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海軍職責

當天傍晚,從閩江口駛來三條漁船,六條日軍汽艇在旁護衛,很快停靠在四五公里外的川石碼頭上,翁尚功和李鳴趕到碼頭迎接,十幾個福州海軍陸戰二旅的士兵率先下船守住碼頭,隨後下來兩個國軍上將、四個中將、幾個少將,和幾個穿中山裝、西裝的文人官員。

李鳴跑步上前,向那個年輕的上將敬禮報告:“司令員同志,汕頭警備區海軍陸戰一連連長李鳴率部突擊川石島,任務完成。擊斃日軍松本中尉以下62人、日本、臺灣浪人177名,莊大志、謝元貴以下海匪65人,收編日軍海上第三集團軍翁尚功所部60餘人,繳獲汽艇6條、重機槍4挺、輕機槍6挺、步槍200餘支,糧食物資若干。請指示!”

陳海松回禮,上前與他握手,李鳴此前幾次見過陳海松,他是張峰在三竈島第一批接收的廣東青年學生中的一員,因爲身體條件、軍政素質好被派到海軍陸戰隊訓練,成了劉茂容的手下,參加了南澳島、汕頭、惠陽等地多次作戰,部隊擴編當了連長,跟隨牛文國進軍閩南大戰漳浦,掃除閩南沿海各島嶼上的敵僞勢力,這次奉命獨立出戰奪取川石島。

年輕幹部的迅速成長、以我爲主苦練精兵主動出擊等現代軍事思想的廣泛應用是陳海松最欣慰的事,華東華南國軍的畏縮膽怯爲八路軍的敵後發展創造了發展空間,小巧精悍的遊擊部隊控制海上島嶼、屏障身後的沿海港口成爲可能。川石島的輕鬆得手讓他很滿意。

李鳴又向他介紹了棄暗投明、率部痛擊日寇、吊着胳膊的翁尚功,陳海松熱情地與他握手。詢問他的傷情,翁尚功很是感動說不礙事,自己雖然砍了三個日本人畢竟上了歲數功夫有些退步,也沒想到日本、臺灣、朝鮮浪人們倉促迎戰、處於人數劣勢還那麼玩命,咱們缺乏訓練有些招架不住傷了左臂,幸虧八路軍兄弟佈置的周到打了鬼子個措手不及。

這次算是開了眼了,八路軍兄弟個個勇猛強悍身手高強,拼刺、射擊功夫一流。還注意相互保護,救下了素質太低的部下和跟着打鬼子的上百村民,只有20多個受了刀傷。

後面上來的陳儀好奇地問:“你不是福清、長樂一帶的民軍頭子嗎?啥時結落草在這?”

陳海松忙給他倆介紹:“這位是福建省主席、25集團軍總司令陳儀上將。”隨後介紹了一同前來的集團軍副司令、省保安處長佟毅中將、省政府秘書長、參議會議長鄭祖蔭、財政廳長嚴家淦、建設廳長丁超五、集團軍參謀長黃百韜少將、100軍軍長陳琪中將、副軍長塗思宗中將、參謀長張伯紀少將、80師師長王繼祥中將,海軍馬尾要塞司令李世甲少將、陸戰二旅副旅長林壽國少將等福建軍政官員,兩人忙一一敬禮問安。

這麼多大小官員讓翁尚功眼都花了,川石島雖說地理位置重要,森林覆蓋率超過九成。空氣新鮮景色秀麗,可是淡水缺乏,很少有國軍高級將領來此遊玩,今天可好,花啦啦來了一大堆,已經是川石島守備隊長的翁尚功穿上了沒有軍銜標誌的八路軍軍服深感榮幸。

見陳儀等着他回話。心裡對這個一直敵視民軍、不關心海疆安全的省主席很不滿,可自己已經反正,人家還是上司不敢得罪的,而且自己畢竟當過漢奸,別被他揪住小辮子給陰了。所以陪着笑臉謙恭地說:“陳主席說的沒錯,卑職就是福清民軍首領翁尚功。說來話長,福建雖屬沿海卻相對閉塞,很少參與國內爭鬥,自辛亥革命以來,民軍四起,羣雄割據相互攻伐,有小四川之稱,亂局可見一斑,小的爲求自保也參與其中,作孽頗多,深感愧疚。”

“愧疚?愧疚就該接受改編加入國軍,爲什麼竄擾海疆還投了日本當了漢奸?”

翁尚功聽出話中的厭惡和反感,心裡一寒,硬着頭皮說:“大人主政福建以來,厭惡民軍,多方打壓,軍事威逼加誘降暗殺,大大小小的民軍三十多支被收編,各家頭領活着的有幾個?張超中校爲了收編民軍也和大人齷齪,被你老處決,我們誰還敢下山接受改編呢?

