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文體事業

此後的幾天,陳海松把21獨立旅點驗整編的事交給孫飛、陳恆和,把難民安置工作交給廖承志、歐陽毅,把機場修復工作交給高衛東、孫可奇,在何子淵老先生陪伴下遍訪梅州賢達,馬不停蹄地視察梅州的農業灌溉、工商作坊、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行業。

在體育學堂裡看到幾十個中學生在進行足球訓練,有模有樣的。聽了校方介紹才知道該校創辦於1907年,當時孫中山先生特派旅日同盟會員謝逸橋和溫靖侯回到故鄉梅州,創辦該校,在開展足球運動的同時,培養辛亥革命軍事骨幹,此後一直延續下來,水平頗高。

梅州五華縣早在1873年就由德國教會學校的傳教士給學生傳授足球技術,開展足球運動,著名球星李惠堂就是從教會學校踢出來的。陳海松在場邊饒有興趣地觀看了一陣,偏巧一個後衛大腳解圍足球又急又猛地飛向同樣酷愛足球的何子淵,陳海松一個箭步竄了過去,挺起胸膛迎向足球,皮球觸身的同時含胸卸球,皮球穩穩地落下,陳海松伸腳挑起,兩個腳輪番着顛球,越來越嫺熟,讓跑來撿球的球員和場上的隊員、場外的教練看的目瞪口呆。

陳海松顛了十幾下,意識到影響了人家的訓練,忙加了力度把球準確地踢給撿球的隊員,伸手錶示歉意。校長、教練一看這個國軍高級將領竟然還是個高手,盛情邀請陳海松下場給孩子們做做示範。前世裡陳海松對被金錢腐蝕了的中國足球愛恨交加,此時有一羣艱苦條件下堅持訓練的教練學生讓他很是感動,就信步走到球場上演練了腳顛球、膝顛、肩顛、頭顛,盤帶過人、人球分過、假動作過人、傳切配合、定點左右腳內外側任意球等技術。

讓教練們大呼過癮。盛情邀請下,陳海松和張勇、周強、馬文剛、一個教師組成一隊,迎戰五個教練老師,誰也沒想到四個當兵的根本沒有過多的盤帶過人,基本都是一腳傳球迅速跑到空檔接應。動作異常簡潔、速度飛快、傳切包抄及時準確、頭頂腳踢毫不拖泥帶水。

尤其是陳海松動若脫兔、幾若奔馬,動作敏捷、盤帶嫺熟,球就跟黏在腳上一樣,急停急扣假動作不斷,幾位教練連續被晃倒,禁區前異常冷靜不是分給無人防守的接應隊友就是晃過守門員推射空門。任意球更是勢大力沉角度刁鑽帶着強烈的旋轉奔向死角,防不勝防。

踢了半個小時,教練隊竟連半場都過不了,徒勞地在場上跑來跑去,稍微趟大一點或是傳遞不準就會被速度奇快的特種兵們搶斷成功,三傳兩遞就到了門前。球門一次次被洞穿。差距太大了,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教練們被對方的爆發力協調性累得半死無奈地表示認輸。

輕鬆自如的陳海松和教練隊每個人握了手走下場,給圍過來的官員、教練、學生們說:足球是一項鍛鍊意志品質、身體素質、團隊精神的優秀運動項目,八路軍從練兵的需要出發普遍開展了這項運動,我們幾個也是經常踢的,效果明顯。值得在全中國推廣普及,可以改變中國人身上懶散、不用心做事、不敢對抗、怕身體接觸、不團結協作的惡習。

孩子們的基本功不錯。缺的是戰術風格、比賽作風和充沛體能。我是軍人,在我看來踢球跟打仗一樣,靠的是實力,實力差一截比分就會差很多,兩者都是集體行爲,一兩個環節不夠強就會成爲對方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因此上場踢球就要場下增強實力、增強每一個環節的實力。實力從哪裡來?就要靠苦練,練出體能、練出特長、練出絕活、練出傳切配合。

有速度的要發揮速度的優勢,有腳法的要發揮出腳法優勢,在後衛線就要像銅牆鐵壁。在前鋒線上就要摧城拔寨,上了場的每個人都要有強烈的爭勝慾望、有責任感、全局觀念和自己的位置感,追求整體配合、簡潔高效,及時分球不能死帶貪功,更不能心虛膽怯盲目處理球。有了好機會一定要冷靜、迅速、果斷地把握住機會,不讓機會白白浪費。

一個隊伍一定要有核心,這個人或幾個人有頑強的意志品質、不服輸的精神,能穩定大家的情緒、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有開闊的視野發現對手的軟肋;有高超的球技,能拿住球、帶好球、傳出致命的威脅球;有指揮能力,能帶着場上隊員及時攻防轉換,及時彌補漏洞。

一個球隊還要有自己鮮明的技術風格,根據自己的球員特點制定場上戰術,南方人速度快、身體靈活,適合在邊路突破,兩個邊路撕開對方防線下底傳中,給中間包抄到位的同伴傳球打門,我把它稱作兩翼齊飛。訓練時還要多準備幾套戰術,像禁區前短傳配合、穩固防守快速反擊、45度角長傳衝吊等等,可以發揮出不同的戰術效果,基礎都是體能技術。

何子淵、校長、教練們這才知道人家是把兵法用在了球場上,把打仗的那股狠勁用在了比賽中,你看人家的體能、速度、力量、配合,全是軍中套路,難怪自己潰不成軍。丟了臉的教練們受到鞭策開始狠抓基本功,徹底改變了梅州足球以娛樂顯擺追求華麗爲主的風格。

