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軍人責任

俞濟時想起張靈甫的遭遇,也是頗有同感,微微點頭說:“想想九江突擊之夜,再想想你的特種兵,我們服氣,咱們雖比地方軍正規比鬼子還是有差距,回去我們也學陳明仁狠狠練!那個你剛纔說了兩條,還有嗎?”

“哦,第三嗎就是靈活的戰場指揮,各位手裡要麼有一個軍要麼有一個師,怎麼使用部隊很值得推敲。是一股腦推到前邊還是前後各放一半還是在拿出三分之一側翼迂迴包抄全在於你的選擇。日本人很善於側翼迂迴,第二軍已經開始了,他們每戰都會有一部分兵力出現在我們的側翼,可以說成了一種戰鬥習慣。

一年多來咱們沒少吃虧,可我們就是不長記性也不善於學習。對於一個軍事指揮員來說戰術的僵化呆板是致命的。我們的作戰目標就是消滅鬼子,與其都死在戰壕裡,爲什麼就不肯奔着他的結合部、炮兵陣地、指揮所殺出去呢?這一點上我一直很不理解。

所以等諸位把戰士們的能力練上去以後,就要琢磨琢磨主動打擊鬼子的辦法,咱們不能總是被動地等鬼子攻擊,他能攻我,我也要攻他,咱們人多,一部分守陣地、一部分搞穿插、一部分襲擾後方,纔能有效地制約住他的進攻,甚至打亂、擊潰他的進攻。

我相信經過九江的一系列戰鬥,部隊都經受了磨練,諸位也都有所思考。這樣的戰鬥多了我們的思想會豐富起來、指揮也會靈活起來。

至於華中局勢。諸位大可不必擔憂,日軍遭受重創,震驚慌亂可想而知。即使繼續向九江攻擊短時間內調整部署、運送部隊、彈藥、熟悉戰場怎麼也得十天,我再擋他們20天,保證給你們爭取一個月的恢復時間,但願你們把握住這段寶貴的時間,練兵、反思。”

眼看天色將晚,陳海松讓參謀警衛們打開幾十個日本罐頭,打來兩大盆米飯,招待毫無去意的國軍將領們。2、30人圍成一大圈。有說有笑、倒也有滋有味。

俞濟時夾了一塊魚肉,嚐了嚐不好意思地說:“本想請長官到城裡酒店裡給你餞行,誰知九江城裡的酒樓全都撤到後方了,兩個日本人的酒樓從掌櫃到夥計都參戰被打死。沒酒沒菜實在不成敬意。等有一天咱們收復了杭州。我請你吃西湖醋魚。”

陳海松也夾了塊鬼子魚罐頭,端詳了一番說:“西湖醋魚、南京薰魚、濟南紅燒鯉魚、上海的大閘蟹都等着咱們吃呢。所以咱們都要好好努力,一點一點地收復國土最終把小鬼子趕到海里去餵魚,最好能佔領東京、大阪,天天吃他的生魚片。媽的,吃了也不給他錢!”

引得衆人一陣鬨堂大笑。

這麼豪氣的長官真的很少見,目的如此明確,語氣如此輕鬆詼諧,強烈地感染着同樣熱血的軍人們,在他們心裡漸漸引起共鳴。

一張娃娃臉略微發福的霍揆章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牛肉罐頭。一邊問:“長官,咱們跟小鬼子打了一年多了,一直頂不住他的進攻,我的54軍已經換了兩茬兵了,馬上又要換第三茬,你說咱們真能打敗小鬼子嗎?”

陳海松知道這不是個別人的想法,在國軍中普遍存在着這樣的疑問,必須消除這種長期積累的失敗陰影,反問道:“霍軍長不是參加了九江戰役嗎?你說我們打敗他們了嗎?”

“這一仗是打贏了,臺兒莊咱們也贏過。最後還是退下來了,這一次還會這樣嗎?”

“這要看在座各位想不想打贏了。”

“我們當然想贏了!”衆人一下吊起了胃口,七嘴八舌道。

“想贏就要做好贏的戰鬥準備。諸位都參加過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後想過沒有爲什麼徐州會放棄?哪些因素導致我們不得不放棄?”

