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三)

夜色如晦。

伏在岸邊,黃元眼前一片黑暗,耳朵裡全是嘩嘩的水流聲。

想從江水的流淌聲中,將戰船破水的聲音給區分出來,黃元沒有那個能耐。但他身邊的一名左江上跑幾十年船的老船工,卻是很明白地在說,“已經來了,至少有十條船。”

老船工的話聲帶着顫音,顯然是對即將開始的戰鬥感到恐懼,但黃元的心中一片火熱,“想不到交趾人當真過來了。”

他前日受命領軍攻向上游的如月渡。那一段的河道最爲寬闊,相應的也是水勢最爲平緩的一段,是富良江上有數的大渡口。他本以爲大軍會從如月渡過江,可他剛剛佔領了毫無抵抗的如月渡後,卻又被招了回來,鎮守在船場中。

當然,作爲廣源州出身的將領,黃元不可能是獨立鎮守。但主將燕達親自領軍坐鎮船場,跟在他身邊,黃元也就沒有半點受辱的感覺。

眯起雙眼,緊盯着不遠處的水面,好不容易纔看見了一團團黑影正緩緩逆水而上。黃元狠狠地咧着嘴無聲地大笑着,終於能夠與交趾人好好打上一仗了。

扯過身邊的親兵,命他立刻回船場通報,黃元轉過身來,又望着那一支即將踩進陷阱之中的船隊,漸漸駛向船場水道的入口。

……

只借助水面上反射的星光,十一艘交趾戰船平平穩穩地駛進了富良江的支流。

阮陶立於船首,昏暗的夜色中,他的雙眼看不清水面上情形,他的船隊是冒着擱淺的風險才進入了這一條只有五六十步寬的河道。船上的舵工雖說是配了熟悉水道的嚮導,但沒有一艘擱淺,還是讓阮陶喜出望外,也鬆了一口氣。

向後招了招手,阮陶問道:“離着船場入口還有多遠?”

戰船無法從蘆蕩中穿過去,宋人打造好的船隻,也不會走蘆蕩中出來。宋人船場借用的深水塘,本來就是有主的。用以停泊漁船以避風浪的水塘主人,現在也就在阮陶的船上。

“回將軍,過去這片蘆蕩,再往上一里就到了。”水塘主人回答的聲音顫抖着,但阮陶已經很滿意了。進入船場水道就在眼前,如果能一戰功成,日後的富貴自不待言。

如果是陸上決戰,給阮陶十倍的兵力,他都不會過來。換做水戰,他可就不怕了。宋人從北方調來的援軍,想要在水上稱雄,絕不可能那般容易。

船尾的大櫓緩緩地搖着,儘量不發出過大的聲音,推動着戰船溯流而上。

“那是什麼?”

阮陶忽然發現,就在河道右岸,有一座一丈多高的黑影,看輪廓明顯是人工建築,但絕不是房子。再仔細去看,又在另一側發現了兩座,三座。靜下心來再找找,驚覺同樣的建築竟然有十來座之多。

“那是宋人在江邊上修的望樓。”緊跟着水師統帥身後,探查船場消息的細作回答着問題,“總共有十四座,都是跟船場一起修起來的。但都還沒有修好,可能是因爲要過年所以就停工了。”

阮陶皺着眉頭,“這就是你之前說的望樓,當真是停工了?”仔細地觀察了一陣之後,確認了細作的回話,心情也更加好了起來。這麼重要的建築竟然沒有完工,宋人當真太過於自大了。外面的耳目都這麼疏忽,裡面的防禦想來也不會嚴密,選在過年時來偷襲,實在是選對了時間。

終於接近了入口。

咚咚的幾聲輕響,十一艘戰船小心翼翼地在河道中央下了碇石。一艘艘小船從戰船上放了下來,轉眼就是四十來艘。藏身在船艙中的一干精挑細選出來的敢勇,也涌上了甲板。

“到了?”一名與李常傑又七八分相似,只是年輕了數歲的將領踏上甲板,很不客氣地問着。

“回節度,已經到了。”阮陶恭聲說道。

渾身上下結束整齊的將領是李常傑的親弟弟李常憲,都到了這個時候,李常傑也不能讓自己的家人留在安全的地方。

李常憲也不多話,順着拖下去的漁網,安靜地降到小船上。當敢勇們全數在船上落定,便以刀代槳,飛快地驅舟向着進入水塘的水道划過去。

這一過程中,壓低了呼吸的阮陶急速喘了幾口氣,臉上終於綻起了笑容。都到了這個地步,宋人竟然還沒有發現,看起來這一次偷襲贏定了!

