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國軍羨慕

蔣先生轉念一想各處八路軍這麼一鬧倒是減輕了九江、潢川的軍事壓力,把日軍的最後機動戰略力量基本打散,讓捉襟見肘的日軍兵力更加薄弱,迫使日軍放棄戰略進攻進入戰略僵持,同時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北方讓武漢、南昌的獲得了喘息調整的機會。

這樣的戰爭形勢對傷亡慘重、裝備彈藥儲備見底的是有利的、對於基礎薄弱、工業落後、自身問題多多的中國是有利的,把戰線穩定在現有的實際控制線上對國家的形象損害較小、爲後方工業建設、動員民力、整合軍隊、編練新兵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這一點上講、八路軍的作爲是有功於國家的,其主動精神、作戰態度是應該肯定並大力宣傳的,其部隊訓練方式、戰術原則、部隊編制、兵種配合是值得借鑑的。

作爲國家領導人他不能因爲對方是部隊就抹殺、忽略其功績,國民的情緒、的士氣、國際的觀感都需要這樣的勝利來提振,更主要的是這股強大的力量是目前與日軍抗衡的主力,是需要重視和籠絡的、也是需要推到更前沿去被消耗、被削弱的。

”“

所以國民政府很快發佈嘉獎令,給各部參戰主官授予青天白日勳章、大量派發寶鼎、雲麾勳章,葉劍英、劉伯承、徐向前、賀龍、葉挺晉中將加上將銜。蕭勁光、聶鶴亭、曹裡懷、陳毅、傅秋濤、張雲逸等晉銜中將。大批新提拔的軍、師、旅級幹部晉升少將。

同時命令政治部大張旗鼓地宣傳敵後戰場的勝利,組織民衆遊行祝捷、各社會團體向延安八路軍總部發去賀電、盛讚其功績,希望八路軍、新四軍繼續英勇作戰、再創佳績。

八路軍一時間成了服從軍委會統一號令、忠實執行蔣先生作戰計劃的楷模,軍委會冠之以民族的驕傲、抗日的先鋒的榮譽,被民衆寄予更大的期望,想不打都不行。

可衛立煌的第一戰區十幾萬部隊卻受到過河的谷口元治郎中將108師團25、104旅團、野戰重炮兵第三旅團、109師團31旅團北西兩面夾攻,傷亡慘重形勢危急。

陳海松不但以關中大戰損失巨大、尚有133旅團沒有肅清爲藉口拒絕繼續出兵、出飛機,還譏笑沒膽氣少謀略、意志薄弱、沒有進取心和軍人的責任感、榮譽感。

他對澠池的三個軍被潼關碰壁的31旅團大半個旅團趕回洛陽,十幾萬部隊面對後路斷絕、補給不多的三個旅團2萬人守在戰壕裡死在飛機大炮下失望至極。

他質問第一戰區爲什麼就不能走出戰壕、正面阻擊與側翼包抄相結合、地面進攻與空中打擊相結合,調集信陽一帶的空軍、炮兵馳援前線。集中全力穿插分割、撕碎108師團。

蔣先生何嘗不想在八路軍捷報頻傳的大好形勢下取得一場勝利,最少不能繼續丟城失地吧!可惜在陳海松看來再正常不過的兵力調動就讓他犯難,第一戰區全都守在洛陽附近,第五戰區李宗仁新逢大戰急需整補、第九戰區九江、景德鎮還處在鬼子攻擊之下。

贛東北的第三戰區、湘西的第六戰區忙着整編戰損部隊都沒餘力支援一戰區。空軍剩下不多的飛機大多在蘇聯志願飛行員手裡,讓他們駕機從武漢去信陽駐防作戰他們都以安全無法保障爲由加以拒絕,何況是去鬼子佔有制空權、瘋狂肆虐的洛陽?…,

唉!還是咱們自己手裡的實力太小了。怎麼當初就沒聽陳海松的及早訓練飛行員、培訓各級軍官、訓練士卒、引進兵工設備、整合內遷的兵工企業呢?弄得現在有飛機都沒人開,蘇聯物資一斷連炮彈、子彈都緊張、汽油都缺乏,地面上除了防禦無法進攻。

蔣先生實在是焦頭爛額,越想越愁、越愁越氣,黨國那麼多幹部將領怎麼就沒一個像陳海松那樣有朝氣有魄力有膽識的呢?他卻忘了國民黨裡怎麼就沒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那樣胸懷遠大、統帥有方的領導人呢?國民黨怎麼就沒有保護全中國人民的理想和政策呢?