大人不容小的們改邪歸正、安居樂業,咱們成百上千人還得活呀!逼得咱們只能退居荒島繼續刀頭舔血,萬不該受人蠱惑爲求活命依附日軍當了漢奸,罪惡深重,悔之莫及。

幸虧八路軍李長官率部登島,曉以大義,收編我部加入海上游擊縱隊,卑職一定珍惜這個機會,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做有志氣的中國人、有勇氣的國家軍人。”

“什麼,還成了我的不是,你們落草爲寇、肆意掠奪、不尊國法、擾亂地方,本官身爲地方長官不該清剿嗎?那些被殺的哪個不是民憤昭昭血債累累,更可氣的是還在政府內部製造糾紛,依附張超組建獨立於國軍之外的民軍部隊,擴充其個人權勢,不該殺嗎!”

陳海松這兩天巡視永安、南平、福州,召見了福建黨政軍警特各方面的人員交談,對福建官場有了清晰認識,福建與滿清、民國形勢差不多,組織鬆散、派系林立,膽大的相互掣肘、拉攏外圍力量以壯聲勢、謀奪更大權勢,膽小的混吃等死、無所事事,相當散漫。

張超是戴笠的親信,一手組建了軍統閩北站,一心想幹出一番成績,派手下四處聯繫民軍首領,希望這些不願意受政府約束的實力派放棄敵對立場,減少民間動盪,率部改編成地方保安部隊,因爲福建備戰軍力明顯不足,浙江都有三個保安師編制。而福建只有三個旅。

他的努力一直不受憎恨民軍的陳儀支持,好說歹說才拉來張雄南等人歸順。可惜他的努力換來的是軍統十三太保黃珍吾爲討好陳儀展開的藉機枉殺,讓他信譽掃地難有作爲。

一氣之下,血氣方剛、韌勁十足的張超決定效仿戴笠在江南組建忠義救國軍的做法,在福建也組建一支獨立於國軍、地方保安部隊之外受軍統直接指揮的抗日武裝,他通過親信謝陰坡聯絡了幾個歸順以後不如意的隊伍和一些失意軍官政客提出閩人治閩,試圖另起爐竈或倒陳離閩,結果人品惡劣的謝陰坡擔心受牽連秘密報告給一心要效仿明治維新正規化、制度化建設福建的陳儀,這可成了心存異志、陰謀顛覆的罪惡把柄。被密令捉捕槍決,害得戴笠跑到蔣先生面前痛哭失聲咒罵陳儀,蔣先生也來電申飭地方目無中央、殘殺忠良。

如今舊事重提都是傷心事,雙方積怨不淺彼此怒視,陳海松也不好從中調和,上前勸道:“如今抗戰第一、團結第一,福建軍事薄弱。願意參加抗日隊伍本戰區竭誠歡迎。翁隊長既已幡然悔悟,政府不必糾纏過往恩怨。我看這樣,海上漢奸武裝及島嶼防衛交給八路軍海上游擊縱隊,或剿或撫他們處理,政府則全力整頓閩北閩中秩序,收編當地民軍。”

一旁的李世甲表示反對:“陳長官。川石島扼守閩江出海口,位置十分重要,距離海岸線各炮臺很近,是馬尾要塞的屏障,原本是陸戰隊防區。理應交還海軍陸戰隊把守。”

陳海松笑了笑問道:“李將軍倒還知道此處位置重要,爲什麼輕易放棄?”

李世甲被揭了傷疤。有些尷尬。“長官莫要見笑,民國海軍雖有三個艦隊如今都已名存實亡,兩個陸戰旅也僅剩下馬尾的第四團,其他的都改編成步兵。當初我軍兵力薄弱,鬼子飛機軍艦壓境,守軍僅有一個陸戰連,抵擋不住狂轟濫炸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實屬無奈。”

“鬼子向廈門集中以後,川石島防衛空虛,陸戰隊爲何不出擊收復該島?”

“這,這,前年福建艦隊即遭鬼子飛機轟炸,少有幸存,加之閩江航道阻斷,無法調集登陸船隊,陸戰隊兵力分散在各炮臺難以集中也不敢輕離,以致延宕到今天。”

“交給你們駐守也不是不行,海軍留在內陸確實不倫不類,你需要完成三項任務,一是堅守該島絕不輕易放棄,二是以此爲基地向馬祖、白犬等羣島出擊,奪取並堅守不得放棄,三是收編島上海匪納入海軍管轄,保護航道安全、掩護漁民正常生產。陸戰隊能做到嗎?”

“長官,卑職身爲馬尾要塞司令自當確保馬尾的安全,主要兵力均分佈在馬尾周邊要地,依託地形和炮臺阻擋日軍正面進攻,向馬祖、白犬發展並非本部職責,恕難從命。”

“海軍不以海爲家卻跑到陸地上佔山爲王,你覺得這是在履行海軍職責嗎?”

“長官要體諒海軍難處,海軍艦船全無,幾與陸軍無異,總不能泅渡作戰吧。再則小部隊駐在外海,沒有飛機艦船保護無異於送死,陸戰二旅僅有一千餘人,不該浪費在毫無保障的外海,還有一點離島作戰需補給彈藥物資,馬尾沒有這個運輸能力也沒有足夠儲備”

“連海盜都能駕漁船下海,置身荒島劫掠過往船隻,堂堂國家海軍就不能奪佔外海島嶼、宣示主權、保護航線和漁民安全?就算泅渡也在所不辭,此乃應盡職責,何故推辭?”

