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楊久安從案桌下爬出來,手裡緊緊攥着那張擬旨,聲音發寒:“章年卿。你竟然寫勸死諫!”章年卿正想說什麼,忽的被憤怒的楊久安撲倒,他嘶吼到:“章年卿你混蛋,大逆不道的東西!”混亂中,章年卿的臉上捱了一拳。

外面聽到動靜,紛紛涌進來,謝睿被人護在中央。大家看清內殿景象後,面面相覷。

宮門外三裡處,陶孟新和人換了衣服,讓別人裝扮他做主帥。一行人偷偷拐至偏門,報自己是京郊大營的人。收到消息,京城有變,遂派一隊小銳精兵前來查看情況。

禁衛軍沒有懷疑,讓他們拿令牌和手信來,以便查驗真假。陶孟新的人自然沒有令牌和手信供他們查驗真假,不待陶孟新使眼色。假主帥已經冷不防的衝破防線,帶人直奔紫來殿而去。

陶孟新反應很快,拖了城門處的幾位護衛。打暈扒盔甲,着手安排人站在原先的崗位。幸而宮裡正亂,禁衛軍被打散,除了各宮門的守衛,其餘都去支援謝睿。守衛處斷了之支援,宮門間相隔甚遠,一切都很順利。

陶孟新安排好一切後,派人去給韓江通知。自己則帶人趕緊追上假主帥的隊伍。

紫來殿,風雨欲來,氣氛壓抑。

章年卿放棄楊久安手裡的擬旨,第一時間把聖旨揣在自己懷裡。開泰帝親筆謄寫的旨意,這纔是正經。屋裡除了楊久安,沒人知道擬旨可以正反讀,也沒人知道章年卿究竟在聖旨上添改了什麼。

晁淑年倒是警覺的從楊久安手裡抽出擬旨,詫異道:“世子爺怎麼在這裡。”謝睿早知道消息,卻不知楊久安是躲在內殿,聞言,也用詢問的目光看向楊久安。

楊久安怔怔的,被人強硬的從章年卿身上拉下來。腦子還是懵的,開泰帝解開腰帶時,他就要衝出來,卻被開泰帝用眼神呵斥住,並不斷朝外面使眼色。

起初,楊久安只以爲,以爲舅舅只是嚇唬外面的人。只是在耍詐、耍計。遂不敢打擾。

揪着一顆心,愣愣躲下,再看時便是章年卿拿開凳子?楊久安頓時四肢僵硬,渾身冰冷。他想喊,想叫,想衝出去把章年卿按住打一頓。可他卻連個手指頭也動不了。

直到那份擬旨落在地上,楊久安看清上面的字。瞬間明白開泰帝爲什麼要低誦一遍擬旨,這封聖旨是反的!

楊久安每個毛孔都泛寒,冰紮成刺,刺的他渾身都是火辣辣的痛。手腳頓時有知覺了,他下意識抓住那張擬旨。

章年卿寫勸死諫,逼死皇……舅舅。

謝睿的人要去擒章年卿時,陶孟新的人恰到好處闖進來,拔劍架在謝睿脖子上,呵斥周圍人:“讓開。”

護着謝睿的侍衛嚇一大跳,他們將謝睿團團圍在中央,這個無名小卒是什麼時候拔劍闖過來的。劍竟一份不差,搭在謝睿的致命處!

衆將士遲疑的看着謝睿,謝睿擡手示意他們照做。衆將士剛退開,陶孟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踢彎謝睿膝蓋,冷嗤着拔出謝睿靴子裡的匕首,遠遠扔在一旁。

謝睿的目光順着匕首一起挪開三丈,眼底心疼又眷戀,淡淡收回眼神。看了眼陶孟新,又看了看陶孟新身上的衣服,低笑道:“原來是陶三公子。當年我去河南尋人,依稀記得陶三公子還曾搭把手。只可惜,徒勞無功。”輕輕吐出‘徒勞’二字。

陶孟新知他在嘲諷什麼,無暇理他。對章年卿道:“天德,過來。”

章年卿看眼鉗制住他的幾隻手,那幾個人望向謝睿,謝睿點點頭。章年卿揉着手腕來到陶孟新身邊,喊道:“三舅舅。”

楊久安聽到舅舅兩個字,驀地擡手,兩眼赤紅的看着章年卿。攥緊擬旨,高舉道:“章年卿,別以爲你寫勸死諫的事無人知曉。你懷裡那道聖旨是怎麼來的,你比誰都清楚!!”楊久安無所畏懼,神情瘋癲的吼道:“來啊,有本事連我也殺了。”

話音未落,首先撲上去的是晁淑年和韋九孝。隨即,謝睿的護衛也反應過來,一半人馬立即衝上來,將楊久安團團護住。一半仍留在原地待命,時刻盯着謝睿身邊的漏洞。

楊久安被兩個成年男人被迫壓的蹲下,將士們以肉身做盾,手持長.槍,警惕的看着四周。

氣氛劍拔弩張,謝睿道:“陶公子,你的劍可以放下了。”頓了頓,:“承華門外是西城兵馬司和中城兵馬司。宮外三十里處,是你陶家軍。再往西北,有零落的山西大營殘部。往西南,是陶家大本營河南。”

“你我的人馬,交穿錯落。中間和夾雜着各部野軍。我手裡有我父皇和景帝的傳位遺旨。你們手裡有當今聖上的以命書寫的遺旨,裡面不外乎就是扶持小齊王的話。”笑了笑:“你兵力上勝我一籌,我底牌卻多你一個。”

