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

“我倒想看看韓岡能拒絕詔令多少回?!”馮京色如嚴霜,羅列於桌上的珍味一口未動,只見他浮在臉上的笑容內,飽含着怒意:“王安石一頂十幾次,看他敢不敢學!”

坐在馮京對面,是他的親家蔡確。

御史臺官經常拜候宰相執政,其實有乖議論。但兩人連親家都做了,平時見個面,喝個酒,也是符合人情的。

以蔡確之智,當然知道馮京真正的怒意出自於哪裡。

不只是因爲韓岡——此等官員,論人數,朝中車載斗量。即便天子再看重,但年歲未免太少,要想側身二府,至少也要十幾年後了——而是因爲天子沒將馮京這位宰相當作一回事。

他也是宰相,他也是朝堂之中一言九鼎的人物,朝臣在道上見了他,都得立刻避讓到一邊去。可天子任用他,卻似乎只是因爲他是跟新黨唱反調的。

開國以來,曾經連中三元的,只有寥寥數人而已,而他馮京可是其中之一!

但異論相攪——天子需要的是異論,而不是馮京馮當世。

若說馮京心中沒有一點火氣,當然是不可能的,是人都會生氣。

偏偏韓絳舉薦了韓岡,呂惠卿在沉默了一日之後,也同樣上書舉薦,天子甚至沒有徵求馮京、王珪的意見,就爲此下詔,徵召韓岡爲中書都檢正。正好成了點燃馮京心中火氣的誘因。

蔡確看得分明,卻故作不知,反而笑道:“相公,難道這不是好事嘛……”

“韓岡推拒了中書檢正,卻只求軍器監。爲的什麼?就是爲了張載的關學和格物之說。這尊師重道的名聲都出來了,讓天子都破例要召見他來勸說。今日不做中書檢正,明日只會升得更快。待到日後,怕是要比韓稚圭都要快一步入二府。”

孫永儘管只在天子面前說了韓岡的真實心意,但這番奏對當天就傳出來了,馮京是爲宰相,自然是最先聽到的一人。

御史臺中的蔡確,與所有的御史一樣,耳朵長得如兔子一般,當然也聽說了。不過他沒有馮京的怒氣:“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韓岡進用如此,難得其終啊……”

蔡確其實是在推脫。

宰相在御史面前怒斥一名官員,目的到底是爲了什麼,難道蔡確會不明白?

只是他不想迎合馮京的心思罷了。

看着親家不肯點頭,馮京心中又多了一層隱怒。

他始終看韓岡不順眼。原因有很多。王安石的女婿是一條;太過年輕,二十出頭就成爲朝官也是一條;還有韓岡在流民圖一案中的一番話,擋了他半年的時間才得入相當然更是最爲重要的一條。

自然,馮京是絕對不肯承認自己是在嫉妒或是憤恨。甚至在他內心裡的想法中,也只是覺得韓岡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待到而立之年,便能公輔在望,其日後必然難制,對後世的天子是個巨大的隱患——他是爲了大宋着想,纔不喜歡韓岡。

“韓岡雖薄有微功,但其進用過速。甫及弱冠,便已爲右正言、集賢校理。不日將及直閣、侍制、學士,以至於宰輔。陛下千秋萬歲之後,可有能制之者?!”

蔡確暗暗嘆了一口氣。

馮京的這番話,肯定是很有道理的。以韓岡眼下就擁有的官品和地位,再有個十年二十年,他升任宰執至少有七八成的可能。而等趙頊死後,到了下一任皇帝登基時,能壓得住他的可就不多了。

——皇帝長命的不多,能活過花甲之齡的,十個之中也不一定有一個。大宋開國以來,更是一個都沒有。太祖五十,太宗五十九,真宗五十五,仁宗五十四,而英宗更是隻有三十八。六十歲彷彿一個魔咒,連續五任天子都沒有跨過去。

而臣子長壽的則很多,六七十歲依然身體硬朗的,朝中比比皆是。馮京都五十多歲了,照樣康健如舊日。更別說有名的張三影【張先】,已經七十多歲了,可前兩天隨着新的詞作傳到京城,又聽說他新納了一房小妾。

韓岡——蔡確見過多次,想必馮京也見過。

身強體健,不讓武夫,甚至據說他能開石五硬弓。又是傳說中的藥王弟子,不說他醫術有多高,但如何保養肯定是有一手的。而趙頊則是一副病弱態,身體一直都不算好,幾乎每年都要病上一回。要比起壽數,韓岡壓倒趙頊的機會,遠遠過之。

但這話馮京能在天子面前說嗎?能當着面說趙頊活不過韓岡?