陳海松見梅州各學校都有小足球隊,熱愛足球的學生如此之多,叮囑梅縣強民體育會會長和教育局長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聯賽,把足球運動推廣普及到各行各業,強健體魄提高水平,增強人才儲備。他的建議得到很好地落實,梅州五縣都有了各級聯賽,培養出一大批技術出衆的球員,場邊撿球的學生曾雪麟還有楊霞蓀等人後來成了國家隊主力。

在國術館,幾位拳師帶着幾十個學生扎馬步、拉伸韌帶,隨後是騰跳翻滾、踢腿衝拳等基本功。接着集體演練南拳蔡李佛拳中四平橋、小梅花、截虎拳等初級套路。十來歲的孩子功底雖不紮實,難得的是認真,短手連打、步法連貫、吼哈有聲,剛猛快捷虎虎有生氣。

陳海松看得很欣慰,給孩子們鼓掌加油。國術館長見長官高興介紹說梅州國術走南拳一脈,門派很多像詠春拳、蔡李佛拳、洪家拳、周家拳、五祖拳、黑虎拳等等,基本是家傳拳館爲主廣招門徒,這些學生是熱愛國術卻沒有家傳的外校學生,抽空在這裡跟隨拳師學藝。

何子淵很是自豪地說梅州人得偏僻庇護,少經戰亂。社會相對安定,教育興旺、文化繁盛,國術在民間廣爲傳播,每村都有習武之人,村民閒暇時喜歡擺擂臺相互切磋,縣、府兩級也經常組織國術大賽、技擊大賽。各家各派都推出高手參與競技,爭奪激烈盛況空前。

陳海松又詢問了競賽方式、比賽要求,表示認同,對政府官員們指出國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傳承了兩千年不斷髮揚光大,形成衆多流派,成爲維護民族尊嚴、國家主權、保障生命的重要技能。凝聚着寶貴的民族精神和先輩們的心血,需要我們不斷地傳承下去。

國術的核心是武,武的核心是對自強不息尚武崇德、修身立本習文弘道的俠義精神的追求,練武之人要有武德,忠誠國家、反抗侵略、見義勇爲、除暴安良、扶危濟貧、屈己待人、尊老愛幼、助人爲樂,不能恃強凌弱、盜名奪利,唯我獨尊、相互輕視、甚至賣國求榮。

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對練武者加強規範,雖然各個門派都有門規戒律,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難免有頑劣不羈之徒爲非作歹敗壞武者俠義之風。梅州武風盛行民風剽悍。既是好事也是隱患,用在抗日戰場上就是俠義英雄,用在族羣爭鬥中就是武林屑小、地方敗類。

淵公在梅州德高望重、急公好義,不避風險四處調停各家爭鬥,結果自己搭進去一條腿。這樣是非不明、皁白不辨、心裡只有家族利益、爲蠅頭小利痛下殺手的人不配做武者。

練武之人都應該像宿北飛天大俠鄒景嵩先生學習,用一身所學在抗日戰場上顯身手、建功業,展示中國武者不畏強暴挺身而出做民族脊樑的英雄氣概,弘揚中華武術爲國爲民的高尚精神,他的事蹟報紙上都有,應該讓每個練武者都知道他的壯舉,自覺向他看齊。

我身旁的這三位都是北方武林人士,在抗日戰場屢建奇功,希望梅州的武林人士能打破家族門派之見、摒棄封建陋習,積極加入到抗日隊伍中來平等交流、傳授技藝,培養抗日軍民實用的殺敵本領,當然也歡迎他們參加到八路軍、自衛軍中來,提高國家軍隊的作戰水平。

在田徑訓練場,陳海松看到許多學生在練習跑跳投等項目,認認真真地反覆演練,教師也比較專業,及時指點學生的動作要領,讓陳海松興奮不已,體育事業是民族振興的基礎性工作,沒有全民族的強健體魄、進取精神、競爭意識、團結態度就不會有期待中的民族振興。

民國戰亂不斷,體育基本停留在大城市高校中,張掖、綏遠根據地建設伊始他就叮囑民主政府要把開展民間體育運動、高校專業體育訓練當成重要民生事業予以重視、建設。沒想到偏遠的梅州有這樣一羣人在堅持做利國利民的善事,經常組織全民運動會豐富文化生活。

他高度讚揚了梅州相關部門在文化傳承、現代教育、體育推廣方面的突出貢獻,盛情邀請教育局長、體育會長、國術館長、興梅漢戲團長參加參議會,爲本行業的發展獻計獻策。(未完待續。。。)

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35章 殺人魔窟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30章 統一戰線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33章 戰亂離人第9章 甕中捉鱉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101章 廬山3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46章 計劃成功第61章 徐州撤退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5章 古剎高僧第408章 大後勤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66章 永合村外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85章 演習3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95章 主角配角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604章 阿爾山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章 夜襲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62章 分兵發展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章 公審大會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章 抉擇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91章 抗日誓師第34章 江洋大盜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7章 攻入魔窟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90章 換裝
第310章 減租減息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35章 殺人魔窟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30章 統一戰線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352章 燕山阻擊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30章 殺向山西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33章 戰亂離人第9章 甕中捉鱉第242章 論功行賞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101章 廬山3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633章 海軍職責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46章 計劃成功第61章 徐州撤退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5章 古剎高僧第408章 大後勤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66章 永合村外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66章 永合村外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189章 飛虎臨穗第85章 演習3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95章 主角配角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604章 阿爾山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6章 夜襲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62章 分兵發展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635章 海軍搖籃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章 公審大會第261章 拿下蔡家坡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30章 送他們下地獄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72章 春節茶話會2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475章 以我爲主第456章 冤家路窄第5章 抉擇第549章 噩耗連連第144章 必須嚴懲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91章 抗日誓師第34章 江洋大盜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247章 河防失守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7章 攻入魔窟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206章 烈火焚魔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329章 轉世靈童第90章 換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