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

王安石心力交瘁,鬚髮在短短數月見,花白了大半。

政事上的,家事上的,還有自己身體上的,到處都是問題,一個個重擔壓在肩頭。雖然腰背依然挺直,但面容中總是顯得幾分疲憊。

他的長子王雱,已經病入膏肓。

王雱即是他的兒子,也是他的學生,更是他事業上的助手。

不像背叛的曾布;也不像漸漸疏離的呂惠卿;更不像韓岡那樣,自己趟着一條路,只是接近,但永遠不會向着一個目標同行。

王雱是自己的繼承人,不論是在學術上、事業上還是本身的身份上,都是如此。可是眼見着就要白髮人送黑髮人,王安石即使再豁達,也難以在此事上超脫,心情總是沉浸在傷痛之中。

“王卿。”

“臣在。”

只是在朝堂上,王安石將自己的心緒深深地掩藏起來,表露在外的,還是一名言不苟合、行不苟容的拗相公的模樣。

對王安石的態度,趙頊先嘆了口氣,也不知道該怎麼開慰。將此事放過一邊,他說道:“剿平交趾,勢在必行。今天又有十幾份奏章,說着平交的策略。不知王卿看了沒有?”

在打進廣西的時候,李常傑曾經四處散發檄文,說他們的進攻是弔民伐罪,拯救爲新法所苦的大宋百姓。當檄文傳到京城中來的時候,還在朝野內外鬧出了小小的亂子,不少人私下裡說怪話。不過當李常傑丟盔棄甲的被王安石的女婿打回去後,這些閒言碎語一下就不見了,討伐交趾一下成了主流。

王安石道:“平交之策,當徵詢當地守臣。蘇子元即將入京,陛下可仔細詢問。至於如何用兵,此前已有勝績,沿襲即可。”

李舜舉私下裡已經確認了韓岡的戰績,雖然還沒有到京城,但已經發了急報回來。一萬多俘虜和首級是尋常關西一次大捷的十倍。只用了一千五百兵就獲得瞭如此輝煌的成果,所以韓岡用兵的方略,也就成了可以仿效、依從的良策。

趙頊點着頭:“以官軍爲主,蠻軍爲輔,過去的做法不是沒用。但比起來,還是韓岡在邕州的做法更好一些。”

這也是見到了在邕州之戰中,官軍與蠻軍互相配合的好處。以數量雖少卻精銳無匹的官軍爲刀刃,而以數量充足、戰力則遜色許多的蠻軍充作刀身,這樣不但能保證軍隊依然有着足夠的戰鬥力,也能省下不少錢鈔。

但這麼搭配的前提條件,是官軍必須要有遠超敵軍和蠻部的戰鬥力。否則外不能擊敗敵軍,內不能鎮服同列,只會落下一個笑料。關於這一點,王安石比誰都清楚,韓岡給他的私信中,十分清楚地指明瞭這一點。

“不過調集南下的大軍必須要精銳。大勝交賊的四個指揮,都是從荊南軍中挑選出來的精兵,如此方能以一當十,爲中流砥柱。若是就近調集,必有濫竽充數者,至是則不見其功,反受其害。”

“當然是從關西調集精銳南下。”趙頊說着又皺起眉頭,“就不知道茂州、橫山兩處,能不能及時結束。”

北方與遼、夏已是一觸即發;南方與交趾則是大戰即將再啓;江南、淮南的災區,正處在青黃不接的最困難的時刻。與此同時,蜀中的茂州也出了事。

成都府南面的茂州,是西南夷的地盤。本來茂州沒有城牆,只有一條籬笆分割內外,城周的蠻夷經常入城劫掠財帛人口。當地的百姓飽受其苦,年年請求州中修築城牆。所以到了去年時任知州的李琪爲此上書朝廷,最後得到了准許。

只是當奏摺批覆下來時,李琪已經調任了,不過新任知州範百常接任後,還是照舊要築城。但茂州建城,給周圍的蠻部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不但發財的目標沒了,日後還要擔心官軍以茂州城爲基地,橫掃周圍蠻部以復舊日之仇。有着這個擔心,當地蠻部掀起叛亂也就在情理之中,沒人會怪罪範百常。可沒能及時鎮壓下去,範百常卻脫不了責任。

“茂州之事,是範百常措置失當,即知蠻賊反對,當事先做好準備,而不至於等到叛亂之後措手不及。”

“範百常當治罪,不過茂州至今未失,倒也不無微功。等王中正到了,就能裡應外合。”

趙頊派了內宮中的名將王中正去協同處置,有他配合個性穩重的蔡延慶,應當能將茂州給平定下來。而王中正離開時,請旨將熙河路的兵馬調去了一部分,由趙隆、苗履兩人統領,此外還有八百吐蕃騎兵,都是能在山地跑的良騎。

趙頊對他們很有信心,“有王中正領軍,所部又爲精兵良將,區區蠻賊,指日可平。”

王安石抿緊了雙脣,前面他告假養病,趙頊派出內侍同領平蠻之事都沒能阻止,現在一提起來,心裡就是一陣不痛快。但他也沒有辦法,兩府已經通過了這一項任命。

一場病下來,整個人就老了許多,長子的病情是一樁,另外他對朝堂的控制力也在下降中。與他對立的照舊對立,原本親附的則在逐漸疏離。成了執政後,呂惠卿雖說是避嫌,但他的確是與王安石可以保持着距離,已經漸漸可以算是新黨中獨立的一支了。

