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情報機構

這樣算下來 .擴充編制的軍隊總人數將達到了二萬三千餘人.而代郡的常規軍隊數量也超過了九萬.其中的戰鬥人員約在七萬八千左右.對於一個總人口還不到二百萬的獨立勢力.這個比例也是相當大的.至少在短時間.如果代郡的人口地域沒有擴大的話.基本是不大可能再擴充軍隊了.

不過這個數字也相當可觀了.足以應付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而且一但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代郡至少可以徵集到三十萬以上的軍隊.也基本俱備了自保力.

但高原也十分清楚.到了國家層面的竟爭.軍隊的數量和實力.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勝負因素.在過去的數十年時間裡.趙國的軍事力量並不弱於秦國.單以戰場上的較量.在一段時間內還略佔上風.在和秦國的角逐中.趙國卻每況愈下.除了國力上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趙國只注重戰場上的較量.而秦國卻在關注戰場的同時.也不忘在戰場之外開避第二個戰場.

長平之戰.和另一個時空裡發生的井陘之戰.秦國實際就是贏在戰場以外.贏在外交、情報、反間等等手段.

對於現在的代郡.在外交上暫時還難以有太大的作爲.但在情報領域.卻還大有潛力挖.實際上現在的代郡在情報方面幾乎沒有多少建樹.只是在過去趙國的地區安排了一些情報潛伏人員.而這基本還是吃的老本.畢競代郡是趙國的延續.人地兩熟.情報當然好做一些.

當然高原也纔剛剛入主代郡一年多的時間.首先是以穩定和自保爲主.也顧不上情報工作.而現在代郡己經基本穩定下.並且俱備了自保力.因此建立一個完善有較的情報系統.也就提上了日程.

要建立情報系統.首先當然是要確定管理情報事務的總付責人.高原認爲.由趙軒擔任最爲合適.

趙軒是李牧的舊臣.同時也是武安軍的元老.而且又和高原有同出一師的關係.是絕對可以信任的人.這也是管理情報事務的主管者的首要條件.

雖然現在趙軒還擔任着武安軍團的主將職務.但實際只是掛一個名.因爲以前趙軒的任務是李牧的護衛.付責保護李牧的安全.但高原和李瑛鴻都有自保的能力.並不需要李牧專門護衛.而統領指揮軍隊並不是趙軒擅長.實際在這個職位.高原屬意的人是姜桓武.但姜桓武的資歷又太淺了.還以接任.而一時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人選.因此只好暫時讓趙軒代理一陣.

不過在情報工作方面.趙軒到是有不錯的表現.在高原領軍迎戰燕軍.李瑛鴻坐守代郡、平定豪強叛亂的戰鬥中.是趙軒付責監視打探豪強的動向.結果趙軒十分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使豪強們的行蹤一直都在李瑛鴻的掌握之中.因此才使聲勢浩大的豪強叛亂在一夜之間就土崩瓦解了.而在這一次行動中.趙軒也表現出他在情報方面確實有不錯的能力.

對高原這樣的安排.趙軒也沒有異議.畢竟他也想幹一點實在的事情.而指揮軍隊作戰.確實不是他的擅長.而付責情報工作.確實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但現在姜桓武還接替不了趙軒.因此趙軒還是隻能同時兼任兩職.好在是武安軍團的事務.基本都是高原和李瑛鴻在付責.趙軒只是還掛個名而己.

而情報機構的名稱.高原採用了另一時空裡赫赫有名的特務機構的名稱:錦衣衛.當然在名議錦衣衛上是自巳的護衛.承擔侍衛和儀仗職責.隨時侍奉左右.聽候調遣.

因爲高原就是特工出身.對這個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特務機構做過一些研究.也有相當的了觸.因此在官職和功能的設定上.也基本參考的錦衣衛的結構和名稱.設指揮使一名.爲錦衣衛的最高官員.指揮同知二人.爲指揮使的副手;而下設南北二個鎮撫司.各設鎮撫使一名.鎮撫僉事二人.總付責各司的事務.

其中南鎮撫司主要付責收集對外的情報.設立秦、燕、齊、楚、魏、趙六司.各司設千戶一名.副千戶兩名.下設百戶、總旗、小旗等職位;北鎮撫司付責對內的安全、保衛事務.情報整理分柝、制定行動計劃等;也識立六司.一司、二司付責對內偵察抓捕、收集情報;三司付責對內安全護衛;四司付責分析情報.建立資料檔案;五司付責策劃行動方案、六司付責行刺暗殺.而各司機構、官員名稱也和南鎮撫司一樣.

平時南北二司各付其責.但遇到了重大事情.南北二司也要在最高官員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合作.不過高原並不想把錦衣衛變成明朝那種無法無天的特務機構.因此對錦衣衛的權力進行很大的限制.和明朝的錦衣衛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錦衣衛內並沒有設立詔獄.也沒有判決、定罪的權力.

另外雖然錦衣衛有抓捕和審詢的權力.但高原也進行了許多限制.決不能濫用.由其是對官員的抓捕和審詢.必須經過最指揮一級官員甚致是高原的批准.而且不能無限期的監押.經過審詢之後.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就必須釋放.而有確鑿證據的.則移交給正式的司法機構判決、定罪.

