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支援蘇聯

調國軍主力支援第三戰區?摻沙子?派黃埔門生、國軍干將去監視?蔣公對共產黨在江南發展還是不放心呀!連延安都對陳海松迅速消滅敵僞勢力打開江南建設局面深感驚訝,何況是滿心希望借刀殺人的蔣先生呢!估計是後悔了,可現在派出心腹能扳回局勢嗎?

想想陳明仁、鄧龍光、趙定昌、華振中,周先生心裡暗暗好笑,再精銳的部隊只怕在陳海松調教下也是有來無回。他故意作出不情願的態度說:“海松統兵在精不在多,別看他只有三個野戰軍,可地方部隊已經重新編練,組建了不少警備區,戰區兵力正在增長。

反倒是第五、第六、第九三個戰區面對11軍七個師團的進攻,壓力巨大,國軍新敗、編制殘破、裝備不良,保安部隊良莠不齊難堪大用,還是應該多留些骨幹部隊,關麟徵15集團軍、俞濟時第3集團軍都是委座心腹精銳部隊,理應留在武漢外圍保衛重慶安危的。”

蔣先生其實相當執拗,一旦形成某個意念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周恩來貌似維護大後方安全,可實際上是拒絕國軍主力部隊進入第三戰區,好讓他隨心所欲創建共產黨的基業。幾個月就已經搞得怨聲載道,時間一長真就沒人知道這天下是國民黨的了。不行,一定要派!

“恩來兄,第三戰區地域遼闊、戰線綿長,你也說了海松勢單力孤需要我們支持,我其實也很擔心。現在日軍進攻基本停止,國軍主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海松常說要擴大戰略縱深。前後方密切配合,他那邊穩固了後方才能安定嘛,政府有責任派出部隊增強他的實力。”

“這樣啊!那好吧,我就替海松謝謝委座的關心了。他呀全靠虛張聲勢,其實一個地方就一個主力團拼湊了些保安隊。東邊打一下西邊捅一下,讓鬼子摸不清虛實,再加上把所有空軍集中使用才穩定住浙北戰線,要是知道委座給他派來兩個集團軍,他肯定高興。”

陳布雷在一旁聽了半天,知道蔣先生是想把國軍部隊陸續派回去恢復國軍的影響力。站在黨國的立場上這也無可厚非,可效果如何不好預料,善於改造感化國軍的陳海松擁有國軍將領普遍敬畏的輝煌戰績和相當有說服力鼓動性的國共合作愛國護民振興民族的政治理論,跟他接觸過的將領自覺不自覺的成了共產黨政策的支持者,就連黃維那樣的書呆子都開始指責國軍戰術保守、地方腐敗,關麟徵那樣的純粹軍人豈不成了白白送去的兵員和裝備。

“委座。其實三戰區經過海松調度已經處於上風並無大礙,隨州、荊州、岳陽、贛州反倒是面臨進攻威脅,學生以爲還是要留下重兵集團隨時組織反攻,關、俞兩部不宜輕動。”

蔣先生一聽心裡很不高興,你哥哥成了共產黨的參議長,處處維護陳海松,出臺的許多地方法規極大地損害了官員鄉紳的利益。淪爲陳海松的工具而不自知,還奔走各地說是在推動進步造福鄉梓,鼓動士紳商賈減租減息、爲共產黨的工業基地集資籌款,完全沒有了立場。

“你們放心,四川、貴州、雲南、湖南組建的後備兵團五六十萬源源開來,各部的人員補充已經完成,英法俄等國的武器裝備相繼運到,國軍實力逐漸厚實構築了堅固陣地。

而日本關東軍以爲中國戰事趨於平穩,開始試探蘇聯的遠東實力,在蒙古地區與蘇軍爭奪激烈。據日本邀請觀戰的西方戰地記者報道,雙方在哈拉哈河西岸幾個高地已經打了十幾天,蘇軍屢攻不下日軍也是傷亡慘重,頗似當初張鼓峰爭奪戰,有可能演變成大規模的戰役。如此一來日本的注意力再次北上,弄不好還要從關內抽兵支援,我軍壓力頓減。

蘇聯似乎擔心日本全力攻擊遠東,大使盧斡滋、武官切列帕諾夫上將先後來表達了希望我國發動牽制性反攻的意願,我考慮蘇聯政府在我國最困難的時候站在我們一邊是值得信賴的朋友,以後還要借重他們的支援,所以脣亡齒寒我們不能袖手旁觀還是要支持的。