……

“昨日除夕不來,今天終於還是到了!難得的客人,可要好生迎接!”聽到通報,燕達一聲笑,長身而起。拿着自己的頭盔,帶領一衆部將走出簡陋的營房。

正月初一的夜晚,天上沒有月亮,只有星光。進入臘月以來,都是晴天居多,交趾人要想來偷襲船場,也只有選擇沒有月亮的朔日前後。

船場上的空地中沒有看不到什麼動靜,幾堆篝火平靜地燃燒着,七八支巡邏的小隊繞着營地的各個角落。隔上片刻,就有一隊從篝火邊穿過,一切都跟過去的一個月沒有區別,讓人覺得這一個夜晚毫無異樣。

可如果是換做熟悉軍事的將領們來看場中佈置,就能發現每一座營房的修建地點,都是放在最容易攻出去的位置上,並不是營地中最爲安全的地方。

燕達從營房中出來,身後的將領隨即無聲無息的散開,回到他們的隊伍所在的營房中去。

十幾個親兵跟隨着燕達,看起來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巡卒。

燕達舉目打量着船場內外,坐鎮於此半月有餘,終於可以回去交差了。

只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草草成立的船場,樓船是不用指望的,艨艟也造不出來,只能打造漁舟一個等級的船隻,最多也僅能運送十幾個人的小船。就是單純的運兵,沒有任何作戰的能力。

十幾人的小船,只要一起動手運槳,過江也不會慢。只是來自於關西的主力,能游泳的都不多,站在船上都直不起腰來,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們上船後還能用槳划船。從左江上調來了一批船工,加上來自廣西的新軍,靠着他們來划船。

只要能毀掉交趾水師的幾艘船,甚至只要能鎮住他們,就可全軍出動,與蠻軍同時強渡富良江。官軍和數萬蠻軍一旦抵達對岸,接下來就是北面的翻版,渡過大江的官軍根本就不用擔心糧草,只要一門心思地攻城就是了。

喊殺聲猝然響起,敲碎了元日夜晚的寧靜。自通向河中的水道上,千百人的聲音傳了過來。緊接着,一聲號角劃破天際,聽着有幾分急促,但落在船廠內所有人的耳中,這就是開戰的信號。

幽暗的營地一下變得燈火通明,上千人從營房中搶出,早已是裝備整齊,順着事先劃定的路線趕往各個要點。

……

號角聲在岸邊響起,而來自於交趾士兵們的喊殺聲,則立刻又將號角聲給壓下。

“殺啊!”

李常憲意氣風發地揮刀指向前方。此次偷襲,宋人全然無備,這一聲聲急促的號聲正代表了守軍的慌亂。

領頭順利地進入了水道,接近了船場的水門。而所謂的水門只是兩條簡陋的繩索。繩索之後的船場,靜得只有幾點長明燈火,除此之外,一點動靜都沒有。直到砍斷繩索,衝入船廠內部之後,船場守衛們才反應過來,趕着吹號,可這已經來不及了。

“燒!燒光宋人的戰船!”李常憲得意地拿刀指着黑暗中停在水面上的一艘艘小船,還有堆在岸邊的造船材料,“全都要燒光!”

幾十條船上的數百敢勇一齊呼應地大喊着,營造着千軍萬馬來襲的聲浪。手上也不耽擱,一個個都在給隨身攜帶的火箭點火,要將宋人的船場用無數憤怒的火箭給燒個乾淨。

嚓嚓的火石聲中,船場亮了起來。

李常憲瞪大了眼睛,這光源並不是來自船上的火箭,而是來自船場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水上,照亮了船上。

撲通一聲,李常憲握在手中的佩刀落入了水中,雙腿軟軟的,整個人都坐到在船板上。

腳步聲自四面八方響起,千百人從設在船場各個角落的房屋殺出,更爲雄渾的吼聲由地面反衝回水上,緊接着就是一聲聲弦鳴。

一支支弩箭從身邊劃過,每一瞬間都能帶起一聲慘叫。

望着水道兩岸密密麻麻活動中的人影,聽着越來越多的重弩發射時的弦響,李常憲悲憤地大叫起來,“這是陷阱!”

“不對……這是陷阱!”

阮陶臉色一片慘白,只看着在一瞬間亮起來的船場,他就知道事情不妙了。如果宋軍不是早有所備,怎麼可能會如此整齊的亮起燈火?

水師統帥當機立斷:“失敗了!吹號,全軍速退!”

可就在他開口大喊的時候,幾支火箭破空而至,在阮陶的視網膜上留下數道鮮紅的軌跡。軌跡的末端不是船隻而是水面。但落到水面上的一點點火焰,卻彷彿像是火星落進了乾草堆中,一道火光猛地躥起,轉瞬就擴散開來,化作了一片火海,映得河面上剎那間亮了起來。

河面上浮着的竟然全都是油,來自下方的火光照得阮陶臉色忽明忽暗,船上也是一片混亂。

一聲大吼喝止了船上的亂象,阮陶厲聲高喝:“不用慌,這點火燒不起來!砍了纜繩,退出去!”

每一艘船上收放石碇的絞盤邊,站着的都不是水手,而是手拿利斧的軍漢。阮陶本就準備着一旦戰機不利,就砍斷拴着石碇繩索,全速逃離。這個預備,現在看來並沒有錯。

可是已經遲了。

咚的一聲巨響,一道水柱就在阮陶的身邊騰了起來,嘩的一下將帶着腥味的河水全濺到了他的身上。

這不是石碇落水的聲音,而是來自岸邊的一塊塊石塊。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二)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四)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二)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五)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二)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長風(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一)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九)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撲朔(下)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二)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五)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