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

不一會兒,重新整頓好了陣列的秦軍果然如高原所料的一樣,改變了方向,從齊軍的防線方向進攻過來。

原來王章最終認爲,在三國的軍隊當中,要算齊軍的戰鬥力最弱,因此進攻齊軍的防線,可能是最容易打開缺口,雖然漢軍和楚軍有可能從秦軍的兩側發動進攻,但秦軍有一萬五千人馬,只要留出五千人馬,也就足矣應付漢楚兩軍了。而且如果漢楚兩軍離開自已的防線,來進攻秦軍,也未必就是壞事,如果雙方拉開陣式對戰,正好可以發揮騎軍的優勢。

向齊軍防線發動進攻,仍然是以騎軍爲主力,三千秦軍的騎軍又催開戰馬,向齊軍的防線沖去,而隨後跟着五千下馬作戰的秦軍。

雖然進攻的秦軍兵力減少,但齊軍用以佈置防線的是普通戰車,缺乏漢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在中遠距離上,只能用弓箭打擊秦軍的騎軍。

但一來是齊軍的弓箭手並不多,而且秦軍騎軍也同樣可以用弓箭還擊,因此對秦軍造成的傷害並不大,另外加上有了一次進攻的經驗,秦軍也汲取了一些教訓,在進攻的陣列布置時,也拉大了縱列之間的距離,臧小了被前排倒地人馬絆倒的機率。不一會兒的時間,秦軍就沖殺到了齊軍的防線近前,而自身的傷亡不足百人,還造成了齊軍數十人的傷亡。

而齊軍以戰車組成的防線卻給秦軍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儘管齊軍使用的還是傳統的四馬戰車,但也不是戰馬能夠躍過,因此接近了齊軍的防線之後,秦軍的騎兵要麼就是止步不前,要麼就是一頭撞在戰車上。而在戰車後面駐守的齊兵紛紛揮動長槍,不分人馬向秦軍亂刺,頓時給秦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

雖然有少數的秦軍騎兵拼死撞開了戰車,爲後面的同伴打開了缺口,但一來是缺口並不多,立刻被齊軍中的盾牌手給堵住,就算有少數秦軍騎兵衝進陣列,但人數太少,孤掌難鳴,很快就被齊軍殺死。從總體上看,秦軍的騎軍被戰車擋住,很難再前進。

不過和上一次進攻相比,這一次的效果明顯要好得多,至少秦軍十分輕易的就衝到了齊軍的防線前,而且還有少量秦軍殺入齊軍的防線裡,而隨後秦軍的步軍也殺到戰場,投入戰鬥中。

面對這種以戰車組成的防線,步兵顯然要比騎兵有效得多,他們紛紛爬上戰車,殺入齊軍的陣列中,和齊兵展開了混戰。而這個時候,秦兵個人悍勇善戰的素質也得以充份的發揮,而且人數也要多一些,因此齊軍根本就不是對手,只能且戰且退,有的士兵己經退到了祭臺的邊緣,還有的退上了祭臺的一層,依仗着居高臨下的優勢,免強才能抵擋住了秦軍的進攻。

而王章這時才鬆了一口氣,這一回總算是好了,果然還是軟柿子好捏,齊軍確實比漢軍好打多了,他又向左右看了看,漢楚兩國的軍隊似乎還並無動向,這也讓王章覺得有些奇怪,難到高原還有什麼其他的詭計嗎?

