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不是僥倖

蘇聯人開始做出撤離的準備,派出伏羅希洛夫元帥趕往張掖面見陳海松,表明蘇聯政府的態度,希望他率領綏遠八路軍主力接收蒙古,獨立完成對日軍關東軍主力的打擊。

心裡有底的陳海松一點也不擔心歷史的機遇會在自己的手中滑落,命運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當你把一切有利因素都捏在手裡,陷對手於不利甚至是絕望環境裡你的機會就來了。他爲此籌劃了快兩年,藉着蘇聯的需求,有心算無心完成了政治、經濟、宗教、軍事的滲透,再通過對日本軍隊施加影響和暗助,改變了它前世裡缺乏規劃逐次增兵、不善於使用機械化部隊的弱點,一戰消滅蘇軍主力,將蘇聯推到兵力捉襟見肘、東西左右爲難的尷尬境地。

有了這樣良好的戰略態勢,中國出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恢復主權也是早晚的事,以他對斯大林的瞭解,他是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更是個機會主義者,能和德國、日本先後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就知道他是個知道輕重、分得清主次、關鍵時刻捨得放棄的百變梟雄。

如今蒙古在他眼裡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可如果把這個雞肋送給飢餓的中國他既能收穫感激也能擺脫困境,何樂而不爲呢?他相信斯大林的智慧,需要的僅僅是時間。

他一邊等待蘇聯的再一次召喚一邊陪同主席欣賞着自己一手創建的第一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據地,深情地向中央領導們介紹着當初逆轉河西戰局的驚心動魄、參觀西路軍征戰的舊址和新建的廠區,愉快地把河西民主政府的黨內外老朋友們介紹給中央領導。

自打奔赴抗日前線後他只短暫地回來過兩次。一次是去蘇聯授勳歸來。那時的根據地還在草創時期又是冬季。還看不出大的變化,不過工商界、知識界、內遷民衆讓古老的邊城有了生氣,共產黨幹部熱情周到、問寒問暖、全力保障給了躲避戰亂的人們生的希望,民主政府的各項政策、法令法規讓陡然增加的人口獲得勞動的權利、安定有序的生活。

今年初作爲特使出訪歐美他專程在張掖逗留了兩天,雖然還是寒冷的冬季,可已經看得出城市的工業化、商業化氣息,從民衆的穿着、精神面貌、洋溢在臉上的滿足中感受得到發展工商業、推進現代社會改造、普及科學、技術、民主、法制帶給各階層人民的幸福。

他再一次來到這裡,是因爲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秦邦憲、朱德、李富春等領導人正在這裡開展調查研究。聽說他以退爲進回到歸綏。剛好過來給大家說說這半年來環遊世界的感受,開闢華東華南根據地、在國民黨統治區發展民主政府和工業的成功經驗。

整風運動的開展在加強黨性修養、強調組織紀律性的基礎上圍繞着社會主義建設方式發生了很大的分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軍隊建設等方面的目標任務到底是什麼?如何去實現並不清晰,接受共產國際的指導走蘇俄道路的思想在相當多幹部中存在。

毛澤東認爲中國的革命事業是獨特的,中國的問題要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從經典裡找出路、照搬蘇聯經驗、沿用土地革命時期的政策、閉門造車都是不對的,應該走到羣衆中去從民衆的創造性活動中汲取營養,總結提煉各根據地的經驗,豐富我們的智慧、完善我們的制度、明確我們的奮鬥目標。周恩來建議大家首先去河西、河套轉轉、看看。

這正合毛澤東的心意,去年他和朱德、葉劍英冒着風險去了一趟剛剛收復的瀋陽。送張國燾上任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雖然陳海松去了武漢。他還是被東北迅速建立起來的根據地和主力部隊的實力深深地震撼,這已經是他在與日本帝國主義正面碰撞下建立、鞏固、發展起來的第五塊根據地,異軍突起的陳海松連續創造神奇已經不能用僥倖來解釋。

