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旱地育苗

老田中可不想放棄這塊風水寶地,對滿臉擔憂的田中玖說:“放心吧,這回我長記性了,在大迫將軍、植樹處長的幫助下武裝了好幾百人成立了自衛軍,訓練了上千莊丁,足以自保。周圍還有16旅、憲兵隊、守備隊,安全沒有問題。我的墾殖試驗已經開始,第一步育苗已經順利實現,馬上就要大田種植了,那是我幾十年的心血,不能放棄的。”

田中玖知道這個叔叔酷愛種地,看他說的在理,也做了防備有心成全,只好說:“好好好,就隨你的便吧!我會全力支持叔叔的墾殖事業的。來我給你介紹幾位濱江省的大員,他們也很想看看叔叔的種植技術,以後擴大生產都要靠他們幫忙的。”

濱江省長韋煥章、司令官於琛澄上將、軍管區參謀長姜鵬飛少將等與歡迎的人一一握手錶示慰問後,都聚集在身邊看他們叔侄傾訴離情,見顧問招手,忙走上前來向這個身份不同的日本老農鞠躬問好。

田中握着韋煥章的手對田中玖說:“我能在這裡安身,多虧韋省長的關照,送了我不少糧食、日用品,你要幫我酬謝他。”

韋煥章心中暗喜嘴上卻說:“老先生不懼嚴寒,信念執着,讓省府上下感動莫名,些許微勞,不足掛齒。今後但有所請,一定照辦、全力襄助。”

“多謝省長掛懷,怎麼不見馮市長、大迫將軍過來?”

“老先生埋頭種田自然不知,大迫將軍於一個多月前被支那陳海松部偷襲害死了,同時遇害的還有好幾位高官,城裡多處爆炸、暴亂,馮市長被牽連撤職查辦了。”

“可惜了,大迫是個好人,給了我三塊土地,答應我秋後來收割第一鐮刀稻穀。還允許墾殖隊建立自衛軍,送了我五百多條槍。馮市長對帝國素有忠心,精明幹練,是帝國政法大學的高材生,積極維護日僑利益,可惜他們命運不好。怎麼又是陳海松,他追到北滿來了?他可說過,下次見面就是仇敵決不輕饒,他是來找我們的嗎?”

“不,叔叔不必緊張,按他的行蹤推測,一路北去,與呼蘭的第二師團、孫吳的第一師團發生了幾次交火,的確很強悍,野戰部隊都吃了虧。他很狡猾多次逃脫了我們的搜捕,在俄滿邊境地帶消失。我們分析他長期作戰糧彈缺乏,可能已經越境去了蘇聯避禍、補充物資。他給我們造成了很大損害,我會等着他回來的,到時候國恨家仇一起清算。叔叔,這位是第四軍管區司令於琛澄上將。”

佩帶三顆金星的於琛澄是來人中軍級最高的一位,51歲也是歲數最大的,爲了表示對日本的尊重,走到大不了幾歲的田中面前深鞠一躬“叔叔大人安好。”

唬得老田中連忙鞠躬還禮:“原來是朱會長的結義大哥,失敬失敬。我的墾殖農場承蒙朱會長資助、多虧鄧旅長的精心保護髮展順利,一個是你的兄弟、一個是你的部下,還請司令褒獎一二。”

“老朱做人一向豪爽,從不吝惜錢財,他有心孝敬,叔叔安心受用就好。至於鄧旅長保護日本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皇協軍的重要責任,他們理當盡責。我本來是要來追究他們在平房軍事區、五常縣的失職問題的,如果叔叔看他們順眼就算了,留在此地爲農場看家,長期駐守以絕匪患。”

“那就多謝關照了。連皇軍都奈何不了的強匪,地方部隊缺兵少將如何抵擋?怪不得他們,你要有心不妨配些重武器,面對陳海松時纔有自保之力。這位姜參謀長我見過幾次,才從帝國留學回來,忠心耿耿、年輕有爲,前途無量呀。”

三十多歲,一心要跟隨日本人飛黃騰達的姜鵬飛能得到此老的高度評價欣喜不已,趕忙立正鞠躬:“小的不敢當,必將粉身碎骨追隨皇軍。16旅的裝備問題包在小的身上了。”

田中玖對見面的效果很滿意,晃動着矮胖的身體向其他士紳禮節性地揮了揮手,對衆人說:“好了,該見的都見了,各位同僚記住,我從小是叔叔帶大,二十年前一起去通江口與我父親團聚,我有今天他出力很多。他的安危就是我的安危,他的事業就是我的事業,拜託大家今後多多關照。”說着微微欠身致禮。

衆人連忙躬身答應。

“走,讓我去看看你的水稻農場吧。”說完攙着老邁的田中一雄向外走。

走出不大的車站,廣場四周到處是荷槍實彈的16旅部隊,精神飽滿、軍姿挺拔,讓田中玖、於琛澄、姜鵬飛等誇獎不已,他們沒想到作戰中損失很大,上峰建議裁撤的這支部隊表現出來的軍事素質很高。雖然裝備差了些,自上而下精神面貌很不錯,很有些強軍的模樣。