其實這時在祭臺的最高一層上,齊楚兩國的君臣人等又緊張了起來,剛纔漢軍擋住了秦軍的進攻,讓齊楚兩國的君臣人等產生了一種秦軍的實力也不過如此的感覺,而齊軍的防線在秦軍的衝擊下,沒用多長的時間,就全盤潰敗了,才知道剛纔的戰鬥並不是秦軍的戰鬥力不強,而是漢軍更強,齊楚兩國的軍隊,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面上。

這時的戰鬥幾乎就是在衆人的眼皮底下發生,刀光箭影,鮮血飛濺,殘肢斷臂,無不一一淸晰的呈現在衆人的眼前,而且不時還有幾支羽箭飛射上祭臺的第三層,雖然都被祭臺邊緣的弓箭手擋住,但也足以嚇得人心驚膽戰。

齊王建顫聲道:“漢王,現在怎麼辦?秦軍就要殺上來了,我們還是快逃吧。”

高原淡淡一笑,道:“齊王儘管放心,秦軍是攻不上高臺的。”高原是久經戰陣的人,當然看得出來,雖然齊軍己經退到了祭臺的一層,但並不表示齊軍己經潰敗了,因爲這一支齊軍是由漢軍的教官訓練出來,其實基本素質還不錯,只是缺少實戰經驗,而在高臺上又佔據着地利的優勢,因此至少還能夠抵擋一陣子。

但齊王建卻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只看見秦軍己經殺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彷彿隨時都會殺上高合,而且血肉橫飛,面目猙獰,齊王建久居深宮,那裡見過這樣的場面,因此根本就不相信高原的話。

不過齊王建也知道說不動高原,因此只好轉向田克臧,道:“安平君,你看怎麼辦?”心裡還想着,只要田克臧也覺得不安心,就立刻逃下高臺,先躲離這個危險的地方再說。

田克臧看了看高臺下發生的戰鬥,咬了咬牙,道:“大王,臣以爲漢王必有破敵之策,請大王不必擔心,安心觀戰。”其實這時田克臧的心裡也同樣十分緊張,但他對高原還是充份信任,而且也知道逃下高臺也逃不了多遠,因此這個時候也只能咬牙硬撐下去。

而齊王建聽了,差一點哭了出來,又轉頭對楚王負芻道:“楚王,你看……”

楚王負芻的膽氣要比齊王建強得多,因此儘管緊張,但表面上還算鎮定,聽了齊王建的話之後,楚王負芻這才道:“漢王,現在秦軍己經兵臨臺下,只靠齊軍,恐怕難以抵擋多久,漢軍剛纔與秦軍打了一仗,而我楚國之兵尚未出動,要不要調一些楚軍來協防,或是命令楚軍從臺下進攻秦軍?”

高原搖了搖頭,道:“楚王,現在秦軍雖然已經殺到了臺下,但我看齊軍還能再抵擋,暫時並無需楚軍助戰,而且你看在秦軍陣中,還留有一部份兵力,就是等着我們漢楚兩國的軍隊離開防線之後,趁虛而入,因此我們可決不能上這個當。”

這時項棟道:“大王,漢王之言甚是,而且漢王精通兵法,必有破敵之策,請大王聽從漢王之策,不要輕易調動楚軍。”

楚王負芻點了點頭,也不在說話,而齊王建見誰都說不通,儘管急得滿頭冒汗,但也沒有辦法。

而就在衆人說話之間,秦軍己經向高臺連續發動了幾次進攻,但祭臺的第一層高達二丈八尺,合計約近六米,只有一道寬約一丈餘的石砌臺階上臺,而秦軍開沒有帶攻堅的武器,除了臺階之外,就只能靠搭人架向上攻,留而齊軍的防守就容易得多,只要守住祭臺邊緣和臺階入口,就可以牢牢抵當住秦軍的進攻,因此儘管秦軍驍勇善戰,人數衆多,但想要攻上高臺,也並不容易。

戰鬥又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秦軍又傷亡了近千餘人,但還是沒能攻上祭臺的第一層,而在祭臺最高層觀戰的齊楚兩國君臣人等見狀,也就漸漸的穩住了情緒,不再那麼緊張,看樣子高原說話確實還是有些靠譜的,秦軍果然攻不上來。