他的寬闊視野、主動向敵人薄弱環節進擊、搶奪戰略要點和工礦產地的進取意識,毫不畏懼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根據地建設、工業建設、民生建設的一整套不國不共不中不外的理論做法,無不產生了巨大的效果取得了豐碩的戰果,讓中央蘇區出身的各路將領、幹部相比之下黯然失色。爲什麼會這樣?他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帶着探究的目的,從東北返回時他去了包頭,隨後又去了張掖,飽讀史書的毛澤東相信勝利者絕不是上天的青睞而是正確的路線策略和紮實的準備的必然結果。朱元璋如果沒有按照劉基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去做,很有可能像張士誠、陳友諒等人一樣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匆匆過客。中國革命除了崇高的理想更需要針對性的戰略、具體的策略方法去積累威望、贏取民心、擴充實力,陳海松的探索無疑具有啓發性和示範引領作用。

回到延安,他開始整理自己思路,反覆對照陳海松留下的河西、綏遠、東北、晉察冀、冀察熱遼根據地所奉行的相似的政策,都強調黨的紀律、重視組織建設、強化幹部的學習、部隊技能提高,都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府,都是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民兵三位一體的軍事部署,都有獨立的兵工廠、工業基地、鐵礦煤礦,大量接收中外移民,都通過法律法規鼓勵地方重視教育、改革陋習、恢復經濟、改善民生、植樹造林、種糧養殖多種經營。

這些政策概括起來就是立足於中國現有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基礎,在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着民生完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軍隊強悍的目標。努力提升黨的自身素質。擺脫教條主義、官僚主義、自由主義、山頭主義、小農思想、軍閥思想的侵蝕。建立各階層廣泛參加的民主政府,通過法律法規強制推行社會改造、刺激經濟、遏制傳統陋習、規範社會行爲,從而提高黨管理社會、經濟、民生的能力和作戰指揮水平。

這和陳海松過去報告中提出的奇異思想一脈相承,共產黨人以共產主義爲理想,卻不能幻想着一夜間進入共產主義,他的實現是在生產力達到極高水平時的自然結果,絕不應跟奪取政權等同起來,即使奪取了政權還是要爲生產力的發展不斷地探索、總結、調整、完善。

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主義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革命過程。需要幾代、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他應該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一脈相承的更高一級的社會制度,前者總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的繼承與昇華,絕不是打倒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就能建立起來的,把社會主義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對立起來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當前中國革命的對象不是針對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等具體的人和階級,而是更深層次的制度、傳統觀念,革命的目標是探索出新的社會管理方式來替代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消除階級壓迫官員貪腐、消除土地集中造成的整體貧困,跟上時代的步伐建立起與工業社會相適應的廉潔高效公平公正的政府體系、有法可依依法治國的法律體系、門類齊全自我調節的經濟體系、彼此關聯相互促進的民生體系、精幹強悍敢打必勝的軍事體系。

而這個新制度、新體系的確立不是無產階級白手起家可以實現的,需要全中國各個階層的民衆的整體參與,發揮出各自的優勢去重新整合社會資源。黨的領導就是在這個偉大進程中以寬廣的胸懷給所有的人提供施展能力的機會、得以發展的機會、分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否則我們的革命就成了簡單的復仇行爲,會失去主要的社會資源的支持、人爲地設置了前進的障礙、增加了敵對情緒與革命的難度、減弱了革命的實際效果。是應該避免的。

雄才大略者無不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偉人,毛主席豈會看不出這些策略的實用性,只要對革命事業有利的方法都應該加以總結歸納、理論化、政策化予以推廣。只是如此離經叛道的思想一旦上升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就意味着否定了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黨所堅持的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的觀念,也就意味着從此中國共產黨將走上不同於蘇聯、違背共產國際宣言精神的改良主義道路,自然要讓其他人有一個理解的過程。

再一次來到張掖,毛澤東已經不再懷疑,而是廣泛地和中央領導、地方官員一起分析各種政策之間的關聯,找出其內在的原因、目的。恰好黃頌英、武廷颺率領的浙江經濟考察團,翁照垣、何子淵率領的粵東工業參觀團來到張掖,面對着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河西,感慨震撼之餘同樣充滿了不解和疑惑,希望得到啓發的他們也參加到這些問題的思考當中。