這個話,如果有人敢對天子說,而不是私下裡抱怨。那隻會是包拯,不會是馮京。

蔡確很頭疼,他可以跟宰相爲敵,因爲上面還有一個皇帝。要違逆天子的心意當然沒問題,這是表現他作爲御史的氣節的好機會,蔡確不是沒有做過,也因此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但高回報的同時,必然有着高風險。頂撞天子那也是要看時間地點的,萬一有一點差錯,那可就是雞飛蛋打。在蔡確看來,眼下絕不是個恰當的時機。在韓岡聖眷未消的情況下,蔡確決不願意明着跟他爲敵。

“少年得志,極易驕狂。如楊億、胡旦之輩,少年成名,後事難終。”蔡確勉力頂着馮京的不快,“以蔡確愚見,還不如多說他的好話,極力舉薦,以重任委之,便可坐觀其自敗。”

這算是什麼主意!馮京陰沉着臉,指出了蔡確話中的破綻:“……別忘了,少年成名的還有晏元獻在!”

十四歲被賜進士的晏殊,最後官至宰相。仁宗朝時有名的富貴相公,太平宰相。“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這等從平淡中隱透着富貴的詞作,即便至寶丹王珪的堆金砌玉,也難以與之相比。他任官的閒適,即便是現在,也是讓絕大多數官員深深羨慕的。

誰能保證韓岡不是第二個晏殊?

蔡確笑道:“晏同叔乃至誠君子,無事敢隱於天子。韓岡可是這等人?”

蔡確這一回並不是在敷衍,在他眼中,晏元獻的確是有着大智慧的人物,而不是尋常人的小聰明,韓岡聰明外顯,很難比得上晏殊。

晏殊之所以被真宗看重,就是因爲他的誠實。以童子科被薦入朝面聖,看到真宗親自出的詩賦題目之後,晏殊卻說他前兩日剛剛做過類似的題目,懇請真宗另行出題。

到了在館閣中任官之後,其他官員都喜歡出外參加宴會,日復一日。只有晏殊卻留在家中讀書。當真宗爲太子尋找東宮官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晏殊——只因爲他不喜飲宴,堪爲太子之師——可晏殊到了朝堂上時,卻很老實地說他之所以不參加宴會,是因爲沒有錢,若有錢,肯定也要去的。

這樣的誠實,反而讓真宗更爲看重。而且晏殊的這番言辭,又避免了得罪同僚——這叫做智慧,而不是聰明。

晏殊的行爲舉止,深爲蔡確所敬佩。若有可能,也想學上一學。

而那邊的馮京,他既然不喜韓岡,自是不會認爲韓岡的人品有多少。心中對人有了成見,不論什麼地方都能看出奸猾狡詐來。蔡確說韓岡不如晏殊,馮京也不會有反對的意見。

“韓岡當然比不上晏同叔,可其人善作僞,等他身敗,國事當已被其人所亂。”

無論如何馮京都不能遂了韓絳、呂惠卿的心思,也不能讓韓岡得意,否則他這位宰相就當真成了擺設,所以馮京要用到蔡確。

“那也是日後的事了,現在說出來,誰又會相信?”蔡確知今日之事難善了,若不出個主意,可就是要開罪馮京了,“既然相公不願意一同推舉韓岡,那就先看着他會怎麼答覆天子——天子最近不是要見他嗎?以韓岡的性子,在天子面前肯定還會堅持到底。到時候,設法讓他惡了天子便是。”

“怎麼讓他惡了天子?”馮京立刻追問,“韓岡可正得聖眷!要不然,天子也不會特意召見他。”

“韓岡東施效顰,仿效其岳父以博高名,以天子之聰明睿智,豈有看不出來的道理。只要風聲傳出去,韓岡百口莫辯。試問天子難道會喜歡這樣心思詭詐的臣子?當聖眷一去,韓岡還能升得多快!?”

蔡確幫着馮京出着主意。但他心中卻是另有一番盤算。

他借馮京爲臂助,但有馮京在一日,他就沒有在朝堂的可能。御史中丞和宰相是親家,天子怎麼可能能坐得住?吳充之所以能與王安石一掌政事堂,一掌樞密院,那是因爲他們關係險惡,換做是他蔡確和馮京可就不一樣了。

蔡確現如今真正在想着的,是到底要怎麼才能趕走頂頭上司鄧綰,順便不露馬腳地請走馮京這位親家,而不讓自己糾纏其中,那就更好了。

馮京點着頭,似乎已經被蔡確所說服,但他的心中卻是暗暗冷笑着,蔡確仍是在敷衍他罷了。

大宋的狀元不少,但最後能做到宰相的,可就爲數不多。真當他馮京是糊塗人嗎?蔡確爲了能博取高官重名,與王安石翻臉。如今,真正擋在蔡確面前的就只有御史中丞鄧綰和他馮京了。

不過只要有用,馮京就會用着。蔡確的身份和眼光,對馮京來說,目前還是很有用的。

舉起酒杯,馮京與蔡確對飲而盡,各自心懷鬼胎地笑了起來。

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二)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一十二章 廟堂(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三章 鞏州(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
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七)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二)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四)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款(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上)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二)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一十二章 廟堂(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下)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五)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三章 鞏州(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