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陳州攻防(8)

bookmark

不得不說撲天雕王俊確有過人之能。在收到張圭的報訊之後,他在一個時辰之內,就把七萬匪軍集結到陳州城西,嚴陣以待。劉三刀的三萬匪軍是烏合之衆。王俊這邊的七萬匪軍有四萬也是烏合之衆,兵甲不全,戰力低下。但還有三萬匪軍卻不一般。三萬匪軍有兩萬是王俊在汴梁附近招攬的流寇。爲了增強戰鬥力,王俊給這二萬匪軍配置了兵甲。反正汴梁府庫裡,宗澤苦心收集的兵甲尚餘不少。每個匪軍都配了兵器,不再使用簡單的木棒菜刀之類武器。至於鐵甲,雖然做不到人手一件,只給八千匪軍配了鐵甲,其他匪軍卻也都配了一件皮甲。還有一萬匪軍則是劇寇戚方的嫡系,戰力遠超烏合之衆。

正是仗着這三萬匪軍,王俊戚方竟在三面夾擊之下,守住了陣地。最先殺到陳州城下的不是羅延慶,而是小將嶽亨。嶽亨領着五百斥候騎兵跟着劉三刀的屁股殺了上來。可惜王俊沒有再給嶽亨倒卷珠簾的機會,一揮手,派出一千胡騎,直接把劉三刀的數百潰軍斬於馬下,並把五百斥候兵攔了下來。

雙方剛剛殺成一團,張圭蕭摩雲的殘兵又從北方的天邊出現了。這一次王俊可沒有再派胡騎殺光張圭的敗兵。張圭可是他的族人。劉三刀在王俊眼裡,不過是任打任殺的卡菲勒。

他命令派了一千胡騎,讓開張圭去路,用密集的箭雨攔住了苦役軍的衝鋒。張憲在城頭看得清楚,毫不遲疑地打開城門,率領僅餘的一千多騎兵殺了出來,直取匪軍東翼。

三支護民軍部隊,事先前沒經過任何商議,卻奇妙地形成了夾擊之勢。騎兵如虎,戰馬如龍,攻勢如潮。就算如此,王俊依然撐了下來。戚方用一萬步兵擋住了張憲的奇襲。強弓硬弩如狂風暴雨,射得張憲不能近前。張憲曾詐退,試圖引誘戚方出擊。但戚方就像把頭縮進殼裡的烏龜,堅決不肯出擊。

其實戚方何嘗不想追擊。但他深知自家軍勢雖衆,卻有一半是烏合之衆。如果在這樣三面夾擊的情形下還敢擅動陣形,說不定全軍會莫名其妙崩潰。

三支騎兵三面攻擊,不得奏效。後來三支騎兵合而爲一,依然衝不破匪軍的步兵大陣。近六千胡騎也一改往日作風,和嶽亨羅延慶纏鬥了一會兒,就勒馬退入陣中。

看一時半會攻不破這數萬人的步兵大陣,張憲也不再勉強進攻。反正如今張憲手下已有八千多騎兵,騎軍人數遠遠超過了王俊的胡騎。戰爭的主動權已經轉移到護民軍手裡。

張憲仔細觀看了王俊陣勢,把手一揮,城內守軍當即殺出城來,並把十幾具車弩推了出來。論起用弩之法,天下間又有那支軍隊比得上宋軍?

別看車弩的數量極少,卻讓數萬匪軍幾乎崩潰。車弩就是固定在大車上的牀子弩,射程能達一千五百步。匪軍沒有能和牀子弩對射的利器。隨着一丈多長的牀子弩嗖嗖射出,像撕紙一樣地破開匪軍的大盾,串肉串一樣的射穿幾個匪軍。確實讓嚴整的匪軍大陣產生了騷亂。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撲天雕王俊的本事。他當即派出了數百回回軍,先用馬刀砍翻驚慌失措的匪軍,最後又立於盾牆之前,充當第一排守衛,總算安住了數萬匪軍的軍心。

張憲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命令羅延慶出陣鬥將。羅延慶一馬馳出,手舞雙鐵槍,衝着匪軍陣中的王俊叫道,“王雕兒,聽說你們回回勇猛,你可敢和我羅延慶鬥上一回?你是汴梁胡人推出的主將,想來勇猛定是胡人之冠。羅某不才,就和你單打獨鬥。你可敢應戰?”

王俊臉色陰沉,望着在陣前耀武揚威的羅延慶,雙眼噴火,幾乎要用目光把羅延慶燒死。作爲暗情司的官員,王俊對護民軍中略微出名的將佐全都瞭如指掌。

羅延慶出自相州羅家,曾隨家主田滿倉遠赴遼地東北做生意,世情練達,智勇雙全,乃是岳飛手裡惟一出身世家的大將。

羅延慶的武功並不是太高,在雙刀李成手下走不了三十個回合。但王俊卻也知道自家份量。他雖然殺了李成,卻是暗殺。真正決鬥,王俊也不是李成的對手。王俊自認鬥不過張憲,但對付這個羅延慶,他卻還是不怎麼懼怕。

可是王俊卻不打算應戰。因爲王俊深知自己勝了則罷,如果敗了,可能軍心就會崩潰。

羅延慶看王俊不肯應戰,眼珠一轉,再次囂張地叫道,“王雕兒,出來啊,我保證不打死你!”