“卑職兵力有限、缺乏渡海裝備和登陸作戰訓練,長官的任務恐難完成,恕難從命。”

陳海松無奈地搖了搖頭,作出決定:“既然這樣,本長官就不勉爲其難了,你們就在陸地上死守吧,外海屏障任務交給八路軍海上縱隊,這個川石島繼續交給翁隊長防守。”

他無心搭理這些沒有海洋意識和進取心的國軍將領,向李鳴問道:“白犬島作戰如何?”

李鳴正在心裡鄙視無膽的國軍陸戰旅長,忙報告:下午接到白犬來電,陸戰營二連、三連在營長任剛率領下順利佔領東犬島、西犬島,擊斃日寇及漢奸陳依發所部170餘名,俘虜200餘名,繳獲炮艇兩艘、運輸艦一艘、貨輪三艘、武器彈藥及物資一批,任務已經完成。明晨向馬祖之南竿島發起攻擊,命令我部明日上午10點趕到北竿島實施特種突擊。

陸上步兵將領們對海上情況缺乏認知和興趣,林壽國雖是民軍出身卻是海軍老人,26年就出任陸戰二旅旅長,後因與省主席不和辭職經商,抗戰軍興再次投身軍旅,可惜當初投入很大心血蔘與組建的陸戰隊已經支離破碎,一旅調往長江沿線損失殆盡拆解併入其他陸軍師,二旅三團則奉調浙江寧波聽說也改了步兵,馬尾只剩下一千多人的個四團勉強保存了陸戰隊的骨血,讓他對軍委會狹隘的海防戰略、短視的海軍發展規劃充滿憤怒和無奈。

正規海軍出身、參加過北伐戰爭的李世甲很受蔣先生器重,集福建省政府委員、馬尾要塞司令、閩江江防司令、海軍陸戰隊第二獨立旅旅長、馬尾海軍學校教育長等衆多職務於一身,事必躬親,他這個副旅長無所事事,利用與民軍的暗中聯繫獲得各類物資創辦了福興泉貨運公司,包攬福興泉地區的物資批發與貨運業務,大發橫財,並創設仙遊基督教聚會處,成了虔誠的基督教徒。他關心的不是海防安危,在意的是海匪平安、進口物資渠道的暢通。

聽了李鳴的報告很驚訝,上帝呀!八路軍奪佔川石島對他的轉手業務影響倒不大,可白犬、馬祖是海上民軍劫掠過往船隻的重要據點,公司物資的主要供應基地,一旦被佔領、民軍首領被擊斃、匪衆被收編、劫掠行動終止,貨源就斷了,這不要了本官的命了嗎?

他白胖的臉上滲出汗珠,連忙上前建議:“陳長官,此事還需從長計較,卑職以爲國軍缺乏海空力量,貿然向海上用兵並不理智,即使偷襲得手也難以長久立足,何必多此一舉徒增傷亡呢?倒不如撤到岸上加強要塞防禦,確保福州、泉州、寧德等要地不失。”

陳海松看了看大小官員的表情,大部分都表示贊同,似乎都傾向於放棄外海防衛的意思,看向身材矮小的佟毅問道:“佟處長,你負責福建地方防務,對海上國土防務有何設想?”

PS:鞠躬感謝書友檸檬ONE、書友080812143508632的月票支持,書友我愛羊羊的厚愛打賞,謝謝!祝三八節夫人或本人開心快樂,家庭美滿、生活幸福!

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83章 演習1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76章 亂中取勝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154章 74軍來了第48章 ‘萊歐’落網第100章 廬山2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77章 堡壘村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5章 旱地育苗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6章 拿下包頭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2章 死裡逃生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7章 表裡山河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38章 帝國浪人
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43章 驚動延安1第55章 收編晉綏軍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173章 顧祝同和板垣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487章 緊急備戰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340章 玩忽職守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162章 增援華南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483章 白總長走了第545章 水脣夜戰第83章 演習1第447章 燃燒的冀中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13章 戰場形勢第14章 過河抗日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67章 反思歷史1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125章 頂過這一週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76章 亂中取勝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133章 奇襲金家灣第448章 都得調整第339章 瞞天過海第26章 戰術推演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8章 帝國浪人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27章 代價慘重第154章 74軍來了第48章 ‘萊歐’落網第100章 廬山2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153章 炮火連天戰九江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88章 斯大林的疑惑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377章 堡壘村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5章 旱地育苗第193章 進入惠陽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66章 拿下包頭第465章 進攻遇挫第62章 死裡逃生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172章 徽州震盪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31章 再戰山地恆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94章 土豪劣紳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17章 表裡山河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194章 歷史舊帳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306章 再入西安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38章 帝國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