而王章這時卻又有些急燥了起來,眼看着己經攻到了臺下,眼看着勝利再望了,卻就是攻不上去,讓王章無可奈何,而且心裡也不禁暗暗的後悔,早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就該帶十幾架木梯來,如果現在有十幾架木梯,恐怕早就拿下了高臺。

不過王章也知道,這只是想想而己,自己這次遠襲奔襲二百餘里,根本就不可能帶木梯的。但現在的局面就這樣了,自己應該怎樣應對呢?將秦軍撤回來再想別的辦法?王章又捨不得現在的大好局面,但不撤軍又攻不上祭臺,只能這樣僵着,當然現在秦軍還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從祭臺的其他面再發動進攻,另避戰場,但在其他的方向上就能得手嗎?秦軍的第一次進攻不是就在漢軍的防線前碰得頭破血流嗎!而且還會造成秦軍的兵力分散,似乎這也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因此王章一時也不知道該怎樣纔好。

而這時高原在祭臺上也看得出來,秦軍久攻不下,士氣己經大降,而且估計時間,離援軍趕來也不遠,因此現在也是自己反擊的時候了。

於是高原立刻下令,命令隱藏在附近的五百騎軍出擊,從秦軍的身後,向秦軍發動攻擊,同時又將一百訓獸兵從祭臺的第二層調到齊軍的防線這一邊來,同時又下令給漢楚兩軍,準備向秦軍發動反擊。

王章正在焦急的時候,忽然聽見自己的身後一陣馬蹄聲響,回頭一看,只見塵土大揚,一支騎軍從秦軍的背後殺奔了過來,只是一時看不淸到底有多少人。

王章也不禁大吃了一驚,雖然他知道在附近有漢楚齊三國的駐軍,但從這裡送信出去,到三國的駐軍再趕來救援,估計至少也需要三個時辰,而現在過去一個時辰都沒有,那麼這是那裡來的人馬呢?

不過既然有人馬殺過來,自然也不能不管,好在是王章一直留着一支預備的人馬,因此立刻派遣三千騎軍出擊,去迎戰來軍。

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619章 退軍(一)第136章 擔憂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12章 ,釜底抽薪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155章 密議第12章 ,釜底抽薪第441章 治療第70章 議和第566章 會戰(八)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494章 閱軍(九)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503章 潛入咸陽(八)第748章 擊殺(上)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441章 治療第216章 講和的條件(上)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98章 王剪論兵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549章 說服(上)第758章 勸進(下)第150章 捕馬(下)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239章 白靈族第18章 ,遙山(上)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907章 長街之戰(十六)第217章 講和的條件(下)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904章 長街之戰(十三)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第528章 刺秦(三)第930章 定都(下)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109章 傷病營第724章 墨家(五)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482章 燕國請臣(上)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824章 審問(下)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202章 半渡而擊(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193章 使命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510章 接頭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750章 離別第543章 迴歸代郡
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619章 退軍(一)第136章 擔憂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12章 ,釜底抽薪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155章 密議第12章 ,釜底抽薪第441章 治療第70章 議和第566章 會戰(八)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507章 落足蒙家(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494章 閱軍(九)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503章 潛入咸陽(八)第748章 擊殺(上)第380章 秦軍出擊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441章 治療第216章 講和的條件(上)第359章 誓師出發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98章 王剪論兵第534章 秦國出兵(下)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549章 說服(上)第758章 勸進(下)第150章 捕馬(下)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239章 白靈族第18章 ,遙山(上)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907章 長街之戰(十六)第217章 講和的條件(下)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904章 長街之戰(十三)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第528章 刺秦(三)第930章 定都(下)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109章 傷病營第724章 墨家(五)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482章 燕國請臣(上)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169章 攻取代郡(七)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824章 審問(下)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202章 半渡而擊(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193章 使命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245章 雲瑤的選擇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20章 再次出兵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428章 再回大梁(下)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510章 接頭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750章 離別第543章 迴歸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