當然.現在這些機構、官職都還只是紙面上方案.整個機構的建立需要時間來慢慢逐步的完善.不過趙軒對高原能夠拿出這樣一個完善的方案也十分佩服.因此也按照高原制定的方案挑選人員.制定計劃.

各項方案都確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是執行了.因爲無論是蕃勇軍、斥候軍還是錦衣衛.都是被高原寄以了很大期望的軍隊和機構.因此高原在隨後的時間裡.也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兩支軍隊和一個機構的建立當中.而李瑛鴻招籌到了一千多名匈奴婦女.也十分滿意.這段時間裡也重點在訓練自己的這支女軍.代郡的行政事務都交給甯戚、申慎、耿忠三人爲主處理.

而且經過一年多的運行以後.代郡的行政系統己經完全能夠很好的運行.而且現在高原控制的地區並不大.各項事務都理順之後.其實也就並沒有太多的政務.連甯戚、申慎、耿忠三人都覺得遊刃有餘根本就不用高原事事躬耕.也可以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建立軍隊和機構的事務中去.

當然新成立的蕃勇軍、斥候軍、錦衣衛都有自己的主管人.因此高原對俱體的事務並不干涉.只是統籌管理、協調、監督、檢查.不過這也造成了高原要在這三個機構中來回的奔走.每天也差不多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相對來說.斥候軍其實己經成型了.現在只是要擴大規模.多招募士兵.將軍隊的兵額徵集齊整.然後加以訓練.而蕃勇軍更是連人都不用招募.只是要把現有的這些人進行整編訓練管理好就行了.因此其中最難的其實還是錦衣衛.

其實在這個時代.各國都有自己的情報機構.【孫孑兵法】十三篇裡就單獨開出了一篇.專門來講說收集情報用間的重要性.而在這方面秦國是做得最好的.而且多有建樹.曾經成功的使趙國用趙括替代了廉頗.贏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離間了信陵君和魏安鰲王的關糸.使信陵君侑侑而終.解除了秦國的心腹大患.後來在統一六國的戰鬥中.又收買了趙國的郭開、齊囯的後勝等權臣.可以說.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天下.不僅僅是國力、軍力的強大.就是在情報工作方面.也要遠遠強於其他各國.

但總體來看.這個時代的情報工作還處於一個很低的層次.別說是和現在社會無法相比.就是和另一時空裡的錦衣衛.也有不小的差距.儘管錦衣衛在另一時空裡的名聲並不好.毀多於謄.有人甚致把明朝的滅亡都推到了錦衣衛的身上.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高原是特工出身.當然知道錦衣衛在明朝的統治中.還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明朝歷年的對外戰鬥中.錦衣衛都承擔着收集情報.刺探對方機密的重要任務.並不是一般人印像中只會以權壓人.胡亂抓人、濫用刑罰的形像.

不過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情報部門的名聲都不太好.如現代社會中著名的情報機構:中情局、中情七處、克格勃等.其實也都沒有什麼好名聲.由其是在影視文學作品中.多半都是擔任反面角色.因爲無論在那個時代.只要是有國家這個機構存在.就總會有一些上不了檯面.見不得光的事情.而情報部門乾的就是處理這種事情.因此名聲當然不會到那裡去.但任何一個國家都少不了這樣一個機構.

高原當然不指望把錦衣衛搞成現代社會中的情報機構.但至少也不能比明朝的錦衣衛差吧.畢竟在這方面.炅高原的老本行.因此還是有相當的優勢的.

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340章 營救(四)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93章 結盟(下)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821章 行刺(三)第934章 投效(三)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378章 開府治事(上)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153章 迴歸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946章 崑崙弟子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762章 訂親(下)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931章 定都(三)第177章 吉兆(下)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592章 攻與防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158章 行刺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544章 佈置(上)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67章 辯論(上)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155章 密議第453章 水戰(上)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770章 求親(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506章 共鳴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231章 出巡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487章 閱軍(二)第923章 挑戰(一)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441章 治療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758章 勸進(下)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79章 三策(上)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621章 退軍(三)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152章 匈奴(下)第162章 重逢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85章 撤離邯鄲(三)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
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340章 營救(四)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293章 結盟(下)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821章 行刺(三)第934章 投效(三)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378章 開府治事(上)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153章 迴歸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946章 崑崙弟子上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762章 訂親(下)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931章 定都(三)第177章 吉兆(下)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799章 稱王典禮(下)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592章 攻與防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158章 行刺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544章 佈置(上)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67章 辯論(上)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155章 密議第453章 水戰(上)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918章 趁勝進擊(一)第770章 求親(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506章 共鳴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782章 燕國亡滅第231章 出巡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487章 閱軍(二)第923章 挑戰(一)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437章 大梁攻防(八)第441章 治療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518章 九鼎之秘(下)第758章 勸進(下)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726章 大戰再即(下)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928章 大局已定第111章 再度出擊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126章 趙秦決戰(五)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79章 三策(上)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621章 退軍(三)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152章 匈奴(下)第162章 重逢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763章 荷華的推論第85章 撤離邯鄲(三)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