登上提前開來的小汽車,由憲兵隊大汽車開路,16旅騎兵團左右護衛,守備隊大汽車壓陣,浩浩蕩蕩向西南方向的蔡家窩棚前進。

一路上,正午的陽光照射着黑油油的土地,向陽的地埂上已有耐不住寂寞的小草伸出嫩芽,接受春風的撫慰。田裡的農民早被趕走,只剩下餓了一冬的麻雀、烏鴉在回暖的大地上找尋食物,對着長長的車隊發出不滿的哀鳴。

汽車在融雪浸泡的略顯泥濘的土路上走了半個小時就看見了平闊的田野上剛剛修建的長長地圍牆,高大的寨門兩旁有沙袋堆成的防禦掩體,十幾個皇軍裝束卻不戴帽徽軍銜的自衛軍士兵在持槍站崗。看見車隊過來,直接推開寨門放車隊進去。

進了寨門是平整好了的大片土地,引水渠從東邊攔河大壩把溫暖的拉林河水引進來穿過圍牆形成密集的水網,自北向南分成許多溝渠灌溉着每一片土地,沿着鋪了沙石的土路繼續前行了十分鐘來到一個被三米高超過千米周長的土牆圍住更加堅固的寨堡,這裡纔是農場的中心地帶。

一條十字大街把這裡分成四塊,東北邊是墾殖隊日僑、專家學生的居住、研究區,西北邊是自衛隊的營地,南邊是原來的蔡家窩棚,招募、收容的滿洲農民、朝鮮農民的居住區。四座寨門連接到外邊4、5多平方公里的農田。

車隊穿寨而過,一直開到南部水稻種植區的育苗房前,衆人下了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向陽傾斜、頂部、側面鋪了玻璃的巨大暖房。田中一雄向田中玖一行介紹了等在路邊的帝國京都大學的師生,隨後帶着好奇的客人蔘觀玻璃房子,由鬆尾教授纖細介紹暖房的作用、保暖原理、育苗的方法,

暖房長68米、寬15米,中間是寬3米的通道,通道兩邊的地裡長滿了綠油油一拃高的水稻秧苗,讓衆人大感驚奇。

花白頭髮的京都大學農學部水稻研習組鬆尾教授非常開心地向嘉賓介紹最新的研究成果:“帝國是種植水稻的主要國家,歷史悠久、經驗豐富,擁有許多領先世界的先進技術。單產名列前茅。遺憾的是帝國地形複雜、山地丘陵,可供水稻種植的土地有限。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研究重點在韓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滿洲地區土地更加遼闊、而且開發有限,土地肥力、腐殖質含量、黑土層厚度遠勝於韓國,加之水量充沛,水中富含礦物質,是種植優質水稻最有前景的地區。但由於緯度過高、天氣寒冷、無霜期短的原因,產量受到天氣的極大影響。我和我的研究組兩年來一直在延吉韓國人聚居區從事天氣規律性研究,希望找到氣候變化的規律,防止春寒對種子發芽、幼苗生長的影響。可以說剛剛起步,還沒有頭緒。”

他話鋒一轉指着老田中說:“沒想到,一個在滿洲辛勤耕作20年的帝國老農民靠經驗、靠智慧解決了這個困擾北緯37度線以北地區提高水稻產量的難題,提出了匪夷所思的種植新方法。就是各位現在看到的田中先生創造的旱地育苗新技術。”

日本人、滿洲人或由衷或違心或是照顧總顧問的面子,一起發出陣陣讚歎,報以熱烈的掌聲,害得老田中頻頻欠身致謝。

鬆尾等大家安靜下來,指着玻璃房說:“這間大房子就是田中老先生的創意,把種子發芽、幼苗生長這個最容易受到天氣影響的階段搬到了室內,相對密封的空間可以通過火爐把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以上,通過玻璃獲得陽光,實現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幼苗的正常生長。”

他走到田邊彎腰伸手揪起一撮十幾根秧苗,在手裡搓了幾下連同泥土分成三四穝,展示給大家:“諸位請看,這是在溫室裡生長出來的秧苗,一芽四葉,體型茁壯根系發達,在自然環境下無論如何出不了這麼多芽,也長不了這麼快、這麼好。”

田中玖看着滿房子的秧苗心裡替老叔高興,手裡接過一穝看了看,的確很強壯,卻有些疑惑地說:“鬆尾君,這裡長得是好,可是地方太小,而且似乎太密集了。”

……

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1章 河西大學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2章 激戰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5章 佈置戰術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3章 撤離南京第309章 禁絕鴉片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83章 演習1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59章 18軍登陸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79章 遭遇戰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23章 大意了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63章 今非昔比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39章 被盯上了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8章 帝國浪人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22章 板垣爭先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411章 拼血本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96章 天津38師2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54章 74軍來了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85章 演習3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66章 拿下包頭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3章 日軍的準備
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1章 河西大學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536章 組織反攻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2章 激戰第622章 慶祝大會第399章 該拼命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20章 快速發展第232章 戰爭準備第578章 回到瓊崖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25章 佈置戰術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3章 撤離南京第309章 禁絕鴉片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671章 蘇聯的防範第83章 演習1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59章 18軍登陸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79章 遭遇戰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23章 大意了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63章 今非昔比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39章 被盯上了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77章 東條英機的分析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38章 帝國浪人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74章 東北聯軍我也要第568章 死亡的詛咒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33章 戰亂離人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38章 窩囊透了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22章 板垣爭先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304章 拜訪林森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411章 拼血本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96章 天津38師2第44章 舌戰板垣第154章 74軍來了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85章 演習3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66章 拿下包頭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73章 日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