而韓絳兩個月前,因爲一樁小事已經出外了,說起來也是他自己在政事堂中待得沒有意思,沒有力爭的緣故。否則他掙扎一下,還真不能拿他這位宰相怎麼辦。

如果將兩府宰執看做一個整體,自熙寧六年之後,已經幾年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都是熟面孔,只多了一個呂惠卿。另外也就是王安石走了又來,韓絳來了又走,僅此而已。

儘管兩府中兩派分立,趙頊將異論相攪的一套把戲掌控得恰到好處,但看來看去,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果此番事了,天南地北的亂事能安定下來,東西兩府照常理就會有個大變動了,至少也會有兩三個空缺下來。

能想到着一點的有很多,有資格在其中踏上一腳也不算少。

最有可能的幾人,本人的能力、資歷,在朝中的人望,以及天子的信任,互有高下,到了最後,能比的也就是功勞。

……

“遼國短時間內打不過來。本身內部亂事不絕,加之執掌朝政的魏王耶律乙辛,剛剛逼死在遼主耳邊亂吹風的皇后蕭觀音,去掉了這道障礙,接下里就是正主兒太子要對付,他沒膽子分心南顧。”

傍晚時分,不用當值的呂惠卿回到了家中,與他對談如今天下時局的,仍是他的弟弟呂升卿。

“耶律乙辛攛掇着遼主與西夏聯姻,本來就是爲了給党項人撐腰,讓他們繼續南侵。倒不是安了好心。”

耶律乙辛的態度,只是剛一得知遼後蕭觀音的死因,朝堂上上下下就知道耶律乙辛的目標是遼國太子耶律浚。不看看耶律乙辛栽給蕭皇后的罪名是什麼?——與伶人通姦!親生母親有了這樣的罪名,耶律浚的位置就很危險了。

“耶律乙辛雖然權傾朝野,但遼主可只有一個兒子。不論耶律乙辛和耶律浚孰勝孰敗,兩邊之爭,絕不會簡簡單單就結束。”

“能立功的地方一個是西夏,一個是交趾,茂州那邊倒是不用指望了。不是王中正有本事,而是熙河軍的戰力遠過西南夷的蠻部。”

“說來也好笑,現在連太常禮院裡面的人都在討論如何平定交趾了。真不知道他們能想出什麼辦法。”

“章子厚和韓玉昆的配合已見其功,李舜舉又證明了他們並沒有謊報戰功。只要派下去的兵力不多,他們有足夠的地位來統領。天子也不會冒着風險臨陣換帥。想奪他們的位置,只會是癡心妄想。”呂惠卿冷笑一聲,“沒看王韶都不說話了嘛?之前他可是有着去交趾的打算,想着跟韓岡再配合一次。”

“大哥打算怎麼辦?就看着章惇和韓岡兩人立功嗎?”呂升卿心中有着些許憂慮。等章惇立功回來後,肯定是要進樞密院了,過個一兩年就能進政事堂,到時候,就是呂惠卿最大的一個競爭者。

呂惠卿搖搖頭,他不會離開東京城,但他可以舉薦他人去。只要自己沒走錯棋,最後他還照樣是接手王安石留下的遺產的第一人選。

“光有章子厚和韓玉昆是不夠的,他們手下還需要領兵的大將。帥與將是兩回事。運籌帷幄、統觀大局,這是帥。臨敵指揮,陣上廝殺,這是將。韓岡和章惇都是帥才而不是將才,之前的邕州大捷,也多是靠了李信和黃金滿兩人的指揮。”呂惠卿胸有成竹地笑道,“如果朝廷決定要遣軍南下,不論兵力是一萬還是兩萬,都必須要有一名地位更高的大將來統領。李信入官才幾年?他的資格遠遠不夠。”

呂升卿聽明白了呂惠卿的打算:“大哥準備推薦誰?”

呂惠卿沒有即時回答:“吳充本有意郭逵,不過這已經不可能了,郭逵可是遠在章惇、韓岡之上,他若是統領南征行營,必然是要做主帥,而不是大將!”

“那趙禼也不可能了。”呂升卿沉吟着,“又是文官,還是帥臣。”

對於派誰來統領南下大軍,一開始的時候爭論很多,統帥援軍南下的章惇韓岡只是打前站而已。郭逵、王韶、趙禼等人都是榜上的熱門人選。只是在邕州大捷之後,這麼想的人已經寥寥無幾,現在鬧騰的,都是想着佔些便宜而已。

“趙公才本來就不可能,不想想他守着哪一路,橫山邊上的位置,哪裡能輕動?!”呂惠卿搖搖頭,“要麼是在三衙管軍中選資歷淺的,要麼就是近年來戰功煊赫的宿將。”

“燕達還是苗授?”

“主要就是燕達、苗授二人。另外,曲珍、種詁勉強也能去。”

“究竟是誰?”

“那要看天子如何定奪了。”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六)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四)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
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一)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七)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六)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四)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上)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