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揚國威

公孫衍發出求和的信號,令老謀深算的魏使有些迷惑。魏國爲了謀伐趙國,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未立半點功業,就向敵人求和,這不像公孫衍的作風,也不符合公孫衍剛烈的個性。再者,與趙求和,他身爲魏使,有何臉面回到魏國,見到王上。

魏使心情凝重,眉宇高挑,“王上派我等入趙,伺機滅之。我等無功而返,如何對王上說之。公孫將軍,除了與趙國議和,就有沒有其他辦法。”

公孫衍見魏使還沒看透目前的局勢,心中只記得王上的旨意。魏王挑選的這位大使,比不上季大夫的才能。季大夫懂得適時而變,這位大使只知王命,卻不知局勢已然對魏國不利。

公孫衍是魏國人,讓他一戰成名、脫穎而出的是秦國。公孫衍在秦國名聲鵲起,因與同出魏國的張儀政解不同,在秦國朝堂上幾番爭論又敗給了張儀。再加上,他的孤傲的性格,使得秦公嬴駟及秦國諸臣遠離。

公孫衍在秦國難以繼續施展才華,又回到了母國的懷抱。公孫衍見昔日擁有霸主的魏國,向東連敗於齊,向西被秦所辱,楚國也出兵攻打魏國。就連同出三晉的韓趙,也聯合起來攻打他。魏國的國政、外交,一塌糊塗。若不是因爲有霸主的根基,魏國早就被衆諸侯國瓜分。

魏罌也時常仰頭,悲憫道:“上將軍去後,魏國再無將者,能替寡人排憂解難。”

公孫衍到了魏國,欲以一己之力變革圖新,改變魏國頹廢之勢。公孫衍到了魏國,也頗得魏**任重用。公孫衍也發揮自己的才智,聯合齊國,制衡秦、楚,改變不利於魏國的外交政策。

在軍事上也讓韓、趙兩國吃了苦頭。但,魏國朝政,複雜多變,牽扯甚廣。魏罌也不在擁有當年的雄心萬丈。他空有一身經天緯地的才學,也不能大力施展。他在魏國行事,也處處受人掣肘。

‘五國會葬,伺機滅趙。’這個謀略是他提出的。魏王雖將五國會葬軍隊,統一交給他指揮。但他行動決策,沒有魏使點頭,也難如心願。

公孫衍吸了一口氣,語調有幾分寒透了心,“等到楚、燕兩國遞交國書,與趙修好。我們不但錯失與趙國交好的良機。局勢,對我們更加不利。”

魏使聞之,略加思索,覺得公孫衍之言,未免有點杞人憂天。魏使心想?沒有楚國、燕國相助,還有齊國和秦國。伐趙大業,仍舊可成。公孫將軍不戰,卻發出求和。是因爲自己入趙境沒有支持他伐趙的決策,而心生怨氣。或者是魏國朝堂太小,容不下他。公孫衍打算離開魏國,投入到趙國的懷抱。

公孫衍洞穿了魏使內心中的想法,直言不諱地說道:“大使,莫非將希望寄予秦國和齊國。”

既然被人點破,魏使也不加隱瞞,桀驁道:“齊國與我國是親密無間的盟友,魏齊兩國,也曾聯盟進攻趙國,大敗趙將韓舉與桑丘。秦國謀趙,在四國之中,心智最堅。齊國和秦國都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怎會出賣我國。少了楚、燕,大事依然可成。公孫將軍不戰,選擇求和。不知將軍是不願意戰,還是不敢戰。將軍的謀略是真的爲國家考慮。”

“朋友就是用來出賣的。”公孫衍聞言,極力抑制心中的情緒,冷笑道:“只有朋友纔會有機會出賣你。”

魏使聞言,心中頗爲驚駭。他不相信,齊國和秦國會拋下魏國,與趙國單方講和。公孫衍見他面容,是質疑自己說的這句話。

“我的謀略是否真心爲國,天地日月可鑑。”公孫衍也不多爲自己解釋,訕笑道:“秦國謀趙,表現最突出。大使,你就不覺得很奇怪嗎?”

魏使狐疑道:“公孫將軍,有什麼奇怪的。”

公孫衍情緒波動道:“秦人的目的,就是爲了讓魏趙兩國相爭。最好的結局是魏趙兩國成爲死敵,他秦人才能坐收最大的利益。”

魏使不願意被他高漲的氣焰所壓迫壓,選擇用提高音調的方式,來爲自己壯膽,呼道:“邦交之事,由我負責。公孫將軍,該怎麼做,不用你教我。”

魏使選擇了愚蠢的方式與公孫衍對話。公孫衍見他桀驁之色,心中憤怒難平,不願與他多說,起身離去。留下魏使一人,獨自對着忽明忽暗的燈火。

楚國、燕國使者一早入宮,直到夜幕降臨,亦不曾迴歸。宮內早已傳出消息,說燕、楚兩國,上表國書,與趙修好。此刻,趙君正用美酒佳餚招待他們。

一個人說,魏使還不相信。兩個人說,他開始有點凌亂。等到,有第三人說,他的心智動搖,也不在堅定。夜過三更,忽聞有人來報,說趙國相邦公子豹。親自送燕、楚兩位大使醉酒而歸。