他鬱悶地在東湖官邸的小會議廳裡走來走去,長吁短嘆,讓一旁沙發上的何應欽、白崇禧、張治中、宋子文、陳布雷、林蔚、戴笠看的眼暈,取得這樣輝煌的大勝應該高興纔對嘛。谷口元治郎108師團是爲孤軍、殘軍,靠空中補給來維持大規模作戰如何能夠長久。

張治中忍不住走過去把蔣先生扶回沙發坐下,給他遞上水杯讓他平靜下來。

勸他現如今國內形勢漸漸趨好、日本人損兵折將四處碰壁,已成強弩之末,英美俄法政府對中國刮目相看,援助物資越來越多。各大戰場捷報頻傳民衆抗日情緒高漲,何必煩惱?

蔣先生沒好氣地說日本人在面前到處碰壁,可在面前攻勢凌厲;後方管理混亂、軍紀鬆弛,外援越多貪腐越甚,層層倒賣。到了前線所剩無幾;民衆情緒高漲紛紛北上西去。這國家的風頭都被搶了去,連的彈藥、後方的生活物資現在也靠張掖、包頭工業企業提供,我們的生存越來越離不開的接濟,怎麼不讓人心急嘛!

何應欽笑了笑說八路軍再能打他也是國民革命軍蔣總司令的部下,功勞還不是國家的。他們打得好的壓力不是減輕了很多嗎?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擋住日本人,誰有本事誰上唄!誰打得好就獎賞誰。其他戰區部隊受到鼓舞也就會跟着去努力了。

蔣先生搖着頭說當初一個集團軍而已。現在已經拿走了三個半戰區。獎賞還不夠嗎?擴張還不快嗎?八路軍是越打越強、越打隊伍越多而絲毫沒有轉變,高級將領膽怯心虛、中下級軍官呆板僵化、士兵訓練不足意志不堅,火力反而是越來越弱。

宋子文滿不在乎地說那就讓八路軍去打嗎,讓他們頂在前邊,不是正好削弱他們嗎?美英兩國已經接受我國政府的請求,明年上半年會效仿蘇聯派出不少於1000人的現役軍官、技術幹部以志願者身份進入各個戰區參與戰役謀劃、部隊編練、技術訓練。

他們都是世界主要軍事強國,有他們出馬,有個一兩年軍官的指揮水平、士兵的作戰能力會有明顯改善的。加上他們通過秘密渠道爲我軍提供重型裝備和制式武器,師以下部隊的火炮、反坦克槍、機槍、自動步槍數量會有明顯加強。

美國、英國還承諾追加貸款提供更多的飛機、坦克、汽車、電臺以及彈藥、油料,答應爲西南後方工業基地建設提供採礦冶金設備、鍊鋼鑄造設備、發電、送變電設備、機器製造設備、築路工程設備和火藥製造廠、火炮生產廠、步槍、機槍、手雷等生產線。

允許我國政府在美國聘請冶金工程師、機械工程師、土木工程師、兵工製造專家、醫藥專家。鼓勵美國汽車、冶金、煤炭、鐵路、食品加工、航空公司到中國投資辦工廠。…,

我估計有三年時間以英美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我們的大西南工業基地完全可以後來居上,超過的河西、河套工業區,生產出優質武器。完全滿足作戰需要。

這三年就讓頂在前面,讓他們和日本人死磕去,呆在後方休養生機。由英美軍官按照英美標準進行現代化訓練、用英美武器好好編練出幾十個師的精銳部隊。

戰前國府計劃編練五十個德械師沒有完成就被戰爭打斷,現在也基本殘破,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以整編的名義拆解各路軍閥雜牌部隊補充到中央軍裡來,不是挺好嗎?

蔣先生說你真是書生意氣,你當是傻子,陳海松那個小狐狸從來都是跟在後邊找便宜,利用消耗、牽制日軍主力,在鬼子後方伏擊輜重、收拾蝦兵蟹將。

我讓他支援洛陽他推諉。讓他集中皖南部隊消滅景德鎮方向的鬼子集團他還是推諉,借用他的飛虎師、轟炸機師用用也不肯,擺明就是想換更多的利益,想看我的笑話嗎!

張治中忙解釋:也不能這麼說,人家兵微將寡猶在打生打死,咱們人多勢衆卻畏葸不前、逢戰就敗,是誰也會有看法,人家能取勝咱們也應該能打勝纔對呀!從他的戰績上看,鬼子似乎也不是不可戰勝的嗎,九江、羅山不都是絕境逢生嗎?關鍵是勇氣、戰術。還有裝備。

蔣先生想想也是,爭辯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他的特種兵在敵後跟進城似的,想怎麼打怎麼打,想打誰打誰。黃浦江邊敢炸日本的巡洋艦、南京路上敢搶日本的銀行、滬寧鐵路軍列說炸就炸,你戴笠的人潛伏了好幾年就沒見你們搞出那麼大動靜。