土生土長、鄉紳出身、經過商當過官、參加過民主革命的黃頌英、何子淵等人沒有蘇聯理論的影響更能理解陳海松各種行政舉措的意義,兩地推出的社會經濟政策跟張掖實行的基本相同,似乎更加溫和一些,以江南的自然、人文條件認真去做肯定會走到河西的前面。

已經76歲依然身體健碩的黃頌英從小習武,又在日本學習體操多年,參加同盟會響應武昌起義,策動兵變控制溫處兩州,此後一直追隨孫中山謀劃革命,北伐勝利後回家鄉辦教育搞實業,始終不理解有那麼多革命者奉獻家財支持的國民政府怎麼改變不了貧窮落後呢?

經過與陳海松的探討他們才意識到中國的落後源自於社會制度的束縛,包括他們這些早期的革命者全都是努力維護着家族的利益、維護着傳統禮教對鄉村的統治、維護着土地制度不受破壞,反對滿清、袁世凱、北洋政府也僅僅是保證本階層利益不受衝擊。支持蔣中正也是希望同一個利益集團裡的他及國民政府維護這個傳承千年鄉紳得益的社會制度。

但事實證明這個社會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無法適應外部世界變化帶來的衝擊。鬆散的政治團體、可憐的國家財政、虛弱的武裝力量、散漫的官府體系、貪腐的各級官員、思想保守的鄉紳階層、愚昧無知的窮苦百姓,無不來自於封建社會制度的遺傳和變異。

這樣的分析無疑讓中共領導人們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任務有了清醒的認識,反帝反封建一直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也是共產黨追求的革命任務,問題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打碎封建制度的深刻影響,蘇聯採取的是肉體消滅、階級鬥爭的方式,而在陳海松的政策裡看不到對鄉紳、資產階級的無情打擊,反而對私人財產給予法律保護。這是爲什麼?

倒是黃頌英、何子淵對這樣的做法深表讚賞,他們認爲國民政府雖是這個階級的代表卻並沒有真正發展、保護這個階層的利益,沒有給有產階級創造更好地發展空間和環境,苛捐雜稅、攤派勒索也讓這個階級在艱難中被嚴重消弱。陳海松一再強調共產黨的理想是建設富強民主自由的社會,不會以消滅一個階級來換來其他階級的富裕,作爲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者搞社會改良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同於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並不是嫉妒富人打家劫舍。

打倒舊地主自己做新地主社會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徘徊,帶不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反封建只觸及到皮毛遠沒有改造其實際統治。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就是對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加以改造的過程。通過各種法規限制鄉紳對鄉村的控制,把土地、資金、勞動力解放出來。通過發展現代教育、現代工業增強國民的文化素養、提高國家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從根本上改變鴉片戰爭以來積貧積弱、喪權失地、任人宰割的屈辱現狀。

中國已經錯過了辛亥革命擺脫封建制度束縛的機會,換來的是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日寇逞兇,現在如果還不主動地變革,推行民主平等公正、倡導科學文明法制、保護民族工商業者、興辦工礦企業、發展全民教育,落後的面貌還要繼續下去,抗戰的勝利還要推遲下去。

社會的發展必然要求社會關係作出調整,居於統治地位千百年的鄉紳階層必將退出歷史舞臺,再留戀也無法改變這一歷史趨勢,保守勢力不退出,中國就不會發展、就沒有希望。

共產黨並不想從肉體上消滅鄉紳階層,但所採取的措施確實是在削弱這個階層,這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富強必須付出的代價。但也給了鄉紳階層轉變的機會,你們有文化、有資本並不需要擔心生計,從事工商業、投身文化教育衛生界,就成了新社會的建設者。

所以與其跟民主政府對抗不如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主動放棄傳統觀念,拿出積蓄投入浙商銀行支持政府發展工業,或者從浙華公司獲得工業項目、生產設備獨資經營,減少地租緩和社會矛盾增加產量,加入參議會、商會、救濟會了解更多國內外形勢、經濟動態,討論地方發展的各種新舉措,或者參加鄉鎮長的競選,爲家鄉改變落後面貌做有意義的事。

