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

“大王這是在幹什麼?”當得知秦王楚這個命令之後,蔡澤整個人都震~щww~~lā

沒有人比蔡澤更加知道現在的這個局面是如何的關鍵和難得,雖然呂不韋一直都在竭盡全力的抵擋着蔡澤的攻勢,但是蔡澤自認爲已經布好了局,而且還是那種步步爲營,隨時都有可能將呂不韋及其一干心腹徹底壓倒的那種。

但是秦王楚這一份手令直接把被蔡澤關押在大獄之中的幾個呂不韋心腹給釋放了出來,這毫無疑問將會帶給所有人一種非常強烈的暗示,那就是呂不韋的這一次劫難已經過去了。

一旦這樣的感覺出現,那麼所有的事情就統統都變了。

原本非常聽招呼的一些部門,突然間對蔡澤的招呼就不是那麼理睬了。

原本十分賣力的一些屬下,一下子好像又變得不那麼賣力了。

原本對蔡澤滿面笑容阿諛奉承的那些官員們,好像一下子又都個個變得不想摧眉折腰事權貴了。

僅僅是一道命令,所有的一切就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蔡澤用了好幾個月才鉤織出來的天羅地網,現在一下子就變得千瘡百孔了起來。

這就是高高在上的王權的力量。

這無疑讓蔡澤非常非常的鬱悶。

於是第二天,蔡澤也獨自入宮求見了。

在十分懇切的痛陳了一番繼續調查的必要性之後,蔡澤得到的是秦王楚如下的回答:“綱成君,如今大秦國難當頭,汝就不要想着這些黨爭的事情了。還是先將注意力集中到趙國人身上來,和武成君一起攜手幫助寡人和大秦共同撐過這一劫吧。”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秦王楚的語氣十分的陰沉。

而蔡澤聽到這番話的時候,心中卻有一種十分荒謬的感覺。

因爲如果呂不韋真的是趙國間諜的話,那麼現在秦王楚讓呂不韋復出,這豈不是在幫助趙國麼?

但是蔡澤最終也沒有把這句話說出口。

事情就是這樣子,無論蔡澤願意或者不願意承認,這一次能夠將呂不韋徹底拉下馬的時機都已經過去了。

如果想要把呂不韋搞下臺,那麼蔡澤就必須要等待着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所以蔡澤只能夠帶着惆悵的心情告辭,然後離開了咸陽宮。

但是在離開的時候,蔡澤的心中也是暗自的發下了一個誓言。

“呂不韋,這件事情……可不會就此結束啊!”

……

不管秦王楚是否昏庸,是否在這件事情上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但是有一點秦王楚說得確實是沒有錯的,那就是現在的大秦,的確面臨着十分困難的局面。

在河西地的最前線秦軍大營,王翦站在大營的高臺之上,注視着面前黑壓壓的趙軍猶如潮水一般的撲向自己的防線,臉色看上去並不是太好。

出於自己的考慮,王翦並沒有將秦軍大營設立在元裡城中,而是在城外紮下大營,和元裡城互爲犄角之勢。

一個個震天雷從天而降,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聲聲爆炸,甚至還有不少火油彈落地之後點燃了秦軍將士的身軀,讓他們變成一個個淒厲慘嚎的火人。

話雖如此,但是大秦帝國這麼多年來全民耕戰的制度早就已經深入人心,老秦人在國難當頭之時所發揮出來的韌性更是讓王翦自己都有些刮目相看,所以即便趙軍如何的利用震天雷或者火油彈來發動進攻,都被秦軍一**的擋了回去。

在王翦的身邊站着的就是他的副將尉繚,兩人也算是如今秦國之中最爲年輕、同時也是最有朝氣的一對搭檔了。

只不過此時此刻,在這對最有朝氣的搭檔口中所聊着的話題,可完全就是一片暮氣森森了。

只見尉繚低聲說道:“大將軍,剛剛得到的消息,義渠烈所率領的那支騎兵已經被趙國人的一支騎兵主力給徹底擊潰了,義渠烈本人也已經被趙軍擒殺。”

尉繚的話音一落,王翦的身體就是微不可查的震動了一下,隨後緩緩的轉過了頭來,注視着面前的尉繚:“此事當真?”

