水星、金星的惡劣環境,很顯然,一點也不適合人類踏足其上。

不過在當今時代,恐怕已沒有人認爲,

人類還需要培養“宇航員”,藉助自身的參與,才能完成這一系列探測任務。

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席捲全世界的“信息技術變革”,早已滲透到全社會的方方面面,至於航天領域,雖然一早被人類棄之不顧,幾乎與其無緣,現在趕工也不困難,從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蓋亞淨土的第一階段規劃中,直白的講,基本上沒有“載人航天”的地位,無需研究“人類如何在太空長時間生存”之類課題。

這一點,阿達民很早就想過,他甚至認爲舊時代的航天領域,有一些誤入歧途。

人類,誕生在蓋亞表面的物種,難以適應太空中的漫長、逼仄、枯燥而重力缺失之生存環境,爲此,在西曆十五世紀,各航天強國陸續進行過很多研究,不僅將人送入太空,還完成了好幾次登月壯舉。

當時的社會輿論,甚至連一些航天領域的從業者,都普遍認爲“宇宙時代即將到來”,對載人航天的成就歡欣鼓舞。

今天看來,這種情緒則有些過分樂觀,乃至與事實相悖。

自從幾十年前,舊時代聯邦的“阿波羅工程”進行之後,一直到今天,人類踏足的最遠地域仍然止步於月球,甚至就連距離蓋亞三十八萬公里的月球,也已經有幾十年之久,再沒有一個人類造訪過。

將人類送入太空,當然是劃時代的偉大壯舉。

但,除一定的象徵意義外,這種壯舉的實際價值也的確寥寥。

阿波羅探月工程後不久,理聯轟然解體,人類文明在資產主義絕路上一氣狂飆,再到第三次蓋亞大戰,乃至全面內戰,這一切固然極大拖延了人類走向太空的腳步,人類的太空技術幾十年原地踏步,甚至今不如昔。

但平心而論,航天工作者們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沒有這一切,

今天,人類最遠抵達的天體,仍然是幾十年前就造訪過的月球,這一判斷的應驗程度完全是百分之百。

原因不言自明,人類,假使一直在正確的道路上跋涉,迄今爲止也不可能掌握極其發達的空間旅行技術,單憑化學火箭,或者等離子、光壓推進等技術,並無法將人類連同一整套維生系統,投送到幾千萬公里外的火星。

至於金星,雖然離蓋亞更近,甚至於比火星還要近一點,表面環境卻極惡劣,

人類根本無法涉足。

從蓋亞,到月球,下一站似乎必然是環境“還湊合”的火星,總之一定要越遠越好,多少年來,人類的航天探索就是這樣的思維定勢。

但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就只是爲了滿足好奇心嗎,今天,人類終於有此一問。

西曆1513年初,在北大陸南方海岸的吼斯燉,阿達民和NEP_877研發機構的專家們進行了一場交流,現場全程直播,蓋亞淨土各相關機構的白大褂們都可以參與進來。

議題,第一個就是“太空探索之動機考量”,在剝去“宣傳”與“新奇”的外衣後,反思舊時代人類航天探索活動的得失利弊,進而,爲今天的人類文明選擇一條更務實的發展道路,確定今後五到十年的努力方向。

單純從發展文明、而非“製造大新聞”與“滿足好奇心”的角度,

尚處於太空探索襁褓期的人類,急於向外邁步,甚至一心想要走出太陽系,這種做法絕談不上明智。

當然,不能認爲當時的太空領域研究者、決策者,目光短淺,頭腦發熱,而是身處那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全人類上上下下都滿懷信心與希望,認爲自己很快便能取得空前的科技成就,未來更有無限可能。

說不定,只要全人類再加把勁,就能在下一個世紀裡邁出太陽系,遨遊銀河,讓人類文明擴散到廣袤無垠的星辰大海。

熱情,是美好的,現實卻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準,站在1513年的時間節點上,擺在研究者面前的,是長達幾十年的科技停滯,從基礎科學、到應用技術,很長時間沒有取得任一決定性的突破。

直到今天,人類手中的武器,仍然是傳統的化學火箭。

原理迥異的新一代推進系統,研發尚在進行中,且即便是“新一代”,在可預期的時間跨度內,也根本無法支持人類走出太陽系。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原則上要看“太陽系”的定義,若以被開除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之軌道爲界,直徑爲一百一十八億公里,人類曾發射的最快航天器——時速五萬公里的“新地平線號”,飛抵冥王星軌道也要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對一個人的壽命而言,似乎還可接受。

但是,必須考慮到這樣的現實,即便一個人搭乘“新地平線”號(且不談怎樣搭乘)抵達冥王星軌道,二十七年後,呈現在他眼前的,

卻是一大片黑暗虛無、幾乎沒有任何物質存在的深空。

到那時,這位遠行者將會發現,從蓋亞到冥王星軌道的旅程,只是一段漫長到不可思議之徵途的第一步,再往前去,是遍佈冥外天體的柯伊伯帶,與距離遙遠之極、到今天仍無法確證其是否存在的奧爾特雲。

從行星軌道邊界,到或然存在的奧爾特雲,這段旅途可能會長達一光年,

即不可思議的9,460,000,000,000,近十萬億公里。

一生不過數十年的人類,如果說,還可以忍受二十七年抵達冥王星軌道的漫長旅途,那麼接下來,要想真的邁出太陽系,抵達宇宙空間,

則需要一直繼續向前,將旅途時間,延長到難以想象的兩萬兩千年之久。

一口氣向前旅行兩萬兩千年,這,顯然遠超出人的一生,哪怕設想用休眠、冷凍等技術,極大延長人類的壽命,以現有技術製造的航空器,結構、資源極其複雜,自身也絕對無法支持兩萬多年的自持運作。

更何況,這一漫長征途上,更不知會遭遇怎樣的艱險。

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十章 分裂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十二章 壽限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八章 無限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六十章 凱恩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一章 列車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四一四章 比特
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十章 分裂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十二章 壽限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八章 無限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五二五章 旗幟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六十章 凱恩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一章 列車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四一四章 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