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滿載而歸

讓吳莉君在美國留學純屬不得已而爲之。

憑《自由之路》幾首主題曲一舉成名,被譽爲“越南的肖邦”,甚至上了《時代》週刊封面,成爲名副其實的公衆人物。如果讓同樣“才華橫溢”的未婚妻放棄學業,才十八歲就結婚當家庭主婦,在美國人看來肯定是很自私的。

好在有妹妹和朱斯蒂娜作伴,三個差不多大的丫頭念同一所大學,住同一間宿舍,可以相互照應,不然真不放心。

回西貢的飛機上,他情緒有些低落,總感覺對不起未婚妻。

阮明秀是過來人,豈能猜不出他的心思,低聲勸慰道:“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來日方長,別唉聲嘆氣的。”

“表姐,我沒什麼,只是……只是擔心她們會不習慣。”

“人生地不熟,剛開始肯定會有些不習慣,不過有你的老師同學和工投公司代表處同事照應,我想她們很快就能融入新環境。”

“但願吧。”

超額完成募款任務,這趟海外之旅堪稱滿載而歸。

快到家了,同機返回的越南籍“乞丐團”成員一個個興奮不已,想自己飛機降落時會有多少人迎接。

聽到後排幾位竊竊私語,李爲民回頭道:“各位,我們回來的消息沒事先通報,抵達新山一機場後應該不會有人迎接,非常時期,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越南教會代表阮文清神父能夠理解,想了想之後問:“民先生,回去之後我們該怎麼安排?”

“按照日內瓦協定,法國遠征軍一星期前撤出河內,交由越盟接管,我們在北越僅剩下海防那幾個難民營。我發電報徵求過約翰-貝奇先生和哈內特神父的意見,我們一致認爲‘難民救助聯席會議’已經完成了使命。

他們正在結算之前的賬目,分配剩下的善款和物資。聯席會議本就是臨時性的,將於明天上宣佈解散,接下來的人道主義援助工作,將像之前一樣由紅十字會、教會、慈善總會及其它公益機構分別進行。”

成立得快,解散得更快,阮文清神父真有些捨不得。

看着他一臉失望的樣子,李爲民微笑着補充道:“神父,善款和援助物資分配方案已經確定。一半由難民委員會也就是政府統一調配,另一半按照誰募集誰使用的原則,按比例分配給參與募款的所有組織和機構。教會募集到最多,能夠分配到的資源應該也是最多的。”

在美國和歐洲,許多人捐贈是衝着教會去的,神父露出會心的笑容。

海外越僑不多,越青會募集到的善款自然多不到哪兒去,又要拿出一半給政府,潘洪山越想越沮喪。

海外華人遠比越僑多,此行共募款到60多萬美元,拿出一半給政府看上去好像虧了,事實上恰恰相反,堪稱大賺特賺。因爲教會募集到的所有善款和救助物資同樣要給一半政府,而政府會在教會和紅十字會等組織和機構監督下全部用在難民安置上。

儂人佔難民總人數五分之一,如果把美國政府的援助算上,能夠分到近三千萬美元!

打着越南國政府的大旗,用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援助和捐贈,安置三十多萬儂族同胞和秘密收容的華人難民,這個便宜佔大了,出點力是應該的,蘇有才笑而不語。

沒通知政府不等於沒通知其他人。

客機安全降落在跑道上,十幾輛汽車一直開到停機坪,有教會的,有紅十字會的,有剛由總理衛隊搖身一變爲工投公司保安隊的護衛隊車隊。

“難民救助聯席會議”即將解散,就算不解散在西貢一樣沒辦事機構。

衆人戀戀不捨道別,鑽進接他們的車輛,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越青會和華青會沒車,由李爲民的安全主管阿成安排人送他們回去。

剛剛立下那麼大功,回來卻如此冷清、如此低調,直到此時此刻,參與募款行動的志願者們才真正領教到“民先生”的做事風格。

募集到那麼多善款和物資,賣掉兩千多萬美元債券,簽下120多份合資合作協議。連跟他們一起出去的外交使團都小有斬獲,向美國爭取到一筆3000萬美元的追加援助,向西德、澳大利亞和日本政府分別爭取到一個水泥廠、一個化肥廠和一個飼料廠援建項目。

搭檔幹得比想象中更漂亮,安德森教授親自迎接,扶着車門一臉遺憾地說:“李,其實我們應該慶祝慶祝。”

李爲民苦笑着問:“教授,局勢亂成這樣,怎麼慶祝?”