總之共產黨民主政府是站在國家民族、中國各階層民衆根本利益上實施對地方的管理,最終受益的是國家、民族和全體民衆,推行的政策也在河西、綏遠、山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戰區也會全力保障一系列政策的落實,任何人可以不參與不能搞破壞,誰阻撓民主政府利國利民的經濟發展規劃、軍事建設綱要的實施,挑釁違犯民主政府的政策法規,挑動對立就是破壞抗日大局、爲鬼子張目損壞國家利益,戰區有責任保護民衆也有義務誅殺漢奸。

如今他們來到張掖親眼目睹了張掖的變化,和參議會裡的鄉紳、富商們進行了交流,果然像陳海松所承諾的那樣,大部分鄉紳沒有受到歧視、財產沒有剝奪,把多餘土地賣給政府後參與到興辦實業或入股經商,生活沒有下降反而有了提升,與鄉民的關係也更加融洽。

從剝削階級嘴裡聽到對共產黨政策的讚美讓張聞天、秦邦憲等人感到不可思議,專門跑到山丹、民樂、臨澤、高臺等縣深入瞭解貧苦農民的生活狀況,得到的同樣是感激和讚譽,家家都有了土地,房屋也得到了村民互助會的統一修繕,不用給地主交租、不用給官府納糧,政府需要的糧食都通過糧站採買,現錢交易。農貿市場的創辦讓勤快人養的雞鴨豬牛羊、蔬菜、水果換來新嶄嶄的人民幣用以買良種、農具、花布、油鹽,添置被褥用具和書籍。

ps:鞠躬感謝書友浮雲孤獨的評價票支持,祝雙休日快樂、生活幸福,謝謝!

冰雪也在反思,是不是寫得出格了,畢竟當初選用了現實的場景、現實的人物,過分地脫離現實會帶來對黨史的扭曲,我會嘗試着慢慢收斂鋒芒,儘量堅持寫下去。如果大家覺得沒意思了我就完本歇兵。

第32章 繼續北上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98章 星星峽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章 謀劃勝利3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24章 談心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0章 中固鎮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656章 雷達站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13章 馬踏東野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章 謀劃勝利1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1章 廣靈接敵第95章 天津38師第3章 公審大會第18章 地方名流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6章 建設五常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4章 談心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22章 朝鮮戰士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58章 營地槍聲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89章 迎接點驗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章 激戰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28章 牽牛進山第43章 惡魔發狂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1章 廣靈接敵第23章 大意了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
第32章 繼續北上第135章 敲打黃維第670章 開始顧問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209章 飛翔在寶島上空第98章 星星峽第180章 死保武漢第372章 小野偷襲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56章 建設五常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6章 謀劃勝利3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24章 談心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34章 獨家出戰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0章 中固鎮第621章 抓住機遇第49章 露出破綻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656章 雷達站第484章 喧譁的第一戰區第13章 馬踏東野第534章 焦頭爛額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96章 指望不上的法國第69章 贖買政策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43章 陽西自衛團第142章 謀劃南洋第282章 臨別寄語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18章 海軍基地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1章 謀劃勝利1第619章 軍政分離第562章 衢州機場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1章 廣靈接敵第95章 天津38師第3章 公審大會第18章 地方名流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6章 建設五常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597章 依法處置第12章 天皇的使者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24章 談心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22章 朝鮮戰士第608章 暗中準備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05章 蔣先生的煩惱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58章 營地槍聲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79章 自己的軍工第181章 惱怒的板垣第89章 迎接點驗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409章 南國故人第249章 西安在望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637章 浙北惡化第2章 激戰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28章 牽牛進山第43章 惡魔發狂第421章 戰前風雲第241章 鋼鐵廢物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第1章 廣靈接敵第23章 大意了第400章 航空機槍第227章 飛虎師要走第138章 陳明仁與關麟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