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劍指晉綏2

教二旅政委李天煥少將建議:“我考慮我們的首要作戰目標是拿下河套,建立根據地,奪不奪取大同、張家口都不是必要的條件,即使奪下也僅僅是獲取物資。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重點考慮歸綏、包頭之敵,大同、張家口都是擾亂之策,當然能拿下更好,說實話就守着公路也夠咱們吃喝的了。我建議獨立師帶領73師在兩地之間遊動,迷惑敵人。教導師全軍出動進入晉北從偏關、左雲、右玉等地潛入綏遠,奪取歸綏,進軍包頭。”

73師參謀長李特分析說:“建立綏遠根據地是必要的,問題是這裡怎麼辦?全軍出動我們就會失去三處剛剛建立起來的根據地,遠離敵人的運輸線,再則73師遠未成型,所以我認爲我們的主要的戰場還是在晉察冀地區,綏遠即使拿下也會被大同、張家口之敵阻斷與晉察冀的聯繫。我們本就兵力薄弱,再次分兵實力受損,反而會被地各個擊破。

我個人覺得我們應該量力而行,穩固現有的根據地,逐步向外擴展。儘量聯成一體,互相可以支援。當然綏遠作戰形勢良好,敵軍單薄值得爭取。我建議一部分兵力隱蔽出擊綏遠,一部分積極建設晉察冀根據地堅持敵後遊擊。”

陳昌浩點着頭感覺這樣更加穩妥“這樣最好,兩不耽誤,也不會牽扯太多精力。”

郭天民也贊同這種兩頭兼顧的方案說:“中央和總部給我軍佈置的任務是發展根據地、壯大力量、破壞交通牽制敵軍。在這個原則下我們的重點應該落在晉察冀地區,綏遠能爭則爭,勉強分兵難免會顧此失彼。”

陳海松聽着大家的分析看法,對比前世八路軍的作戰方式,意識到八路軍終究是在國內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農民武裝。即使西路軍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正規化訓練,紅軍指揮員的眼界、大兵團作戰的思想、主動出擊、實現戰役目標的意識依然不足,受裝備、兵員素質的影響患得患失、小打小鬧的小農意識很強。

加之黨指揮下的部隊紀律性很強,服從中央、服從上級、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深入敵後兵力分散,難以主動展開積極地大兵團作戰,始終在山溝裡與敵周旋。難怪林彪、粟裕這些將領能脫穎而出,實在是因爲其他人過於保守了,沒有組織協調大部隊發動大戰役的勇氣和能力。19軍必須作出表率,打破歷史的侷限,完成革命性的變化。

想到這,他起身說:“大家的意見都很有參考價值,有的是從我軍的作戰任務來考慮、有的從敵我的戰場形勢來分析,有的從上級的指示來思考。集中起來,戰役需要考慮的因素就都出來了,這對我們的計劃大有好處,希望以後任何作戰計劃的制定都這樣圍繞着任務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做到周密安排,避免遺漏。”

“之所以提出綏遠作戰計劃,是因爲那裡是我們特別需要那樣一塊地方,土地肥沃、糧食充足、人口稠密、資源豐富。我以前就說過,戰爭是綜合實力的對抗,我們僅憑勇敢無畏是不夠的,需要穩固的後方、糧食基地、兵工基地。張掖、延安是我黨我軍的大後方,着眼點是在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一時還無法發揮作用。我們的作戰又迫在眉睫不能等不能靠。怎麼辦?還是要靠自己。

我們不能僅僅看着眼前的敵情,還要考慮將來的形勢發展,今天我們有糧食、有子彈,將來敵人調集重兵封鎖圍剿時就會很困難,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就要見縫插針,着力發展。晉察冀在我看來是游擊區、是作戰區,是我們臨時的家,面臨敵人重兵圍剿時,是可以暫時放棄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後方基地也得隨時轉移,兵工廠、冶煉廠、倉庫、醫院、學校總是在流動中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有時還會成爲部隊機動作戰的負擔。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戰爭建立起一支合成部隊,需要大量的現代化裝備和許多技術兵種,小米加步槍可以和敵人相持,但無法打敗敵人。我們必須着眼於未來,及早動手。否則我們的機械化部隊在哪裡訓練、我們的航空兵在哪裡駐紮訓練?我們的工業企業、兵工製造在哪裡落腳?飛機、坦克、大炮在哪裡生產?你們願意頂着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去戰鬥,我卻不能允許你們這樣去做無謂的犧牲!

所以,我們要找一塊地方安頓好我們的後方基地,在它的支援下在抗日前線與敵周旋,作戰中繳獲各種物資支援它的建設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綏遠是目前最佳的選擇,只要肅清包頭、歸綏、集寧的有限敵軍,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這片遼闊的國土,在晉北、綏東、察西我軍游擊區的屏障保護下,就近建立起不亞於張掖的後方基地。對此大家要堅定不移地去落實,沒有穩固的後方就沒有抗戰的勝利。”

“剛纔大家提出了幾條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方案,我覺得的都很有見地,可以綜合起來考慮。晉察冀不能放棄,他是我們的立足點和集結地,向東威脅平津,向北威脅張家口、大同、向南支援總部,位置很重要。