“那是前天,現在好了,一切全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什麼意思?”

他並不是從美國直接回來的,而是先去澳大利亞,再去菲律賓,再經香港去日本,然後從日本回來的。經過好幾個國家,日程安排得非常緊,消息並不靈通。

安德森教授從左側鑽進轎車,眉飛色舞地介紹道:“你那位將軍朋友比想象中更難纏,並且有法國人和元首支持。琰總理向保大提出讓他辭職,去法國考察6個月,保大回電說不同意。

他知道這件事之後,一次又一次聲稱要發動政變、要推翻政府,甚至派軍隊去獨立宮周圍示威,試圖嚇跑總理先生。總理先生忍無可忍,單方面宣佈解除其職務。他以只聽命於保大元首回擊,同時決定採取實質性行動。”

“後來呢?”

“他們之間的爭鬥讓使館非常不安,希思大使在發回華盛頓的電報中說‘南越已經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癱瘓了,如果形勢得不到扭轉,估計北越會在1956年大選前拿下南越’。按照華盛頓的要求,蘭斯代爾上校在關鍵時刻配合軍事顧問團,把阮文馨的幾個部下騙到菲律賓去考察,變向阻止了一次政變。”

就知道蘭斯代爾不會見死不救,李爲民忍俊不禁地笑道:“上校幹得漂亮。”

“還有更漂亮的。”

安德森教授搖下車窗,繼續道:“費舍教授在華府的朋友說艾森豪威爾總統受夠了,說我們爲什麼要受法國人的折磨?如果不行動的話,吳廷琰會被推翻,而南越沒有人可以替代他。於是和國務卿先生最終決定向巴黎攤牌,明確表示合衆國支持吳廷琰,要求法方讓阮文馨走人。”

“走了嗎?”

“走了,昨天走的,我想不會再回來了。”

安德森教授從身後翻一份報紙,似笑非笑地說:“事實上不僅僅阮文馨,美國駐越南大使和法國駐越南最高指揮官同時換人。勞頓-柯林斯將軍替換希思大使,法國派遣軍司令官由埃裡將軍接任。”

李爲民接過報紙問:“柯林斯大使怎麼樣,好打交道嗎?”

安德森聳聳肩:“這要看哪方面。”

“和總理先生相處不融洽?”

“我認爲他對總理先生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在昨晚的外交酒會上,他和費舍教授直言不諱地說總理先生很靦腆,缺乏自信心,幾乎沒什麼個人吸引力,沒決斷力。同時對總理先生的政策很不滿意,認爲新政府應該堅持民主自由化改革,並在第一次會見中就這個問題向總理先生施壓。”

意料之中的事。

李爲民輕嘆了一口氣,倍感無奈地苦笑道:“教授,他顯然帶着一種先入爲主的概念,以爲越南應該是另一個伊利諾州或加利福利亞州,應該有美國那樣的人權和民主。並且像他這樣的人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我能夠想象到政府將來要承受什麼樣的壓力。”

“你的擔心非常有道理。”

安德森教授指着報紙上的一篇報道,低聲道:“我發現西貢有一個特別的羣體,他們包括作家、大學教授、記者、律師、工程師。他們在法國或越南的法語學校接受教育,屬於殖民統治時期的精英階層。

爲安置難民,政府把法國人送給他們的土地低價購回,侵犯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對政府很不滿。他們打着提倡民主的幌子,批評總理先生獨裁。人數雖然不多,但他們會說法語或英語,很容易和剛到西貢的記者交流,影響很大。”

牆倒衆人推。

後世提起南越政府爲什麼垮臺,提起吳廷琰爲什麼會被推翻,幾乎所有人都會說他是狂熱的天主教徒,用南越農民的土地安置從北越逃來的天主教難民,甚至把整個南越都送給了聖母瑪利亞。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可能執政七八年纔會被推翻嗎?