盧斡滋大使說蘇軍有能力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挑釁,朱可夫正在集結機械化兵團和飛行集團,在七月中旬就能發起反攻,現在的僵持是出於消耗日軍兵力和彈藥的考慮。正好戰區附近的東北、晉綏都在你們的作戰範圍內擁有二十萬主力部隊,希望貴黨命令張國燾、李卓然、徐向前等部能適時在敵後發起局部反攻牽制住日軍,幫助蘇聯渡過眼前的困難。

海松那裡正在作戰,我看也不要停下來,持續保持對華中日軍的牽制,這樣一來他的兵力就顯得有些單薄了,所以國軍精銳部隊的加入就是雪中送炭。那個可以把俞濟時集團軍用於浙北,關麟徵集團軍放在贛中,如此一來對杭州、南昌之敵發動攻擊就有了把握。到時候讓蘇聯大使武官去看看,咱們中國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傾盡全力幫助蘇聯的。”

原本以爲會感激涕零的周恩來對此卻並不認可:“委座,道義上聲援蘇聯是應該的,但我們有必要爲兩個侵略者之間狗咬狗的戰爭損害我國的軍事力量嗎?我倒覺得應該做好收復蒙古的戰略準備,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適時恢復中國對蒙古的合法管理。”

什麼?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蘇聯是你們共產黨的太上皇,是我們國民黨的大金主,能得罪嗎?你還是共產黨員嗎?你們還是第三國際的下屬支部嗎?陳海松年輕衝動說出些奇談怪論還有情可原,你周恩來從旅法勤工儉學開始就是共產主義的忠實信徒、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怎麼也信口開河,莫非是在藉故推託?蔣先生實在難以置信。

陳布雷至此才明白蔣先生是要借蘇聯的需要逼迫陳海松猛烈攻擊日本軍隊,從而把鬼子的矛頭指向敵後共產黨控制區。不由得暗自佩服蔣先生的老謀深算、借力打力,見蔣先生有些疑惑,忙試探道:“恩來兄,蘇聯是當今世界唯一公開支持我國抗日的友好國家,提供了我國所需要的幾乎全部坦克、飛機、重炮、輕重機槍以及油料、布匹等物資。

我們有必要加深這種戰略合作關係。僅僅依靠不多的戰略物資很難贏得更多的支持,萬幸日蘇發生了衝突,給我們創造了爲蘇聯幫忙出力的機會,我們支持蘇聯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何況貴黨與蘇聯黨一直有隸屬關係,理應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的嘛!佈雷實在費解!”

陳海松雖然一直在隱秘運作暗中佈局,卻不能瞞着中央私自行動。具體的作戰計劃中央或許不清楚,但利用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拿回新疆、蒙古的控制權早已成了毛主席爲首的黨中央的普遍共識,當然他們也相信陳海松有能力運作好這項重大行動,不至於因此導致中蘇關係的惡化,中共蘇共的對立。而收回國家主權必須由國民政府出面完成,周恩來需要及早地給國民黨高層吹吹風。讓他們逐漸形成收回離散國土的意識、信心和行動步驟。

“佈雷先生,我需要再次重申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我們的堅定決心,我們痛恨一切侵略中國、分裂中國的外國勢力,其中也包括佔據新疆、蒙古的蘇聯,在這一點上國共兩黨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相同的願望。

你們不必懷疑我的誠意,也不必試探我黨的原則。我黨也不想引發中蘇兩國的政治衝突,中國對蘇聯有依賴是事實,弱國無外交、有求於人委曲求全我們也能理解,但站在國家的立場上我們認爲政府不能放任蘇聯以武力維護分離主義集團的非法獨立,忍氣吞聲眼看着蒙古在分離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現在世界上真正承認蒙古獨立的列強國家幾乎沒有,中國政府依然是蒙古地區的合法管理者,再不理直氣壯地宣示我們的主權我們最終將永遠失去蒙古。”

蔣先生對此不屑一顧,這樣的叫囂他聽得太多了,無非是蒙古族流亡者團體無力的呻吟,一些小黨小派攻擊政府無能的藉口。蔣某人要是有辦法還會這樣心中流血忍辱負重嗎?