飛虎師從無到有四處出擊、短短半年時間戰安慶、炸南京、炸合肥、跟鬼子連續空戰。最後連第四艦隊的母港都敢炸,奪取信陽制空權,越打飛機、飛行員越多,他周至柔就不行。

孤軍深入山東不僅在沂蒙山建立了根據地、還在周圍煙臺、青島、德州、菏澤平原地區活動,一個師發展到四個師,打得鬼子滿地找牙,沈鴻烈這個省主席就不行。

白崇禧插話說:那都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我最佩服的就是陳郎小小年紀卻精通兵事,所作所爲目的性極強,比如訓練特種兵、飛行員、編制各種訓練、作戰手冊、創辦工業基地、劫持兵工廠、招募流散的專家學者、引進重用西方猶太人,都收到了出乎預料的效果。

現在看來他比咱們想的深看得遠、不是隻盯着戰場而是有完整的對付日本的計劃,把軍隊建設和工業建設結合在一起,把培養軍人和培養建設人才結合在一起,把爭取國內社會各界的支持與美英俄的外部援助結合在一起,把對日作戰與佔領礦山資源結合在一起。

所以他有可以完全自給的農業生產區、礦山資源區、交通運輸網,有部隊從鬼子手裡搶資金、有各地難民充當生產建設大軍、有蘇俄、美英、甚至租界裡的德國洋行爲他提供工業設備,依託地形構成深厚穩固的連成一片的戰略縱深,不擔心被日軍包圍、被封鎖。

從現實中可以看出延安的已經擺脫了對國府的依賴,甚至於擺脫了對蘇聯的依賴,經濟上已經完全獨立,工業產品已經行銷到大後方各地、彈藥物資更是支撐着作戰,現在是我們有求於他們,我們在依賴他們。有這樣的發展基礎真是令人羨慕啊!…,

戴笠忙補充說:是的,據卑職安插在張掖、包頭、西安的密探報告,八路軍已經生產裝備了很多小巧的60迫擊炮基本取代了擲彈筒,精度高威力大操作簡便,其特種部隊、偵察部隊大量裝備微聲駁殼槍、帶瞄準鏡的長程狙擊步槍,方便他們在敵後偷襲作戰。

據說蓮沼蕃的12軍軍部、臨汾、運城、濟寧、德州的機場、娘子關、雁門關都是被特種兵遠程狙殺外圍警哨後突進內部一舉擒獲的,飛機就繳獲了60多架,作戰效果相當驚人。

使用改裝了的三八步槍、大正十一年式機槍、自制的彈藥,發射時煙霧、火焰很小而殺傷力超過毛瑟步槍,攜彈量大、隱蔽性強。他們還見到一些新式自動步槍、機槍,重量輕火力猛正在接受檢驗,據說明年開始會小批量生產在實戰中進一步檢驗。

十一月以後北方滴水成冰,工業建設已經停頓,所有的工人都進行了一個月的軍事訓練,現在半天理摟習、強化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冶金、機械等專業知識,全是各大學的教師上課,半天實習由外國的技術工人教他們使用各種車牀,大搞技能競賽,效果明顯。

據說明年上半年包頭、酒泉的鍊鋼廠一號高爐就要點火投入生產,日產都可達百噸,明年下半年2號高爐也將投入使用,年產鋼將達到20萬噸,美國人投資建設的第二鍊鋼廠也將在明年年末投產,將生產出幾十萬噸高性能合金鋼、工具鋼、鐵軌鋼。

臨澤兵工廠、包頭兵工廠還有興隆兵工廠都有各自的特種鋼材廠,生產高強度炮鋼、鑄造新式炮管、槍管,壽命延長、重量減輕,用於製造更輕便的火炮。

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348章 對策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90章 換裝第385章 噩夢連連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1章 培訓1第49章 露出破綻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12章 期待輝煌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52章 陳玉成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53章 決戰3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5章 決戰5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57章 獨立一團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98章 部署剿匪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96章 熱河支隊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98章 星星峽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48章 伊卜利斯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97章 汪兆銘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297章 汪兆銘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95章 主角配角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12章 紅軍的主張
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348章 對策第563章 浙贛路大亂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255章 夜襲高陵第7章 只有自己救自己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593章 稻田讓步第402章 飛天大俠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540章 惠州失守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90章 換裝第385章 噩夢連連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31章 培訓1第49章 露出破綻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12章 期待輝煌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52章 陳玉成第507章 皇軍的出路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416章 國軍也要地雷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56章 展望未來第24章 接收平型關第548章 難得開心一回第259章 慘烈的白刃戰第53章 決戰3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58章 手下留情第398章 激戰官場村第542章 謀算104師團第55章 決戰5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57章 獨立一團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98章 部署剿匪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54章 田中家的歡聚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96章 熱河支隊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98章 星星峽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440章 粵軍備戰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48章 伊卜利斯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48章 伊卜利斯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297章 汪兆銘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543章 躍躍欲試第297章 汪兆銘第551章 堅守玉山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65章 探訪永合村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12章 遠方的朋友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95章 主角配角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45章 村口衝突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407章 清理冗員第12章 紅軍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