這一句話不只是逗得護民軍哈哈大笑,就連前排的匪軍也是忍俊不禁。惟一受不了的就是王俊了。王俊性格再陰險,畢竟也是一員血氣方剛的大將,豈能被羅延慶這樣調戲。咬牙說道,“羅延慶辱我太甚!他真以爲老子怕他嗎?”

正要拍馬出陣,卻被戚方死死拽住了馬頭。戚方臉色嚴肅地說道,“王將軍,小不忍則亂大謀!不是我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王將軍與其單身出列,不如率僅剩的六千胡騎和張憲決一死戰。”

王俊冷笑道,“讓我們胡騎應戰,不知戚將軍準備如何應戰?”

戚方知道王俊誤會自己想坐山觀虎鬥,當即也冷笑道,“王將軍不要以爲戚某還有退路。我先是跟着杜充攻打太康,退而復返,又跟着你來攻打陳州。說句實在話,戚某早成了護民軍必殺之人。戚某之所以願和張憲決戰,卻是因爲我軍步騎近八萬,竟被八千多騎兵逼住,實在是窩囊。王將軍放心,只要你敢出戰,戚某願領手下二千精銳和你並肩作戰。”

不要說戚方覺得窩囊,王俊也同樣感到鬱悶。起兵時他可是把護民軍貶得一無是處,結果十倍於人家的力量,卻被逼得結陣而戰。如果說剛纔是怕被護民軍趁亂衝潰大軍,如今穩住了陣腳,若是還把騎兵縮於陣中,那就是把自己束縛住了。更重要的是,如果這樣子對峙下去,勝利的絕對是護民軍。現在王俊已經不敢把希望寄託在宗弼身上了。他害怕護民軍還會有別的援兵殺來。

戚方說得對,就和張憲再決生死。勝則破陳州。敗則回汴京。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做縮頭烏龜!

王俊終於豪氣勃發,大聲喝道,“步兵讓開通道,騎軍全部出陣。我們在十日前殺敗了張憲一次,今天就再殺敗張憲一次。但是今天,我不會再讓張憲跑掉。出戰!”

羅延慶看到匪軍忽然讓開了數百步寬的通道,當即明白了王俊的意思。拍馬跑回張憲面前,大聲說道,“張副帥,王雕兒這小子要和我們決戰。”

張憲的臉上卻不見輕鬆之色。他望着戰意高漲的羅延慶蕭山嶽亨三人,鄭重說道,“你們切莫輕視王俊。此人手下胡騎戰力不弱。特別要注意的,是他手下有千餘使寶刀的胡騎,手中的馬刀削鐵如泥。”

羅延慶的眼睛亮了起來。“張副帥,你的意思是王俊的騎兵竟然有千餘柄這樣的寶刀?”

“不是千餘柄,而是二千柄。不過前幾日也被我軍搶了二百多柄。不過全被我配到騎兵手上了。”張憲一揮手,一個親兵走上前來,遞給羅延慶一柄大馬士革寶刀。

羅延慶接刀在手,伸手揪下幾根頭髮,往刀刃上一吹,頭髮當即斷爲兩截。蕭山失聲叫道,“這是吹毛斷髮的寶刀啊。這樣的刀,世代將門也不見得有幾口。這個王俊竟然有兩千餘柄?”

羅延慶喃喃說道,“張副帥,這個王雕兒背景不簡單。據羅某所知,這種寶刀出自波斯國。這種寶刀在我國境內,價值千金,非豪富之家不得擁有,非大將不得使用,但在天竺以西,回教之國,這種刀只是騎軍的常用馬刀。大唐恆羅斯之戰,所向無敵的唐軍之所以敗北,雖然重要原因是藩軍叛亂,和這寶刀多少也有關係。當時除了陌刀軍,普通唐軍根本鬥不過回教騎軍,正是因爲手中兵器不如回回軍。這個王雕兒竟能在短時間內拿出這麼多寶刀,看來回回們的叛亂根本不是心血來潮,他們是早有準備啊。”

張憲很佩服羅延慶的見識,當即說道,“羅將軍所言極是。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大宋對他們太過照顧,反而滋長了他們的狼子野心。不過在我護民軍治下,這些胡人別想再囂張了。詩仙太白說得好。胡無人,漢道昌!”

隨着六千多胡騎徐徐出陣,張憲也把八千騎軍分成三股。左翼蕭山,率二千苦役軍。右翼羅延慶,同樣也率二千苦役軍。中路張憲,率四千騎軍。張憲的四千騎軍,既有苦役軍,也有斥候軍,更有張累的殘部。

隨着一聲戰鼓響,張憲率四千騎軍當先衝出,直貫王俊戰旗。兩翼騎軍則靜止不動。

王俊沒想到張憲竟然還不吸取教訓,還妄想以少敵多,當即一揮手中的大刀士革寶刀,高聲吼道,“各位弟兄,今日勝則活,敗則死!殺呀!”