目前他是安全的,還沒有引起敵人的注意,敵人也沒有精力對小股抵抗進行圍剿打擊。我們要讓它平靜地穩固地發展就不能在它身邊活動,73師就在平西大山裡紮實訓練、鞏固根據地、組織武裝民衆,養精蓄銳準備參加下一場更精彩的作戰。當然你們也可以組織小規模的交通線伏擊作戰,輪流出動實戰中練兵。

張家口、大同要不要打,我說必須打。原因是我們需要用勝利來牽制敵人,我們需要那裡的物資裝備、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勝。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表面上敵人氣勢洶洶、攻擊猛烈,其實是它最虛弱的時候。等敵人主力完成對太原的佔領,回師駐守佔領區以後,我們奪取以上地區的困難就會加大,所以趁敵人被正面戰場拖住的有利時機,以教導師、獨立師2萬主力橫掃晉北、完成我們的佈局刻不容緩。”

“接下來就是怎麼打的問題,再好的設想,也要通過具體的戰鬥來實現。晉中膠着,鬼子勢在必得,蔣介石、閻錫山寸步不讓,忻口戰役將損耗巨大。雙方不斷增兵勢在必然。我們要攪亂戰局,就要從晉中開始。

閻錫山守陣地,我們打運輸線、打飛機場、打兵站,讓鬼子後方不得安寧,逼着他從大同、張家口抽兵掃蕩,既調動敵軍又支援正面戰場。我軍有心算無心,特戰隊與內部潛伏人員配合主力部隊裡應外合拿下防守空虛的兩座塞外重鎮。甚至可以不驚動敵軍,用敵軍的電臺指揮綏遠的敵軍繼續向河套五原進攻,徹底趕走綏遠國民黨政權和軍隊。

如果前期計劃順利實施,我軍就能沿平綏鐵路突然猛烈地掃除日僞軍,一天就能拿下歸綏,兩天佔領包頭。肅清敵僞勢力後,集中主力消滅第一旅團,實現對綏遠的佔領。

敵後部隊繼續四處攻擊,擾亂視聽,繳獲的物資、工廠設備、飛機場設施、兵工廠、醫院從張家口、大同經鐵路源源不斷運往包頭、動員敵佔區百姓遷往河套。

留下一個團的主力部隊組建地方部隊開始大後方建設,其他部隊陸續返回晉察冀繼續開展破襲戰、游擊戰。等敵人發覺後方大亂時,我們的戰役計劃已經實現了。大同、張家口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扔給他一個空城,等他裝滿物資時咱們再想辦法搶。”

“戰役的中心點在大同,內部潛伏人員的接應、特戰隊的出擊看來是順利實施計劃的關鍵,怎麼做好相互的協調呢?能保證一舉成功嗎?萬一失敗引來敵人夾擊怎麼化解?”聽出了大概的徐向前對這樣的佈局很欣賞也有些擔憂。

“戰役空間廣闊,如何準確把握敵人的動向?我們有限的兵力如何配置?”陳昌浩也感到有些冒險,兩萬人分成幾路在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又是騷擾、又是攻城、又要拆運設施、還要消滅至少一個旅團,其間的組織協調太難了!

“現代戰爭靠的是準確的情報,這一點軍情局已經作了安排,各重要城市都有他們的據點和情報人員,各交通要道附近都有他們的情報員,敵情的變化隨時通過電報反饋到參謀部,我們要做的就是調動敵人、創造機會、實現我們的計劃。

戰場廣闊、兵力分散,是敵我雙方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是主動的,敵人是被動的,我們有情報的支持,有人民的支持,敵人卻是睜眼瞎。通過外圍一系列的作戰,攪得他的前線缺糧少彈、損兵折將,牽着他的鼻子把他帶進我們製造的假象中,調動他的兵力讓他遠離我們的作戰目標就是此次作戰的基本原則,將游擊戰、運動戰、偷襲、伏擊、包圍等戰法綜合使用就是我們取得戰役勝利的基本方法。”

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2章 分兵發展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0章 衝突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9章 甕中捉鱉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377章 堡壘村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50章 謎底揭開第26章 戰術推演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4章 出兵代縣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22章 板垣爭先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68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87章 國際友人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98章 部署剿匪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14章 進入張掖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39章 被盯上了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427章 替罪羊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52章 陳玉成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31章 培訓1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06章 露餡了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
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326章 滲透科爾沁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62章 分兵發展第179章 周邊形勢第455章 戰役部署第40章 衝突第246章 關中危急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88章 絕無僅有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9章 甕中捉鱉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96章 熱河支隊第50章 準備決戰2第377章 堡壘村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215章 殺敵祭旗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50章 謎底揭開第26章 戰術推演第308章 最寶貴的資源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4章 出兵代縣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22章 板垣爭先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68章 各方反應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87章 國際友人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98章 部署剿匪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14章 進入張掖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39章 被盯上了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655章 軍工建設第75章 陳獨秀的嫉妒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427章 替罪羊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9章 殺個回馬槍第46章 計劃成功第152章 陳玉成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613章 淪陷的溫州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299章 敲山震虎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45章 國民革命軍第19軍第31章 培訓1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134章 揮出鐵拳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80章 蝴蝶翅膀第106章 露餡了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579章 冷卻的豪情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354章 半夜襲營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