“咱們固守徐州,三面被圍、敵人飛機大炮數量太多。部隊損失太大。”

“戰線太長、一字排開缺乏戰略縱深。”

“沒有明確的作戰目標,敵人從哪裡來就在哪裡擋。檔又擋不住,有被合圍的危險只好放棄。”

……

聽着國軍將領們七嘴八舌地探討,陳海松聽了一陣,覺得這些人對敗局還是有一定認識和反思的,等他們停息下來,歸納說:“諸位,徐州臺兒莊一戰堪稱經典,斃敵一萬很不簡單,既有川軍、西北軍正面阻擋的功績也有中央軍側翼殺出雷霆一擊的貢獻。

雖然因爲裝備差距造成重大傷亡,但最終取得了局部勝利,爲後邊可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也爲處於弱勢的國軍探索出打敗強敵的好方法。

那就是正面阻擊、側翼包圍、主力出擊,外圍攔截增援。雖然會付出較大犧牲,卻能有效地殺傷鬼子有生力量、阻止鬼子進攻的步伐。九江戰役其實就是沿用了這個戰法。

可惜臺兒莊取得勝利後,國府上下以爲敵人會被雲集徐州的重兵集團嚇着知難而退,對和平抱有幻想,國軍沒有順勢把戰線推出去,沒有繼續在外線放置強大的機動兵團。

一個佔領了咱們首都的敵國怎麼可能會因爲一個戰役的局部失利而放棄侵略的圖謀,一直沒有爆發出強橫戰鬥力和連續打擊能力的部隊怎麼可能嚇退鬼子。所以戰略上我們就吃了虧,以至於對敵人的圍殲國軍主力的圖謀缺乏思想準備和應對方案。

敵人就是沿公路、鐵路向心攻擊,進攻線路顯而易見,如果在徐州外圍的棗莊、藤縣、新沂、東海、商丘、開封、宿縣、蚌埠建立起戰略支撐點,從這裡開始節節抵抗。引誘其中一路進入我軍腹地。精銳部隊突然殺出肯定可以再打一兩場圍殲戰。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推測,實踐中會有較多變數不好把握。但這樣的佈置起碼可以再阻敵三個月以上,多消耗鬼子有生力量。

但統帥部把部隊一字長蛇陣排在鐵路線上,沒有明確的戰役目標,坐等敵人來攻,各部隊沒有清晰的任務,等着填補到各個突破口上去。戰略上陷於被動,戰術上沒有主動性。”

關麟徵參加過圍堵14師團的戰鬥,全軍傷亡慘重愣是堵不住橫衝直撞的土肥圓,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官你是沒參加徐州會戰。不知道小鬼子衝的有多快、攻的有多猛,跟瘋了一樣,14師團衝到蘭封,我們也想收拾他的。可惜沒能成功,想來很是遺憾。”

“這就是戰爭初期暴露出來的我軍的差距,十幾個師分守要點各自爲戰,缺乏統一的作戰部署。如果情報準確、及早發現14師團是孤軍,定下消滅土肥原的堅定決心,集中各位正面攔截的攔截、側翼包抄的包抄、後邊圍堵的圍堵,14師團即使不能被全殲也要固守待援,無法四處亂竄,給整個防線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俞濟時當時也在開封,74軍被行蹤不定的14師團牽扯的疲於奔命。損兵折將毫無戰果:“想想也是,十幾個師無法形成一個整體,對敵人兵力、動向不明,每一個局部都是少數兵力攔截,其他部隊唯恐攻擊到自己陣地上來,沒有人主動突擊支援。戰場確實挺亂。”

陳海松很是理解地點着頭說:“所以,我軍與日軍的差距不僅僅是兵員素質、武器裝備等方面,關鍵還在於戰場情報、通信聯絡、後勤保障、戰役組織。

戰爭初期,我們對鬼子的高速機動力、強大的地空火力、兇猛的戰術打法不適應,就要在敵人的必取之地建立堅固陣地。以強大部隊包圍他限制他的機動力。像14師團這樣的常備師團任由他野戰突擊以我們的反應速度和戰場協調能力很難阻攔住它。

好在通過一年的交戰,國軍部隊對日本軍隊的戰術打法、進攻特點有了實際的瞭解,再次相遇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組織。

國軍部隊也從戰火中的到了磨練,對日軍進攻沒有了恐懼心理,這次九江戰役各部隊接受任務向各個作戰區域集結就比當初快了許多。出擊包圍也很堅決,雖然個別防線出現破圍。其他部隊也能主動支援,總體上始終處於上風壓着他打,這樣積極的變化表明我軍的進步。

一直這樣進步下去,我想14師團在我軍包圍下左衝右突的現象再不會出現。”

見衆人頻頻點頭,陳海松繼續說:“敵人雖然吃了敗仗傷了元氣,可依他們不見黃河不死心的秉性不會放棄奪取武漢的圖謀,他的戰爭潛力巨大、後備力量雄厚,短時間內拼湊出一二十萬攻擊兵力還是可能的。各位還是要做好艱苦鬥爭的準備。