徐樹錚退出蒙古後,忙於內部爭鬥的北洋政府基本就放棄了蒙古的管轄權,而國民黨完全是在蘇聯顧問扶持下完成的重建,黃埔軍校也是蘇聯顧問、蘇聯裝備、蘇聯條令影響下建立起來的,別說當時的共產黨對他敬若神明。就是國民黨也是言聽計從不敢違拗的。

爲什麼要清黨就是要擺脫蘇聯沙文主義、專制體制、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理論及其追隨者共產黨的控制,此後的國民政府嘗試着恢復國家主權,與蘇聯在東北中東路發生了碰撞,當時的共產黨中央認爲中東路事件就是進攻蘇聯戰爭的開始,這是一個極端嚴重的問題。

全世界的工人階級都必然要堅決的起來抗議這一進攻蘇聯的嚴重的事件,號召廣大羣衆起來,作反抗帝國主義進攻蘇聯,反抗國民黨做帝國主義的工具,擁護世界反帝國主義大本營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的示威鬥爭。結果張學良的東北軍在北伐軍總顧問布留赫爾元帥的紅旗集團軍打擊下大敗,暴露出國民革命軍的虛弱,此時維護領土完整缺乏實力。

這一晃就是十年,中蘇兩國因爲面對共同的敵人而再次走到一起,蘇聯已經成了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而中國淪落爲仰人鼻息的受氣包、乞食者,還有什麼底氣去討要被分離的國土。

“恩來兄,本黨秉承三民主義之理想,從未放棄對新疆、蒙古之主權,然而,主權需要實力來維護,我們有嗎?你們有嗎?今天的局面你們有很大責任,以此攻擊政府是別有用心。

當前我國的頭號敵人是打到了武漢的日本軍國主義,舉全國之力也僅僅打成現在這個樣子,我們需要蘇聯的大力幫助,還有必要有餘力挑起中蘇之間的對抗嗎?進入蒙古換來的結局你想過嗎?國際關係需要從長計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抗日勝利才能考慮蒙古。”

“委座,我承認在當初對蘇政策上我黨存在認識上的錯誤和行動上的偏差,但現在的中共是立足國內、心向國家,擺脫了第三國際束縛的新型政黨,所思所想不再受意識形態的干擾,而是謀取國家的尊嚴、民族的昌盛、民衆的幸福,這是兩年多的表現證明了的變化。

在我們看來日本、蘇聯都是中國領土的霸佔者,蘇聯的援助是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並非是無私地幫助我國實現三民主義的願望,對於他的依賴是危險的,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你們能這麼想,我很高興,沙皇俄國是侵佔我國領土最多的帝國主義國家,當今的蘇聯是和日本一樣對中國領土懷有野心並付諸侵略的國家,本黨政府一直對此保持警惕。然而我們很需要他們的道義支持和物資援助,這對我們的抗戰事業至關重要,你們有什麼辦法?”

“擺脫別人的控制無非是尋找更多更可靠的盟友,陳海松出使歐美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政府擺脫對蘇聯的過度依賴,效果是明顯的,得到了西方國家不同程度的響應,貸款、武器裝備通過民間途徑陸續到達,在武漢會戰中發揮了作用。如果我們的正面戰場打得再頑強一些,戰果再大一些,同樣希望借重我們拖住日本的西方國家會更積極地幫助我們。武漢的淪陷雖然讓西方感到沮喪,政府的鮮明態度依然吸引着他們,並沒有影響經貿、軍事合作的繼續。

外部的支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工業生產能力的提升使我們擁有不依賴列強的底氣。隨着河西、河套工業區冶金、鑄造、機械加工、化工等企業的陸續投產,自產武器彈藥的產量逐步增加,年底能爲國軍部隊提供一半的需要量,明年、後年平北、山西、關中、金衢新基地建設完成,生產規模不僅能夠完全滿足國軍序列全部需要還將提供自己研製的曲射火炮、壓制火炮、無坐力炮,所以從需要上講有所準備的中國並不擔心蘇聯援助的斷絕。”

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42章 勸說2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102章 廬山4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235 海南軍區第47章 攻入魔窟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7章 攻入魔窟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92章 全面佈局第9章 盤點家底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8章 李家營子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章 激戰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99章 星星峽2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627章 山城永安
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77章 中央委員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42章 勸說2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40章 21旅團覆滅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520章 可憐的猶太人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654章 日軍後撤第21章 陰損王子鳴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364章 規模與素質第102章 廬山4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6章 謀劃勝利3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263章 國軍羨慕第235 海南軍區第47章 攻入魔窟第529章 捕捉戰機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47章 攻入魔窟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92章 全面佈局第9章 盤點家底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550章 怒其不爭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91章 何須憂愁第547章 尋求逆轉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146章 安慶會師第444章 陳章 駕到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8章 李家營子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260章 坦克是個好東西第31章 關東軍的對策第2章 激戰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24章 迎接考驗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12章 委員長的誓言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572章 最後攻擊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99章 星星峽2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336章 各有打算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328章 最後的手段第231章 抗登陸部署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126章 苦鬥水上飛機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343章 領袖的變化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627章 山城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