尉繚有些艱難的點了點頭,道:“是的大將軍。由此看來,恐怕趙國人的騎兵實力,恐怕還遠在你我二人的估計之上啊。”

王翦沉默半晌,忍不住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不,或許只是因爲義渠烈的運氣比較差勁一些罷了。”

尉繚啞然,但他其實想要和王翦討論的可並不是這個話題。

只見尉繚繼續說道:“大將軍,如今義渠烈所部已經被擊敗了,那麼整個北地郡之中就再也沒有我軍的主力騎兵部隊,恐怕趙軍騎兵自北地、河套等地南下關中已經成爲定局了。”

尉繚一說到這裡,王翦的眉毛不由自主的又是一陣顫動。

這對於現在的王翦和秦國來說,纔是真正迫在眉睫、需要想辦法去立刻解決的問題。

在過往的幾次大戰之中,之所以秦國在面對趙國的時候如此被動,就是因爲趙國擁有着居高臨下的優勢,總是能夠從河套地區南下攻擊關中腹地。

而且更重要的是,趙國的這種攻擊行爲,往往還總是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李牧兩次攻破咸陽就是這種回報的最好說明。

看着沉默不語的王翦,尉繚不由得憂心忡忡的說道:“據說龐煖的手下可是足足有着五萬騎兵,一旦讓龐煖手下的這些騎兵切斷了我軍和咸陽之間的補給,那麼我軍就連繼續作戰下去都是一個大問題了將軍。”

王翦沉默片刻,然後開口說道:“那麼汝覺得吾應該如何是好?難道要吾抽調兵馬回援關中不成?如此一來的話,豈不是重蹈了當年王陵將軍的覆轍?”

王翦可沒有忘記,當年和自己同族的秦國大將王陵也是率領着一支分兵出來的秦軍偏師西進回援關中,然後在重泉和李牧打了一仗,被李牧打得大敗虧輸,用自己的名聲來成就了李牧的赫赫威名。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現在龐煖手中的五萬趙軍騎兵明顯比李牧當年的那兩萬人要更加的強大,王翦又怎麼可能在犯下當年王齕、王陵所犯下的錯誤呢?

被王翦這麼一反問,尉繚看上去似乎有些啞口無言。

但馬上的,尉繚似乎就下定了一些決心,對着面前的王翦沉聲道:“將軍,或許是時候考慮和趙國人進行一次決戰了!”

在聽完了尉繚的話之後,王翦的身體十分明顯的震動了一下,半晌之後纔開口說道:“尉繚將軍何出此言?”

尉繚毫不迴避的看着王翦,沉聲道:“將軍,如今的情況已經十分明顯了。李牧分明就是打算用斷絕我軍後路的手段,來前後對我軍進行夾攻。我軍若是想要尋找到勝機,那麼就必須要趁着龐煖的騎兵還沒有大舉南下的時候先行想辦法擊敗李牧的主力部隊!”

王翦緩緩的搖了搖頭,道:“李牧乃是當世名將,生平至今未逢一敗。趙軍更是當世第一強國,直至今日已經滅掉了中原四國,大有橫掃天下之勢。汝現在希望吾主動出兵和這樣的一支軍隊決戰?汝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一戰失敗的話,會給我軍、會給大秦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尉繚十分堅定的點了點頭,對着王翦說道:“將軍,此戰若是失敗,後果如何吾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若是繼續這般下去的話,那麼這一場戰爭我軍根本沒有勝算啊!”

王翦沉默了。

說實話,王翦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尉繚所說的這些東西,的確也還真的就是實情。

如果單看兵力的話,以秦國的二十五萬對陣趙國的三十五萬,似乎也並不算太過吃虧。

畢竟當年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時候可是四十萬面對秦軍的六十萬。

但是王翦非常的清楚,現在自己面對的可是三十五萬橫掃天下的趙國雄師,而自己手下的只不過是二十五萬屢敗屢戰,雖然還有意志但是戰鬥力如何還真就說不好的秦軍部隊。

更重要的是,趙國人擁有失敗的資本,而王翦沒有。

王翦心知現在的趙國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調動出一支六七十萬的大軍,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只不過是因爲那位坐鎮在邯鄲之中的趙國大王覺得並沒有這個必要而已。

三十五萬人來對付秦國,已經足夠了。

退一步說,就算李牧的三十五萬部隊被擊敗了,那麼下一次趙國可能還會派出一支四十萬,甚至是五十、六十萬的部隊前來征討秦國。

可王翦和秦國的手裡,就只有這二十五萬部隊而已了。

只要這二十五萬部隊輸完了,那麼秦國就再無翻盤的任何餘地了。

所以王翦沉默了半晌之後,還是緩緩的開口說道:“尉繚將軍,或許汝說的話的確是有一些道理,但是——吾不能夠答應汝的這個要求。”

尉繚一聽就急了,也顧不得什麼副將和主將之間說話要注意態度和語氣的事情,直接就衝口而出道:“可是大將軍,若是再繼續拖下去的話,我軍必敗無疑啊!”

“夠了!”王翦喝止了尉繚的話,沉聲道:“作爲一名將軍,吾肩負着大王和所有老秦人的重任,又怎麼夠在現在這般情況下如此輕易的出擊,這豈非正好合了李牧的心意?在沒有出現合適的機會之前,吾是絕對不會出兵的!”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二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二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