六千多胡騎竟然傾巢而出,直接和四千護民軍絞在了一處。直接把兩翼虎視的苦役軍給無視了。這讓羅延慶和蕭山都有一點失落。不過二人沒有立即出擊。剛纔張憲就叮囑過他們,須待胡騎疲憊之後,再行出擊,一舉擊潰數萬匪軍。

第32章 雙雄第60章 大刀關必勝第9章 衝突第98章 祭靈第141章 殺奴(4)第91章 綠毛第35章 歸心第109章 撒星陣(下)第92章 醒來第78章 夜戰曹州(11)第38章 僵持第141章 殺奴(4)第27章 大對決(4)第52章 戰滑州(6)第131章 沒錢了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75章 夜戰曹州(8)第60章 北上第8章 郭進李橫第25章 大對決(2)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第64章 清水鎮(12)第11章 裂痕第38章 僵持第39章 護民英靈碑第35章 歸心第69章 遷徒第56章 清水鎮(4)第21章 戰城南第55章 徐州(4)第145章 殺奴(8)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72章 夜戰曹州(5)第138章 殺奴(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150章 義民第35章 希尹的錦囊妙計第63章 危局第165章 韓肖胄第162章 大婚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4章 奪軍(1)第94章 秦檜的謀劃第19章 初定應天府(3)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87章 海寇李寶第175章 軍議(中)第35章 希尹的錦囊妙計第79章 夜戰曹州(12)第11章 裂痕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6章 五德循環第3章 女真兵鋒第86章 郭進戰死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61章 清水鎮(9)第14章 請功第29章 大對決(6)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134章 大相國寺(下)第151章 神垕第53章 徐州(2)第15章 八方風雲(上)第172章 徐進士第161章 婚禮之前第94章 秦檜的謀劃第38章 少年天才第61章 血色婚宴(上)第1章 捕蛙的少年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66章 羣英會(上)第36章 一百個巴掌第13章 威名(上)第172章 徐進士第130章 啼哭郎君第29章 與君非同道第95章 鬼樊樓之戰(上)第39章 病婦人第4章 兵發汴梁第119章 陳州攻防(8)第22章 自有奇計疲狡狐第155章 啼哭郎君的眼淚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158章 可怕的流民潮第20章 初定應天府(4)第5章 船火兒張橫第17章 初定應天府(1)第110章 兩敗俱傷第3章 亂兵(2)第67章 韓順夫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23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2)第43章 大破王善(中)第30章 大對決(7)第63章 危局第120章 陳州攻防(9)第126章 十萬流民十萬軍
第32章 雙雄第60章 大刀關必勝第9章 衝突第98章 祭靈第141章 殺奴(4)第91章 綠毛第35章 歸心第109章 撒星陣(下)第92章 醒來第78章 夜戰曹州(11)第38章 僵持第141章 殺奴(4)第27章 大對決(4)第52章 戰滑州(6)第131章 沒錢了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75章 夜戰曹州(8)第60章 北上第8章 郭進李橫第25章 大對決(2)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第64章 清水鎮(12)第11章 裂痕第38章 僵持第39章 護民英靈碑第35章 歸心第69章 遷徒第56章 清水鎮(4)第21章 戰城南第55章 徐州(4)第145章 殺奴(8)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72章 夜戰曹州(5)第138章 殺奴(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150章 義民第35章 希尹的錦囊妙計第63章 危局第165章 韓肖胄第162章 大婚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4章 奪軍(1)第94章 秦檜的謀劃第19章 初定應天府(3)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87章 海寇李寶第175章 軍議(中)第35章 希尹的錦囊妙計第79章 夜戰曹州(12)第11章 裂痕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6章 五德循環第3章 女真兵鋒第86章 郭進戰死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61章 清水鎮(9)第14章 請功第29章 大對決(6)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134章 大相國寺(下)第151章 神垕第53章 徐州(2)第15章 八方風雲(上)第172章 徐進士第161章 婚禮之前第94章 秦檜的謀劃第38章 少年天才第61章 血色婚宴(上)第1章 捕蛙的少年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66章 羣英會(上)第36章 一百個巴掌第13章 威名(上)第172章 徐進士第130章 啼哭郎君第29章 與君非同道第95章 鬼樊樓之戰(上)第39章 病婦人第4章 兵發汴梁第119章 陳州攻防(8)第22章 自有奇計疲狡狐第155章 啼哭郎君的眼淚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158章 可怕的流民潮第20章 初定應天府(4)第5章 船火兒張橫第17章 初定應天府(1)第110章 兩敗俱傷第3章 亂兵(2)第67章 韓順夫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23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2)第43章 大破王善(中)第30章 大對決(7)第63章 危局第120章 陳州攻防(9)第126章 十萬流民十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