謝睿笑道:“你們手裡這道遺旨,是怎麼來的。站在那的楊久安一清二楚,如今我們手上還有擬旨,白紙黑字爲證。我倒要看看你們怎麼實現大計。”

陶孟新猶疑片刻,目光詢問章年卿。章年卿頷首,對謝睿道:“四殿下說的不錯。我們兩家是該坐下好好談談。”

陶孟新聞言,遞給章年卿一枚信號彈。“常言道,防君子不防小人。我的人到之前,我可不敢在只有區區五百兵力時放了你。”

謝睿贊同道:“這是自然。”章年卿拿着信號彈出去。

開泰帝已經倒下,可帝位之懸,仍然沒有着落。

如今謝睿和陶家各佔一半優勢。章年卿的確寫了勸死諫,但這個勸死諫要建立在陶家稱帝上,纔是無效。若章年卿將自己定位爲至始至終是開泰帝一派。勸死諫是和帝王默契爲小齊王鋪路,那這份勸死諫的惡名並沒有想象中的有影響力。

畢竟,這封聖旨只要稍加利用,便是謝睿迫不及待登基,逼死叔叔的鐵證。章年卿不過是在橫豎都是一死裡,給小齊王鋪了一條路。

只是這樣一來,陶家就不能想扶持誰就扶持誰了。

頂多說,不扶持小齊王,在開泰帝其他五個兒子中挑一個人。

場面很亂,馮俏此時卻對宮內發生了什麼一無所知。她和欲曙從密道逃出來後,欲曙才發現馮俏騙了她。馮俏冷靜道:“我沒有騙你,我們商量好的是從護城河走,我臨時變計,外面肯定沒人。我們得去找他們。”

欲曙前後望望,逃出來的欣喜淹沒一切,點點頭相信馮俏。

爲了安撫欲曙的情緒,馮俏只能將計就計。馮俏很有自知之明,她久居閨閣,嫁給章年卿後更是養尊處優多年。若此時放欲曙回去,只怕欲曙很快就能帶人追上她。

更何況,馮俏對這裡人生地不熟。

馮俏不想冒險,只能用一個謊去圓另一個謊。對於未知的前路,她也很茫然。章年卿在哪,現在外面是什麼情況。她不能回馮家,不能回孔家。

對,她可以去河南。想辦法去河南通知外公,或者,不用那麼難。只要她能想辦法到滄江,找到汪靄。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許淮、陳伏、儲謙……對,妍姐姐有船!

馮俏忍着不哭,卻控制不住四溢的眼淚。她整個人都是慌的,萬般念頭,千種念頭。卻想不出一個辦法。她不知道現在做什麼,纔是對章年卿最有利的選擇。

唯一清楚的是,只有她是自由的,章年卿纔是自由的。

紫來殿內,開泰帝的屍體還在房樑上掛着。在沒決定好下一步對策時,他們並不打算挪動開泰帝,以方便後來行動。

晁淑年韋九孝圍在謝睿身邊商量對策,都覺得頭疼不已。他們仔細分析過了,陶金海若稱帝,必然是改朝換代的局面。

改朝換代和謝睿小齊王開泰帝爭皇位,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的概念。熟不見王莽□□也不過短短兩年受壽命。何況陶金海一個八杆子打不着的外人,陶家往上數三代,甚至都不是功臣。更沒有一個皇親貴戚。

陶金海若想稱帝,阻力會比小齊王都大。更妄提佔盡優勢的謝睿。

晁淑年總結道:“由此可見,陶家怕是想走攝政王的路子。”

謝睿若有所悟,詢問道:“若陶家能扶持小齊王等流繼位,爲何就不能扶持我登基?”

晁淑年乾咳一聲,老實說,他不知道。這件事確實很奇怪,按理說章家應是四皇子嫡系纔對。當年四皇子恢復皇子身份,章家馮家可沒少在裡面出力。聽說王國舅病重時,章年卿夫婦還去探望過。

還有,早些年章馮兩家沒結親的時候。王國舅還有意把小女兒許給章年卿,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後來沒成事。

不過也是,任誰有個陶金海那樣的外家,也不會甘爲臣子。

能當天下的主人,爲什麼又要做奴才。

第113章第28章第161章第66章第35章第206章第55章第80章第104章第213章第199章第144章第81章第13章第120章第169章第175章第169章第197章第188章第99章第96章第26章第115章第221章第3章第163章第225章 大結局·上第164章第94章第84章第166章第122章第185章第128章第119章第39章第216章第196章第113章第168章第68章第101章第72章第139章第220章第157章第144章第17章第150章第145章第201章第24章第104章第109章第110章第10章第155章第43章第10章第178章第94章第198章第31章第138章第189章第169章第155章第92章第63章第102章第48章第24章第201章第156章第116章第125章第36章第97章第153章第132章第68章第108章第8章第186章第68章第26章第143章第117章第216章第2章第161章第136章第48章第142章第117章第60章第66章第21章第174章
第113章第28章第161章第66章第35章第206章第55章第80章第104章第213章第199章第144章第81章第13章第120章第169章第175章第169章第197章第188章第99章第96章第26章第115章第221章第3章第163章第225章 大結局·上第164章第94章第84章第166章第122章第185章第128章第119章第39章第216章第196章第113章第168章第68章第101章第72章第139章第220章第157章第144章第17章第150章第145章第201章第24章第104章第109章第110章第10章第155章第43章第10章第178章第94章第198章第31章第138章第189章第169章第155章第92章第63章第102章第48章第24章第201章第156章第116章第125章第36章第97章第153章第132章第68章第108章第8章第186章第68章第26章第143章第117章第216章第2章第161章第136章第48章第142章第117章第60章第66章第21章第1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