侵犯南越農民利益,激化宗教矛盾,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別說他不是傻子,不會幹出這樣的蠢事,就算真傻真想幹也幹不成。

因爲百萬難民事實上是美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幫助安置的,現在每個政府部門都有美國顧問,農村有許多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特別經濟技術使團的項目,有美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醫療隊爲農民提供醫療服務,難民營裡更是隨處可見來自西方各國的志願者。

他真要是這麼幹,用不着阮文馨推翻他,山姆大叔會第一個讓他下臺。

真正用來安置天主教難民的一部分是無主荒地,一部分屬政府土地,一部分就是安德森教授所說的,從親法精英階層手裡低價收回的土地。沒什麼執政基礎,收買南越農民的人心還來不及呢,怎可能去剝奪農民的土地。

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14章 亂局第2章 李家第203章 空襲!第101章 滿載而歸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123章 反攻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86章 聲望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48章 鄭明世第2章 李家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22章 亂命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201章 “南圻王”第27章 抱團取暖第236章 “忍無可忍”第85章 居安思危第204章 空襲(二)第331章 裝備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19章 交火第162章 回國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98章 誰更大方!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31章 蛀蟲!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34章 遭遇戰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331章 裝備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196章 如何收場?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73章 “唱大戲”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62章 回國第55章 分工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240章 “神父玩火”第207章 代價!第38章 危機四伏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25章 瑈夫人第39章 “夫人路線”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49章 公平機會委員會第118章 共患難第87章 新職位第131章 蛀蟲!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56章 當官了!第154章 豪賭第1章 此李爲民非彼李爲民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98章 誰更大方!第156章 人才!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36章 潛伏計劃第20章 歸來!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54章 豪賭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88章 消耗戰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3章 重點扶持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31章 撤離方案第155章 大幹一場第331章 裝備第162章 回國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4章 人心惶惶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43章 薑是老的辣第217章 尊重第201章 “南圻王”第20章 歸來!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2章 情報第108章 “國家利益”
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24章 我們,只能靠自己!第14章 亂局第2章 李家第203章 空襲!第101章 滿載而歸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123章 反攻第192章 做什麼都賺!第86章 聲望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48章 鄭明世第2章 李家第209章 “國家建設”戰略第122章 亂命第58章 慷慨大方的山姆大叔第201章 “南圻王”第27章 抱團取暖第236章 “忍無可忍”第85章 居安思危第204章 空襲(二)第331章 裝備第176章 投鼠忌器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19章 交火第162章 回國第52章 吳廷琰歸來(三)第98章 誰更大方!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105章 人心不能丟第131章 蛀蟲!第18章 共患難、同進退第34章 遭遇戰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331章 裝備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110章 最後通牒第196章 如何收場?第69章 利益的博弈第73章 “唱大戲”第61章 “光宗耀祖”第162章 回國第55章 分工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240章 “神父玩火”第207章 代價!第38章 危機四伏第227章 戰果輝煌(二)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235章 緩兵之計第40章 混亂的西貢第25章 瑈夫人第39章 “夫人路線”第74章 “我也是愛國者”第149章 公平機會委員會第118章 共患難第87章 新職位第131章 蛀蟲!第159章 特殊的安置村第56章 當官了!第154章 豪賭第1章 此李爲民非彼李爲民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98章 誰更大方!第156章 人才!第116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36章 潛伏計劃第20章 歸來!第165章 南越有資源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154章 豪賭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88章 消耗戰第148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3章 重點扶持第97章 “真不怕死”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31章 撤離方案第155章 大幹一場第331章 裝備第162章 回國第150章 勾心鬥角的婚禮第174章 最好的辦法第4章 人心惶惶第202章 “南圻王”(二)第43章 薑是老的辣第217章 尊重第201章 “南圻王”第20章 歸來!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2章 情報第108章 “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