魏使心中不安,派人前去打聽消息,卻被拒之門外。楚、燕兩國這一反常舉動,讓魏使多了幾分狐疑、猜忌。第二日,魏使又得到了第二個不利於魏國的壞消息…韓國、宋國和趙國已經結成盟國。一旦,魏國進攻趙國,韓、宋兩國也會給魏國武力打擊。

整理好所得的情報,魏使覺得公孫衍說的話很有道理,他要及早做出改善與趙國的關係。一旦,齊、秦兩國與趙國較好,魏國手中的底牌不在渾厚。缺少了底牌,再去與人較好,即使自己帶着一百分的誠意,換來的也是對方的冷漠。不如,趁着自己手中尚有底牌,早日與趙較好。

魏國大使,幡然驚醒,對邦交之事,處理相當果斷。第三日,便躬身遞上友好國書。齊、秦兩國大罵魏國不仗義之餘,也跟着遞上早已備好的國書。隨着,秦國最後一個遞交國書,這場席捲趙國的暴風雨,總算迎來了安寧祥和。

趙雍面對五國使者遞上的國書,起身走出殿外。這幾日,他的心情很沉重,也很壓鬱。趙雍要走出殿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君父,你看見了嗎?孩兒,沒有損你的威名。”

靈期滿,趙雍及趙豹等一干重臣,扶着趙肅侯棺木,自邯鄲而出。邯鄲百姓,跪立街道兩側,含淚恭送先君靈柩儀仗出城。五國使者,領着弔唁之軍,一同送葬。前往壽陵之路,哀歌高奏,紙錢紛飛。趙國境內,被一片白雪覆蓋。彷彿間,天地混合一色。

趙國,屢次給五國使者帶來震驚。其中,最讓他們內心震撼的不是擁有龐大的送葬隊伍,以及五國居心叵測的送葬軍隊。而是,他們眼前呈現出一座宏偉壯闊的陵墓。寬闊的道路,以青石鋪街而成。路面兩側,林蔭相間。陵墓前,豎着一塊高大的石碑,碑上刻寫着後世對趙肅侯的讚頌。

祭祀讀完弔唁之文,揚聲道:“起。”

健壯的趙國男兒,擡着靈柩,步入長長的神道。

祭祀道:“跪。”

“祭”

“落。”

送葬之人,忽聞一聲巨大的落石聲,震得地動山搖。等到大地恢復平靜,衆人眼前,呈現出一塊巨石,千斤之重,非人力而起。

趙雍向前走了幾步,彎下身子,雙手捧着一坡土,朝着陵墓探了最後一眼。將手中坡土,含淚撒向墓穴。祭祀,揚聲道:“起土,送先君。”

“君上,一路走好。”

公元前335年,趙侯語下令爲自己修建陵墓。其人力、財富、規模及氣勢乃前代君王所不能相比。道家常言,人死,魂不滅。帝王在世之時,會爲自己修建高大的墳丘,並尊稱爲陵,其含義即指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徵着王權的尊嚴和地位的崇高。因此,帝王死後,會選擇帶走生前的榮耀及財富。帝王陵寢,以趙肅侯而始。

五國使者徒趙期間,見趙國精銳鎧甲一身,枕戈待發。這些時日,過得也是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差錯。厚葬趙肅侯後,五國使者一同上書,告求回到母國。

趙國雖與五國遞交友好國書。可,五國數萬人馬,徒留趙國,也是不穩定的因素。爲了避免不測,趙國方面也就同意了五國使者回國的要求。

五國本想以會葬之名,伺機圖趙。誰曾知,這些人,真的成爲了送葬之人。對於他們而言,的確不是一件光榮的事。但,對於趙肅侯語而言。死後,能夠有如此龐大的送葬隊伍,也不枉昔日的一世英明。

也許,這纔是對英雄最好的仰慕方式。趙肅侯語,泉下有知,定會發出一番不凡的感慨。

隨着五國使者領着弔唁大軍離開趙境,困擾着邯鄲城數日的濃霧煙雨,終於漸漸散去。正如趙肅侯語死亡的噩耗,給臣民帶來的恐慌,也正從趙國慢慢褪去。籠罩在邯鄲上空的陰霾,也隨着大風飛舞而去。而,年少的趙雍,在面對困局,所做出的努力和表現,又給趙國帶來了新的希望。

趙雍站在龍臺高閣,迎風而立,心中激情澎湃,道:“揚我趙國國威,振我趙氏雄風。”

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八章 分化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
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欲建萬世之功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兩百零四章 初露鋒芒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衍歸國,張儀離魏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三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三百零五章 秦有羋八子,無秦王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二百四十二章 樂毅出使燕國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國,秦人能奈我何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八章 分化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歸降獻馬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三十五章 白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三百章 刺殺孟姚,以亂趙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我不去也罷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