我個人感覺,敵人還是會沿長江西進,我軍的戰略還是應該依託沿江山區進行阻擊,在預定戰場對孤立之敵進行伏擊包圍,再次組織九江戰役這樣的大反攻可能性不大,鬼子非常善於總結失敗教訓,相同的錯誤不會重犯,疏忽大意輕敵冒進一次就差不多了。

小鬼子很善於學習我們的成功戰法,我估計他們會在華中之外選擇一些出乎意料的攻擊線路,一是廣州、二是洛陽,分散我們的防守兵力。在九江周圍也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線路,大別山、皖南山區都能通到九江側後,對這些地區應保持足夠的機動兵力。”

“那裡是第三、第五戰區的作戰範圍,我們不可能派兵過去的。”

“不用派兵過去,就是要做好鬼子從其他方向突擊到九江身後的應對之策,免得到時候驚慌失措、狼狽潰散。他即使攻過來也就是一個師團的兵力,我軍只需要幾個軍將其團團圍住,他也很難發揮出奇兵的效果,我所擔心的是未戰心怯、失去組織,任由其控制要隘。”

“長官放心,現在咱們第九戰區有了信心、有了戰鬥經驗,再也不會出現混亂。”

“那就好,你們相互之間需要經常通報敵情、交換作戰看法,提出好的建議。統帥部、戰區司令部有不妥的命令,你們也應該及時提出來,這不是抗命,是幫助長官完善計劃。切不可被服從命令所束縛,喪失軍人爲國爲民、全力爭勝的職責,保護士兵、友鄰的義務。”

“長官似乎對統帥部、戰區缺乏信心呀。”

“中國軍隊的當家將領主要來自於保定軍校、日本士官學校,在我看來這兩所學校都是一戰以前相當傳統的學校,軍事思想已經落後於時代。這些將領帶兵以來沒有經歷過國家間的戰事,都在國內軍閥武裝裡盤桓,習慣了小規模低強度政治爲主軍事爲輔的軍閥爭鬥。

而我們現在面對的是編制、裝備、後勤相當現代化,訓練有素、侵略成性、富有獻身精神的軍國主義的正規軍隊,指揮靈活、軍令統一、裝備自給、步炮協同、行動快捷、攻擊兇悍,除了人少點,哪一方面都超過我們許多。

我們大部分高級軍官沒有現代戰爭的經歷,面對強悍的敵人除了恐懼就是茫然,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來制約敵人,往往作戰思想偏於保守、喪失主動精神和進取心。拖累的部隊也無法發揮出自身優勢和特長,這在以往的歷次戰役中都有表現,很讓人無奈。

諸位是新式軍校培養出來的革命軍人,雖然受訓時間不長,但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植根於各位的心間。不容許敵人肆無忌憚地佔我土地、掠我財物、殺我民衆是我們的神聖使命,在這一思想激勵下我們決不應像軍閥們那要保存實力、消極避戰。

我們有責任把部隊訓練好、把戰鬥組織好,利用有利的地形、發揮出我軍英勇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吃苦受累、敢於近戰夜戰的優勢,讓侵略者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百倍的代價,迫使敵人放棄進攻贏來戰略相持階段,爲後期的反攻奠定基礎。

我始終認爲抗戰的勝利要靠千千萬萬真心愛國愛民的革命戰士真刀真槍的拼殺,而絕不把希望寄託在昏庸無能、保守膽怯、失去勇氣的達官貴人們身上。諸位是軍中骨幹,切不可隨波逐流忘記丟失的國土、遺棄在敵後的黎民,軍人一定要承擔起保衛國家保護民衆的責任。”(未完待續。。)

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20章 中固鎮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411章 拼血本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95章 天津38師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54章 出兵代縣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23章 大意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82章 張掖城裡第77章 受挫主峰第60章 解放思想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4章 別殺我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58章 營地槍聲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章 看誰狠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56章 展望未來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86章 演習4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453章 戰術檢討
第2章 血洗討伐隊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19章 當個座山雕第513章 交涉物資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71章 有限作戰計劃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643章 支援蘇聯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58章 營地槍聲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56章 嘴邊的肥肉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20章 中固鎮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454章 總部支援第411章 拼血本第428章 錯失良機第600章 核心問題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95章 天津38師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295章 又見閻錫山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337章 計劃公開第52章 劍指晉綏1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54章 出兵代縣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23章 大意了第323章 執政經驗第82章 張掖城裡第77章 受挫主峰第60章 解放思想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4章 別殺我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58章 營地槍聲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590章 關東軍的態度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167章 繼續膺懲第12章 紅軍的主張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章 看誰狠第476章 關門打狗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56章 展望未來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253章 激戰潼關第86章 演習4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453章 戰術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